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风格上有哪些异同

时间:2022-04-07 13:29:57 音乐百科 我要投稿

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风格上有哪些异同

  巴赫与亨德尔同年出生于德国,两人的创作都体现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最高成就。但在创作体裁、手法、风格等方面却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巴赫与亨德尔音乐创作风格异同的知识,欢迎阅读。

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风格上有哪些异同

  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风格上有哪些异同

  巴赫和亨德尔是巴洛克全盛时期的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并不像上两个世纪的音乐家那样重于音乐形式上的创造,而是在已有的音乐形式上,加以补充,将其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他们除了继承以往的传统,还大量汲取同时代各国的音乐成就,这便使他们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来的欧洲音乐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可见,将西方音乐史,从公元1700年至1750年这个时期,称之为巴赫与亨德尔的时代是毫不为过的。

  巴赫和亨德尔同生于1685年,出生地也同是德国。两人在晚年还同样遭受了双目失明的不幸。尽管如此,但他们的出身、经历却迥然不同。

  巴赫出身于一个音乐世家,他的一生比较平稳,始终没有离开德国本土,终身埋头于职务、演奏、创作和教育,生前只是莱比锡城中一位小有名气的作曲家与管风琴师。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意大利、法国、英国,甚至维也纳,是不为人所知的。甚至在他去世后不久就被人们所遗忘,几乎销声匿迹。直到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声乐学校指挥演出了他的《马太受难乐》,巴赫的音乐才开始为人所赏识。和巴赫相比,亨德尔的一生却屡经波折、阅历丰富。

  可见,巴赫与亨德尔两人在生前所表现出来的生活形态及艺术活动范围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正是这些不相同,使他们在音乐创作上呈现出各自的风格特点。

  巴赫一生写了大量管风琴曲、康塔塔、受难乐等作品,在吸收欧洲其他国家音乐风格的同时,倾心研究和发展德国音乐的传统。创作上注重于复调音乐的手法,作品甚远、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十八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

  声乐音乐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他最喜欢的体裁是歌剧和舞台音乐,他的艺术奠基于歌剧。在《国际音乐百科全书》中的一篇讨论亨德尔的文章劈头一句话就说:“亨德尔的艺术奠基于歌剧,世人仅知其为一神曲、大协奏曲、奏鸣曲及风琴曲之大家,此诚不足以深切体认亨氏之艺术。” 如果要论在歌剧上的成就,可以说,亨德尔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歌剧作家。

  亨德尔的歌剧展现出意大利风格,大多取材于历史传说和神话,既有英雄事迹,又贯穿爱情的情节。为了适应英国听众,他经常选用已经上演成功了的戏剧脚本进行改编。

  在音乐创作方面,他按照意大利的办法进行处理。如:靠宣叙调朗诵发展剧情;由咏叹调表现角色内心刻画;大的场景(如打仗、庆典、礼仪)由乐队演奏等。

  由咏叹调表现角色内心刻画:在人物个性的描写上,亨德尔是以一连串的咏叹调来表现的。如神剧《亚西斯提》(Alceste)中女英雄亚西斯提的性格,是由他所唱的所有咏叹调中反映出来的。每一首咏叹调都表现出亚西斯提性格中各种不同的特质。

  在亨德尔的咏叹调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不同的调都具有着不同的个性观念。如F大调往往含有田园的气质,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和《春之奏鸣曲》都是F大调。升F大调常代表“超越”与“空幻”的意思。凡带有5个升号以上的调,在亨德尔看来似乎都与天国理念有所关联。f小调与升f小调是两个带有悲剧色彩的调,但两者之间依然有着界限。f小调亨德尔的运用中,通常表现出深沉的悲哀与忧郁。升f小调则体现出一股悲剧的力量,它没有f小调那么伤感、悲愁。如在一个抗拒残酷命运的英雄人物身上,升f小调便相当有用场。在亨德尔的歌剧中,他往往根据“调”的不同性质,与希望表现的情节相互配合,来表现特殊的情绪与气氛。

