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03 12:26:2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放在重要地位。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地理事物的规律和原理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恰当地补充必要的课外资料,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联想、学会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发散思维。从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下面,我以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地球表面形态》一节教学为实例,谈谈“补充材料”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必要性。

  第一部分 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结果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双重性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前面一个专题(板块运动)的学习,我们知道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是直接相关的,但地貌的形成不仅受到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还无时不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师:什么是地球的内、外力作用呢?

  生:(答后师补充:地表形态(地貌)是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师:外力作用通过哪些外力进行作用,有哪些形式表现?(通过图片欣赏加深认知水平)

  生:(答后师补充:通过地表及其以外的风力、流水、海浪、冰川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联系旧知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所属地位,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问题一:关于黄土地貌

  [环节一:创设问题情景]

  情景一:

  (PPT播放)黄土地貌景观图

  情景对话:

  师:这是什么地貌?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读图回答:在黄土地区发育的黄土地貌,分布于中纬度半干旱地区。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分布区。)

  师:我国的黄土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生:(学生答不上来在情理之中)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生求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将“黄土高原”的补充材料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的带领下,遨游知识的海洋】

  情景二:

  (PPT播放)我国荒漠分布图

  情景对话:

  师:我们不妨分析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我国的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

  【补充材料:我国北方荒漠地区的分布及“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说明风力沉积是“黄土高原”黄土来源的成因以及黄土的特性等知识】

  情景三:

  (PPT播放并讲解)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联想、学会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发散】

  情景对话:

  师:第二个问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生:流水的侵蚀作用所致。

  【学生回答到位应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环节二:教师引导设问]

  用辨证的观点分析黄土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这一问题很好的将“黄土高原”与人类活动相联系,将补充材料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环节三:学生探究活动] (四人小组相互讨论,代表发言)

  探究结果交流:

  生1:……

  生2:……

  问题二:关于喀斯特地貌

  [环节一:创设问题情景]

  情景一:

  (PPT播放)喀斯特地貌景观图片(景点照片)

  师:这些景观大家一定有过耳闻或目堵,能否分别说出它们是何地、何景?

  生:(答)

  师:这是哪一类地貌?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回答的不全面)(喀斯特地貌,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常见)

  师:又称岩溶地形,世界和我国分布都较为广泛,我国的西南地区尤为集中(云南、贵州、广西的许多地方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那么,这些形态各异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生:(引发学生思考)

  (过渡)【补充材料:我国南方云贵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及其地理位置:说明“喀斯特地貌”在旅游方面地重要价值等知识】

  情景二:

  (PPT播放)喀斯特地貌模型图

  【补充材料:峰林、孤峰、残丘、喀斯特丘陵、石芽、落水洞、斗淋、竖井、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峡谷、溶沟和溶隙等喀斯特地貌】

  (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引起学生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的热爱)

  [环节二:教师引导设问](PPT播放)

  喀斯特地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为什么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环节三:学生探究活动]

  探究结果交流:

  生1:利——旅游价值;

  生2:弊——溶洞内易漏水、易坍塌,该地区土壤不保水、肥力差,农业发展困难,经济落后。

  【设计用意:借助于喀斯特地貌类型图,引导学生分析地表、地下不同地貌形态的成因,同时通过展示优美的喀斯特景观图,进一步引发思考我国西南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 教学反思

  一、自我反思

  1、 教学后的收获:

  “补充材料”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新课改要求下师生互动教学的必要前提,是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理念的有力载体。“补充材料”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强调学生思维过程的学习,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确有其收获的一面。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的学生不仅学得了地理学科的结构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探究地理现象的思维方式。这种通过“补充材料”的运用的探究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进行科学探索时所需要的,一经掌握就具有迁移价值。

  2、 教学后的困惑:

  首先,“补充材料”也是一把“双刃剑”,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基础,思维层次较高,而实际操作中因一方面受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乏及思维习惯不良等的影响,运用得当,教学效果突出;另一方面该教学方法本身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讨论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较为费时,运用不当,则弄巧成拙。其次,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导问题。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设计的问题必须既有坡度又有启发意义,从而令学生产生相应的探究兴趣。如果这些条件不充分的话,实行起来就比较困难。

  二、今后再教学的建议

  建议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教学时间的允许,“补充材料”不能用于整节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今后的教学中可用于一节课中某一教学内容,同时与“接受学习”等其他教学方法并用,以完成较大容量的教学内容。

  建议二:作为教师本人应该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练成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轻松地驾驭课堂教学。如,当学生在探究时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能立即分小步子设问启发,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经验与能力时,教师就要随机应变地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索欲望始终得到满足。

  建议三:教师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高中地理各章各节中的知识点及其成因规律,整理出具体内容,备课组在正常教学中,一定要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一人主讲,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为“补充材料”的讲解提供最恰当的素材。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学画》教学设计02-19

《画》教学设计01-12

《纪念》教学设计02-19

《插秧》教学设计02-19

《泉水》教学设计02-19

《春晓》教学设计02-19

《雨后》教学设计02-19

《阳光》教学设计02-19

《称赞》教学设计02-19

画风教学设计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