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简报

时间:2020-09-18 12:27:27 简报 我要投稿

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简报

  导语:香港回归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大日子,意义重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简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简报

  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简报一

  6月10日下午,香港上环市政大厦展览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中国梦香江情——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杰出华人艺术名家书画联展”活动开幕仪式,在张明敏先生的《我的中国梦》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

  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来临之际,十多家海内外机构,携同全球一百多位华人艺术家共同举办“中国梦香江情”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杰出华人艺术名家书画联展活动。此次文化庆祝活动,是希望全球华人艺术家用手中的笔墨和色彩寄情言志,以书画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表现形式,共同抒发对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美好的祝愿,共同见证这一举国欢腾的伟大时刻。这不仅是全球华人艺术家共同的心声,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

  开幕式由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保乐先生主持。在开幕式上,张明敏先生和唐国强先生分别代表香港和内地艺术家先后致词,共同祝愿祖国和香港繁荣昌盛!并祝“中国梦香江情“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杰出华人艺术名家书画联展活动圆满成功。

  此次书画展活动既是献给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一份厚礼,也为弘扬绚丽多彩的中国书画艺术留下值得纪念和铭记的一页。有力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唤起了对中华民族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共鸣。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爱港爱国的市民及艺术爱好者亲临现场观看画展,现场反响热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在开幕式现场,主办方还与美国集邮集团和法国荷兰集邮部门,为陈佩秋、陈长智、林庆萍、姜昆、唐国强、李嘉存、张金玲、黄皓、赵保乐等艺术名家举办了美国、法国、荷兰等世界各国邮票的全球首发仪式。旨在通过邮票这一珍贵的载体,更好更充分地展现魅力中国的文化之美、艺术之美。

  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简报二

  2017年6月27日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成就展。40余件(套)展品、230多张照片为观众讲述多姿的香港风貌和未来蓝图。据悉,展览今起至7月16日面向观众免费开放。

  小小邮票 尽显主权

  一套香港邮政发行的“香港九七回归纪念邮票”上“中国香港”的字样提醒着人们,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四个字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纪念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和中国香港特区的.成立,中央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发行一套纪念邮品。但1997年7月1日之前,特区政府还没有成立,所以准备工作需要英方的合作。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磋商过程当中遇到一个严重的争议:作为中方代表,国务院港澳办原常务副主任陈佐洱提出邮票票面的中英文字样应该采用“中国香港”,而不是港英时期的“香港HK”,他强调一定要加上“中国”两个字,毕竟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必须要体现国家主权。而英方当时坚持要用原来的字样,理由是要尊重港人的习惯,选择中性的表述等。

  双方都坚持己见,当时陈佐洱表示,邮票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名片,纵观世界各国邮票发展历史,任何一枚邮票上面都明确地标注国名,以体现主权,所以香港回归以后标明“中国香港”是天经地义的。

  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将来香港特区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陈佐洱指出,邮票上标“中国香港”,既能够体现中国的国家主权,又体现“一国两制”的国策特色。这些理由充分且有理有据,中英双方就此事进行第三轮谈判时,英方最终接受了中方意见。

  非常时期 火速供给

  一张照片,讲述一段往事。展览上一张“非典”期间的照片,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

  照片讲述的是“非典”期间,在香港出入境管制站,两位戴着手套、口罩,“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在监测旅客体温。这是当时对抗“非典”的措施之一。

  2003年香港暴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即“非典”)之时,北京、广州也是重灾区,但当特区政府向中央开出物资清单时,有关部委动用外汇不惜到全世界购买香港需要的口罩、眼罩等,一周之内全部照单完成,免费运送到香港。

  国务院港澳办原常务副主任陈佐洱回忆,“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全球搜罗医用防护眼罩,这种眼罩只有德国一家工厂生产,一个月只生产1万个,香港特区就要5000个。还有防护衣,香港的防护衣拉链在后面,就因为这个细微的差别,我们专门找了几家工厂日夜赶工改制。最后交付物品时,装了满满3辆卡车,董建华先生在深港交界处一再感谢中央政府的支持”。

  一面锦旗 风雨同舟

  展览中一面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赠予香港搜救队的致谢锦旗,勾起人们一段沉重而又温暖的回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特区政府就迅速派出由消防处特别救援队的消防员及救护员组成的搜救队伍,即时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搜救工作。

  香港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地震后短短数天,各界募得的捐款已经逼近10亿元。志愿机构与政府派出的救援队伍也陆续赶赴四川灾区参与救援。全港一天之内举行过百个大小不同的赈灾活动。

  在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中,特区政府于2008年7月、2009年2月和7月先后三次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拨款共90亿港元,注入特区“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共援建183个项目。而作为答谢,“中华大熊猫苑”和都江堰基地免费开放给香港市民参观。

  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简报三

  6月23日,多家港台媒体集中报道了一个消息:作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一部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下月将访问香港。报道称,辽宁舰还将首次对外开放,让香港民众登舰,了解国家的国防实力。

  然后就在25日,据央视《军事报道》节目透露,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已于25日从青岛某航母军港启航,开赴相关海域执行跨区机动训练任务。编队由辽宁舰、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和银川舰、导弹护卫舰烟台舰,以及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组成。

  从编队的构成看,除辽宁舰外,舰艇构成上和去年年末的跨海区机动训练类似,就是规模稍小,驱逐舰来自东海和南海舰队,护卫舰则来自北海舰队,让三个舰队的舰艇都参与进编队内来,对于接下来使各舰队独立具备组成航母编队的能力有促进作用。加之没有携带伴随保障的补给舰,说明本次编队单次执行任务的时间不会很长,在舰艇自持力时间之内,可在获得靠港补给后再次执行训练任务。

  二者相互结合,似乎就能够去印证港媒报道的真实性了。

  接下来就是开放时间的问题了,在2012年,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5周年,应香港特区政府邀请,经中央军委批准,刚完成护航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71护航编队就在返航回国途中,于4月30日至5月4日停靠昂船洲码头,并且开放参观。

  可见,具体的开放时间并不一定会局限在7月1日当天,目前网上透露的消息是辽宁舰将在7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受限于昂船洲基地的大小,故辽宁舰将不会停靠该基地,参观人员将通过船来接驳上舰。

  之所以选择7月7日当天,其中的一个原因之一想必就是当天是“七七事变”爆发的80周年纪念日,它是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那时的中国,国力衰败,受人欺负。而如今,80年过去了,我们的航母编队在香港向世人首次开放,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性港口,辽宁舰在香港的展示意义显得更为重大,展现了中国的国力强盛,表明了中国海军的自信和实力,同时也是对企图进行分裂活动的国外势力的一种有力震慑。

  除了本次香港开放外,辽宁舰在抵达南海后,接下来是否会和901型补给舰进行合练,是否会前往南海进行威慑性巡航,都值得期待。

【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简报】相关文章:

纪念五四活动简报05-06

学习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简报12-06

“世界传统医药日”纪念活动简报12-03

2017烈士纪念日活动简报「精品」12-04

辛亥革命纪念日主题活动简报10-22

2017年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简报07-01

香港回归纪念日祝福语精选07-28

开展辛亥革命纪念日主题活动简报10-11

2015年社区纪念五四青年节活动简报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