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小孩》读后感

时间:2023-03-06 14:28:21 雪娥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绝对小孩》读后感(通用23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绝对小孩》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绝对小孩》读后感(通用23篇)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

  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我也不例外。有人说,童年就像一根七彩棒棒糖,既美丽又可口。但16岁的我脑海中关于童年的记忆却已模糊。直到看完了《绝对小孩》系列,我才逐渐回忆起那段童真岁月,作者朱德庸以其特有的内心岁月,用一幅幅4格漫画,画向我们描绘出别样的年华,带给我们在欢笑中深深的思索 ……

  本书的主人公披头是一个有着奇怪想法的小男孩,他的父母总是离家出走,而每次披头考试总是0分。他总是想象着自己是拯救世界的激光原子侠,但在现实中他却永远也摆脱不了父母、老师对他的训斥,但他并不难过,依旧用他特有的方式活在这个属于大人的世界上。

  其实当今的世界上有太多像披头那样“不正常”的小孩了,他们得不到父母、社会的关爱,却总是用那些大人看来稀奇古怪的想法充实自己的生活。或许这才是小孩最纯真的一面,他们并不想被拉进大人虚伪的物质空间里,只想快快乐乐的生活在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里。但他们也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被世俗污染着,当他们也变成大人时,是否还会想起自己的孩童时代呢?

  书中还有许多小孩,装乖却永远不乖的五毛,觉得自己并不讨厌的`讨厌,稀奇古怪的宝儿,永远考100分的比赛小子,永远贵族的贵族妞 …… 这些富有独特个性的小孩就是时世间千万小孩的缩影。也许他们有过的想法我们也曾有过,只不过作者以他成人的双眼和小孩单纯的内心帮我们回忆起来。当我们翻开这本书时就仿佛又经历了一次童年,从一个诙谐荒谬的故事中再一次变成一个小孩 ……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2

  今天,我看了一部漫画《绝对小孩》,这部漫画故事虽简单其中却蕴含着深意,让我受益匪浅。

  漫画内容是这样的,刚考完试回到家的披头,回想到他这只做了四道选择题的试卷,心里既紧张又害,怕上回没考好时的“男女混合双打”浮现在眼前,让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怎么办呀?怎么办……”披头在房里来回走动,焦急不安。忽然披头看到沙发茶几上的电话,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法子。他拿起电话拨打110,颤颤巍巍的朝警察说着:“喂,是警察叔叔吗?我要报案。“什么案子?”“明天我家……可能会发生凶杀案。”“为什么是明天?难不成你有预测能力?”另一边的'警察脑袋里浮现出无数个问号,心里纳闷极了。“你问为什么是明天吗?”披头此时也蒙住了,该说什么呢?只好支支吾吾的回答道:“因为……明天是我发成绩单的日子。”

  看完这幅漫画,我哈哈的笑了起来。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聪明之人呢?这么好的办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出来呢?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次我考试的分数不理想,自己也如披头一样耍小聪明,偷改了分数,不想被父母打骂,但最后却被妈妈识破,吃了一顿“竹笋炒肉。”

  在漫画中,何不能看出披头是一个聪明却不往学习上努力的孩子?如果他将这些小聪明放在学习上,那岂不是既不用挨打挨骂,也能让“望子成龙”的父母心安?父母也不能根据一次的失败而否认了孩子的全部,一次失败看得出什么来呢?只能认为我们只到此为止了呢?一味的埋怨,只能,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而已,倒不如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我相信,我们终将“逆火重生!”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读书。这么多的书中我最喜欢书是朱德庸爷爷的《绝对小孩》。从一年级就开始读,直到今天还在一遍一遍的读着。不论什么时候拿起它只要慢慢地品读,都能给我带来快乐和欢笑。我特佩服朱德庸爷爷,他是台湾著名的漫画家,4岁时拿起画笔,25岁红透宝岛台湾。他的漫画专栏在台湾有十多年的连载历史,其中《醋溜族》专栏连载十年,创下了台湾漫画连载时间之最。《绝对小孩》也是他写的一本绝对好看的一本书。

  《绝对小孩》给我们这些不想成为大人的孩带来很多快乐,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哪怕做错了也没什么了不起,最多被大人打一顿或是骂上几句。也给那些想成为小孩的大人们送去欢笑,还能让他们思考:要怎样教育我们这些新一时的孩子们?真是太棒了!

