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午风俗/躲端午的由来

时间:2021-07-02 15:46:52 高考素材 我要投稿

躲午风俗/躲端午的由来

  躲端午,旧时端午节习俗,指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过端午节,也称“躲午”。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躲端午的由来,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躲午风俗/躲端午的.由来

  躲午风俗/躲端午的由来

  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节捉癞蛤蟆的风俗现在仍在河南农村流行。民间认为,癞蛤蟆有巨毒,能够清热解毒,特别是端午节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质量最好。人们把蛤蟆眼泡上的毒汁挤出拌入面粉搓成长条,晾干备用,还把锭墨塞进癞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上,风干后就成了中药,称蛤蟆墨。人身上出了毒疽,用此墨画一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正因为有此风俗,这天的癞蛤蟆特别难捉,人们说它们是“神虫”。它们这天怕被人捉,纷纷躲藏起来,故而民间有“癞蛤蟆躲端午”的俗语。

  端午雨的由来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躲午风俗/躲端午的由来】相关文章:

爱你,躲你的歌词04-26

小班《小羊躲羊圈》教案01-29

暑假躲棍游戏优秀作文12-31

你藏我躲快乐多作文11-25

关于本土电影躲学观后感02-15

别躲了,我已发现你学生作文02-17

江苏高考零分作文:蝴蝶都躲进山洞了01-16

初一作文:躲不过那一双眼睛和关爱01-16

我躲雨还是雨躲我四年级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