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读后感

时间:2022-11-11 19:21: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礼记大学读后感(精选18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记大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礼记大学读后感(精选18篇)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

  读完《礼记大学》后,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需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卓越的理想,因为这对我们一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拥有更好的人生,我们还需要有完美的德行,要能做到不欺骗自己,以及要去掉自己的不足。

  如何拥有完美的德行?何谓德行,德行就是指美好的道德品行,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道德观念,决定人们的言行,支配着人们对人、对物,对事的取舍。只有大家都成为德行兼备的人,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国家才能更加富裕强大。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我觉得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是我们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最基本的行为。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心态,用积极向上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和学习中发生的事情,用正确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端正人生态度。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或者帮助弱势群体,进行无私奉献,端正人生态度。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积极向上的书籍。例如,关于励志或者成功的书籍,做积极的心理暗示,端正人生态度。要乐观。乐观的心态,可以成就一个人,我们要做乐观的主宰者,不做悲观的奴隶;生活中要经常面带微笑,每个人都会喜欢面带微笑的人的,他能给人以鼓励,给人以赞许,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充满乐观与热情,事情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如果我们天天想着不好的事情,相信我们天天都会愁眉苦脸的。这就告诉我们端正态度是多么重要了。

  如何去掉自己的不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成功的人。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人!首先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那么我们才有办法去解决我们的缺点,努力克服。其次就是我们在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善于控制别人对于我们毛病的话语,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控制好我们的情绪,不要让别人的言语打扰我们的进步。还有就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像我们可能有时候自卑,那么根源可能我们对自己的长相不太自信,这样我们可以在别的方面建功立业,这样就平衡。

  以上就是我对《大学》的感想。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2

  什么样的人是有修养的人?谦虚的?低调的?善良的?温柔的?是的,这都是个人修养的表现。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原句是:“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管理好家庭,有益于国家,美德彰显于天下,那你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怎样才能提高个人修养呢?

  其实还有后半句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欲修身,首先要格物。格的意思是穷尽,物其实就是事物的道理。宋代的程朱理学对格物的解释就是——追溯万物的本源,也是磨练自己心理意志的一个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学习研究万事万物的规律,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试想一个对世间万物一无所知的人,又何谈修养。脱离万物脱离知识谈修养,就好似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再如何精彩也都是空中楼阁,也只能是泛泛而谈。我们有时看到一个人,你会感觉她有气质,一看就是很有修养,是的,有修养的人总是很有气质,这气质从何而来,必然是多年的学习、通身的学识积淀而成的。这便是修身的第一要义,儒家坚持了几千年的“格物致知”。

  其次,便是要“慎独”。何为“慎独”?基本句意可以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向平时一样”,但这是第一层级,往上,指任何时候自己的内心都要像有个天理在审视自己的样子,也就是不管有没有人,更深入强调是内心的“诚”。诚就是“无自欺”,时时刻刻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个点其实非常难,我们日常潜意识的规避是很严重的。所以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很多理学家,为了达到“诚”的境界,就有了“敬”和“静”的功夫。敬不再是指尊敬其他人,而是自己尊敬自己内心的天理良知,保持让天理良知时刻审视和审判自己;而静则是认为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最好地审视自己,这个心静,不简单是停下来,而是指内心冥灵,一种“诚明”的境界。

  格物致知+慎独,再提高个人修养之路上缺一不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便是这个道理。只知格物致知,而不“诚”,做不到“敬”与“静”,很容易走进死胡同,钻进牛角尖,甚至走上弯路,可以说“慎独”是“格物致知”掌舵人。而一味崇尚“慎独”,忽略“格物致知”,便会像前面说的,思而不学则殆,殆即有害,更别说提高个人修养了。

  让我们铭记格物致知与慎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一个自己满意的人!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3

