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时间:2023-04-28 11:19:11 炜玲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精选10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精选10篇)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1

  今天,我读了《小偷和他的母亲》这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生活,虽然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还说得过去。有一天,男孩在学校里偷了一块写字板,他的母亲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还夸奖他做得好。第二天,男孩又偷了一件大衣给他的'母亲,又得到了夸奖。渐渐地,在母亲的溺爱下,他养成了偷窃的习惯,偷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值钱。终于有一次,他被当场抓住,判了死刑。行刑前,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如果在我第一次偷写字板时打我一顿,我怎么会落到今天这种可悲的结局呢?”

  通过这个故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犯了小的错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惩治,任其发展,必将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如果故事中的母亲,能够及时指出小男孩的错误,他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活中的我也是一样。每当我犯了错误,爸爸妈妈会严肃地批评教育我,我内心还在不断的抱怨他们。但现在,我完全明白了他们的苦心,一个及时的、好的教育,是对我最好的爱。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2

  我爱读书。最近我看到了一篇《小偷和他的母亲》,下面就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很久以前,有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和儿子,父母都非常疼爱儿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可是有一天,儿子的"父亲逝世了,这对于他们家庭是一个晴天霹雳。从此,娇生惯养的儿子因为母亲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出去偷,偷邻居家的、同学的。而他的母亲却袖手旁观,还不停地夸赞儿子能干。十多年过去,她的儿子成了一名江洋大盗,有一次去偷官府的银子而被抓。当他母亲来看他的时候,他在不停地抱怨母亲:“都是你,都是你,要是你当初管教我,我至于这样吗?”他母亲二话不说,最终留下伤心的泪水走了……

  故事读到这里,知道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也知道小偷的母亲对她儿子的百般宠爱,可是爱表现这种方式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虽然说,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是,母爱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做事情不能以来着父母,要学会独立。母亲对我们的爱,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的到。毕竟,大爱无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爱读书,我总觉得读书给了我有不一样的乐趣,因为书籍让我懂得了感恩……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3

  今天我又看了一个故事叫做,《小偷和她的母亲》故事讲的是:有个小男孩和她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非常溺爱他,什么事情都顺着他。每次偷东西妈妈不但不责备他还夸他,渐渐儿子长大了,成为一个小偷了,经常偷些非常贵重的东西,终于有一天被当场抓住,从此是去了自由,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通过这个故事我得到了许多的启示。中国人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任何不好的习惯或观念都是从小养成的,当孩子们还小不懂得分辨对错是非的`时候,作为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及时的制止和给与纠正!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可不能因为溺爱,放纵毁了孩子的一生,要正确的指引孩子,从小培养好习惯好思想。当我们犯错的时间爸爸妈妈们要告诉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错了不改会有什么后果。然后纠正我们,严厉的监督我们改掉错误,要不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未来可言!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希望有正确的引导,知错就改,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们有个美好的未来!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4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叼着肉的狗》、《下金蛋的鹅》、《贪心的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偷和他的母亲》。

  这个故事是这样讲述的:有个小孩儿自幼手脚就不大干净,小时候他在学校偷了同学的写字板,过几天又偷了一件皮外套。他的母亲不仅没有批评他,而且还慰劳了他一番。慢慢地,他长大了,偷的东西也越来越大,今天是一头牛,明天是一匹马,过些天是珍宝,金银,再过些天,是宫廷里的奇花异草。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一次他正在行窃时被当场捉住,带到了法官那儿判了死刑,母亲捶胸痛哭。他对母亲说:“要是我第一次偷东西时,您就批评我一顿,我就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偷窃是遭人唾弃、令人不耻的,我们一定要手脚干净,不拿别人的一丝一毫。我们不能像文中的小偷那样偷别人的东西,因为别人的东西是不属于我们的。当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天,孩子做错了事,我们一定要及时批评,纠正他们的错误,还要告诉他们知错就改。最后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制止坏习惯的养成!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5

  有一个贪心的孩子偷了同学的课本带回家,他母亲不仅不责怪他,反而夸奖他,第二次他又偷了同学的一件上衣给母亲,母亲非常高兴,更加称赞他。于是他就养成了偷他人物品的恶习。后来他的胆子更大了,直到最后,他在偷贵重物品的时候当场被抓住,双手反绑着被押上刑场。

  当母亲痛哭地来到他身边时,他立刻用牙紧紧地咬住母亲的耳朵,把母亲的耳朵咬掉了,并大声说:“这都怪你没尽到母亲的'责任,当我第一次偷课本时,如果你当时责备了我,我就不会落到今天这种下场,也不会蒙羞而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理解了当我犯错误时,妈妈批评我是应该的,如果当时不管我的话,将来我就会犯下更大的错误,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后悔也晚了。“父母教,须敬听”,我觉得只要你知错就改,就是一个好孩子,人人都会喜欢你的。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6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小偷和她的母亲》。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偷被判死刑后,再三恳求要见自己的母亲,要和母亲说一句悄悄话。他的母亲后来去看了自己的儿子,令我意想不到是,小偷竟然狠心的要去了母亲的一只耳朵,母亲痛苦的说:“你这个不孝之子,当初把你养大,你不仅不报恩还在临死之前咬我,你就这样来报答我?”“我小时候偷东西时,你不仅不阻止我,还再三纵容我,使我一步步深陷其中,我现在成了这样全是你害的!”小偷的.母亲听了,顿时无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重要,对小孩子要严格要求,绝不能姑息,小过不惩罚,必然导致大错特错。父母的话我们不能左耳进右耳出!最终受害的必然是自己!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7

