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2-09-16 15:44:52 手抄报 我要投稿

中秋节手抄报模板内容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手抄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手抄报可以提高我们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手抄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节手抄报模板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传说故事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结:前三大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说是这样的:相传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以下三大传说,则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型,与知名历史人物和史料记载紧密联系。让我们继续细品吧!

  中秋节传说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传说故事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节传说故事六: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作文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晚上是中秋节,赏月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就决定去楼顶的小花园赏月。

  我给灯笼里的蜡烛点上火,就开始上楼了。在家里的灯光下还不觉得的,到了黑暗处才感觉到灯笼的美。红红的火苗在绢纸做的灯笼里欢快地跳动着,灯笼上蓝精灵的图案被火苗映照着,仿佛也在欢快地跃动,让人感觉到浓浓的节日的喜庆。

  我们一上到小花园,就感觉一阵轻凉的风扑面而来。毕竟已经到了中秋了,晚风已经有点飕飕的凉意了。但是,赏月的兴致让我把身上的凉意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提着灯笼,兴致勃勃地在小花园里漫步。

  我抬头一看,已经月上中天了,一轮皎洁无暇的白玉盘似的圆月镶嵌在黛黑的天空中,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远远看去,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月亮,你这么亮,是为了给正在匆匆回乡和家人团圆的游子指引方向吗?月亮,你这么圆,是为了让身在他乡,不能回家的游子从你晶莹的面孔里看到家乡亲人的身影吗?

  我俯身看去,楼下是万家灯火,电视声、音乐声、欢笑声、锅碗瓢勺的碰撞声不绝入耳,这时的月亮又幻化成一位美丽的姑娘,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那银盘似的脸上透着温和的笑容,欢喜地观赏着人间这万家团圆的喜庆画面。

  我又极目远眺,向小花园的四周望去,雄伟的广州塔不停地变换着绚丽多彩的颜色,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IFC塔一如既往地散发着幽蓝的光,娴静而又神秘;中信广场则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高贵而又典雅......不知她们是想在黛黑的夜空中陪伴一年一见的中秋圆月?还是想架起一座月宫与人间的天梯?

  夜渐渐深了,月亮姑娘大约也有点疲倦了吧?带着点点睡意,和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悄悄地藏进了云朵里,只留下几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把守天宫。我也下楼回家了。

  家里,灯火通明,早归的妈妈还在跟爷爷、奶奶通电话,浓浓的乡音带着甜蜜的思念和问候,暖暖地回响在房间里......

  中秋节祝福语

  1.邀你欣赏一轮圆圆的月,送你一个圆圆的饼,献你一颗圆圆的心,寄你一份圆圆的情,愿你圆一个圆圆的梦。祝中秋节快乐!

  2.我想变成一个垃圾桶,把你的烦恼都统统回收;我想化成一个吸尘器,把你的悲伤都统统吸走;我想成为一个电风扇,把你的压力都统统吹散,希望中秋佳节这一天,烦恼、悲伤、压力全远离,幸福、快乐、无忧伴随你!

  3.八月十五相思夜,坐着相思椅,望着相思月,相思夜里话相思,句句相思语;浓浓相思意,手握相思笔,写下相思句,倾尽柔情相思你:祝你中秋快乐!

  4.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江河奔腾入海,我错过了祝福!又到中秋,不能错过给你的问候,祝中秋节快乐,永远幸福!

  5.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想你有多少,月饼代表我的爱,你问我回家不回家。哈哈,今天中秋,我要回家看我妈。

  6.明月挂天边,祝福到眼前,愿您的生活像月饼圆圆满满,爱情象桂香甜蜜芬芳,事业象圆月光彩明亮,人生象彩灯璀璨多姿!祝您中秋节快乐!

  7.今宵月圆白如昼,千年轮回人依旧。月增年华人增寿,岁月过后看春秋,满腹真情话别后,月圆之夜话语稠,此时明月观不够,来世对月消新愁。中秋节快乐!

  8.皎皎天上月,圆圆中秋节。脉脉星河稀,款款逢佳期。个个月饼香,片片桂花芳。依依思念至,遥遥祝福句:甜甜日子美,浓浓幸福随。中秋快乐!

  9.窗前明月光,月饼有点脏;疑是手没洗,皱眉自思量。举头望明月,明月正照窗;低头细查看,原来没包装。中秋祝你,吃饼快乐,赏月开心!

  10.明月如霜照桂花,遥送祝福到你家。中秋思念圆似月,情意拳拳无断绝。月饼飘香九州欢,幸福吉祥绕身边。最真最诚表心意:佳节快乐朋友寄。

  11.佳节送福,非你莫属。爱情甜蜜,家庭和睦。事业折桂,升迁如兔。老朋友,新祝福,祝你中秋佳节喜在心头住!

  12.同望当空月,月圆梦未圆。天涯情切切,拭泪两相思。中秋无佳期,各自怨遥夜。闻音忆亲容,千里牵情丝。

  13.福星高照,喜气长留!祥云浮紫阁,喜气溢朱门!帘短能留月,楼高不碍云!兰经香风满,松窗夜月圆!

  14.中秋夜语寄相思,花好月圆情难圆。带去问候和思恋,心想事成愿缘圆。

  15.中秋节到了,衷心的祝愿你,我的朋友:生活开心,学业进步,身体健康。祝甜蜜伴你走过一年中的每一天,温馨随你度过一天中的每一时!

  历史沿革

  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发展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在古代农耕社会,古人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项重要祭祀活动。祭月,作为民间做节的重要礼俗之一,逐渐演化为的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中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之前中秋节在中国北方地区还不流行。

  唐代时中秋风俗在中国北方地区已流行。在唐代中秋节成为了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吃甜薯、提灯笼、舞草龙、树中秋、砌宝塔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

  节日别称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

  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手抄报内容07-27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09-09

中秋节手抄报初中内容09-14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大全09-24

优秀中秋节手抄报内容05-27

关于中秋节风俗手抄报内容09-08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资料内容09-09

经典诵读手抄报内容09-13

阅读手抄报内容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