  《礼记》少不了的便是礼,“礼”包罗了万象,将所有的一切都规范在一个法度内,小至言语饮食,大至吉凶宾嘉。而《大学》中的“礼”讲的是“三纲八目”,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高尚品德的弘扬,百姓的深切关爱,最高境界的修行。也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心智出发到国家天下为己任的大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现在《大学》第一句。作为《大学》的宗旨,它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要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我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讲的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必先修养自身之品德。“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庭。“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意思是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作为一篇古文经典,《礼记?大学》少不了晦涩难懂的词句,深切读懂解意的确得花一些时间,但大学短短的两千来字,凝聚了关于人生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等问题的思想精髓,表达了完善自我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其人格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均不无积极因素,因此,它不愧是历代有志之士为之效仿的标榜!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4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我们烂熟于心,从蹒跚学步到成人立志,它伴随着我们成长。而其中的道理,更让我们受益终生。深读《大学·礼记》,其中深意值得探索和敬佩。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即弘扬高尚的德行,关爱人民,达到最高境界的善。而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环环相扣,有先后次序之分,做任何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则不达,这也就是说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实际上也就是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不能本末倒置,败坏根本,努力向认知的最高境界探索。

  适用于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增进学问,提高认识,还必须通过艰苦的磨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才干,养成各种优良的品质。但更新和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无限过程,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培养这种积极的人生观,能帮助每一个我们开辟和创造新的空间。防止愤恨、恐惧、癖好、忧伤等各种情绪损害心灵的纯正和完善自我的自觉性。保持情绪的积极性与平衡性。以达到修身境界。

  而八条目至此进行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层面。表达真正的政治家应具备把家庭道德运用、推广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对人民有一种纯真、诚挚、深厚的爱,按照人民的愿望和意志来处理政务;遵循忠恕之道;公正无私,胸怀宽广的品质。虽然在古代封建社会难以实现,但也表达了古人的美好愿望以及勇敢设想;同时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学习的依据。虽然只是短短几字,却对我们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也许不能达到最高标准,但层层递进,我们却能形成一个更完整的人格。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有一份热,发一份热;有一份光,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大学》是一般璀璨的人生之书,只是读,便感受到了其中的无限魅力。而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唯有不懈努力,才能将大学之道,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6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句话让我明白,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和技艺比较简单和纯粹,算到当今时代,也顶多算到大学毕业,学习的终究是能够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则是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到这里,我才明白,工作之后,我的努力早已偏离了方向,而是在舍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别墅、豪车、奢侈品,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虫;在别人看来,也只不过称你一声“奢侈的有钱人”而已,对他们毫无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大学》的八目,总结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照这八条人生进修的阶梯,我发现,毕业后,我不仅没有继续要求自我进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连小时候那最简单,最纯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纠结、愤懑则是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状态。

  《礼记·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我经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选错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内心充实,让父母开心,让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心,让全天下的百姓开心,而不是过分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进修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7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呀,其实非常的熟悉。也是《大学》这本书的中心思想。

  初次读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感受,我只是觉得写的好好呀,但是我不是很能找到这句话和我的一个相关性。

  一直到有一天,在会议上,我们的领导对这一句话进行了一个讲解。

  她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先学会做人,那怎么做呢?大学中说,在明明德,这个德是什么德呢?是明德,是高尚的品质,而不是暗德。那怎么样去获得这样的一个明德呢?是需要你去亲民的,是进入到这个社会当中去与人打交道,你在互动当中去认识自己,锻炼自己。在锻炼完之后,你才能够做到止于至善。

  我当时在下面非常安静听着,内心很平静,突然脑海当中有一个声音在感慨说:这不就是我一直在探索的东西吗?这不就是我从高中我就极其想要了解的东西吗?

  虽然我常常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在听,但是在那一刻,我放下了我的批判性,而仅仅只是去感受,我自己,是否做到了。

  这段话的白话译文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德行算是高尚的呢?