  书中有这样几句话特有意思“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只有这些小孩是绝对的`,每个小孩都以他们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是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是这样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大人的使命是上班,小孩的使命是上课”;“爸妈希望小孩听他们的话,小孩希望爸妈听他的话,结果是谁也不听谁的话。”是呀,每个人都要活出自我;“小孩只做两件事:让自己发笑和让父母发疯。”……这些话写出了我们孩子的心声,和我们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真希望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读一读《绝对小孩》这本书,成为像书中那样的“绝对爸爸”、“绝对妈妈”、“绝对老师”,那我们可就幸福了!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4

  《绝对小孩》这本书是一本漫画书,这本书讲的小孩子的世界,梦幻的世界,一些大人不知道的世界。

  我们小孩想的什么事情大人都不知道,书中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只有这些小孩是绝对。”是呀,世界上的大人是那么的不懂孩子们的世界。小孩在生活中充满着想象,大人只在乎小孩在生活中像不像样。

  或许孩子就是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每天都是快乐的一天,每分钟都是快乐的'一刹那。或许孩子就是梦幻小精灵,每个白天的真实和每个夜晚的梦幻,加起来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童话故事,这件事只有小孩才懂。只有大人会叫我们把梦幻和真实分清楚,那我们的故事就会愈来愈少了。有的小孩以为世界是扁的;有的小孩以为世界是方的;有的小孩以为世界是尖的。或许孩子就是疯狂小精灵如果不开玩笑,这个世界还需要小孩吗?真正的疯狂,只有我们懂得。没有界线,只有想象,就像在云朵上打滚,在露珠里跳舞。或许孩子就是贪吃小精灵,我们的嘴巴是用来吃好吃的东西,鼻子用来闻好香的食物。或许孩子就是一个个小精灵,一个个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小精灵。

  有的孩子会说:“如果全世界的大人都是我的父母,那该怎么办?”是呀,如果全世界都是我的父母的话,那我们的生活多没意思呀!那我们只能生活在监督的世界里。

  我最喜欢梦幻的孩子了,就像《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一样,她就是一个懂得如何去想象世界美好的一个小姑娘。有的孩子想象如果学校是糖果屋的话;老师是冰淇凌雪人的话;课本是巧克力慕斯,那就不会有逃课的小孩了。有的孩子会说:“如果全世界的学校都变成我们的马戏团,那会怎么样?”我想那只会让世界没有安宁的日子吧!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5

  小孩就是小孩,从出生时就是小孩;对于地球来讲,我永远是小孩;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来讲,我永远是一个小孩……或许吧,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直到……

  《绝对小孩2》让我渐渐明白,原来小孩也有绝对的时候。书中的她,使一个搞笑,幽默的人。但是,他的心中永存着一个梦想,虽然那梦想会一点一点地改变,但他总会从那改变的梦想中挖掘出新的梦想,每每挖掘出新的梦想时,他都会觉得这个世界又一次不可思议的不一样了。现在已是13岁的我对于弟弟妹妹来说我已经不是一个小孩,但就像作者所说的,我们的心中也依旧永存着一个小孩……

  长大了,翅膀变硬了,离开父母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对于那些与爸爸妈妈同一年代的大人来说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孩,一个经常对爸爸妈妈撒娇的小孩;一个输的时候会赖皮的小孩;一个遇到挫折经常会靠在妈妈肩上哭的小孩……正如作者所说:大人都想把小孩从小孩的世界拉出来,但当大人进入小孩的世界时,大人都不想出来。小孩的世界单纯,可爱,没有大人那么计较。或许,大人的幼稚行为只是对小孩的世界的一种留恋和喜爱吧。我不知道大人是怎么想的,也许以前的朋友是实的,现在的朋友是虚的。

  说实话,我很羡慕爸爸妈妈小时候的这个年代。那时的他们虽然很苦,但是很纯真,是一张洁白的纸,没有任何的'玷污,那时的梦想或许是“等有钱了,要吃一筐的油条”;那时的目标是“考上一个大学”。那时的他们这么纯真,远远比过我们现在的孩子。因为时代不同了,待遇不同了。所以努力的目标都不同。考不上大学的人可以托关系;在学习累的时候可以放松一下看一会电视,玩一会电脑。

