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自传读后感

时间:2021-04-24 17:50: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林语堂自传读后感范文

  最早读到林语堂的文章还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那是在学校图书馆里借到的一本散文ji子,名字已不记得了,但是文章中那诙谐、睿智的语言以及作者对生活幽默、达观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忍不住又找来他的一些文章大快朵颐,自此之后,我记住了这个叫“林语堂”的文人。近期,在跟学生上阅读课一起读书时,我有幸拜读了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林语堂自传》一书,再次为体味了他诗一样的人生。

林语堂自传读后感范文

  林语堂那种对人生的哲思与幽默态度,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造就了他那轻快、浮华、流丽的特有文风?在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林先生是这样评价童年和家庭生活对自己影响的--"我对于人生、文学与平民的观念,皆在这一时期得到最深刻的感力"。林语堂是农家的儿子,与自然的密切的接触,令他的心思和嗜好十分简朴。令他建树一种立身处世的超然的观点--"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

  由于他父亲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林语堂学生时代受到了许多基督教传教会的恩惠(中学教育是免费的,膳费也是免缴的),直至十七岁步入圣约翰大学--那时全中国最著名的英文大学。神学和西方文明对林语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廿岁之前我知道古犹太国约书亚将军吹倒耶利哥城的故事,可是直至卅余岁才知孟姜女哭夫以至泪冲长城的传说"。后来直到他毕业,来到了清华,浸淫于故都的旧学空气中,才重新执毛笔,写汉字,读中文。甚至在莱比锡的中国图书馆,他也努力研究中国语言学,任清华教席之后,努力于中国文学--"今日之能用中文写文章者皆得力于此时之用功也"。1938年,林语堂经过五个月精心构思,用近一年的时间写成了七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生动描绘了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战前后我国人民为保卫祖国而同仇敌忾的英勇斗争。该书是全美1939年的畅销书之一,还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抗战爆发后,林语堂在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刊物,揭露日本侵华罪恶,同时参加各种活动支持祖国的抗战工作,期间曾两次回国。对于英美所谓的"中立"政策进行毫不隐讳地指责。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自我反观,我相信我的头脑是西洋的产品,而我的心却是中国的"。多么令人敬佩的爱国精神!

  在《自传》中,林语堂谈到他的读书习惯使我获益匪浅。他说 “不喜欢第二流的作家”

【林语堂自传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学生作文:林语堂的闲谈散文读后感09-17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08-11

她的自传04-19

林语堂的超功利选择的名人故事09-24

留留自传散文作文09-30

自传-2000字作文10-01

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阅读练习及答案01-15

我的自传作文【热门】04-24

我的自传作文【推荐】04-22

【推荐】我的自传作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