  我的回答是:文明的用语,是规范的行为,是懂得课题分离,是拥有边界感,是礼貌...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但我能想到的真正的高尚的德行,是让人舒服的,是让人感到被尊重的,是让人也想要尊重对方的,是让人感受到美好的。而当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在与人互动的时候,他是拥有高情商的,他最后达到的境界,是拥有一颗宽广的心胸,而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

  (哈哈哈,有点空,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如何让人感受到美好,如何拥有高情商?是需要学习的)

  【二】知止而后有定,定了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当中,有几个关键词,那就是:知止、定、静、安、虑、得。

  什么意思呢?就是呀:“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再通俗易通一些就是,要明确心中的目标,只有自己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够拥有稳定的内核,才能够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在外界浮躁的时候,也能安静下来,去感受每一个时刻,去活在当下,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的大脑是清醒的,这样他能够更好的思考问题,也更容易有所收获。

  所以,《大学》在提醒人们人生中其关键的因素,实际上是在提升人们的认知,去引导读者在认知的基础上有所行动。

  所以,真正的高手都懂得从中获取智慧,并采取行动,在行动中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本末和终始。

  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有出生也有死亡;

  就像一段关系,他有开始,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就像一天当中,有早上也有晚上。

  只是呢,我们很容易忘记本末与终始。

  当某个人离开我们,或者说,我们团队当中,有一个我们喜欢的人要离开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太能够接受的,那个时候可能我们才想起来,原本那个让我们感到舒服的人,他不是时时刻刻的都会在这里的,他也是会走的。

  实际上我们本身很少会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这样一个意识。即使有,也是比较难接受的,这么想的话,那其实还是没有把这句话的精髓植入到内心深处。

  倘若一个人能够有这样的意识,那么会珍惜每一段关系,珍惜每一个当下,也会对于他人的离开,会看的开一些。

  那“知所先后”呢?就像到了30岁,其实人生当中的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要开始进行排序了,就像要结婚要生孩子,然后是工作,当你把顺序排好了,你才能够更好的去把事情给发展好,这是我理解的“知所先后”。(当然,其实人家这里更聚焦的是本末和终始,但是不影响我拓展,嘻嘻。)

  只是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还没有做到。

  这句话的译文是: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四】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可以说真的很精彩,非常的经典。他把事物的顺序给讲得很清楚,其中有两个关键点,分别是:修身和格物致知。

  在《大学》后面的内容当中,也一直在强调,一个人想要治理好国家,需要先处理好自己家庭中的事情,要处理好自己家的事情,那就得先做好自己。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心修好了,有爱心,懂得沟通,懂得和自己相处,他才能更好的与外界进行互动,他也才能更好的处理公司中的事情。

  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心思端正,意念真诚,要不断的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去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

  这里看起来说得有点空呢,实际上,在阿德勒心理学当中说,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甚至在人性当中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以在互动中容易因为碰撞而产生矛盾。

  而修身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去看到更加多的可能性,去放下以自我为中心,去放下分别心与偏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等等,只有把自己做好了,才能更好的与外界相处。

  当然,并不是让一个人闭关,等准备好的再出门,实际上修身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这就是“亲民”的意义,即在与人互动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所以这段话的译文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你看,其实事物都是有相关性的。也让我更欣赏那些能够注重修身的人。

  其实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当中,除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还有一个也是“格物致知”。

  包括《认知觉醒》这本书当中,也提到,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懂得消除模糊的,这也是一种“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就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学习。能够持续这样做的人,或许也会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他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总有一天他会达到一定的境界,或许是豁达,或许是开悟的境界。

  所以,厉害的人都能够找到事物的本质,并且落实到行动当中。其实我们每个人能够做好我们自己,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五】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呀,我看懂了几个字,哪几个字呢?那就是恶恶臭,好好色,自谦,君子慎独!

  提到诚其意,我是持有不太的意见的,我最初觉得,这不就会破坏关系嘛,而且要真实表达吗?我还是选择不表达会好一些。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更让我困惑的是紧接的后面这句: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困惑我的是,为什么他在这里用了一个“故”,我在最开始读的时候没有想明白,也是带着这个疑问,在“亲民”的时候,我明白了。

  就像这句话的原文后面紧接的内容一样,为什么君子要慎独?因为你的言行举止,你喜欢也好,你讨厌也好,你想要隐藏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透过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无形当中透露出来,你以为别人看不到,但实际上别人看得很清楚,只是别人不说而已。

  就像你讨厌一个人,如果你想要隐藏内心的真正的想法,不想让关系那么的僵,不想让别人知道,不管你怎么隐藏,那种讨厌还是会从某个小细节中体现出来。

  所以,要“诚其意,毋自欺”,所以君子要慎独。

  那是不是不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说出来呢?其实这里所谓的慎独,除了要小心自己的行为以外,我认为最重要是要小心你一个人的时候思考问题的方式。