  从前有一个孩子和他的母亲在一起生活。有一天,他看见同学的写字板很漂亮,就趁同学不注意的时候把写字板偷了过来。回到家里,母亲问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称赞他做的对。

  正是因为母亲的这次表扬,儿子开始了下一次的偷窃行动。

  这一次,儿子走在路上看见邻居晒的'衣服很漂亮,于是就顺手牵羊偷回家里。母亲看见漂亮的衣服很开心,穿了穿不大不小正合适,她抱起儿子又是亲又是表扬,还叫他以后多拿一点回来。

  就这样,孩子在母亲的怂恿下渐渐养成了偷盗的习惯。一次又一次,胆子也越来越大了。终于,在他偷金库的时候被抓住了!由于罪行太重,法官要判小偷死刑。临死之前,小偷什么要求也没有,只想和母亲说句悄悄话。在趁母亲把耳朵伸过来时,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掉了。母亲大骂儿子不孝,小偷狠狠地回答说:“当时我偷写字板的时候,你要是能及时帮我改正,我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有了启发:坏毛病都是从点点滴滴开始的,所以我们平时有错误就要及时改正,不能以为是小错误就不改正。如果小偷及时改正错误,就不会走上杀头之路了。从另一个角度想,要是他的母亲当初能及时纠正他的错误,也不会酿成恶果了。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希望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8

  今天,我看了《伊索寓言》里的《小偷和他的母亲》。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偷同学的写字板。他的妈妈不但不教育他,反而还夸他。后来这个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大了,竟敢在宫延里偷珠宝,有一回,在偷东西时被当场抓住,判了死刑。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一年前的一件事。那一次,我考试只得了59分,当时我怕爸妈骂我,就把试卷仍进了垃圾桶里,骗爸爸妈妈说:“我考了……9……95分,试卷在……老师那里。”我的心像一块选在悬崖半空的石头,扑通扑通只跳个不停。然而爸妈相信了,还表扬了我。我却不敢抬头面对爸妈。妈妈焦急的问我:“你么了?是生病了吗?”我微笑着说:“没什么,我只是想冷静一会儿。‘骄傲使人落后’嘛!”

  第二天,等我放学归来,爸妈便把我叫到他们面前,我如二和尚摸不到头一样,“难道被发现了吗?”不出所料,经过仔细地审问,我隐瞒不了了,迫于无奈,说出了真想。“这下彻底绝忘了。”可是他们并没有大骂我,而是心平气和对我说“要讲实话,考试考差了没事,关键是你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能让人接受。”并且告诫我不要再有了。原来,妈妈发现垃圾桶里有一张试卷,当让我说谎的是暴露了。“我真不应该那么做,不应该让爸妈如此失望。”

  从那时开始,我更加努力的!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9

  今天我读了希腊寓言故事《小偷和他的母亲》,故事讲了有一个小孩总喜欢偷东西,有时偷橡皮有时偷尺子。他的妈妈不但不批评他,还总是夸奖他。长大后他成了真正的小偷,有一次他偷珠宝时被抓住判了死刑,临死前他把妈妈的耳朵咬掉了,说:如果我小时候偷橡皮尺子时你批评我,我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

  我想起有时我犯了错,妈妈总是很严厉的`批评我,我还不服气,觉得妈妈管的太严了。看了这个故事才知道,有了小毛病就要赶快改正,时间长了就不好改了,那时后悔就晚了。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 10

  今天我在《伊索寓言》里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小偷和他的母亲》,这是一篇对人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故事中说: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一块写字板,拿回家给了母亲。他的母亲不但没有批语,反而还说他能干。第二次,这个小孩偷了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高兴。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孩长成了大小伙子,胆子也大了,力气也大了,便去偷更大的东西。最后,他被当场捉住,判了死刑,押到刑场。他的母亲知道了,跟在后面捶胸痛哭。临死之前,小偷要求让他和母亲说句悄悄话。母亲上前把耳朵凑过去,想听听他有什么话说,小偷张开嘴,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大骂:“你这忤逆不孝之徒,犯了杀头之罪还不够,还要咬你母亲。”儿子说道:“当初我偷写字板的时候,如果你打我一顿,我今天怎么会落到杀头的地步?”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如果小偷的母亲在他第一次偷东西的时候,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并教育他,不要偷东西,他就不会养成偷东西的习惯,更不会被杀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文章告诉我们,家长不仅要管孩子的'吃、穿、学习,还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批语,甚至打骂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成材,我们一定要听大人的话,不能怨他们。“小错起初不惩治,必将酿成大错。容忍小的过错就是给自己挖更大的陷阱。”文中的小偷因为犯了小错,没有得到制止,酿成了大错,最终走上死路。我们一定要吸取他的教训,从小就改掉坏习惯,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偷和他母亲》读后感】相关文章:

《小偷和他的母亲》读后感04-13

小偷和他的母亲读后感三篇03-08

小学作文“小偷”03-07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07-25

我和他的故事作文02-17

《我和他的趣事》作文03-06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选教案03-01

《小偷》读后感04-25

总统与小偷名人故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