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化学的成语

时间:2022-03-26 10:38:25 成语 我要投稿

与化学有关的成语

  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也就与成语的得来息息相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成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化学有关的成语

  与化学的成语1

  一、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

  1、刀耕火耨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4、石破天惊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5、水火不容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6、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

  7、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二、成语中涉及的物质性质

  1、水滴石穿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起反应,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地壳或岩石可演变成奇峰异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

  2、沙里淘金金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5%左右,与沙一起沉积成矿床,通常每吨沙中约含金3—10克。很早,人类都是采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开采黄金,即用重力选矿法,利用黄金与沙子的密度差异,用水反复淘洗,沙里淘得的黄金甚少。

  3、青出于蓝“取蓝”是世界上最早的印染化工,“取蓝”的原材料——蓝草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叶子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无色的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青蓝色的靛蓝化合物。

  4、灵丹妙药丹剂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用各种矿物原料精心烧炼“灵丹妙药”,以满足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古时的丹药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主要生成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妙”是如何也谈不上的`。

  5、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颜色金黄鲜艳,是一种很早就被发现的重要的含砷化合物,是古代进行书写及绘画的一种原料。

  与化学的成语2

  1、沙里淘金

  金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5%左右,分布稀落,主要来源为山金及砂金,山金夹在岩石和矿石中,含量极少,提取极为困难,砂金本也是山金,历经千百年来的风吹雨打,被冲入江河,与沙一起沉积成矿床,通常每吨沙中约含金3—10克,从古到今,人类都是采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开采黄金,即用重力选矿法,利用黄金与沙子的比重差异,用水反复淘洗得到,过程异常艰苦,收获甚微。

  金,柔软金黄,熔点1067℃,化学稳定性高,不易被氧化,历来成为财富的象征,古代常常作为流通货币,至今仍被许多国家作为金属硬通货币储备。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生动地描述了“沙里淘金”的艰辛: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语源:宋·王谠《唐语林·赏誉》:“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原意:从沙里淘出黄金。

  现意: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剔出糟粕,选择精华,有时也用来形容做一件事情十分困难,用力很大而收效甚微。

  2、灵丹妙药

  丹剂起源于先秦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当时,人们在采矿和冶金技术的基础上,用各种矿物原料精心烧炼所谓的“灵丹妙药”,以满足统治者及达官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由此还产生了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术。炼丹术对人类科学发明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及深远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的药物、冶金及化学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合物,如汞、砷等各种无机盐,炸药也是在炼丹过程中被发明的。炼丹术为现代化学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晋代的葛洪是我国炼丹制药的鼻祖,著有《抱朴子·金丹篇》《抱朴子·黄丹篇》《抱朴子·仙药篇》三卷,详细记述了升华、蒸馏等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为后人研究化学提供了经验。

  古时的丹药无非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而成的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丹妙药是如何也谈不上的,另外,炼丹费时费工费力,污染环境,内服丹药后有毒害的作用,甚至致命,随着现代医学及化学的出现,很快就寿终正寝。

  语源:元·无名氏《玩江亭》二折:“灵丹妙药都不用,吃得是生姜辣蒜大憨葱。”

  原意:灵验有效的好药。

  现意:比喻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青出于蓝/后来居上

  “取蓝”是世界上最早的印染化工,商代《诗经·小雅·采绿篇》记载:“终朝采蓝。”,到了汉代,“取蓝”的规模已经相当发达,《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千亩卮茜,其人与千户侯等。”

  “取蓝”的原材料——蓝草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叶子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无色的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蓝色的靛蓝化合物。这种取蓝技术在中世纪经中亚传入欧洲,影响广泛。1883年,法国化学家bayer测定出了靛蓝的分子结构,是一种双羰基、双苯环含氮化合物。1897年西德basf公司首先采用工业合成方法生产靛蓝。用靛蓝印染纺织品,颜色鲜艳,经久耐磨,至今仍旧大量使用,当代最流行的牛仔裤就是这样染成的,当然,所用的靛蓝已非“青出于蓝”了,而是通过有机合成而得到的。

  语源:《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原意:靛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而颜色比蓝草更深。

  现意: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与化学有关的成语】相关文章:

与猪有关的褒义词成语02-11

成语的解析与造句05-21

带有不修的成语与解析05-11

马的历史故事与成语08-06

有关战争的成语07-19

与马相关的成语及解析03-22

2017有关鸡的成语07-21

有关历史典故的成语07-21

化学与环境科学作文600字01-21

画蛇添足的出处与成语故事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