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的历史典故

时间:2017-10-04 09:44:44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沐猴而冠的历史典故

  导语: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汉书·伍被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原为韩生讥讽项羽。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典故,希望能帮助到你!

  【典故】

  项羽据关中后,

  韩生献计于羽曰:“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业。”羽见宫悉已烧残,又心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生窃曰:“人云楚人为猕猴戴帽,果然如此。”项羽闻知,便将之烹死。

  项羽性格,沽名钓誉,残忍野蛮,贪婪,目光短浅,由此也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原因。

  【拓展延伸】

  【成语释义】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现代汉辞词典》第五版: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这里直接将“沐猴”解释为“猕猴”,并没有阐述原因,沐猴指猕猴。

  【习贞注:见“禺“字。禺,(yù)象形,是一尊塑像的形象。小篆字形,象沐猴形。本义:兽名,一种猴。

  禺,母猴属,头似鬼。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亦曰沐猴。——《说文》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山海经》。郭璞注:“禺似猕猴而长,赤目长尾。”】

  近义词:衣冠禽兽、道貌岸然 、沐猴衣冠

  反义词:正人君子、仁人志士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贬义词; 指人面兽心的人。

  【造句】

  1、国民政府时期,汪精卫投靠日本建立伪国民政府,这等人沐猴而冠,是会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2、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

  3、自从他上任后,他身边那些小人不也一个个沐猴而冠,成了单位主管了吗?

  【成语故事】

  秦王朝灭亡后,项羽见宫室残破没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自己又占着优势,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好比‘锦衣夜行’(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楚汉之争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项羽这种务虚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见的政治眼光,对他自己和楚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人对他鄙视,气愤地说: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说对了。结果,被项羽投入鼎镬煮死。

【沐猴而冠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1.历史成语典故:罄竹难书的典故

2.关于历史的典故

3.亡羊补牢的历史典故

4.削足适履的历史典故

5.汉朝的历史典故

6.华清池的历史典故

7.扇枕温席的历史典故

8.秦王的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