  真的,我好想回到以前那些欢笑与哭喊夹杂的小时候,做一个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一副漫画名字叫做《绝对小孩》内容很简短,但是给我的感触很深。

  一天下午阳光明媚的下午,宝儿,五毛,披头相约在公园游玩,玩累了,他们就坐在长椅上,望着一片片树叶落下,宝儿开了口:“我爸妈一直希望我是男生”。众人一阵叹息后五毛说:“我爸妈一直希望我是女生”。宝儿和五毛同病相怜的对视一眼后,接着一阵叹息。一会儿,宝儿和五毛异口同声地对披头说:“你呢”。披头错了错手,想了一会儿才无奈的说:“我爸妈一直希望我没生”。话音未落,宝儿和五毛就像披头转来同情的`目光。当我读到“我爸妈一直希望我没生”时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可是随后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生活中就是如此有的家长不满于现状,比如,生了男孩认为生女孩好,生了女生又认为生男生好,生了一男一女又认为没生好。

  一天我爸爸让我去后院找钳子,我去了趟结果没找到。我爸爸又让我妹妹去找一下就找到了,我爸爸就说:“你怎么不是个女生呢?马马虎虎的,一点稳劲都没有”。那一夜我失眠了,我一直在想我有那么不堪吗?爸爸妈妈我认为生男有生男的好处,生女有生女的好处比如男生力气比较大,可以干一些力气活,女生比较细腻可以干一些细致地活,爸爸妈妈您说我说的对吗?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7

  凡是看过《绝对小孩》的人都会深刻体会到那些孩子们的童年。童年只有一次,朱德庸笔下的《绝对小孩》向我们展示出童年的趣味,童年的快乐。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不同样。

  每当我读起《绝对小孩》时,我总会捧腹大笑,孩子们的天真幼稚的想法,总是很独特。那些总考“0”分的.孩子,将姥姥的骨灰盒视为奖杯的,出生在贵族家庭的小孩和思想独特的女孩都不时地映入眼帘中。孩子对父母的独特见解常常引起我的共鸣。文中的孩子们认为:“大人们总说我们小孩,竟说出小孩认为不应该说的话。”“而大人们也说出了他们认为不应该说的话。”每一次考“0”分的小孩,回家总是挨骂,于是用笔来画现实生活,写出孩子们自己的痛苦,写出别人的不理解。

  朱德庸用一贯幽默诙谐的画风和文字描绘出了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小孩世界和大人世界的拉拉扯扯,展现了六个古灵精怪、各具特性、出人意表的“绝对小孩”的“绝对生活”。看看绝对小孩之间、他们和大人之间、他们与麻烦之间的绝对的精彩故事,绝对的经典对白。朱德庸笔下的《绝对小孩》绝对是一本很有趣的书,绝对集幽默、童趣、真实和灵感于一体的作品。读读它,你也许会有一点小小的失落和隐约的郁闷——唉,大人怎么不懂咱小孩的心?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8

  每个人都有童年,只有那些永远葆有童?童趣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和什么叫长大。匆匆而忙碌的人生中,总有一些闲暇时间需要打发排谴。人生不能一直向前,不回顾一下来时的脚印,怎知道我们下一个目标还是不是那遥远的初心?朱德庸的漫画,充满童趣,却又饱含成熟的哲思。一起来,每天做一回小孩!

  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内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议每天将会在我们身上再流动一次。

  弱小可以得到关爱,当你强大起来,总有力量要摧毁你的成长和成功。

  毎个人都?自己特?的表达方式,有的人用言语来说,有的人用纸笔来写,有的人用相机来拍,有的人用电脑来渲染,有的人用漫画来幽默,有的人用行动去执行……你是否找到了最适合你的表达方式了?至少,朱德庸是找到了的,他的童心、童年、童愿、童眼、童耳、童鼻、童脑,都可以用娴熟的线条看似拙稚却流畅简洁地表达出来。

