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观后感

时间:2021-02-22 10:51: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十二公民观后感范文

  十二公民,就是中国社会的十二个侧面!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十二公民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关于十二公民观后感范文

  十二公民观后感一

  《十二怒汉》足够经典,翻拍自《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也挺让人满意。看《十二公民》之前,浏览了一下剧情介绍。某政法大学里为补考而设的带有实验性质的虚拟法庭上,是十二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士,而他们并没有决定他们所讨论的案件审判结果的权力。就在这样的法庭上,一个极富责任感的检察官以一己之力说服了其他十二位“陪审员”,让正义得以伸张。

  开始觉得故事的开端有些无力,而且这样的移植让片子定调很低,甚至给人俗气之感。但接着看下去我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其实这样的设计是很讨巧的,既解决了剧情合理性的问题,又在审查制度下符合了有关规定、规避了踏入雷区的风险。

  《十二公民》虽是翻拍,但把它的故事放在当今中国社会的特殊语境下讲述也合情合理。而且故事环环相扣,整部影片无论是小段落还是总的结构都可自圆其说。即使片中人物有时的反应给人以故弄玄虚和拖沓之感,但这种抽丝剥茧式的推理还是让观众沉醉在了解谜的快感之中。

  片中人物的设计很用心,个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让人难忘。其中9号陪审员老大爷回忆自己在“反右”中遭遇一场戏,合理推进剧情往下发展的同时,可以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多数人的暴政”为何物。还有蹲过监狱的5号陪审员,用自己的经历让人明白冤假错案的危害。除此以外,4号陪审员的“干爹”身份、10号陪审员的地域歧视、6号医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7号小卖部老板生活的辛酸、11号校园保安的大学梦无不令人印象深刻。主创们正是通过他们的言行传达了自己的价值观、表明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态度。

  其实,这部片子的成功还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演员的表演。众多话剧出身的演技派带着一个年轻演员飚戏,让人看着直呼过瘾。

  从试听技巧运用的角度看,该片亦可圈可点。导演光是靠场面调度和5.1声道的熟练应用,便盘活了一个平淡无奇的废旧厂房。影片结尾处的那个充满了诗意的平移长镜头中,导演更是将场面调度用到了极致。片中,导演还利用灯光模拟天气的变化,适当地烘托了影片的气氛、外化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可以说,这次的翻拍尝试是相当成功的,除了以上谈到的片子本身,《十二公民》也是一部踩着时代步点,反映时代精神,为时代主题而生的电影。

  当影片倒数第二个镜头终于揭开了8号陪审员的身份谜底,当片尾字幕出现了本片的策划单位,我们恍然大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是我国司法公正以及检察机关自己的一部形象宣传片。不同于一般的ppt式的宣传片,这样的宣传更高级,宣传效果也更好。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映衬下,当司法改革搭乘着社会转型和变革的快车,导演需要做的,只是顺势而为,让自己的电影站在改革的风口上,把自己扔进时代的大潮中。

  十二公民观后感二

  面对着一件“子弑父”的悲剧,站在英美法系的陪审团体制中,从每一位典型人物的语言、表情、姿态中,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不同个体间独特的魅力,不同的成长经历、生活经历、工作经历,无一不在左右着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

  2#先生,爱笑,第一个发言就在(根本听不下来地)笑,以为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位弥勒佛,随着剧情发展,发现了隐藏在背后的东西——是一位仁心宅厚的普通市民,也是一位对数字敏感、对细节捕捉到位的技术工作者。

  3#先生,片中极具张力和爆发力的角色,从深深浸淫在中国传统儒教精神——三纲五常——的家庭中走出的一位父亲,热切地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都能成长为上古先贤所倡导的“正统思想”下的人。但自己的孩子一心痴迷摇滚而离家出走,案例中得富二代弑杀自己的生父——在一个道德约束强于法律约束的国家,如此大逆不道、有违纲常的事情,还有谈的必要吗?——这一切都与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发生着极大地碰撞,让这位父亲无法理解,进而不断陷入对自己的信念和生活现实的鸿沟之中。

  4#先生,一位有钱的地产商,精致的西服、眼镜和细心打理过的发型、胡须,还有那根翘在嘴边的烟斗,为自己营造着中国新贵族的气质。他相信符合逻辑的证据,而不是感觉、直觉,说服他就需要将摆在眼前的“事实”一一打破,缺一不可,所以他是坚持到最后的三人之一。这些都体现出商人的严谨以及风险控制的本能。

  5#先生,剧中的小人物之一,曾含冤入狱,虽然惜字如金,但他的身世、他的经历,都沉重地敲打着十二公民的内心,赤裸裸地反映着不公和阴暗,控诉着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批判着世俗眼光的冷漠。他用自己最鲜活的例子,告诉大家:我们千万分之一的错误,可能铸就的就是一个(年轻)人的百分之百!

  6#先生,急诊科医生,话不多,印象不深,待复看后,再行考量。

  7#先生,剧中的小人物之二,在学校里经营小卖部,店铺生意长期受到学校某老师“关照”,而得以维系。但是,这一切是有代价的,需要不断地根据某老师的要求,进行“配合”。而在某老师看来,我已经给予了7#先生极大的宽容(允许他在校内开店),那你还好意思跟我谈其他条件,配合是天经地义的。于是,7#先生就像一只蚂蚁,死活不由自己定夺。这样的人生,法律是否公平正义,已远远高于他的追求——自己姑且食不果腹,还跟我谈什么上层建筑?

  8#先生,检察官,伟大的先驱者,理性的怀疑却又不失坚持真理的勇气和激情,引领着徘徊不前的人们,不断探索前方的黑暗。面对思想的禁锢、现实的阻拦、道德的约束,提倡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重,用合理的推断打开每一位“有罪论”者的心扉,用一颗大爱的心融化了他们的心!

  9#先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走来的一位老者,经历过建国以来的艰难坎坷:曾经,在批斗会上,同志的一句鼓励,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如今,他选择勇敢的投出第二张“无罪”票,于是,给了这位年轻人一次可以拥抱真相的机会,也给了十二公民冷静、理智审视生命的机会。

  10#先生,典型的三六九等论者(呵呵,才疏学浅,没找到合适的术语形容),对省市地区区分、社会等级划分异常敏感,言语中始终透着对某省人的不满,也透着对自己身份的优越感,所以恐惧自己的孩子有一天高考落榜而成为民工。显然,他是既有体制的受益者,却在内心深深忧虑着不能紧紧抱住大腿、被淘汰被排除。

  11#先生,剧中小人物之三,学校保安,主旋律人民,工作卑微却仍勤勤恳恳,艰苦朴素、任劳任怨。

  12#先生,剧中小人物之四,保险销售员,不问世事,只求业绩,从他变换莫测的在“有罪、无罪”间的徘徊,能够看出他的良知没有泯灭,但是从未有过关于罪与罚、法律与道德、人与社会的思考,他在聆听他人的论述,试图寻找自己的方向,也许短短的一百分钟不足以唤起他的公民意识,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开始……

  写在最后的话:也许,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以上认识均基于未观赏美原版《十二怒汉》,仅仅是自己看过一遍之后的所感所想,难免有偏颇、遗漏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于十二公民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电影十二生肖观后感范文04-30

成龙《十二生肖》观后感01-31

关于《西柏坡》观后感范文02-12

关于圆明园十二兽首的作文01-16

关于《士兵突击》观后感范文05-02

关于《芳华》的观后感范文11-30

关于《地道战》观后感范文11-15

关于《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04-23

关于《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范文11-06

关于《孙子从美国来》观后感范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