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不再来》读后感

时间:2023-03-02 12:04: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季不再来》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1

  童年的成长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至及。

  上小学的时候可能大家大多对于上学这件事和三毛都有同样的心态,

  当老师布置完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时,多么希望老师能生个病有个灾好让他第二天不能来上课检查作业。幸运的是三毛的'生活中除了上学,更有大量书籍的陪伴,我想这也为她以后在写作上行走埋下深深的种子,对于小学毕业时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籍的我来说,很难想象三毛同学在十岁的时候读过如此之多的著作。如今看过她的成长历程,让我感慨,现在去多读书,应该还不晚,漫无目的挤出一点安静的环境去思考与感受。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2

  手机党,之前写的还没保存就退出了,也不想写相同的…

  三毛本人的经历和爱情知名度远高过她的文章…至少我是先知道这个人以及她的爱情才开始读她的.书的。

  一直知道这本书却从未读过。研究生毕业这天机缘巧合有个大哥哥送了这本《雨季不再来》回家大巴上一口气读完的。

  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那些关于成长,关于自我审视的文章,稚嫩的文笔却是我偏爱的。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3

  尤爱三毛。三毛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喜欢她的生活方式,喜欢她的潇洒,向往她的成就。一个从小就不愿与别人接触的人,是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穿梭于诸多国家,并与不同国家的人相处的.如鱼得水。是从执意出国开始的吗。由此联想到自己。即将的这次出国是否也会给我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呢。我知道人生需要积淀,我会好好利用尚在国内的每一分钟。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4

  读这本书时,我正与绝望作斗争。自卑,无助一点一点吞噬着我的灵魂。刚开始读觉得文字很无聊,用她的.话说,这本文字稍显幼稚。当读到她辍学回家,不敢与外界接触,甚至用餐时都不敢与家人一起。当时觉得她的经历与自己的很相似,就坚持读了下去。喜欢一个作家,是因为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正因如此,我看了三毛很多作品(除了几本当时在书店里买不到)。三毛也是我第一个喜欢的作家。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5

  在夏日想念隆冬,在深秋盼望春天,其实都不及抓住每个眼下。清风明月,本应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十年前读撒哈拉的故事,又哭又笑,如获至宝,三毛便是女神,流浪,自由,十年后读三毛在还是二毛时候的`故事,恰到好处的讨喜,执拗,与撩人。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6

  这是第一次读三毛的书,很喜欢这本书中她文字里坚强而又柔软的`感觉。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已不是苦痛,是碧海无波,细水长流,在芸芸众生中做一个普通的人,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这是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和我的人生观相似。

  其实不知这一处,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很多次和作者心灵的共鸣,这也是这本书读起来很舒服的原因。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7

  内心渐渐的就平静了。

  她的'文字简单,不浮夸,不造作,

  如同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一样,

  淡淡的却深深的抓住了一个人的心。

  或许因为是年少时的作品,

  有些青涩,有些偏激,有些无厘头,

  习惯了看情节性强的书,

  却对三毛的散文除外。

  大抵是散一点比较洒脱,

  而被现实迷渐了梦想的孩子,

  终究当爱上这个女子,也会爱上这本书。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8

  雨季指的是三毛去撒哈拉之前的生活,她将这段“任性”生活称为自己的雨季,一段短暂的.生命旅程。

  前面是三毛小时候在台湾的生活,后面是三毛去留学的逸事。看了三毛从小的经历就更能明白她对艺术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写作的才华与能力是如何来的了;很喜欢三毛在外国的所有故事,对我来说新鲜而有趣。

  三毛之前的文笔比较文艺、华丽一点,我还是更喜欢她写撒哈拉时的风格,朴实生动。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相关文章:

重新再来歌词04-14

明天再来作文02-26

等待香再来的作文03-21

刘欢从头再来歌词11-02

倘若流光可以再来诗歌04-27

邓丽君《何日君再来》经典歌词07-01

何日君再来简谱(邓丽君)02-25

何日君再来歌词-邓丽君01-30

成功不再来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