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再认识教育论文

时间:2021-05-04 09:25:0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再认识教育论文

  一、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再认识教育论文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现代化社会要培养适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的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使现代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既要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服务,又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应把学生学习的起点作为教师教学的起点,要把传授书本知识服务于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学生地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而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原来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被动接收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两方面转变所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

  2.课堂教学内涵认识的更新。传统的教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只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只是一种预计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教师是将其中一个个精确的概念,一个个深刻的定理;一道道难题的精妙解法和一串串抽象的证明一丝不差的传授给学生,使本来充满生机的`数学变得枯燥、乏味、抽象,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新课标所持有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达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人人成为数学家.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认识到教学应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来源于实际生活,源于自然、社会和科学中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的现象和问题.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研究问题设计的方法方式

  如何设计目标问题的呈现形式?如何设计问题的研究方法?这常常是数学课堂设计最常遇到的问题,以下的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列举生活实例,提供生活原型。

  中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对这些知识,要由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引入。如:提供日常生活中各种对应关系,引入“映射”的概念;列举蝴蝶、人脸、花朵,镜面反射,提供对称图形的原型。这种方式有助于将各种现实材料和数学知识溶为一体,实现“概念性的数学化”。

  2.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问题

  如:在数列的基础上引入等差数列。

  这种当新概念是已知旧概念的一种概念时,常给出一组反映已知概念的事例,让学生观察、对比、辨析、发现这部分事例所具有的与其他事例不同的共性,从而引入新概念。

  另一种引入方式是在概括程度较高的旧概念基础上,加入新的属性,通过逻辑推演,直接引入新概念。

  如果在相对具体的概念基础上形成较高层次的概念,那么常见的方式是提供一些具体的、特殊的、直观的观察材料,让学生分析其共性,抽象概括出新的概念。

  3.练习式 如: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安排一组习题让学生练习,通过对练习题或解答结果的讨论引申、推广引入课题。

  4.设疑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之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而产生迫切了解结果的强烈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入。

  5.类比、对比式

  当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或联系时,可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引入课题。

  如在掌握等差数列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引出等比数列的相应内容。

  6.发现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引入课题的方式。

  三、课堂教学设计是体现教师智慧的创造性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至少应包念如下内涵:

  1.教学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是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文本",而不仅仅是静态的、物化的"作品"。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学设计与写教案是可以画等号的。我以为这是把教学设计这样丰富的一个概念简单化、片面化了。教案是教学之前备课的物化产品,它规定了即将要进行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有的甚至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预设好了。这样的教案,是一种封闭的东西,它独立于整个教学过程之外。封闭的东西容易走向僵化。我们说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就是要把陷入封闭的死胡同的教案拯救出来,把教师创造性突显出来。因为,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过程,那么我们的眼光就不能仅仅盯住物化的、死的教案,而是要把教学看作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一连串的动态过程,要看到在这个整个过程中老师的创造性劳动,惟其如此,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教学,理解教育。

  2.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个体的"教育哲学"觉醒、校正、丰富的过程。很多人以为,教学设计或者写教案是技术性的东西,与教育哲学没有关系。很多人以为,教育哲学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话题,与一线的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没有关系。这是极大的误解。没有什么教学活动不是在相应的教育哲学的指导下进行,没有什么教学活动不体现一定的教育哲学,有时只不过是教师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3.教学设计需要一种理性意识,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远保持一种不"信任"、不满足的态度,保持一份清醒的理智态度,并在这样不断的理性反思中走向专业的成熟。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保持清醒的理性和抱着怀疑审慎的态度,就是为了进入到教学的本质中去,为了真正把握教学的丰富性。说到底这是一种问题意识。有了这种问题意识,许多习以为常的教学现象就会变成触目惊心的问题,许多仿佛很无聊的日常教育细节就会显露出深刻的意义。教学设计就是要让这些隐形的问题显形,让遮蔽的教育意义敞亮。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再认识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02-24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4-11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04-18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03-31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03-13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02-28

再坚持一下作文9篇03-21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0-15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11-20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