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3-12-19 11:10:10 晓怡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

  我的大学读书笔记 1

  我抽空拜读了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之一的《我的大学》。

  众所周知,《童年》、《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著名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时的生活状态以及坎坷命运的描写,向读者真实的再现了上一代人的成长历程。此外,《我的大学》这一著作主要聚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表明了主人公在沙俄专制下的黑暗社会背景下,铸造了其独特的成长方式。

  作者从小善良懂事,当他来到喀山,寄住在一个贫困中学生家里。他会很早发现这位可怜的妈妈的厨房哲学,分给他的每一块面包,在他心中都“如岩石般沉重”,由此他决定“出去找点活儿干,自个儿养活自个儿”。在暴风骤雨的日子里,躲在废墟底下的大地洞里,他顿悟“上大学——美梦而已”,而他又动情地写道:“这个地方令我永生难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学”。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个成长片段。面对苦难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满了感恩和希望。

  他知道苦难的日子很漫长,他对自己说:“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年少单纯,在苦难面前,他更深切地觉察出的是苦难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财富! 他生活在沙皇专制的时代,他那双敏锐的眼睛见证了当时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及思想真实——底层民众庸俗、空虚、无奈、亵渎,同时又具有在苦难的洗礼中积淀出的善良、乐观、吃苦等美好的人性。他们的丑陋与美好无掩无余地裸露在作者观察的眼睛里,对于人们那些粗俗甚至低级下流的举止,他流露出淡淡的悲伤和无奈,但他富有同情心,他满眼都是善,所以,那些丑陋甚至不显得肮脏;他极力赞美人们的美好,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歌声,甚至是一点点美好的流露,在他眼里,这些美好闪烁着高贵的纯净的光泽——他几乎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一讲到女人,他就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情绪激昂,从他那被打得残疾的身体里发出一种令人作呕的痉挛。即使如此,我依然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话,凭直觉我知道他的语言很美”;“他的声音并不美妙,还略带沙哑,但语言十分动人,真像夜莺在歌唱”他眼里,劳动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战斗,“我真想跑上去这两条腿的动物,亲吻他们,他们干活时那么机智灵活,真让我心驰神往”,在简单的纯净的心里,他学不会去在意生活的艰辛,更多的他会直接发现苦难中的美丽,感恩它,赞美它,并在这些荡漾在苦难的河流中的真、善、美中寻找成长的底气。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只是一只空空的口袋里面没有善,同样也没有恶。

  成长的过程就是充实这只口袋的过程。当还不会辨是非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把恶当作宝贝珍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直接发现并深刻地记住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重重叠叠的抱怨,那是因为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变得成熟起来,不安分的心积极地追求如同世界般的复杂。当遇到麻烦甚至苦难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是为苦难所累,而是为我们面对苦难的态度所累。纵使世界万般复杂,我们时常会身不由己,但我们仍需要保持一份浓郁率真的心气,成长从这里开始,也必将在这附近达到它的极致。如果成长照应这个回环,我们会活得更洒脱而有意义。

  作者从小渴求新知,追求自由,立志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为了追求他心中那个不太清晰却十分美好的前程,他迈力地积极探索。但成长中的人的招架能力毕竟有限,各种各样的思潮向他涌来,而他也越来越发现真正的生活现实。浩浩人流中的大多数人都遵循着狭隘的生活准则,先进分子的努力甚至不堪一击,他被卷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的纠缠中,他在这个旋涡里情绪波动,惊恐莫名。纷繁的意念冲撞着他,无论如何也抓不到真正的要点,他觉得“我就像被什么人拖到了一个阴暗的角落,让我饱览了大千世界的假、丑、恶,我受够了”。这种混乱竟让他下了自杀的决心——也许永远的退出是最好的解脱——但他没有成功,他还要活下去,并且要好好地活。

  几乎每个人都有陷入混乱甚至濒于崩溃的时候,告诉自己,这决不是终点,耐心坚持,耐心同周围的环境交流,总会找到突围的出口。没有不止息的风,就看自己能不能顶风前行。穿过这段恶劣的天气,就迈上了成长高楼的新一层。 《我的'大学》作为回忆性的自传体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并且很明显,小说的内容和结构的组织与安排亦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构思揣摩,仿佛缺乏一定的有机性和完整性,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存在的缺陷焕发着强烈的感染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用简洁优美的言语勾勒他的成长片段,在其中我们感到浓浓的真实和那些在灰色的环境中闪耀出的感人的光辉。 成长的过程不是像白杨一样由时间直直地拉离地面,也不像瀑布一样清清爽爽地径奔幽深的潭底。如果说人的思维是草,那么,成长就是这株草的幼芽在时间与空间里蜿蜒招展的结晶。