  朱德庸创作力惊人,创作视野不断增广,幽默的叙事手法和纯粹的赤子之心却未曾受到影响。双响炮系列描绘婚姻与家庭、涩女郎系列探索两性与爱情、醋溜族系列剖析年轻世代的'观点,他在《什么事都在发生》里展现朱氏哲学,在《关于上班这件事》中透彻人生百态,《绝对小孩》则真实呈现他心底住着的,那个绝对小孩的观点。

  我好喜欢,只可惜一直没学会用简练的画笔画个漫画表达诸多难以言表的遐想和事理,还有那么多那么多埋在心底难以抹去的童年童趣。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9

  最近,我在网上阅读了朱德庸写的《绝对小孩》。作者以漫画的形式及富含哲理的文字描绘出了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小孩世界和大人世界的拉拉扯扯,其中六个小主人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披头”,她有一对不正常的父母,所以才有她这么不正常的小孩儿,她虽然很想变回正常小孩,但每次都不成功;“五毛”,他很不乖,却每天都在装乖给别人看,只有父母认为他其实一点也不乖;“讨厌”,他碰到所有事情都会尖叫;“宝儿”,她有一脑子稀奇古怪的念头,还带着一群不正常的男孩和女孩;还有一个小孩叫“比赛小子”,因为他有一个比别人认真的父母,所以,他不断和别人比赛、竞争;最后一个小孩大家称她为“贵族妞”,她不能没有食物、华装、仆人、父母、钱,不然活不了。

  正如书名给我们的`启示,这是一本完完全全讲述孩子世界的书,这些小故事看似童言稚语,不着边际,不合逻辑,但这恰恰就是孩子的眼光,孩子的思维,他们由玩具做天空,糖果做大地,游戏当法则。

  我们都曾有过童年,也曾有过莫名其妙的可笑想法。可是不经意间,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当老师,当父母,也要求我们的孩子这样那样,甚至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习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他们也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绝对世界,绝对的快乐。

  朱德庸在书的最后说:“这本书是给那些不想成为大人的小孩以及那些想成为小孩的大人看的。”这本书让我找回了久违的童年,让我再一次体会当孩子的快乐,也让我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我衷心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快乐的成长。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0

  “披头,不许看电视”。“让电视看我行不行”哈哈,我大笑起来,这可不是我编的,而是《绝对小孩》里的一个笑话,它的作者是台湾著名的漫画大师朱德庸,这是一本特别的书,因为这本书的'第一页有他的亲笔签名。

  故事里有六个人物,一是一个不正常的男孩——披头;二是一个头上长着五根毛的男孩——五毛;三是一个头上总是带着一个像猫一样的头的男孩——讨厌;四是靠比赛生活的——比赛小子;五是一稀奇古怪的女孩——宝儿;六是靠贵族品味生活的——贵族妞。

  书里记录了这六个孩子有趣而快乐的生活。其中有一个故事我最喜欢,“妈咪,今天一定要去上学吗?”五毛说。“如果你不上学,就把全家的地拖干净。”妈咪说。五毛一听,叹气地说:“算了,那还是上学。”于是五毛背着书包上学了,刚进教室,老师说: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把全校的地拖干净“。五毛一脑袋扎在桌子上。我替他说:还不如在家呢?这个故事有趣吧。我再讲一个。考完试,老师宣布成绩:李大伟,100分,张小丽100分”。披头郁闷地回家了,妈妈问:“披头,这次你考了多少分?”披头把卷纸举在胸前说:10分。咣,一个电炮,打在披头的眼睛上,立刻就出了一个红色的小圈。他把卷纸盖在自已没肿的眼睛上,说“妈咪,这叫不叫100分”,最后那个零就是指那只被打成红眼圈的眼睛。披头可真够可怜的。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这些可爱的小孩离我都很近,有我的影子。作者朱德庸就是一个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1

  有这么几位麻烦的小孩,不正常的“披头”、不乖的“五毛”、讨人厌的“讨厌”、稀奇古怪的“宝儿”、聪明的“比赛小子”、娇气的“贵族妞”。这六个小孩每天惹麻烦,考试倒数第一,天天被老师家长训。可正是这六个小孩,竞留住了自己精彩的童年。他们在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如看电视、出去玩等。而我却很少有这种机会。对此我是很羡慕的。

  每个小孩每天都以他们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世界又因这些不可思议的小孩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比如:有个小孩很爱弓着背从两脚间看物品。特别喜欢用这种方式看他的父母。这是不是成了颠倒世界了?

