因材施教是褒义词吗

时间:2021-01-20 14:27:28 褒义词 我要投稿

因材施教是褒义词吗

  教育就应该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方式就应该灵活、务实,教学过程就应该顺应学生的天性,不是摧残学生的身心,而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下面是有关因材施教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因材施教是褒义词吗

  孔子不愧为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和结合生活实践教育弟子的做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借鉴,值得效仿。我们时常说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可能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行动呢?多么有见识的经验,却被弃之不用,废弃在历史的尘埃里。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如今不少乡村学校不少教师仍然是从学生整体出发组织课堂教学,不分高矮胖瘦不分亲疏厚薄一视同仁,采取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

  最近读了《江西教育》2012年第9期上几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我认真做了不少摘录,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面对教育现状我深感困惑,心存忧虑。徐吉龙在《让学校成为没有失败的地方》一文里写道:威廉-格拉瑟博士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一书里认为有过失的教育才是学生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评分制度,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断给分数较低的学生强化一种失败的'观念;如常态曲线,错过了学生的闪光点,失去了激励学生的有利机会;如闭卷考试,主张记住知识比查询搜集知识要好,试问仅凭学生的大脑能记住浩如烟海的知识里的多少?如作业繁重,各门学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题海战术将学生搞得筋疲力尽,他们哪有时间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创造性活动?

  只是因为某些错误行为或成绩不好,学校教师就将失败的标签贴在一些学生身上,失败的阴影便永远盘踞在这些学生的心底,挥之不去根深蒂固,从而在学生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永远是个失败者,这是多么大的过错啊!后果多么可怕啊!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警醒不应急踩刹车吗?正如徐吉龙所言,我们应确立这样一种教育观:只要能为学生成功营造一定的氛围,就应该把它贯彻到教育教学当中去。

  陈碧娟在《澳大利亚基础教育随笔》里提到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是比较成功的。那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满足每个学生个性成长与自由发展的需求。如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根据学生的素质能力高低分组或分班分层级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人性化的课程设置,给学校最大的课程开发权和自主权,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课程总能达到教育的最大实用化,倾向于对学生生存和发展基本的技能的培养,只要是跟生活有关的知识、技术和科学,学校总不忘对学生从小进行教育与培养;如宽松化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学生的个人隐私,学生没有考得不好的压力与精神负担,学习内容多以讨论的方式认知,学生以主动认知为主而非被动接受,鼓励学生创新,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点出类拔萃,都大加褒奖。

  这一切值得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反思啊,道理大家都很清楚,国家也一再强调要推行素质教育,孔子早为我们做了理论上的指导,实践上的示范,可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还是令人堪忧。同样在《江西教育》20XX年第9期上,金明鱼在《在家“宅死”唤醒普通劳动者意识》一文里提到:据《长江商报》报道,王小林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最终被人发现“宅死”家中,疑是饿死。

  可见尽管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的强化生存能力、劳动者意识等,效果却不尽人意。许多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普通劳动者意识弱化,生存能力低下。而日本甚至把生存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大纲、基本目标。值得高兴的是刚刚公布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新标准》强调掌握自身生活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让学生成为自食其力者、独立担当者、敢于作为者。

  教育就应该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方式就应该灵活、务实,教学过程就应该顺应学生的天性,不是摧残学生的身心,而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措施应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教师心中要有面孔不同的每个学生,如同医生就诊,教育教学要对症下药,岂能头痛医头脚痛也医头?既要让生活和生存技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现实平台,又要让知识技能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培养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学生为宗旨。

  一定要杜绝人才培养的模式化倾向,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尽可能为学生的个性成长与自由发展提供最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如徐吉龙所说,让学校真正成为没有失败的地方。

【因材施教是褒义词吗】相关文章:

刻苦是褒义词吗05-04

唾面自干是褒义词吗06-22

画地为牢是褒义词吗07-24

宽广是褒义词吗07-26

功绩是褒义词吗07-26

好色是褒义词吗01-29

家喻户晓是褒义词吗03-29

仰慕是褒义词吗02-07

讨巧是褒义词吗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