  成长在短时期内真的不具有有机性和完整性,尽管理想是牵引成长的一条线,它存在,但不清晰,甚至辽远而迷茫,有好多闪光的片段散落在这条线之外。只有当回首时,在得与失、喜与忧的反复回味中,我们才会真真切切地听到自己拔节的声响,仿佛一条绳子自然而然地拉直。 这部书是1923年完成的,此时作者已55岁。对于一个投身革命且年过半百的人,用笔真切地再现少年时代的生活,他笔下流出的全是记忆的精华,含着倔强而又谦诚率真充满智慧的气度。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心总被某种东西激荡着,思维的火花一次比一次闪亮,我不能抑制自己,我要留住这些火花——这些成长的箴言。

  《我的大学》——我的大学!我感到很幸运在上大学之前接触了这部书,又在大学的实际生活里反复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它们对我是如此地重要,我要赶快留住它们,并把它们献给同我一路成长的人。高尔基在他的大学里无情地吸吮着社会发展创造的各种财富。在病态社会里的毒瘤完全没有腐蚀掉他童年岁月里的思考着。 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我的大学读书笔记 2

  这本书中的阿廖沙用苦难的一生和用于拼搏的精神诠释了这个道理。

  阿廖沙那悲惨、令人怜悯,令人感叹,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阿廖沙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肮脏和丑恶,那幼小的心灵因受到许多许多次沉重打击而深深震动。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甚至可以说成算是阿廖沙的亲人,保护和支持了阿廖沙……它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难历程。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高尔基用真实优美的文笔描述了自已苦难而令人难以置信童年。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那种腐败,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我曾经想过,如果我当时是一个工人,我一定会像高尔基那样,用我这支锋利的笔给沙皇政府当头一棒。我认为,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好环境中浪费时间是天大的错误。记得鲁迅说过“时间就是生命”和“珍惜时间是我成功的秘诀”。我们现在有如此美好的环境,是非常难得的。这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鲜血换来的。我看了这本书后,我开始爱惜时间,我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我开始认认真真地学好每一门课。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滴水穿石”也是一天一天慢慢积累而来的。都是要一点一点地克服困难,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和人生的灿烂。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并要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

  我想,高尔基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永远以那种积极,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读完书的最后一页,阿廖沙的童年也结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高尔基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黑暗中的光明。

  高尔基用他充满苦难的童年向我们诠释着一个真理:只要不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光明总会来临。在人生中总会有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眼前的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光明必会到来。

  我的大学读书笔记 3

  每当一部著作从头看到最后一页,都会有一丝成就感,这成就感主要来自书中精华对我精神的一种滋养,读过不少名人传,看完这本书尤为想写些感想,阅读时就在想高尔基就是上天派来驻入人间的使者,经历低层人们困苦生活,品味人间百态,在浴火中成长,同时用实际行动唤醒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不被祝福的家庭,他的外祖父及两位舅舅不喜欢他的父亲,父亲在高尔基3岁时过世。事后长辈们谈到高尔基父亲来见他外祖父时,说道:请别认为我是来要嫁妆的,不,我是来向我妻子的父亲表示敬意的。感受到高尔基父亲是一位有骨气且有自尊之人。

  父亲过世后,外祖母将高尔基和他的母亲接回家,母亲整天郁郁寡欢,后来还嫁与他人,对小高尔基的陪伴不多,母亲是一位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当时俄罗斯女性地位地下,男性几乎都打自己的老婆,舅舅打舅妈,外祖父打外祖母,继父打母亲......