  还有如有些人喜欢用手插入米缸里面对米用手插来插去;地下有阶砖时,特意一格一格地跳来跳去或走来走去;用镜面反射阳光,照来照去;在市场踩着购物车行走;贴张写着“我是白痴”的纸条在同学的背后;拍别人左边 ,站在别人右边;踩别人的影子;用萤光笔油涂指甲;家里没人时,对着镜子学跳舞/演戏/唱歌;下雨的时候,拿起伞故意往雨大的地方走去,故意往水潭里踩,听雨啪啪的声音 ,感觉很爽;玩家电包装里的`那张有很多泡泡的塑料膜,把泡泡一个一个按破,这些都是孩子们爱干的事儿。

  《绝对小孩》这本书十分有趣,还能在恢谐后面发现自己童年时候的影子,让人回味,让人深思。

  让我们翻开《绝对小孩》,映入你眼帘的绝对是惊喜!让我们跟着书中的小孩再当一回小孩吧!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2

  新年了,妈妈送给我一本超级好看的漫画书《绝对小孩》,据说这是漫画家朱德庸20年来最好玩的一本书!我看完后,觉得这个评价超级正确。朱德庸用一贯幽默诙谐的画风和文字描绘出了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小孩世界和大人世界的拉拉扯扯,展现了六个古灵精怪、各具特性、出人意表的“绝对小孩”的“绝对生活”。

  书里出现次数最多,最搞怪的要数披头、五毛和讨厌这三个小孩了。哈哈,听这三个名字,就很不一般。一对不正常的父母,创造了这个不正常的小孩,虽然他每天都努力想变成正常的小孩,每次训导处播音,却总少不了他的名字,他就是披头。一个不想乖但每天都在装乖的小孩。只是不管怎么装乖,父母就是觉得他很不乖,这就是五毛。讨厌也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他觉得自己并不讨厌,可惜跟他以及他父母接触的人,永远会对他忍不住尖叫。

  朱德庸说,每个小孩,每天都以他们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这本书是给那些不想成为大人的.小孩以及那些想成为小孩的大人看的!下面我给大家举两个书中的例子,你来看看是不是很好玩?

  如果学校是糖果屋,老师是冰淇淋雪人,课本是巧克力慕斯,那就不会有逃课的孩子了!

  小孩喜欢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儿童节,唯一不喜欢的是节省的节!

  哈哈哈,实在是太搞笑了!看看绝对小孩之间、他们和大人之间、他们与麻烦之间,有着怎样绝对的精彩故事,怎样绝对的经典对白。通过这群“绝对小孩”的单纯和不加掩饰的视角,折射出了作者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大人的世界不再好玩!不再纯粹!朱德庸认为: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只有这些小孩是绝对的!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3

  偶然看见朱德庸先生著的《绝对小孩》我感触很深,朱德庸先生的《绝对小孩》反映出了现在的小孩不像小孩。比如漫画里的孩子在晚上睡觉时会一直嘟囔:“世界上没有鬼,世界上没有鬼……”来为自己壮胆;而现在的孩子只会振振有词地反驳:“世界上根本没有鬼!”走开时还不屑地甩出一句:“幼稚!”

  现在的孩子不像孩子,原来孩子的天真、幼稚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几乎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取代它们的,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童年不相称的多才多艺,在多才多艺后面,谁又能想到,一个孩子的`童年就这样被学习班、作业、书本堆积的看不见一丝光彩。

  现在的孩子没有玩耍,只有作业;没有动画片,只有课本;没有体验过大自然,只有在学习班里发呆……

  家长们,给孩子们一些自由吧,不要把他们关在铁笼子里,打开笼门,解开束缚,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吧!让他们更好地为未来的自立打好基础吧!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4

  《绝对小孩》虽然是一本漫画,可它去充分表现了小孩们的幼稚、想象力;充分画出小孩们出人意料的动作、语言。

  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四格是:一个小孩在看电视,他妈妈说:“不要再看电视了!”小孩没有听他妈妈的话,依然在看。他妈妈很生气,可是小孩却说:“让电视看我行不行?”我看完这一个四格时,觉得这小孩太可爱、太有才了,能说出这般让人哭笑不得的话。我看完,立马拿给妈妈、阿姨看。她们和我都有同样感受。