  大的场景(如打仗、庆典、礼仪)由乐队演奏:在歌剧与神曲中,亨德尔常常以乐队伴奏来担任情景描绘的任务,而情感与词句的韵律,则以人声来表示。如神剧《所罗门》(Solomon)。神曲的前半部,管弦乐一直在担任着叙述事情发生的地点与场合。在《无急难、无灾障》里,夜莺的歌声是用长笛来表现。在《宝鼎沉香袅袅升》中,是一个气宇宏伟,装饰辉煌的皇宫宝殿,就算是不能从伴奏之中得到这种印象,也可以在合唱的回音声处理上感觉得到。《别动手》是母亲在挽救孩子时唱的一首咏叹调,在这曲子之前有一段慌乱急促的宣叙调,诉说出母亲在听到国王决定将孩子分为两半时的惊慌。

  巴洛克时期出现的大型声乐曲体裁主要是三种:清唱剧、康塔塔和受难曲。可见,亨德尔主要在清唱剧上有所创作,而巴赫,虽然三种体裁都写过,但还属对康塔塔和受难曲的创作贡献大。从声乐作品的创作体裁上看,亨德尔的作品主要是建立在戏剧音乐与合唱音乐方面。巴赫则不然,他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作品基本上奠基于宗教音乐方面。巴赫早期的康塔他似乎更注重音乐的“戏剧性”表达,所以常以咏叹调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他后期创作的康塔塔则将音乐的重点转向众赞歌,人们在此听到的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或戏剧意味的表述,而是构建于歌唱基础之上的宗教精神的弘扬。在巴赫写的康塔塔中,主要是宗教康塔塔,大约有二百多部。

  巴赫认为音乐是“赞扬上帝的和谐声音,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 作为“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他成为一种信仰的代言人。据说,当时在德国的一个城镇里,有一个聪明的流浪汉,他从不卖艺乞讨,而是在每次上演巴赫作品的音乐会时,他就到音乐厅的门口等候音乐会散场,届时他恳求的目光每每都会给他带来可观的收入。因为刚刚接受了“圣音”洗礼的听众仿佛都找回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一面。

  在人物表现方面,巴赫远不如亨德尔那样多,表现情感的幅度也不似亨德尔那样广阔。巴赫偏爱于用音乐的符号描绘乐思。比如用低声部下行表现“亚当的堕落”,或者将一个主题演奏十次表现“十诫”等等。有时在表现某种特有的.情绪或情境时,他回忆某种特殊的音形或手法来表现。如巴赫时常以缓缓下行的半音阶,来象征一种沉痛与哀伤的心情。在他的《b小调弥撒曲》中的《信经》里,运用了恰空舞的形式,e小调,低音由E音半音阶下行至B音,如此反复了12次。

  在乐队的运用方面,亨德尔运用乐队来描绘它戏剧的情景,来解释他的戏剧。它给人的是直接而鲜明的印象。然而巴赫在乐队中所表现的不是描述而是暗示,它们暗示出巴赫所要述说的不同情感类型。

  巴赫与亨德尔两人都是以“人性”作为音乐表现的中心,然而途径却不相同。巴赫通常是表现出他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亨德尔则是将自己投入他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心灵之中。换句话说,就是将自己融合于他假想的角色之内。

  器乐音乐就器乐作品而言,巴赫的作品是亨德尔所远不能及的。巴赫在器乐曲中所表现的结构力、对为技术及其深沉宏伟的理念是令人惊叹的。巴赫音乐中除那些直接为宗教仪式而创造的管风琴曲、弥撒曲、受难曲、经文歌外,器乐曲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均衡关系。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对位、变化,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他的音乐,简单的也就是最复杂的,是最基本的点、线、面的复杂变化,接近于数学与逻辑。所以研究巴赫的权威,著名管风琴家施魏策尔认为,“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像宇宙本身一样不可思议的本体现象。”

  巴赫的器乐包括管风琴音乐、钢琴音乐和用于各种乐器的奏鸣曲和协奏曲。

  管风琴音乐:在巴赫活着的时代,巴赫的知名度主要来自人们对他作为一名管风琴演奏大师的认同,这就说明了巴赫的管风琴演奏技艺在当时的确已征服了音乐圈内与圈外的众人。

  巴赫的管风琴音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1)“引用”了先已存在的众赞歌曲调的管风琴曲,约160多首。然而,巴赫并不满足于在管风琴上对众赞歌做简单的“改编”,他更乐意抓住众赞歌原作中的某些艺术特征做创造性的发挥,展示他对宗教性和艺术性的独特理解。(2)与赋格曲密切联系的管风琴曲。他的这些管风琴赋格曲通常用一个主调织体的音乐部分作为“前奏曲”,它能很好地“引导”出后面作为“主体”的赋格曲音乐。