  高尔基几乎是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长大,外祖母生情善良积极,小高尔基最喜欢听外祖母祷告,他说外祖母总是用最诚挚的心最美的语言赞美上帝及圣母。外祖母会朗诵很多优美的诗歌还会讲很多动人的故事,他在书中写到:“外祖母讲故事时,总是声音轻轻地、神秘的俯下身子对着我的脸,两个眼珠瞪得圆圆的,紧盯着我的眼睛,就像在不断地往我的心灵中灌注使我精神振奋的力量。”读到这里不免想到我们平时所说的育儿,要蹲下与孩子平视交流,这样孩子会感受到来自大人的尊重。

  外祖母教会高尔基很多,劳作、积善,他们将从森林中采蘑菇换来的钱,在深夜放在穷人家的窗户上;一起解救被殴打的乡下人;高尔基非常聪明,他很会捕鸟,虽然不喜欢鸟儿关在笼中,但为了生计,不得不捉鸟拿到市场上去买,外祖母让高尔基明白,用自己的'勤劳养活自己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外祖母还将小女生与小男生之间不可触碰的禁果描写得如此美好:在花儿还未绽放的时候是不应该去招惹的,否则,这些含苞欲放的花朵既不会散发香味,也不能结出果实......

  高尔基脑子里装满了外祖母的诗歌,他也开始用外祖母的诗歌形式来思考。生活虽艰难,但想到外祖母他也饶有趣的生活。外祖母无形中给将来的文学巨匠奠定了基础,还让他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高尔基从小还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不管是沿途的风景,还是各类人群,他都有着深刻的映像,从中他遇到很多热心帮助过他的人。他热爱阅读,不管是在轮船上当洗碗工,还是在店铺中当学徒,还是在亲戚家当佣人等等,他都千方百计的找别人借书看,他还喜欢跟工友们讲故事。他喜欢跟有阅历的人交谈,也喜欢在本子上记录那些普通的话里含有深刻的句子。初次走进高尔基心灵的是一位名叫“好事儿“的人,这位好事儿将幼小的高尔基视为珍贵的朋友,生活中总是点拨着他,以至于后来好事儿离开他时,他满怀感伤的写道:我和他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他是我在自已亲爱的国土上所结识的无数最优秀人物中的第一个人。

  十二三岁的高尔基走入人间后,他总以外祖母与好事儿为准绳去观察周边的人,同时他自己也朝这个方向努力,积极生活,尊重女性,认真学习各项技能。其中有段悲伤经历一直萦绕在心里,压抑与心痛的同时也觉得不可思议:高尔基来到外祖母妹妹家跟大表哥学画图,他叫大表哥为老板,叫外祖母妹妹为老太婆,老太婆让高尔基做很多家务活,千方百计阻挠高尔基学画图,有次看到高二基画图时,她直接拽住高尔基的头往桌子上撞,撞得鼻子嘴巴都出血了,由此高尔基停止了画图。写到这里悲伤又涌上心头,书中太多悲苦的地方,但字里行间感受不到自爱自怜,更没有埋怨。只有风在游荡,追赶着枯叶......

  他就是这样以对生活的热情与顽强的毅力一步步走过苦难。高尔基小时外祖父教他识过字,母亲也曾送他去学校上过两年学,他真正的教育来自他本身的好学与专研,来自社会低层的生活经历,来自阅人无数,来自他的正义。

  他如此的爱着他的祖国,如此的爱着家乡的劳动人民,此时我的心情有丝忧伤,他可知道当下他深爱的祖国正在经历战争,无不感叹世界和平有多好!

  这本书是高尔基的童年、少年再到青年的故事,里面有很多打动心灵的句子,如:

  1.所有的人,只要在一个屋里生活久了,脸上都会变得一模一样。

  2.书对我来说,那是奇迹,书里蕴藏着著书人的心灵,打开书本,就释放出这心灵,它就会神秘地和我娓娓交谈。

  3.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孤单,不会走投无路。

  4.在诗歌中,每个字都是有生命的,犹如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

  5.青年时代,我把自己想象成蜂房,而各种各样的平凡的、默默无闻的人,犹如蜜蜂将蜜源源不断储入蜂房那样,各尽其能,毫无保留地将生活和思想传授给我,丰富着我的心灵。这种蜂蜜常常夹杂着污垢,含有苦味,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知识,归根结底还是蜜。