  当一个人带着评判看世界的时候,他就已经倒向了他的价值观那边,于是就会有认知偏差,人是很难接受除了自己认知之外的东西的,那事实是什么呢?为什么一个人会那么的相信自己所认为的,为什么不能接纳关于一个问题的其他观点呢?实际上不慎独的人是很容易掉入到自己的思维陷阱当中。

  相比于局限于自己的认知,不如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这样内心更坦然。在这个基础上的诚其意,不自欺,就显得容易多了,也不必伪装自己,即使是不喜欢也是在看到了多方面的角度后表达出来的,在表达过程中,即真正的表达了不喜欢的点,也能赞美他人的优点。

  这句话的译文是:所谓诚意,就是不欺骗自己。就像讨厌不好的气味、爱好美好的颜色一样,这就叫做自快自足,毫不造作。所以君子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可随便。

  好啦,《大学》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虽然国学有点难懂,但是却有不少人把它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话语。古人的智慧在引导着我们去深入的去思考,给予我们做人做事的底层逻辑,初读感觉晦涩难懂,但是那却像一颗种子一样植入内心,在实践与思考中,种子将会生根发芽,助力我们成为一个内心平和,有爱并且拥有大格局的人......

  好啦,大学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8

  又读了《大学章句集注》,并参考了唐文治的《大学大义》。因为自己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古代读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一些方面做了对比。

  不管是《大学》还是其他经书,其主要内容无外乎两方面,一是修身,一是治国。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各大高校基本上是不讲治国的内容,修身的内容也不再强调了,取而代之的是公民的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的课本五花八门,差不多十年一变,不知变了多少,没有守。古人读的儒家经典却是历经千年不变的,变的是每个时代的注疏。

  以上变化究竟是好是坏,我个人不想过多的评说。但有一点却让我忧心不止,不得不说。当我去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能鲜明地感受到有人在文化的源头向我招手,使我不断向他看齐。然而读现代白话课本成长起来的我,虽然也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却从来没有类似的感觉。很多时候我问自己,我交给学生的这一套我自己相不相信呢?越是往深处思考,我越是没有底气回答。

  不论实行怎样的教育制度,采用什么样的课本,如果教育本身不能凝聚人心,增强文化的向心力,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都是堪忧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身不修”、“家不齐”而“国家治”、“天下平”呢?

  有的人会认为,治理国家与个体没什么大的关系,而是那些当领导的人去治理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说明国家的事务与每个个体都是分不开的。“国将不国,家何为,人何在?”在这个意义上,家国与个人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岳飞与秦桧:岳飞背负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驰骋沙场,虽遭奸人陷害,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动后来许多人;秦桧一副卖国嘴脸,为了金钱与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出卖忠臣,出卖国家,遭受万人的唾弃。

  一滴水不能养活一棵大树,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不能装扮整个春天,却能展现出生命的华美;一个人不能构成一个国家,却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明。

  从普遍和长远来看,“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9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写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为什幺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被朱熹分为了经篇和传篇。经一章向人们展示的是儒家的“叁纲八目”的要义,逻辑分明,层层推进。“叁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成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十篇的传的文则是引经据典地阐释“叁纲八目”,其内容言简义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解释“在明明德”的传一章引用了《康诰》《大甲》《尧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从叁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标新立异的产物。”我认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在亲民”。《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新民与亲民——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问题》一文提到“新民”指使民众提高觉悟,实现精神、思想的更新;而“亲民”则指使民众富足、安顿而获得必要的生存基础,进而亲善于政权结构,易于统治,服从管理。“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亲民“适合古代社会而”新民“更适合现代的社会。因为”新民“更强调了一种自我的革新,社会的革新。正如朱熹所说的,首先要自己”去其旧染之污“,对自己的旧观念,旧思想进行改造和更新,然后再”推以及人“,那幺领导者就不担心人民不归顺他。对于个人来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自我的办法:通过不停歇地随时反思自我、改过自新从而”得道“。如孔子的”吾日叁省吾身“。

