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03 14:40:1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的教学设计

  一、对“生本”课堂的认识

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的教学设计

  近期,“生本”走入了教师的视线,走进了课堂。它以全新的模式正朝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迈进。从老师们所谈论的几堂“生本课”来看,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了,热闹起来了,课堂参与率大幅提高了,教师觉得轻松了,解放了,皆大欢喜。然而在这热闹之后,语文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多少?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多少?我们暂时还没能作出科学的分析。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不管呈现怎样的改革态势,其最终的目标应是一致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我们现在研究的应该是采用何种形式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生本”,并非一味地把课堂给学生,学生不是课堂的操控者,课堂只是一个舞台,学生在上面锻炼自己。教师淡出,走到幕后,学生强位出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以多种形式(朗读、谈感悟、辩论、表演、自创诗歌……)参与语文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语文兴趣,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心中应有这个“本”,并牢牢掌控围绕目标达成的一切教学进程,调控教学行为,使目标达成度处在较高的水准上。本着这样的宗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生本”课堂,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提高“生本”课堂效率的步幅与频率更在于教师的“导”。也就是说“生本”的前提是“师导”。教师在“生本”课堂这“一出好戏”开场之前,须做大量的“导”的工作。“生本”不是减少教师的“负担”,而是把教师的工作前置到课堂之前,把课堂还原为学生的课堂,成就学生应有的“课堂主角”。因此,在“生本”课堂之前,教师要着重做好这几方面的“导”的工作:

  1、研透文本(课程标准、教材、教材外的精当的拓展资料)。

  2、研透学生(小组建设,学习形式)。

  3、研究文本与学生学习形式之间的最优化。

  4、研究课堂时间与目标达成之间的比率:学生以何种形式参与课堂,他们所借用的学习形式(读、讲、谈、辩、演、展……)在达成某一个目标上所用的时间。

  5、研究课堂的“动静结合”——学生的“小组活动”与个体的“静思默想”的结合。

  6、研究教师在“生本”课堂上的介入——在学生不能“学透”的地方,教师以怎样的形式及时有效地介入。

  大致做到以上几点,教师才能运筹帷幄,才能保证“生本”课堂的效率。当然,我们的改革还处于起始阶段, 并不能抛弃传统中的精华,不是一下子就脱胎换骨,应力求稳中求发展,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收放自如。

  二、课例解读

  下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十三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为例,谈谈我的一堂“生本课”。

  (一)“生本”课堂前,教师对文本的细读:

  教材解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十三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教参上标明的重点段是第二段(第4—8自然段)。

  在细读文本(课程标准、教材)后,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

  1、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式:

  (1)总分说明:第一段,先总提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后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

  (2)多方面说明:第二段,人们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开发矿产、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2、扣词扣句领悟作者怎样说明“中心问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主要是通过对第5自然段的细读:

  (1)作者怎样说明“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

  (2)在第5自然段的基础上仿写——创写(课后第三题:你心目中的未来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在课堂上呈现的是一个段落,课堂上学会了方法后,小组交流,再整合起来就是一篇短文。

  (二)教学策略:

  1、针对第一段内容以及作者采用的“正反两方面说明”的方法,采用朗读为主,以读代讲的策略。学生通过比较朗读,感悟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情感,以此凸显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针对第二段内容以及作者采用的“多方面说明”的方法,采用读写结合的策略:

  (1)精读、细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具体说明“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自读第6—8自然段,圈画词句,说说作者是怎样说明“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

  (3)说明方法的运用:

  你心目中的未来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相关资料的查找在课前完成,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选择性概括,提炼有效信息。学习课文第二段的说明方法,实践运用。

  (三)学案上“提前自学”部分与情境研讨相关联的内容:

  1、资料查找方面:海洋食物、海水发电……海洋在哪些方面还能给人类提供帮助?

