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唱法的气息技巧

时间:2022-11-21 19:06:40 欧敏 声乐教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通俗唱法的气息技巧

  不管学习哪一种唱法,气息都是第一点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也是我们学习唱歌 时十分关注的一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通俗唱法的气息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俗唱法的气息技巧

  不管学习哪一种唱法,气息都是第一点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也是我们学习唱歌时十分关注的一点。当然,我们不能总关注这一点,我们通常会在一些声乐著作或教程中看到关于“气息动作’,或在唱歌的过程当中气息的工作原理等一些话题。

  1.叹气和吸气.

  大家知道,叹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现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地吸入气息。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你心里主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也就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工作—吸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吸气,就会使你的吸气肌肉群总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无法放松,气息也难以正常被吸入。注意,叹到哪里就吸到哪里,不要人为地做强制性的动作。在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叹气的感觉,每个乐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

  2.闻花式吸气.

  闻花式吸气方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吸气时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作,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悦,辨别花香时又要求特别认真和用心,是一种既放松又兴奋的感觉。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围很舒服地向外松开,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吸后人很兴奋,胸有宽敞感。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通畅,声音圆润。闻花式可开口,也可闭口,闭口时嘴不能闭的太紧,太紧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单纯练习吸气时,可采用闭口吸气。歌唱时最好自然张开嘴,与鼻子同时吸气为佳。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

  3.惊讶式吸气.

  惊讶式吸气,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生理作出的快速反应,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得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也称为“喘气”,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以上三种吸气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做一些单纯性的练习,如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的练习。另一方面就是在演唱中练习,这是主要的练习方法,因为纯生理性的吸气动作不与歌唱结合起来,歌唱所需要的那种深、松吸气就无法得到,也就是说,歌唱良好的吸气在歌唱实践中才能获得。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歌曲情绪需要的吸气方法,如补气、偷气。补气是在情绪连贯不断但又需要吸气时,在保存原有气息上补进一部分气去,使气息维持饱满状态。而偷气用于字多、曲调快时乐句之间的换气,动作要敏捷.吸气快而少。

  通俗唱法的咬字

  1.咬字的清晰性.

  清晰性就是要求咬字清楚易听懂。在歌唱的咬字过程中,对声母和韵母的发声都应具有严格正确的动作。咬清字头、咬准字音、收韵良好的咬字动作,必然具备清晰性效果,使别人能清楚地听懂歌曲的内容,以有利于听者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歌曲中的形象和意境。演唱歌词的清晰性,是在演唱歌曲的歌唱咬字中首先必须做到的。否则,就会影响歌曲内容的表达及情感的抒发。

  2.咬字的共鸣性.

  歌唱的咬字,要求具有音乐性的表现力和丰富的共鸣色彩,使其在发声中达到优美悦耳、善于感情表现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在发声中,歌词的每个字都具有谐和的共鸣,从而保证咬字的字音共鸣性。字音的共鸣性是由发声器官与咬字器官的协调动作控制的。在咬字时,必须合理地控制发声共鸣的关键部位(即咽腔部位),同时自如地进行咬字器官的动作控制,使字音具有丰富的共鸣色彩。这样的咬字,才能使歌词在演唱中,随着乐曲的变化和谐和的共鸣,充分地表现出音乐的性质。所以说字音必须在具有共鸣性基础上,才能体现歌词发声的音乐性。

  3.咬字的统一性.

  统一的概念,其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咬字的共鸣位置统一和规范动作统一。共鸣位置的统一性,就是要求歌唱咬字中的每一个字,不但具有谐和共鸣的性质,而且应在头腔共鸣的位置上,取得咬字共鸣位置的统一,达到歌唱的咬字在共鸣的位置上的统一性。歌唱咬字的这一方法,要求我们歌唱咬字的每个声母有其发声的规定动作,并保证其在任何不同的组合形式或乐曲中都统一。在歌曲中,歌词大都是押韵的。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歌词发声的统一性,那么不但咬字容易走样,而且演唱的效果将会给人一种支离破碎而缺乏严谨结构的感觉。所以在歌唱中,必须强调咬字的统一性。歌唱的连贯性在歌曲演唱中,除休止或间奏外,一般规律中音乐是连贯的,歌词的演唱也应具有乐曲曲谱的对位的连贯性。在歌唱的咬字中,我们要求声母与韵母的发声自如地过渡,保证歌词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而且在歌词组成的乐句和内容的整体中,要求自如地予以过渡,保证歌曲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切不可片面要求咬字的清楚而不顾歌词的连续性与完整性,造成歌曲内容的断续和散乱形象。在歌曲的演唱中,我们必须将动作熟练地协调起来.保证歌曲内容的清楚表达和连续完整性。