  通过”明明德“、”亲民“然后”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意思是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朱熹说:”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在我看来,这是通过”明明德“、”亲民“后达到的一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不管从古代社会还是现今社会来讲都有点脱离了实际。然而,我们首先要”知其所止“然后才能谈论”止于至善“。书中所描述的”止“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讲的止于仁、敬、孝、慈、信。不可否认,这对于现在来讲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理解的”知其所止“更强调了自己应该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然后才能为之奋斗。

  经篇勾勒出”叁纲八目“的要义,然后传篇对其展开阐释。其中”八目“又包含着”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在内修方面,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其意,正其心。”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为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由于我还不太懂朱熹这番话,于是我通过查找一些资料来加深对格物致知的了解。”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民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知悉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知识在认真研究外界事物中获取,日积月累就能达到”知之至“的境界。这里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对于教师,该怎幺样帮助学生”格物致知“呢?过去的教师”填鸭子“的形式显然已经不符合现今教育的要求了。再联系”格物“,我认为它更强调了是自己对事物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借用别人的知识,从而达到”致知“。

  从知识储备方面,内修要求”格物致知“,那幺从精神修养方面呢,就要求”诚其意,正其心“了。意诚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我觉得无需哆嗦这两者,因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不断的自我改善中达到的。

  在外修方面,”齐家,治国,平天下“着眼于处理人际关系。这让我想起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塬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这也让我想起了自身,自问我没有这幺大的抱负要平天下,或改变世界,但我希望以后受过我教育的学生都能成为能”平天下“,能改变世界的人,那幺我也算是成功的老师了!

  总的来说,《大学》言简义丰,让我领略到中华经典的强大。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0

  说到《大学》,就得提起四书五经,我会想起《范进中举》,我会想起《孔乙己》,想起那些八股文下的文人,但我最终发现我错了,我走了一个极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走了极端。自从国人不读四书五经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吗?照常有。我观察着周围的人,除了学中文的在四年大学时间里读四书五经外,就是学英文专业的了,他们在修外国文学史的同时要修自己的文学史,其他专业的根本就接触不到。我们离我们古老的文化越来越远了。

  随着读书的进行发现读书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思索,分析书中的人和事,经常问一些我意料不到的问题。《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刚刚读的时候,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再读的时候,感觉其将治国、齐家、修身之道全部包含了进去;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经文”章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该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四书五经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是国学入门必读之书,也是加强个人文化修养的不二之选,它所提到有关的做人做事学习的观点是非常先进的,“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是说寻找

  并定下目标,有了一个大方向后才可以静下心去学习工作,才能深思安稳地思考,做到集思广益,有所收益。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方向,没有方向就如没有舵手的船在海上飘泊是非常危险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道理也是一样的,先解决了目标、方向等大事情,其他的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培养素质,修养品德。“修养品德在于端正心思,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齐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于正其心。”心中有了气愤,产生了惊慌恐惧,沉湎于玩乐,有所忧虑,思想就难以做到端正。心不在自己的身上,望着东西却没有看见,听着讲话却像没有听见,吃了食物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所以说修养品德在于端正心思。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评定时德才兼备。如果自身的品德不好,对社会的危险性就越大,。所以端正自己的心思,平心静气,修养自己的品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读《大学》我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在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金钱几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人变得浮躁不安,无法静心,又如何修身养性呢?人要使自己有所追求,静下去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去思考,去取得。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1