  2、读读课文,文中写到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大海的胸怀是宽广的,又有人说大海也是有感情的。海洋也有很多话要对我们说呢——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不太了解我,我可是21世纪的希望——海洋啊!我多么乐意为你们人类作出贡献呀!就说说( )这个方面吧……

  要求:1、紧扣课文内容,课作适当拓展(补充资料);2、有层次;3、语言流畅、自然大方;4、带上自己的感情;5、小组合作。

  4、课外资料准备:

  (1)学生自备资料;

  (2)老师准备的资料课前下发:

  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资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己经来临。在开发海洋中,人们将更有效地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筹划建立或已经建立了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人们正在从过去单纯的海洋捕捞时代,逐渐过渡到未来的“耕海”时代。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中,将比在陆地上的农牧场中工作得更出色、更有效,因为同面积的单位产量,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100倍。人们将大量养殖海藻和海草等,供应陆地上的牛、猪、羊等作饲料,从而获得更多的蛋白质、世界海底田园的总产量不久将会从目前的2000万吨跃增到5000万吨,大量的海藻、海草等也将由水下联合收割机来割取,然后由钢索吊装到船上。 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世世代代捕鱼用的渔网将被强大的吸水装置替代,利用电场发出的光、一定频率的声音和溶于水中的特殊化合物,能够引诱和迫使鱼群集中在一起,游近船上放下的吸水管道,吸水管道连水带鱼一起吸进船舱中。到那时,连同海底牧场向人类提供的各种鱼虾类一起,人们从海洋中所获得的海味将达10亿多吨,比现在向海洋索取到的多上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随着世界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使人们势必将目光转向海洋,或者另找新能源。据估计.海底的石油蕴藏量约为900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世界用上50年。目前,己有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陆架和深海石油的勘探与开采,己发现了500多个油气田,一个为期十年的`世界海洋边缘钻探计划的实施已近尾声。探索和开采海底石油,并将把生产基地建在海底。对于海底石油开采后的运输问题,人们将用大型潜水艇。设想把巨型塑料筒沉入海底,里面装上10万吨原油,由潜艇拖带航行。也有人设计用飞船装运。 海洋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人们称之为“蓝色的煤海”,它将转化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未来的海洋热能转化厂,将设置在海中,在沿海可由电缆供给城市用电。被誉为“未来的燃料”的重水,海水中的含量也比陆地水高得多。从重水中可以提取氢的同位素,科学家们正在用它来进行热核反应试验,如果获得成功,它将成为取之不尽的能源。 在不远的将来,人们还将建造“海底城市”,这己不是幻想,而是现实。目前,日本已为阿拉伯国家建造了一座海上游动的“小城市”。它大多用钢铁做成,中心是一座6层大厦。设有室内小花园、电影院,水电全部自己供应。它可以满足海上采油工作人员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这个浮动“城市”是靠8根高大柱子托起的,把它们收起来,就可以当船行驶。将来许多海上工厂,将在原料生产地或市场附近的海域兴建起来,为海上城市居民提供物质需要。日本四国岛西南面的龙串湾,有个“海中公园”,人们在海底透过 16面直径 60厘米的玻璃窗可以饱览海底奇景:奇形怪状的礁石,五彩缤纷的珊瑚,各种奇丽的鱼儿及奇趣的海星、海葵等。自从美国第一个建造了水下实验室以后,不少国家纷纷效仿,在海底建造“钢屋”和其他建筑,“屋”内气压和海面相同,人们可以在里面正常地工作,维修海底油气井,打捞沉船,海底勘探或为潜艇补给等。另据报道,日本一群工程师、建筑师。计划在离东京120千米的海域上,建设世界首座“海洋城”,以解决未来人类住的问题。海洋城将建于200米深的海底,有4层楼高的钢骨平台,离海面约70米,面积23平方千米、全城由1万条坚固直柱顶住,直柱附近设有感应装置。可测台风、海啸及暗流,自我调整力度以抵抗这些外来压力,保持海洋城的平稳。海洋城除了住宅区外,还有一个商业中心,400个网球场,8个高尔夫球场,两个棒球场,1个栽种水果蔬菜的人工田,还有纵横相连的道路。海洋城的建设费用估计需要2000亿美元,这项巨大的工程可望在本世纪末完成。到21世纪,这座“海底城市”将居住万人以上,那时,深邃的海底不再沉默,将会跟大陆一样,变得热闹非凡,越来越多的人将去发掘它、建设它,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描绘这张硕大无比的宏伟蓝图。 海洋的未来向人们展示了辉煌的前景,广袤的海洋将给人类作出巨大的奉献。

  (四)课堂片段呈现:

  学习目标:学习作者多方面说明的方法。

  学习内容:主要学习第二段(第5—8自然段)。

  切入方式:课前2分钟,在音乐中聊天——三亚落日——“海洋”——想起哪些词语——希望

  出示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读题。

  从题目切入:这是一篇说明文。(板书:说明文)这里的破折号是什么意思?用一个字代替:“是”。

  质疑:既然是说明文,作者是怎样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了“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自学检测:

  1、指名读文:正音、句间停顿。

  2、作者主要从“开发矿产、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根据学案)

  这些内容在课文哪些自然段?(第5—8自然段)

  那么,第4自然段和第5—8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呢?(总分)

  主要学习第5—8自然段:

  精读、细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具体说明“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有人说,大海的胸怀是宽广的,又有人说大海也是有感情的。海洋也有很多话要对我们说呢——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不太了解我,我可是21世纪的希望——海洋啊!我多么乐意为你们人类作出贡献呀!就说说( )这个方面吧……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胸怀宽广的海洋,好不好?那,我们就先从开发矿产这个方面说起吧。

  要求:1、紧扣课文内容,可作适当拓展(补充资料);2、有层次;3、语言流畅、自然大方;4、带上自己的感情;5、小组合作。

  一组上台自述。其他组补充。

  课堂实录: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不太了解我,我可是21世纪的希望——海洋啊!我多么愿意为你们人类作出贡献!就说说矿产资源这个方面吧:现在世界正面临着能源危机,而我是个聚宝盆,我的身体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锰、硫等。随着世界对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大量需求,人们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正日益枯竭。人们的目光势必转向我——海洋,寻找另外的新能源。我的一小部分——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以供你们用上50年,我可以让你们人类迈向前景更美好的生活。

  师小结:(结合要求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刚才的海洋的自述,说得很有层次,有层次就让人更加明白,当然,这个层次是可以调换顺序的,只要把话说顺就行!这让我们明白了:海洋确实是21世纪的希望呀!

  海洋要讲的话只开了一个头,在下面的四个方面,他又会怎样自述呢?

  出示: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正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正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学生小组选择一个方面练习自述。

  小组上台,其余组补充。

  课堂实录:

  我们一小组说的是“缓解水荒”。

  亲爱的人类朋友:

  目前,地球上的淡水已经越来越少,只有0.07%的水可以供你们使用。但是我——海洋的血液中有97%的水。现在人类已经发明了淡化海水的方法。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我的血液的话,那可以使不少地方摆脱烈日的煎熬,干渴的痛苦。每当我想起撒哈拉大沙漠那一片荒凉的地带,我就感到心痛,但是我不会坐以待毙的,我会利用我的血液来拯救他们。只要能有效地利用我,那里就会成为充满生机的绿洲。那里的人们就会摆脱烈日的煎熬,那时候,他们会感谢你们的。地球上有60%的地方是缺水的,有些地区竟然在为“水”而打仗。我要充当一名和平的使者,让你们握手言和。人类呀,一个利用海水的时代已经来临,请充分地利用我身上的水吧。我会慷慨地给予你们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师小结评价。

  现在回到课文,作者在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时,主要采用了多方面说明和具体说明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题)

  然而,让我们充满希望的海洋却遭到了这样的待遇:

  (人类破坏海洋资源的图片)

  如果现在你就是海洋,你要说些什么?生说。

  师:对!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生读文。

  作业: 从(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4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有层次地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可以采用自述的方式。

  三、教后反思:

  本堂课体现了“生本”,教师着重做了以下工作,真正发挥好了“导”的作用:

  1、布置学生课前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到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哪些方面”。这一题在课前解答,利于课堂上时间的有效利用,从收上来的学案情况看,解答基本令人满意,大部分学生能抓住要点,有效概括。课堂上,教师只需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点拨概括的方法即可。

  2、引导学生就文中的重点段(第5—8自然段)中的“开发矿产”,以“海洋自述”的形式,适当拓展资料,组织好交流的语言。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课前小组进行合作读文,寻找资料,组织语言;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有理有据,语言流畅,效果较好。

  3、课的中间时段,学生小组合作,就“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等方面作具体介绍。这个环节是在第五自然段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环节的展开比较顺利,精彩也在这里呈现。

  本课目标达成度较高,这得益于课前提前自学的充分——小组搜集资料,对文本作了合适的补充;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成员共同进步……如果没有课前的提前自学,什么问题都要在课堂上思考、解决,一则,时间上不允许,二来,不能保证目标的达成,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也就只是停留于口头而已。

【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春》的教学设计12-28

《母鸡》的教学设计05-27

《桥》的教学设计04-10

速度的教学设计03-15

林海的教学设计03-06

《鲸》的教学设计03-02

表示希望的词语06-05

希望的小学作文02-21

绿色的希望作文12-25

种子的希望作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