  钢琴音乐:巴赫的古钢琴音乐是晚期巴洛克器乐的另一道“风景”。如果说巴赫的管风琴曲给人一种深厚、高原的感觉,是对“神性”个人化阐释的话,那么他丰富的古钢琴曲则让人体悟到世俗天地的平和与多彩。巴赫的音乐通常给人庄重、深沉的印象,但他众多的古钢琴曲表明这位艺术大师也有轻松和“娱乐”的一面。

  讲到键盘音乐,我们会想到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毫不夸张地讲,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可以看作巴洛克晚期键盘乐领域主调与复调写作的“百科全书”。

  奏鸣曲:巴赫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意大利奏鸣曲迥然不同。它不像意大利奏鸣曲那样,小提琴作独奏,用数字低音作伴奏。在巴赫的奏鸣曲中,小提琴不是主要的声部,它与钢琴配合默契。钢琴的声部并非一种标识数字的低音,而全由作曲家一手创作。巴赫在他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中,竭力使一个独奏乐器发挥出一切效果,甚至在一个乐器上作多声部。此后无人能与之相比。

  协奏曲:巴赫的协奏曲形式多样。他写过两首小提琴与乐队协奏曲,一首两把提琴与乐队的协奏曲,他还是音乐史上首先为羽管键琴创作和改编协奏曲的少数作曲家之一。

  他的协奏曲代表作是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在这套作品中,巴赫除了采用意大利作曲家的协奏曲的原则手法外,还增加了自己的特点,如加强独奏曲与全奏主题的统一,用增长华彩段来扩充乐曲的形式及采用装饰性来展开赋格段,如《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首。

  此外,巴赫的《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都是复调艺术的伟大精品。在《赋格的艺术》中,采用了复杂的对位手法。这两部作品是巴赫晚期创作的,这便展现了巴赫晚年的创作追求和风格特征。

  可见,在器乐音乐方面,巴赫的贡献要比亨德尔多许多,毕竟器乐音乐不是亨德尔的主要创作领域,但他仍谱写了许多器乐作品。如键盘乐方面,有为羽管键琴或管风琴创作的三套协奏曲、两套羽管键琴组曲、约二十部独奏奏鸣曲及一些三重奏鸣曲等,都反映出意大利及柯莱里风格。管弦乐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水上音乐》及《焰火》。

  比较巴赫与亨德尔创作上的异同,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创作体裁上,亨德尔的成就是建立在戏剧音乐与合唱音乐方面,而巴赫则是奠基于宗教音乐于器乐上。在器乐的作品而言,无疑的,巴赫的作品是亨德尔所远不能及的。歌剧和清唱剧是亨德尔创作的核心,而在巴赫的创作生涯里,从没有触及歌剧这一体裁。在创作手法上,亨德尔更多体现了主调的特点,他舍弃了一切有损于作品的明朗或整体和谐的东西,而选用了那些他所要说的东西,强调音乐打动人心的效果。巴赫的作品反映了德国新教的社会氛围,而亨德尔的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朝气和探索精神。

  虽然,巴赫与亨德尔两人在创作体裁、手法、风格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但他们两人的创作都体现了巴洛克音乐的最高成就。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巴赫小时候的名人故事

  巴赫,德国作曲家、演奏家,欧洲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集文艺复兴音乐发展之大成,承前启后,以丰厚的音乐创作被誉为欧洲古典音乐的鼻祖,以深远的历史影响被许多人尊称为“音乐之父”。他一生创作的五百多部作品中,绝大部分以宗教题材反映觉醒的平民精神和虔诚质朴的宗教情感。他的作品涉猎到了当时的所有音乐体裁。巴赫作品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他奠定了交响乐发展的形式基础,高度发展了和声手段,把复调思维和对位技法推向了完美的高峰,巴赫音乐长久的生命力是根植于德国现实生活的民族风格。巴赫家族在19世纪近三百年中出现过52位音乐家,是音乐史上罕见的“音乐世家”。

  “风琴演奏家”的问世

  1685年的春天,在德国图林根省的爱森纳哈市,诞生了一位被世人尊称为“音乐之父”的伟人,他就是巴赫。

  巴赫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爸爸是家乡教会的小提琴手,而他的家人及亲戚所从事的工作,或多或少都跟音乐有关系。所以,巴赫从小自然就有许多机会受到音乐方面的熏陶。