  我这次回家借着时间充裕把《大学》好好地品味了一番。里面确实有很多大道理,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所说的“格物”。为什么这个能让我印象最深呢?在这我先卖个关子。先给大家介绍介绍下《大学》吧!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三大纲领”,“八条要目”。而这三大纲领是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要目是指的是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里面最重要最重要的条目是格物、致知。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细分为:则格物致知属“穷理”的功夫,诚意、正心属“正心”的功夫,穷理又是正心的基础。而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全书的总纲。在书里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的作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懂得了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和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方向;有了确定的方向,才能做到心静不乱;心静不乱,然后才能做到神思安稳;神思安稳,然后才能认真考虑;考虑周到以后,才能有所收获。我们为人处事,如果能够抓住纲领,明确事物的本末先后,那就是懂得“大学”的道理了。人生的道理也是这样,有了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奋斗起来就不会迷失方向,精神抖擞,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介绍完《大学》那就开始说说什么是格物吧!要说什么是格物就要说说它出自在哪。它出自大学前半部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所以说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你看看这是不是跟我们《马克思原理》所学的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说实话看这格物确实有些不怎么明白,但一说到实践那就没问题了!这其实就想告诉我们要真正的学到知识不仅仅是看书本的内容。仅仅是书本的是绝对不够的,还有在社会中的知识!并且你在生活会更加理解书本里所讲地知识,使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要知道书本的知识原本就是先人在社会格物后写在书上以此传给后人的!永远只知道书本里的知识那就只是书呆子。书呆子也许会风光一时但他一定会被社会淘汰。因为他只知道知识无法将知识放出来来为人类服务。你说不会应用有什么用?说到这我就想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认为我们不能再像高中的一样死读书,社会不需要那样的人。我们在大学是学的是一种思维,一种大学生的思维!大学不是仅仅在学一种技能,那是技校的学生的任务。如果我们只是在学书本的,学一种技能,那就只是高中生,职业技术学生!那我们的区别是什么?所以说要去社会中认识来以此来得到一种思考!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2

  古始龀之年谓之小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教之为人处世之本。及志学之年谓之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今之士,自加冠之年乃入大学,未见明小学之道,无论大学之理,虽学之愈久,不见其深,读之愈广,不见其真,今之学问,其真衰于古乎?

  秋善奕,诲二人,一人虽听然心向鸿鹄,艺弗若与,其知弗若与?

  非学之衰、知之瘠也,意不诚也。

  《中庸》道:“尊德行而道问学”,先礼而后学,故古之经论皆出于《礼》,今之学,图其速,得其名而舍其理,碌碌几年,始入大学。身形于堂庭之上,然意止于字句之中,虽眼目不离卷,然亦不诚焉。浑噩一天,终曰“苦矣”,盖善学者饴,恶学者苦,诚于中而形于外,方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焉。

  程氏遗言:“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为诚,则学杂”。元培言:平时则放荡治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今同生,无冻馁之患,奔走之劳,坐厦享优,无问无告,术业无知,实验怠滞,应测时前,惟其甚忙,然学之二三,惟争分数,专之以舞,考之以弊,得之甚高,尔敢呼焉?曰:学之无用,贫日即成,今之社会,分数优高。其业有不精,德有不诚,谦言不怍,大言不惭,分高榜上,尔敢夸焉?评之优进,其心正焉?

  身有之身当作心,故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学之君子诚其意,正其心,犹慎其独,大琢于事,慎独于人,衾影无愧,屋漏不惭,虽身处世外,犹修吾身。

  大学近半,学无高就,愚以拙钝,莫及项背,未明明德,然日日新,虽无学深然先诚本意,犹无高就而先正吾心,谨记公名,不敢怠慢,耗时两载,拙笔六卷,题以《吾辈》、《问答》、《寻影》、《朝闻道》、《明新》、《丘山志》共万余字,日日自俭,每日必读。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学之道也。故序《丘山志》“丘山有志,不为其名,造化随顺,如影随形”,今题以“景致明新”,意为致知,明理,求新,以戒己心,以勉诸君。

  吾师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吾辈当以修齐治平,兼济天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心有大我,山之巍峨。

  吾师言“吾乃炎黄子孙,当倾毕生之学以报国”,吾辈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辈当兴,天下扬名,今之士兴,万世昌平。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3

  寥寥数语,便囊括了大学这篇著作之精髓。我想,这便是理想中的大学之道,大人之学、博远之学、是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探求大学之道非一日之功,须融入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首先,我们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方得真学问。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先贤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今,身处财政岗位的我们,既要博览,更要专攻,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求知。

  其次,我们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我党选才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此,我们要踏踏实实修公德、私德,学会勤俭,感恩;学会谦让、宽容,学会自省、自律。

