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论文

时间:2020-11-05 18:59:1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论文

  一、案例背景

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论文

  探究式教学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或实验活动,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分组讨论、研究,合作实践、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地建构知识,掌握其方法与程序,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在探索中经历各种困苦和磨练,感受探究的兴奋震撼与愉悦,使他们的才智、品行、情趣与意志方面都得到锻炼、丰富,与提高。

  二、案例描述

  催化剂的概念的教学

  在以往学习催化剂的概念时,教师通过氯酸钾在加入二氧化锰前后反应放出氧气的快慢来向学生介绍催化剂的概念,虽然学生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个概念,则不得而知了。那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具体实验方案可参考如下:

  1.取等质量的氯酸钾两份,其中一份不加二氧化锰,另一份加入二氧化锰(要测出质量);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氧气的放出情况。

  2.将生成物溶解、过滤、蒸发,回收二氧化锰,与原来的质量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催化剂的概念。

  3.还可以用此次回收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继续制取氧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4.进一步延伸

  (1)在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上述反应用过的提取出来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后将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与加入前所称量的二氧化锰进行对比,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5.实验结束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当然对学生概括得出的催化剂的概念不能要求非常精确,只要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三、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其目的'是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化学课,这种方式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热爱自然科学,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学生质疑问难的场所,要求教师不断设置疑问,以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感觉枯燥,没有不感兴趣,但当学生对创设的情境产生兴趣时,他们就进入了“情境”,也就会自己发现问题的存在。若此时老师能及时“抓住”学生,抛出任务问题,学生就会自然地进入探究问题的阶段,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探究的准备。

  结束语:从探究的本质来看,探究式学习没有一定的模式,但须具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三个主要的环节。学习过程就是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再形成新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课程标准》在其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应多加以鼓励和肯定,因为在讨论交流中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或“愚蠢的问题”,关键是看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合理。经过成员间及师生间的交流、总结、评价,使学生的体会加深、经验提升,达到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教学目的,这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论文09-27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08-27

《伊索寓言》教学案例设计参考06-11

英语教学听力训练探究论文07-19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02-19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03-30

钓虾与放牛教学设计05-03

《聚与散》教学设计03-26

《矛与盾》教学设计02-28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