  巴赫的爸爸非常疼爱巴赫,他每天回家后总会抱起被搁在摇篮里的小可爱——巴赫,逗着他玩,逗着他笑,尽情地享受着当爸爸的乐趣。

  有一天,爸爸看见巴赫的手里紧紧地抓着一个东西,他担心不懂事的巴赫会把那个东西放进嘴里,于是就拨动巴赫的小手,取下那个东西。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巴赫的手指比一般的婴儿长得长,而且秀气灵巧,他咧嘴笑了一笑,然后得意地告诉妻子说:“你瞧,咱们儿子的手指长得多好哇!如果用心栽培,他将来一定是个了不得的风琴演奏家。”

  说完,巴赫的爸爸就站在原地静静地想了一会儿,他在想:“趁早让巴赫接触音乐,或许这孩子就会越早懂音乐。”他一边想一边将巴赫放回摇篮,然后就顺手拉起小提琴来了。

  说也奇怪,在巴赫幼小的心灵里,对音乐的感应似乎特别敏锐。当他听见小提琴的优美旋律时,身体竟然会随着琴音的节奏摇摆起来,小嘴巴还会咿咿呀呀地哼着,好像他也懂音乐似的陶醉得不得了呢!

  借一地月光相陪

  9岁那年,巴赫的父母亲就相继离开人间了。失去双亲照顾的巴赫,只好投靠住在奥尔道夫城的大哥。

  巴赫的大哥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风琴手,可是他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宽裕。巴赫跟着大哥一起过日子,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三餐不继。为了不增加大哥的负担,巴赫加入了一家合唱团。这家合唱团每天可以供应他三餐,还可以发给他一些零用钱。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减轻大哥的负担,自己还能够利用练唱的机会学到一些演唱技巧。这样,巴赫每天一下课就得忙着练唱,把白天的时间都占用了,他只好利用晚上点燃烛火读书。

  有时候巴赫很想多读点书,但又舍不得耗用太多蜡烛,只好缩在阁楼的小窗户旁边,拿着书本借着皎洁的月光一字一句地慢慢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一天夜里,巴赫突然想要找张计算纸来演算数学习题。他东翻西找,就是找不着任何纸张。后来,他瞥见墙角有个小柜子,便走向前去打开柜子,里面果然摆着两沓厚厚的白纸。其中一沓是完全空白的,很适合拿来演算数学;另外的一沓,上面写满了乐谱。巴赫看了,眼睛为之一亮。这些纸一定是大哥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从各地收集的乐谱,其中还有不少是名音乐家所谱的名曲呢!

  巴赫平常总是恳求着向大哥借乐谱,可是大哥每次都一口回绝他,现在正好被自己无意间翻到,巴赫当然不会错失机会,他一口气从头翻到尾。可是他前前后后翻看了好几遍,还是没法子全部记下来。再说,这是他大哥最珍爱的宝贝,总不能偷偷地拿走吧!到底该怎么办呢?巴赫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自己抄写一遍。

  从那一天开始,每当明月高挂天空的夜晚,巴赫除了温习功课之外,一定会再腾出一两个小时抄写乐谱。这一两个小时对巴赫来说,可是非常难熬的喔!由于白天已经很劳累了,晚上又得偷偷地抄写乐谱,因此经常猛打瞌睡不说,光是心里的恐惧就已经是不小的负担了。因为他害怕大哥知道这件事以后,会狠狠地揍他一顿。不过,事情进展得还算顺利,巴赫一连抄写了几天,他的大哥都没有起什么疑心。

  可是有一天,当巴赫抄得正起劲时,突然有个巨大的身影压了过来。巴赫吓了一跳,猛然抬头一看,竟然是大哥来了。这回总算被大哥逮个正着,巴赫只好低下头来跟大哥道歉。既然巴赫都已经俯首认错了,于是大哥的表情也不再那么严肃,只是有点不高兴地问:“小弟,你知道你这种行为是不够光明磊落的吗?”巴赫很惭愧地说:“我知道,可是我想多学点东西,将来好跟哥哥一样,成为一位优秀的风琴演奏师。”

  大哥听完,温和地说:“小弟,我知道你很好学,但是你现在年纪还小,有很多基本乐理你都还没搞清楚,就想学复杂的,这样不但不容易成功,反而容易失败。我不愿意把这些高难度的乐谱拿给你看,并不是我小心眼,而是这些乐谱不适合你现在学习。你先打稳基础再说吧!”