  再而,我们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家庭、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最后,我们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青年,是拥有着无限潜能与无穷力量的人生光景,青年的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心性光明、行为努力、目标远大的成年人,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4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孟子

  今天的语文课,老师拿起了一本新书——《大学》。什么是“大学”呢?四书之一,儒家经典。但今天,老师给了不一样的答案。

  《大学》,什么是大?是一个人,张开双臂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去体悟天地人的灵气。什么为大?万物皆为大,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便是大。“大”是梦想,一个目标,一个希望。梦想是一个远大的造逼于人类的理想,可能有些虚幻,有些幼稚,但如果鹰在地上扑腾,那还是鹰吗?梦想是大,梦想如那鸿鹄一般高飞于天,还不忘去关怀大地。真正的伟人,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和他人联系起来。他们有真正的梦想,他们才能称之为“大”。

  《大学》便是学大。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十五岁开始,我们便进入了“大学”阶段,从学识变成学品,直到“至善”,直到仁。我们学“善”,学仁,不都是为了完善自己帮助人吗?鹰飞得很高,但它不会忘记,是高山养育了它,树长得很直,但它不会忘记,是土壤滋润了它;人走得很远,但他不会忘记,是家庭教导了他。我们可以登上山顶,但不要忘记,是他人在你感到累時鼓励你,退缩时劝导你。愿你也有梦想,搭乘梦想扬帆起航。

  站起来,张开你的双臂,你会感到很奇妙,这便是“大”,这便是《大学》,这便是“至善”。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5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于人生有着非凡的重要性。它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最高的人生行为准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需要道法自然、善待他人、彻底觉悟、最终实现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这就是君子的行为。

  一个人彻底弄懂了自己的人生远大目标后,他就能够安定自己的心,而不会被外境所迷;一个人的心安定了,他就能够做到心静如平静的海面,在人生旅途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个能够做到心静如心净的人自然心态就会变得安稳,这样的人就会远离浮躁;一个心态安稳的就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更加客观地分析与看待世界;一个善于思考和客观分析事物的人最终就一定会达到他的远大目标,就一定会最终实现他的个人理想。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细枝末节之分,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始终,如果一个人能够搞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的结构和层次;如果一个人能够懂得事物的发端和结局;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先后次序,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懂得大学之道的人了,也可以称为具有大智慧的人了。

  思考这段文字,会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弱点和克服人性弱点的方法。现实中的人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确立自己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因此,多数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外境及其变化的指引,而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是无法做到安定的,他们也无法做到心静和心净,他们更无法做到心态安稳和深思远虑。所以,我们看到世上多数人都是终其一生,无所作为,他们只有在人生的终点附近发出无力的呻吟和慨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也是读经典的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也许,人生就是一个人不断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并通过学习和修身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不断提升和净化的。过程,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虽然要经历各种痛苦,但实在是人生难得之大乐存在于其中。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6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需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具体就是要做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大学》中曾有一句写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这段话写了小人与君子的两种独自相处的情况小人是“闲居为不善”,君子就是“慎其独也”也点明了君子,必须在一个人独处时做到慎独。

  慎独是指在一个人独处时,做到与在人前一样谨慎,小心。有慎独思想的人,能做到慎独的人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是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克服不了自己所受的外界诱惑,抵挡不住了利益的驱使……始终无法做到慎独。一开始还可以强装蒙混,但时间长了“诚于中,形于外”还是会被他人察觉。无法做到慎独的人意志力也会大幅下降,无法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无法自己抵挡住诱惑,坚持下去,久而久之不会只体现于自己一人独处之时,更会体现于其他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慎独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在假期之时,独自在家时,控制自己对电子产品等物的欲望,认真严谨对待自己的学习,与有人监督是一样,不去“假学习”“假努力”,不自欺欺人。而能够慎独的人与上面的情况恰恰相反。能够慎独的人有着高意志力与克服力。他们表里如一,不会自欺欺人,是值得托付与信赖的人。

  慎独,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严谨治学的态度,不断丰富知识,提高素养,不断行动,在哪个阶段都要善于反省,也就是“以穷理尽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统知识,慎全独一。”正所谓,君子必慎独也。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7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四书五经这个东西,千百年来,已经被无数人阐释了无数遍,本无需再狗尾续貂,然而,时代有不同,读者的阅历亦有不同,视角自然有变化,故,依然有东西可写。不妨就写写我这些年读四书的感想吧。

