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手要求

时间:2023-10-21 19:55:16 晓怡 合唱教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合唱指挥手要求

  合唱指挥手有什么要求呢?很多人不知道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唱指挥手要求,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合唱指挥手要求

  一、指挥的与要求: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指挥而且无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读谱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并加以纠正。

  3)有较好的听觉、记忆力和较强的节奏感。

  4)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和处理作品。

  5)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于随时号召大家服从指挥,调动演唱者的情绪。

  二、指挥基本动作及要求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3)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双手的动作要匀称,指挥时拍点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来说,双手的动作相同而挥动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节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强弱等的,动作要灵活,富有表现力。

  三、简单技巧

  1)开始。《歌唱祖国》是二拍子型,其起始拍在第二拍,第一拍为预备拍,第一小节为弱起小节。合唱开始时,第一拍应打出空拍(提示拍,合唱队不演唱),即双手应从上往下至最低点,起唱时间应从该最低点上升时开始,此时为第二拍。注意双手上升时要清楚有力,以对合唱队作出明确的提示。

  2)歌曲行进当中,双手和手臂的动作应依拍子的强、弱、快、慢、连音、断音等作出适当的提示,这些提示应体现在双手和手臂动作的轻、重、缓、急、柔和、平稳、果断以及动作的幅度大小当中,必要时可突破常规,以大幅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激烈情绪。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动作节拍准确这一基础之上,注意在整个乐曲行进中,应始终坚持强拍动作由上往下,弱拍由下往上连贯进行这一紧要原则。

  3)结束。乐曲的终结,往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挥好乐曲的终结,使整个作品得到完整的表达。 在指挥结束乐句时,动作要果断、准确,使饱满的情绪贯穿到最后一个音符。《歌唱祖国》的结束音延长至三拍半,在指挥演唱该音时,应在前一拍的基础上,左手不向下落反向上,手心侧向右上方,手臂向上抬起,作“托住”手势,指挥合唱的延长音。右手指挥合唱队演唱最后三拍,至最后半拍(空拍)前稍顿后迅速猛力收回(两手同时收回至胸稍上位置),有力结束该曲。

  四、几点注意事项

  1)动作的准确性应为指挥的第一要则,但反对指挥动作单调而机械地重复,缺乏生机与活力。

  2)即兴发挥应慎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练习基础之上,且忌过多。

  3)指挥者的面部表情是调动演唱者情绪的有力工具,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面部表情反映出来的必须是歌曲本身的情绪和力量,僵死、刻板的面部表情是指挥者最大的敌人,面部表情平和放松是指挥者的密友。

  4)指挥者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就一个合格指挥的主导因素,但盲目自信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指挥者必须在平时加以苦练,以从技术上给自信心以充分支持。

  5)熟知和准确掌握乐曲旋律、节奏是指挥成败的关键,而这一切又离不开灵敏的听力和对乐曲思想深度的洞察力。

  拓展:合唱指挥的手部动作规范

  1、各种力度变化的指挥法

  指挥的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是靠动作的大、小、高、低,离身体的远近和肌肉紧张度的增减来表现力度及力度变化的。一般来说:动作越大,力度越强;动作越小,力度越弱;手位越高,力度越强;手位越低,力度越弱;肌肉紧张度越高,力度越强;肌肉紧张度越低,力度越弱;手心向上表示强;手心向下表示弱;面目表情紧张,表示强;面目表情松弛,表示弱;动作从小到大,表示渐强;动作从大到小,表示渐弱;肌肉紧张度从低到高,表示渐强;肌肉紧张度从高到低,表示渐弱;动作从李道外,表示渐强;动作从外到里,表示渐弱;手心从下向上翻转,表示渐强;手心从上向下翻转,表示渐弱;面目表情从松弛到紧张,表示渐强,面目表情从紧张到松弛,表示渐弱。

  在实际指挥过程中,由于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人的身体各部位都是一个协调的整体,指挥的动作往往会从手臂动作的大小、肌肉紧张度的高低及面目表情的变化等各方面协调动作,所以,指挥者常常会同时调动多种手段来实施指挥。如渐强时,指挥一面逐渐扩大动作幅度,一面提高手位,一面加强面目表情(特别是眼神),一面增强肌肉的紧张度等等。

  2、合唱指挥的双手分工

  指挥面对的是多声部的音乐作品和担负多声部音乐表演的演唱或演奏组织。要完成复杂作品的指挥任务,指挥需要双手分工。即由左右手分别担负不同的任务,并要协调配合。从分工上讲,一般是由左手担负表情和声部的提示,右手担负节拍和特殊节奏的提示。从技术上讲,指挥的动作应有较好的协调性,左右手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活动能力,能够自如地作出多种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指挥动作。

  3、指挥棒与指挥棒的使用

  指挥棍是一种用木材或玻璃钢制作的细长带柄的短棍。两头粗细不一,从手柄处到棒尖,由粗到细均匀过渡,其长度一般从37公分~42公分不等,指挥者可视其手臂的长度选择合适自己使用的指挥棍。

  指挥棒的作用是用以延长指挥手臂的,在面对庞大的乐队、特别是面对合唱队与乐对共同演出的宏大场面时,演唱、演奏和指挥间的距离会变得更远,加上乐队必需的谱台,乐器、话筒等物体,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视线,给相互间的交流与配合带来一定困难,由于指挥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臂,就会使队员能够更加轻松的看到指挥手势,便于唱奏整体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因此,在乐队演奏或有乐队伴奏的合唱演出中,指挥者常常选择使用指挥棍进行指挥,以期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

  4、徒手指挥技术

  徒手指挥是指不用指挥棍或和器物等任何辅助手段来指挥的指挥方式。一般在无伴奏合唱和有钢琴伴奏及其它简单伴奏形式而无乐队伴奏演唱的情况下选择这种指挥方式。

  它的优点,在于指挥可以利用手指、手腕、手臂等各个关节、部位的细微变化,更有效的表达细腻的歌唱情感和音乐音响的刻画。由于演唱时合唱队前面没有庞大的乐队和乐队的乐器、谱台等物体遮挡,合唱队、伴奏者与指挥间的交流方便,视线清晰,目标集中,因此,指挥棍的使用就没有必要。

  但是在乐队演奏或有乐队伴奏演唱歌唱性较强和更需细致表达的音乐时,亦有指挥选择徒手指挥的,这要看个人的习惯而定。

  5、指挥动作与动作规范

  指挥的动作是一种无声的动态语言。是指挥在排练和演出时,与其指挥的唱奏者之间传达个人对音乐的唱奏要求的媒介或桥梁。无论在排练过程中,还是在演出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指挥应依据音乐表现和指挥表达音乐要求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动作,应以音乐需要为原则,任何企图表现自己、或与音乐表现无关、或与当时所表现的音乐不相适应的动作都是不适宜或需要丢弃的。

  动作的设计,应以指挥的基本图式为基本依据来安排,必要时,根据音乐的速度、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变化,可在遵循基本图式的原则基础上作适当改变(可做各种图式的变体、或简化、或分解、或短暂脱离),以利于表达所要强调或要重点提示的地方。

【合唱指挥手要求】相关文章:

合唱的声音要求08-26

最新合唱指挥手势的方法技巧06-29

合唱指挥手势及注意事项09-01

合唱指挥手的基本手势(简洁版)03-03

合唱指挥手的基本手势小知识11-01

有关音乐合唱中合唱的伴奏要求09-23

合唱声音的要求03-22

合唱呼吸的训练要求03-17

关于合唱的声音要求及呼吸10-09

合唱指挥的要求有哪些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