  经过这件事情,巴赫终于明白,只有“踏实”才能走出一条平坦笔直的路,如果一味的求好、求快而学得不够彻底,反而会把成功的路给拉远了。

  日后,巴赫也一直秉持着脚踏实地的态度从事音乐创作,尤其是他巧妙地结合了单音音乐与复音音乐,为后来的作曲者开拓了更宽广的创作空间。巴赫在音乐上的成就非常了不起,后世的人们为了感念他的贡献,便尊称他为“音乐之父”。

  巴赫的生平事迹

  早年自学音乐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今日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带的爱森纳赫。虽然这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并且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瓦格纳曾据此写了著名歌剧《唐·豪塞》。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偏要找些麻烦: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继续抚养。

  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痛苦地度过,直至去世。

  青年时代离家出走

  巴赫15岁时,终于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像块巨大的海绵,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毕业担任演奏员

  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

  魏玛时代(1708-1717)

  巴赫演奏了其清唱剧《上帝是我的国王,BWV71》,同年辞职去接受一个报酬更为丰厚的职位,任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的宫廷管弦乐师;1714年成为乐长。在威玛巴赫创作了大部分管风琴作品,也首次发现了维瓦尔第的音乐,开始了协奏曲的创作。1717年接受柯登的安哈尔特利奥波德亲王的乐正职位;但其辞职被威廉.恩斯特所阻挠,在免除其义务之前甚至还把其关押在狱中。

  柯滕时代(1717-1723)

  在柯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此间他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同时巴赫还在柯滕宫廷任职,柯滕宫的镜厅非常华丽,这里还供有巴赫像。

  1723年,巴赫的主人柯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淡漠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乐监(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

  此后,柯滕镇因为巴赫的音乐而充满活力:其合唱团自1908年起就沿用巴赫的名字、1935年创立的“巴赫音乐节”、1967年为纪念巴赫在这里供职250周年轮番举办了“巴赫音乐节”及“巴赫音乐比赛”,并将此作为传统延续至今,而当时的组织者也就此成立下来,即为今天的“柯滕巴赫社团”。1983年柯滕历史博物馆专门开放了“巴赫纪念馆”。

  莱比锡时代(1723-1750)

  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表演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题加以发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在莱比锡,巴赫作为圣托马斯男声合唱团的指挥度过了27年,由于他长期用眼过度,巴赫视力减退,晚年患白内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老人生前最后的虔诚祈祷,最后在第二十六小节处戛然而止,成了大师的绝笔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的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三天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人物评价

  卡拉扬曾经说过:“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聆听巴赫的音乐,这好似清泉流淌经过心灵的音乐有助于我校正听力。”诚然,巴赫的音乐听上去是很“不友好的”,但是,如果您是位音乐爱好者的话,不听巴赫的音乐就好像错过了整个巴洛克。

  巴赫的音乐如其人,清泉一般的音调总是含蓄地表达感情,当你在仔细分析其乐式时,感情也许在你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已经到了你的心底。巴赫的音乐创作更是为后人做了铺垫,就好像哲学家或数学家一般。当贝多芬第一次听到巴赫的音乐时,他说:“这哪是小溪(Bach)啊,这明明是大海呀!”

  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虑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

  歌德有段对巴赫音乐的评论十分精辟:“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

  亨德尔的故事

  1685年2月23日,亨德尔出生在德国中部的哈雷镇。与他伟大的同龄人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并没有多少音乐气息: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生,认为音乐是卑贱的职业(的确,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音乐家只能算是有技艺的仆人)。但天生喜爱音乐的小亨德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的练习弹古钢琴(难以想象,后来在键盘乐器演奏领域可与巴赫匹敌的亨德尔,竟是这样接受他的启蒙教育的!)亨德尔就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逆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后来,当地的 主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偶然发现了小亨德尔练琴并深深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动,于是出面说服了老亨德尔同意他天才的儿子认真的学音乐。此后的几年中,亨德尔随作曲家、风琴演奏家查豪学习了键盘乐器和作曲,也学会了演奏双簧管和小提琴。凭著过人的天资和名师的指教,小亨德尔进步的很快。