  书里的小孩是很可爱,可我们呢,根本说不出这些话来。我们有点缺乏想象力,有创意的'话,说不出来;有创意的画,画不出来;有创意的东西,做不出来。虽然绝对小孩里面的小孩会让人觉得有点傻,可我们也要学他们的童心,像他们一样有丰富的想象力。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5

  趁着这个国庆长假,我一口气买了好多书,但那么多书,最让我爱不释手的还是这本朱德庸的作品——《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是一本绝对集朱德庸的幽默、童趣、真实和灵感的作品。书中既讲述了关于“披头”、“五毛”、“讨厌”、“宝贝”、“比赛小子”、“贵族妞”以及他们的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故事,由描述了现代儿童的心理压力及生活负担。虽然这本书能让所有人回到充满回忆的童年,但是让所有看过并看完的人都回去深思许多难以理解却属实的.问题。例如:暴力家庭的“离家出走”现象,通过种种行为扼杀童真的现象,“青蛙王子”现象,“外遇”现象,“不公平”现象……

  的确,有些想法任何人的童年中都会遇到,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完整的叙述出来呢?朱德庸叔叔做到了,他把这几个现代儿童的“典型”性格、语气、思想等的因素巧妙地施加在了“披头”、“五毛”、“讨厌”、“宝贝”、“比赛小子”和“贵族妞”的身上,使得他能成功地推出这本佳作。

  读这本书的感觉真实太棒了,所以还是请大家赶快去体验一下吧!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6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朱德庸写的《绝对小孩》。它是一本很有趣的漫画书。

  本书作者朱德庸是一位多产作家,他透彻人生百态,他的作品经历多年仍畅销不衰,引领流行文化二十载,被大陆媒体誉为"唯一既能赢得文化人群的尊重,又能征服时尚人群的作家。"

  这本书中有倒霉的披头,有淘气的宝儿,有父母严格管教的比赛小子,有可怜的五毛……形形色色地概括了当今世界所有小孩的.特点。这里还有严厉的父母,孩子们总是想反抗,可总是又不敢反抗。这本书中的话也特别有道理,如:小孩都喜欢小丑,大人则否,因为自己已经够像了。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老师却认为他们是一张张考试纸……,本书还反映出了中国家长一种畸形的心理状态,非要孩子拿第一不可,如比赛爸爸一见儿子没拿第一,就很不高兴,罚站等等。这本书不单纯是给小孩看的,正像作者自己说的:"这本书是给那些不想成为大人的小孩以及那些想成为小孩的大人看的!"

  《绝对小孩》是一本非常好看的,老少皆益的好书,我真喜欢它。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7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见了一组漫画,那漫画上面画着两个小孩在讨论长大后想做什么?一个小孩问另一个小孩:“你想长大后想干什么?”那个小孩回答说:“我爸要我做总统、还要我做科学家,又要我做艺术家。”前一个小孩又问:“那你长大到底要做什么?”那个小孩想了一下说:“我希望以后做爸爸,因为爸爸的权利实在太大了。”

  看着看着,我感到这组漫画真有意思,既幽默风趣,又像是在批评、讽刺这个小孩的爸爸。

  看完这幅漫画,我陷入了沉思……

  换一种角度来说;父母给我们太多的压力,也不是一个坏处,但是我们小孩需要的是快乐、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多数的`小孩都知道父母的用心,但是我们不是机器人,我们需要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

  漫画里的这个爸爸不应该这样给孩子规划未来的蓝图,这样不仅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还会误导孩子,使孩子误以为爸爸的权利很大。

  在现实生活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考试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父母应该一起来分解孩子错误的原因,不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平且要鼓励孩子不要灰心,继续加油。

