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文章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23 09:52: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师说文章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

师说文章的教学设计

  上节课,我们主要就字词句进行了分析,课前,我们分三个方面来检查大家的掌握情况。

  1.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亦称“六经”)

  2.重要实词虚词

  课后练习二、三。

  3.特殊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

  二、新课导入

  本堂课,我们将围绕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解读这篇文章。

  “说”是一种论说文体,近于杂文。杂文在谋篇布局特点:破立结合。所谓“破”即驳斥对方观点,“立”即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是先破还是先立?

  明确:先立,开篇点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板书:古之学者必有师

  这个观点不仅是文章第一自然段的论点,同时也是统领全文的中心论点。

  三、课文分析

  ●第一自然段:

  板书:学者必有师

  文章在开篇提出“学者必有师”的论点后,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呢?

  明确:(板书)

  为什么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呢?

  明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所以跟从老师学习很重要。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作者韩愈看来,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呢?

  明确:懂得道理比自己多的人即可。应该突破年龄差距、地位差距等因素──这是我们在选择老师时应该持有的一种正确态度。

  立足于这样的态度,在选择老师方面,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标准呢?

  明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根据板书的结构诵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正如作者所言,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有疑问,就应该向老师请教。这个道理似乎太明白简单不过了,但作者为什么如此不厌其烦地阐述从师而学的道理呢?作者到底是在针对什么问题在此长篇大论呢?(是不是当时的人们都不好学?)

  明确:主要针对当时不良的社会风气。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师”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在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的词语。

  明确:耻师──以从师为耻(主要是指某些士大夫)

  耻学于师于其身则耻师焉不耻相师

  针对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作者持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批判。

  板书:批判耻师

  对“耻学于师”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批判,作者主要是通过三组对比来实现的?(1、2、3组读第二自然段,第4组在听读中找出三组对比)

  板书:

  古圣人D今众人……圣益圣,愚益愚

  对子D对己……小学而大遗

  百工D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这三组对比中,你对哪一组对比的感受最深?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示例:家长给孩子找家教,而自己不学习;

  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多不如贫家子弟学习更刻苦;(学习条件;逆境更成才)

  ●第三自然段

  返观第一二两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在正面阐发中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从对反面的批判中阐发中心论点。正反对举,阐释了从师学习非常必要这一道理,

  那么,作者阐释“古道”仅仅是讲道理吗?有没有举例呢?

  明确:(板书)

  圣人无常师:孔子从师而学

  不仅举例,还在段首又提出了一个分论点。举例有对于文章主题的论证有何作用?

  明确:说服力增强,使文章对古道的阐释由抽象到具体,渐渐地清晰化、明朗化。

  作者在这里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里所讲的老师,不仅仅局限于象我们这样的教书先生,只要有一技之长者,都可以做老师,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能者可居之。

  所以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你能不能给大家举一个象孔子那样实践古人从师而学之道的例子?

  点拨:★“程门立雪”的杨时。

  《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本典故体现了杨时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后来成为著名的理学家,很有影响的政治家。

  ★毛泽东向李达、艾思奇请教哲学问题。

  小结:这是古人伟人的`从师而学之道,符合于韩愈从师而学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第四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2、4组读,3组的同学概括本段段落大意。

  明确:

  板书:写作缘起

  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的?(李蟠)(勉励)

  仅仅是写给李蟠的吗?还是写给谁看的呢?(当时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士大夫阶层)(劝谏)

  仅仅是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吗?还是写给谁看的?(今天的我们)

  小结: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四、文章结构总结

  注:以上为完整的板书。

  五、拓展与小结

  1.《师说》的创作至今已有1200多年,那么,课文中有关尊师重道的观点是否适合于现代社会呢? 你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交换意见,自由发言。以下三个观点为教师总结范例。

  观点1:选择老师应该不论少长贵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学问高者未必地位高,地位高者未必学问高。《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知识没有贫贱高下之分,同样,老师也没有高下之分。

  求学的人,务必虚怀若谷,多方请教,才能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观点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时代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而很多行业往往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一个行业的佼佼者,在另外一个行业可能就是门外汉(庄稼汉搞IT,文理教师的分工)──术业有专攻

  学英语,三级──四级──六级……大学生辅导中学生,教授辅导大学生(闻道有先后)

  观点3:不能自满(孔子从师而学的例子)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请教,也即“不耻相师”,虚怀若谷。我们不能一有点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那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平等、互助。

  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子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对师生关系最好的诠释:弹琴,既要有琴(客观条件),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主体),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才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同样,师生关系融洽,才能构架起传承知识的桥梁。

  2.课堂小结

  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1200年前,韩愈向我们阐释了这一道理,今天我们应该接过韩愈手中的接力棒,把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这步棋切实走好,为传承知识营造一个和谐有致的良好氛围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后再齐读全文,以热烈的气氛结束本次课。

【师说文章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跟老师说说心里话文章03-16

《春》的教学设计12-28

《母鸡》的教学设计05-27

《桥》的教学设计04-10

速度的教学设计03-15

林海的教学设计03-06

《鲸》的教学设计03-02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4-28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04-04

《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