  1697年老亨德尔去世时,念念不忘要让儿子作一个律师而不要去搞什么音乐。亨德尔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艺术追求。1702年,他先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不违父命,同时又在当地的教堂里担任兼职管风琴师。

  十八岁是成家立业的年龄—1703年,亨德尔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只身远行到汉堡在歌剧院里当了一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 亨德尔的才华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艺术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当然不是无偿的,学成后要回来为他们服务)。抱负远大的亨德尔婉言谢绝了这些赞助:他要凭自己的努力挣足学费去留学,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卖给别人。

  1705年,亨德尔创作的歌剧《阿尔米拉》的上演获得了成功,使他得以踏上留学的旅程。在当时意大利是全欧洲歌剧艺术的圣地。亨德尔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仑萨和威尼斯等地学习了三年,同斯卡拉蒂和科雷利等大师都有交往,把意大利的歌剧艺术学到了手。

  学成归国的亨德尔在德国处处受到欢迎。1710年,这个25岁的年轻人就任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乐长。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个不错的差事,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当时的英国比德国富裕得多,歌剧艺术在那里也更受欢迎。但自从普赛尔1695年逝世后,英国的歌剧艺术就止步不前,需要新鲜的血液。亨德尔看准了这个机遇,就向主人请了一年的假,渡海去了英国,此后几年亨德尔就往返于英德之间。他的到来给沉闷的英国歌剧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在伦敦他的歌剧《里纳尔多》大获成功,1713年他以一首《女王生日颂歌》博得了安妮女王的赏识,于是亨德尔索性就不回汉诺威了。

  命运捉弄了这位开了小差的宫廷乐长:1714年没有子女的安妮女王驾崩,亨德尔的“老 导”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以英王亲戚的身份继承了英国王位,亨德尔恐怕要遭殃了。可他镇定自若,以一部精心创作的《水上音乐》欢迎了新国王乔治。国王对乐曲的华贵典雅赞叹不已,问这是何人所作。当得知作者是老部下亨德尔时,不仅原谅了他的旧过,还当即增加了他的年薪。

  但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原来盛行的意大利语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1729年由普佩什作曲的一部名叫《乞丐的歌剧》的喜歌剧在伦敦上演。此剧采用英语对白,取材于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该剧上演后大受好评,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相比之下显出了严重的弊端:用意大利语演唱限制了英国听众的理解;神话故事、贵族恩怨等等题材也不能引起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趣。作者通过此剧对亨德尔和他的意大利正歌剧作了无情的讽刺。当一群盗贼上台时,响起的音乐竟然是亨德尔在英国的成名作《里纳尔多》中的《十字军进行曲》!

  靠意大利正歌剧起家的亨德尔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的几部歌剧上演相继遭到失败,最终他经营的歌剧院被迫关闭。嫉妒他的政敌趁机制造各种流言蜚语……1737年,内外交困的亨德尔中风偏瘫,人们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

  就在这种绝境中,亨德尔奇迹般的站起来了。经过几个月的温泉治疗,他战胜了偏瘫。面对萧条的意大利正歌剧市场,他把精力转向了清唱剧的创作。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从十七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常以宗教的或半宗教的故事作为主题,没有复杂的舞台情节而注重音乐的表现。1742年,他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驱动下,仅用24天就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同年这部作品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低调上演。出乎很多人意料,这部作品在都柏林一炮打响。亨德尔又重新回到了英国人的音乐生活中来了!

  消息传到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位快。次年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终乐章《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哈里路亚》要站著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

  亨德尔的清唱剧质朴感人,把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从《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到《参孙》都同样出色。1750年(巴赫在这年逝世),年迈的亨德尔在车祸中受了伤,第二年他的视力开始减退,不久完全失明。他依然拖著病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每年春天指挥《弥赛亚》的演出。

  1759年春,74岁的大师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乐坛上的巨星陨落了。 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回顾亨德尔的一生,他确实是乐坛上的常青树和多面手: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罗克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风格上有哪些异同】相关文章: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异同03-10

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10-05

我在月球上有亩地想象作文08-09

如何演奏巴赫复调钢琴作品11-22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与范文:比较异同法02-28

声乐三种唱法在嗓音运用上的异同12-06

关于德国作曲家巴赫的简介08-31

北京和伦敦的异同英语作文06-14

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连接不上有哪些原因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