  所以,愿天下的父母们,应该给小孩减少痛苦的压力,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8

  “小孩喜欢做梦,大人也喜欢做梦,只不过小孩的梦是普遍级的,大人则是限制级的。”这是我读过朱德庸的《绝对小孩》后,最想说的一句话。

  很明显《绝对小孩》当然也怀有某种教育人的使命感,只是这次它的教育对象变成大人了。 虽是漫画书,不如说是一本哲理书,似乎是给小孩看的,但确切地说更应是给大人看的!向来的儿童文学都以道德权威自居,都以教育小孩为能事,但是《绝对小孩》微笑着并且生动地教育了大人一把。

  朱德庸以特有的辛辣幽默,描绘出独树一格、令人喷饭的“娃娃看天下”,讽刺成人世界,反思教养问题,以及孩童世界的天真、顽皮与任性。

  在看这本书时,不知为什么,我的'烦恼与忧虑完全抛之脑后了。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咯咯的直笑声在房间里徘徊。再看完这本书时,原本希望长大的我,不免对成人世界进行反思:大人的世界不再好玩!不再纯粹!

  《绝对小孩》真的绝对有意思,我也是个绝对小孩,还有我身边的同学们,我们是一群绝对小孩,我们都会做一些绝对的事,有一些绝对小孩的想法,还有大人们不懂的,只有我们小孩懂的绝对秘密。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19

  “小孩喜欢做梦,大人也喜欢做梦,只不过小孩的梦是普遍级的,大人则是限制级的。”这是我读过朱德庸的《绝对小孩》后,最想说的一句话。

  很明显《绝对小孩》当然也怀有某种教育人的使命感,只是这次它的教育对象变成大人了。虽是漫画书,不如说是一本哲理书,似乎是给小孩看的,但确切地说更应是给大人看的'!向来的儿童文学都以道德权威自居,都以教育小孩为能事,但是《绝对小孩》微笑着并且生动地教育了大人一把。

  朱德庸以特有的辛辣幽默,描绘出独树一格、令人喷饭的“娃娃看天下”,讽刺成人世界,反思教养问题,以及孩童世界的天真、顽皮与任性。

  在看这本书时,不知为什么,我的烦恼与忧虑完全抛之脑后了。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咯咯的直笑声在房间里徘徊。再看完这本书时,原本希望长大的我,不免对成人世界进行反思:大人的世界不再好玩!不再纯粹!《绝对小孩》真的绝对有意思,我也是个绝对小孩,还有我身边的同学们,我们是一群绝对小孩,我们都会做一些绝对的事,有一些绝对小孩的想法,还有大人们不懂的,只有我们小孩懂的绝对秘密。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20

  想借本适合大人看的图画书,王老师推荐《绝对小孩》,但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比较郁闷。这本书根本不适合我读,太幼稚了吧,同时我意识到这本书适合小孩子读吗?但是书的封皮上写着:这本书是给那些不想成为大人的小孩以及那些想成为小孩的大人看的!合上这本书,就不是这样的感受,一本与众不同的漫画书,色彩与绘画都是那么的完美,或许是我看不懂的原因,书是绝对的好书。

  因此,我知道了朱德庸先生;因此,我联想起《粉红女郎》,在百度中,我查询到了朱先生的《什么事都在发生》,发现新事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看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小小的礼物。

  每个小孩每天都以他们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翻完这本书,我认为这是适合二年级以前学生看的书,大一点的孩子会觉得幼稚,像我这样幼稚的大人也适合看。本书以老顽童朱德庸特有的辛辣幽默,描绘出独树一格、令人喷饭的“娃娃看天下”,讽刺成人世界,反思教养问题,以及孩童世界的天真、顽皮与任性。朱德庸用一贯幽默诙谐的画风和文字描绘出了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小孩世界和大人世界的拉拉扯扯,展现了六个古灵精怪、各具特性、出人意表的“绝对小孩”的“绝对生活”。看看绝对小孩之间、他们和大人之间、他们与麻烦之间,有着怎样绝对的精彩故事,怎样绝对的经典对白。通过这群“绝对小孩”的单纯和不加掩饰的视角,折射出了作者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大人的世界不再好玩!不再纯粹!