  6.常言说得好:话比不上凿子,沉默倒比得上金子。

  我的大学读书笔记 4

  《我的大学》讲述16岁的阿廖沙到喀山想进大学读书,但那时的大学对穷苦的孩子来说大门是关着的。阿廖沙在那里的一所特殊大学—“社会大学”,在这个所大学里他接触到许多知识分子,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我要去喀山读大学。一经决定,我变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达到目的。”高尔基如是写到。此时的高尔基已是处在于我们年龄相当的阶段,没有任何资本,也没有任何亲人的帮助,有的只是与他毫不相关的人的一句不经意的鼓励而已,在他看来,这些就足够让他实现大学梦。但不得不说,大学梦的实现,完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现在的大学生们呢?读书,易上加易:资金根本不属于我们考虑的范围,支持却来自社会各界,我们的父母,亲人始终站在第一位。支持的无穷,学习资源的无尽,四年又四年,高尔基式的人才有多少,寥寥无几,可以说几乎没有。怪谁?父母,亲人,国家,教育制度?不用怀疑,就怪你自己!因为一个不容改变的事实—我们都已长大成人了。成熟的思想已宣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子”“小姐”的生活的远去,如果你还是只能过那样的生活,我敢说,人与白痴可以画笔直得等号了。

  记得英语老师在讲到一篇关于责任的文章时说过,人活着不仅仅是为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承担着对父母,家庭,社会等很多反方面的责任。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也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对比一下当时的高尔基,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为谁活着,为自己。亲人的消失,社会的黑暗,没有权利给他责任。可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他就是自己成了一个大文人,不知责任更多时,他会怎样。

  有时一对比,我会觉得高尔基的大学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大学日子,反而我们的大学生活却是很糟糕。不可否认,学校的条件要好很多,但结果却与他差得很远。究其原因,我们浪费了时间,时间也浪费了我们!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了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的现状。很多人抱怨,生不逢时,国家,政府各方面的问能,,但要知道,主要无能的还是自己,浪费青春,错失良机,自食苦果!

  为了所谓的素质教育,对知识变的轻视,大学里教授的知识不断减少。但对此大学生们仍不满足,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学习,平时不认真听讲,甚至还总结出“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歪理。只顾完善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培养自己的业余能力,结果呢?“无法就业”,只因知识储备不够。也许应聘时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轻松过关,赢得一个岗位,但平时违法完成对业务的处理,最后也只能是过过就业瘾罢了。这时再去后悔大学时光的虚度,只能独自品味“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的真谛了。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时光?留给自己反思吧!

  这部书是1923年完成的,作者高尔基本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过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催而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小草般顽强生长。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在风雨的洗礼中纯洁清新!

  我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学习高尔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对社会大有贡献的人才。这部文学使我受益匪浅,铭刻在我的心中。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写读后感,那时候没有比写作文更痛苦的事情了,但是读了这部小说我想写写自己的感受,但我还是不敢保证我能写得很好,因为心情有时候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高尔基生活在十八世纪的俄国,那时候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贫穷的日子,社会还不够发达,人们的素质还很低,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很冷漠,茶余饭后以讥笑,嘲讽别人为乐。在别人的眼里,其他人都是恶毒的,卑微的,无聊的,可笑的.。

  100多年过去了,人们不在穿油腻的衣服,不在让自己蓬头垢面,不在去偷别人的鞋子,尽量把自己打扮的光鲜亮丽,人们的外表看上去漂亮了,可是内心会有多大的进步呢?人们仍然没有摆脱低俗的生活,内心仍然能存留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影子,并且在我们的身边也是比比皆是,例如:工作认真负责的人被认为是“死心眼”,为了证明自己比他人强,在其他人面前说另外人的“坏话”等等

  在这个物欲横流,权利至上的社会里,我希望自己的内心保持一份清醒,在灵魂的深处保持一份圣洁的思想。

  在《我的大学》这本书中,“我”的生活无疑是困苦的,碰到了形形色色的让我对这个世界产生绝望的人,但也碰到了让我不断进步,思路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明确的人,罗马斯无疑就是让他每一根枝丫上都开出美丽的思想之花的促进者!

  是啊,在苦难的日子里,书为高尔基搭建了一个与外界交流的桥梁,同时也使他完成了在苦难日子里的自我救赎。也许正是由于经历了这么多,高尔基才会说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样的至理名言。

【我的大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大学生读书笔记范文05-17

大学读书笔记(通用14篇)02-23

精选《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4篇07-27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精选40篇)11-21

我的大学的作文11-04

《我生活的故事》读书笔记(精选21篇)10-31

我的读书笔记作文5篇02-20

我的理想大学作文11-19

我心中的大学作文11-09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读书笔记(精选13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