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14 15:19: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常见现象;

  (3)设计和完成有关的简单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用实验的手段认识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能提出假设,进行初步的探究;

  (3)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对物质微粒构成的探究欲,初步体验科学的微粒观;

  (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九年级化学课本(沪教版)(上)第三章第一节,教材主要内容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构成,建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基本观念。

  (2)特点:本节内容抽象,处理不当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由于微粒小不易被人察觉,所以只能通过物质在变化时一些宏观现象推测微粒的'特性,感受微粒的真实存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微粒性和微粒的性质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观点,也是用微粒观点看物质和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基础。

  三、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1)学生已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也了解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重点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生活中的问题。

  3、教学难点:形成物质微粒性的观点,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微粒的空隙大小不同。

  四、课前准备

  本节课采用四人一组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1、每四人一组准备下列仪器药品:烧杯、玻璃棒、注射器、量筒、浓氨水、蒸馏水、酚酞、酒精、高锰酸钾、研钵、药匙

  每位同学一份导学案

  2、备好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投影物质图片)

  假如你能看到这些物质里面的样子,你猜想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是怎样构成的

  观察大屏幕上各种物质的图片

  交流、讨论

  强调世界的物质观

  挖掘每个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最原始的认识

  实验探究

  物质是可分的,如果将物质一直往下分,最终将得到什么呢?换句话说,就是物质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学生完成观察高锰酸钾形状、将其研碎、溶解于水的探究实验(一)

  使学生研究物质从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

  图片展示

  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感知到微粒的存在呢?借助高科技手段,人们看到了构成物质的微粒。

  观看、思考

  进一步确立物质的微粒性

  过渡衔接

  既然物质是微粒构成的,

  那么微粒有什么样的特性呢?

  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探究微粒的性质

  实验探究

  请二位学生上台完成探究实验(二)

  上台的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二),其他学生在下面观察、思考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具有说服力

  归纳小结

  1、氨水遇到酚酞试液会变红色;

  2、构成氨水的微粒从烧杯C中跑出,进入

  烧杯A和烧杯B中与酚

  酞试液发生化学变化,

  酚酞试液颜色变红

  3、烧杯B中的水温度

  较高,微粒运动更快,

  更快变红

  思考、归纳

  使生意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

  联系实际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

  中微粒不断运动的例子吗?

  举例、交流讨论

  进一步认识微粒的运动是客观存在的

  设疑激趣

  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在不断运动外,还具有什么性质呢?

  完成探究实验(三)(四)

  形成物质微粒间有空隙的观点

  归纳小结

  (1)进一步明确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

  (2)不同物质微粒间空隙不同

  思考、归纳

  使学生意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

  动画展示

  动画模拟固、液、气态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变化

  观看、思考、讨论

  使学生明确同种物质的三态变化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空隙发生改变,微粒本身没有变

  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初探微观

  世界,有什么收获?得到了哪些结论?

  回忆、总结、发言

  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所学活用

  见导学案

  完成,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练习册P28-30

  七、所学活用

  (一)选择题

  1.步入花园,花香四溢;走近正在烧鱼炖肉的厨房,香味扑鼻,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

  A.微粒质量变大 B.微粒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断运动 D.微粒的质量变小

  2.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

  A.微粒间隔增大 B.微粒个数增多

  C.微粒质量增大 D.微粒体积增大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晾干——微粒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微粒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微粒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微粒间有间隔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间有空隙的是( )

  A.打气筒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的热胀冷缩 D.海绵吸水

  5.搜寻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

  A.微粒在不断运动 B.微粒间有间隔

  C.微粒可以再分 D.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二)填空题

  6.蜡烛受热熔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分别发生了 变化和 变化,前者微粒不发生改变,只是微粒间的 发生了变化,后是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微粒。

  7.同种微粒的性质 ,不同种微粒的性质 (选填“相同”或“不同” )。

  (三)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8.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

  9.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

  八、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物质结构的启蒙课,改变往日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充分进行预习后,把师生问答式学习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完成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由于课堂容量较大,动手操作较多,有的学生基础不是太好,完成本节课内容时间较紧,在教学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完全进入到物质的微观世界中,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看菊花》教学设计02-16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1-16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09-20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2-19

《看菊花》教学设计7篇02-19

卧看牵牛织女教学设计05-04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9篇02-19

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作文04-13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04-09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