  通俗唱法的意义

  至于通俗唱法的情感把握我想跟美声、民族唱法没什么区别,同样,唱任何一首不熟悉的歌曲之前,首先该做的仍是看曲看词,理解曲理解词,然后再唱。只是通俗歌曲抒发情感的范围原则上要比美声、民族歌曲情感范围广,这源自于通俗歌曲的题材比两者都要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俗歌曲在节奏上大都比较复杂,原因是因为通俗歌曲包括很多音乐风格,有的来自于我们国家内部,比如说“西北风”;有的则吸收了国外先进的音乐风格,比如说摇滚、布鲁斯、RAPRB、拉丁等,这些风格在通俗音乐中可以相互协调搭配。两种或两种以上都是可以协调搭配的,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灵活多样.不单一、死板。

  民族唱法气息运用

  讲究气口

  气口是中国民族唱法中用来说明吸气点和吸气方式的术语。中国民族声乐的曲调结构复杂,有时一字数音,一腔数板,必须在正常的气口外,补充一些气口。如有时为了美化唱腔,常在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长音之后加进临时气口;或者为了渲染音乐气氛和感情的高潮,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临时的感情气口等等。使用气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气的方法外,还需采用偷气(不让人察觉的吸气)、抢气(在短时间内的急速吸气)、快吸气、慢吸气、浅吸气和深吸气等。

  气息的支持

  中国民族唱法在声带使用上张力较强,共鸣比较集中,采用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呼吸对抗力量的集中点(支撑点)在脐上至腰间,这样便于贮存气息,控制呼气,以灵活地支持发声。

  气息的控制

  在呼气发音时,气流外围的肌肉(吸气肌肉群)始终做与气流相反方向的下沉运动,以此形成与呼气动作明显对抗的力量,起到节制呼气,保护声带,发挥充分共鸣和变化音色的作用。

  气息的灵活运用

  除经常使用的基本呼气方法之外,还要做和灵活变化的呼气训练,以便在声带和共鸣的配合下,完成各种不同的润腔发声。如润腔中的“嗽音”是一股较粗散的气流,刹那间冲破声门的阻力弹发出来;“顿音”是呼气在支点处做半顿半连的弹性的对抗运动形成的;其他如:“截音”、“颤音”、“沉音”等的呼气使用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民族唱法共鸣的运用

  1、全面地平衡地使用共鸣腔体。充分发挥鼻腔(头腔)、咽腔和喉腔的共鸣,适当地运用胸腔共鸣,配合上吐字唱词中变化频繁的口腔共鸣,形成以咽腔为轴心的上通头腔(鼻腔)、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的共鸣通道,以求达到最佳的整体共鸣效果。相对来说,中国民族唱法中由于咬字和润腔等技法的使用,在共鸣效果上,与欧洲美声唱法的宽、洪、粗、大有所不同。

  2、共鸣腔管的使用适度。总的说来,中国民族唱法的共鸣腔管相比欧洲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此,喉、咽腔并不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发出的声音比较集中、结实、明亮,便于咬字行腔。

  3、打开喉咙,抬起软腭,放松下巴,在咽腔形成一个开阔的“三叉腔”(“三角区”),获得良好的泛音共鸣(即鼻腔、头腔共鸣),使声音更加通畅甜美。

  4、两种共鸣焦点的使用。中国民族唱法的歌唱家们在演唱中通常采用两种共鸣焦点。一个共鸣焦点是指鼻腔、头腔共鸣的最高位置——固定共鸣焦点,这是永久性的,是演唱中始终保持的,起保证头、鼻、胸共鸣的作用;另一个共鸣焦点是指在演唱的行腔韵味中临时形成的特殊共鸣焦点——游走共鸣焦点,是形成重国民族唱法中各种特殊风格、韵味的主要技法。

【通俗唱法的气息技巧】相关文章:

有关通俗流行唱法的基本训练技巧07-19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异同03-10

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差异08-03

通俗唱法发声方法08-17

通俗唱法历史渊源10-12

通俗唱法的基本特征03-11

合唱唱法的技巧09-21

美声唱法的技巧04-21

民族唱法的歌唱发声技巧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