  先从《大学》开始。

  《大学》,非大学。古时学分小学、大学,无中学,一般十五岁入大学。小学学的是识字断句、声律启蒙、遣词作文;大学则教“大人之学”,也就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不可谓不重要。《大学》一书,本出自《礼记》中的一篇,被北宋的二程(程颐、程颢)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重新梳理。到了南宋,又被朱熹做了一番梳理和补写,与《中庸》一起被摘出来单独成书,二者与《论语》、《孟子》并列,是为四书。

  五经是儒家至高无上的经典,四书的地位,有点像五经的导论,或入门书。《大学》是四书之首,篇幅很短,主旨也不是很复杂。正文就更短了,都在第一章,基本上只有数百字,叙述了《大学》的核心思想,后面的文字都是在从不同的侧面阐述和论证核心思想。《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后人子思所作(不确切),其中的文字有不少引用自《尚书》、《诗经》等书,看着朱熹的注释,意思也不难理解,不看注释,自己也能猜出七八分,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没有阅读障碍的。

  我是20xx或20xx年开始翻看此书,当时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买了一本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看了看。记得很清楚,看到第一篇《大学》,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读晚了。目前看来,大二大三看应该比较合适。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对大部分人来说,中学阶段基本都是忙于升学,决定了学生的时间不大可能去思考一些“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真正上了大学之后,又是忙于各种考试,为了就业,考各种证,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一生只为稻粱谋”,已成为了大多数人难以改变的“命运”。《大学》这类书,看早了,没有相应的经历,没有切身感受,很难明白;看晚了,有些事情自己经历过了,也能总结出类似的道理,再看就是复习了;或者看看别人怎么看,看看古人怎么阐发其中的“微言大义”的,玩味一下,也未尝不可。

  所以,当前中国的大学生“治国平天下”的水平,与一千年前的“大学生”相比,未必有什么长进,尽管他们读的“书”很多。

  进入正题。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一文,主要讲的就是“修齐志平”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大部分人都用不着治国平天下,即使如此,读之若能修身齐家也是很不错的。其中的一些话,即便当做名言警句,也是发人深省的,比如,“知其所止”,“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摘几句出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知其所止”。这是一个关于目标选择的问题。此处的“止”,应是终极目标,不是阶段目标。说白了,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的,如果这个问题弄明白了,相信一定会少很多烦恼,人的烦恼大部分都是被周围的环境惹出来的,看到身边的人怎么怎么样了,心里往往会有波澜,可是,如果你如果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再去看那些事情,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烦心事儿,一时的得失、高低、成败、荣辱,不过转瞬,对于“所止”之目标,几乎无任何影响,根本不值一提。而人又如何找到自己的“所止”呢?是“立长志”呢?还是“常立志”呢?一个人想要找到值得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并不容易,很不容易。如果一个人只是求温饱而已,那么,只要不在乱世,无大病大灾,自己踏实工作,这个目标应该很快就能实现,实现了之后,又该干点什么呢?把这个“温饱”生活重复一万遍?还是再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一个亿什么的?游遍世界?吃尽美食?这种物质上消费型快乐,很可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且当一个人老了之后,回忆一生,如果能记起的只是吃了什么好吃的,玩了什么好玩的,岂不有点遗憾?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各有志,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吃喝玩乐过一生,就是最大的终极目标,其他都要靠边站。这种活法对于GDP确实有重大贡献,既然如此,也不错吧。

  礼记大学读后感 篇18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纵观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一句话总结就是诗词歌赋,吹拉弹唱,琴棋书画都属于传统文化。“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摆出了一条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这样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达之所,亦是后来之人无法企及的。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除了修身,《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礼记大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礼记》的读后感01-09

礼记学记读后感01-09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600字01-02

读书礼记风筝作文02-20

毕业典礼记叙作文06-30

浙江警察学院开学典礼观礼记作文04-24

大学读后感12-13

《大学》读后感10-23

《大学》读后感精选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