  昨天,看到一个家长喂一个小孩喝水,心里感叹到:我要是小孩子就好了;在超市入口处,看到一群小孩子在那里嬉戏,我总会忍不住瞧瞧看看,看似简单的小孩子们,在一起就不简单了,就像《绝对小孩》。

  书中写到:每个人童年时那个孩子,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的脆弱,比起大人,小孩甚至在心理上更强韧,尤其是他们的本能。小孩在面临各种抉择时,永远能最快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而“大人”的选择,往往只是符合身边众人的期待,而不是自己的真实需要。这本书中作者从小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似荒诞,实际上韵味十足。小孩子们喜欢看,喜欢看其中淘气的小孩子们,他们应该能够共鸣。

  看到三年级一下的孩子,或许他们都像《绝对小孩》中的某一个,那么可爱,“可恨”,他们只是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眼光来看问题,问题很简单,答案也很简单。小学老师,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不妨让自己每天再做一做小孩子,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地去生活。

  看这类书,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我能够有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希望我自己再设计教学时,或者构思电脑作品时能够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做出有创意的作品,这是我的私人目的。我看书不是纯粹的,是很有目的的。

  这本漫画书有:自己玩一玩,自己想一想,自己在家里,自己在学校,自己在世界。这些小孩子就像《小鬼当家》中的小孩一样可爱,一样鬼机灵。其中有十二精灵定律:快乐小精灵、伤心小精灵、无聊小精灵、脏脏小精灵、勤劳小精灵、懒惰小精灵、梦幻小精灵、坏坏小精灵、疯狂小精灵、软软小精灵、动动小精灵、贪吃小精灵,每个小孩都是小精灵。我把三年级以下的孩子,都当成小精灵,也许这些家伙们都是一个个小精灵。

  很佩服朱德庸这个漫画家,在书中的人物或者是小人们没有一个是雷同的,就连细节的装饰图片都是不同,真的希望自己也能拥有更多的思路,不断的构思,不断地进步。作文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21

  让我们每天再做一次小孩,是朱德庸漫画集《绝对小孩》的序言。读到这一句,便撞击了自己的心灵。突然想起自己童年里曾经的梦想——比如,有特异功能,想去哪儿,便能悠悠地飞过去;比如,有个双胞胎姐妹,不想上课时,她去上课,我跑出去玩——这些梦想随着长大全都模糊起来直至忘怀。在成为教师之后,便猛然间成了“毫无童真”的老夫子;在有了孩子后,便不知觉得也变成那“不解童情”的父母。可童年离我们已如此遥远,如何再做一次小孩呢?在我看这篇文章是时,跟着作者也再次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虽然还是未能找到答案,但似乎也能悟到几分道理。

  在文中有句话让我特别喜欢:小孩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截然不同。他们能以奇特的想法看待任何事物,所以他们对整个世界总是保持着诙谐荒谬的眼光,这和大人对任何事物都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完全相反。只是因为小孩世界对大人世界无益,于是大人拼命想把小孩从他们的世界里拉出来。在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突然在想,现在的我到底是属于大人呢,还是属于小孩。可能我不属于大人也不属于小孩,而是出于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孩。在学校孩子们的心目中,我绝对是个大人,总是把他们往不愿意去的地方拉,只因为他们在做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的事,也是我认为的对他们也毫无意义的事。有时想想还真是不愿意,看着他们这么痛苦地学习着,真是感到很失败。

  一直想让他们能在我的班级快乐地成长和学习,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相差甚远,即使我不愿意,孩子们不愿意,现实会让我变得无可奈何,间接地我也让孩子们变得无可奈何。常对他们发火,为了让他们乖乖听话,我不再对着他们笑,总是厉声呵斥他们,渐渐地,他们变得听话,变得乖巧,可是,我并没有得到我预期的效果。是啊,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强迫着做,怎么能做好呢。正如我们自己,虽然长大了,但真的'是自己很不愿意的事情,做的一定也不会好。在别人把你拉入你不愿意的地方时,本能就会产生一种排斥,这种排斥让你无法集中精力,以至于事情无法做到十全十美。而现在,我能做的,只有想尽办法让他们乐于接受我给他们的世界,让他们自愿进入这个我给他们创造的世界。可是,在这之外,我也希望他们能保留着自己的世界,那种纯真的、只有想象,没有限制,仿佛有好多双翅膀,永远可以在云朵上游戏。

  他们的世界是美好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如果真能每天做一次小孩,那大人的世界与孩子的世界将相互联系,生命的不可思议将会每天在我们身上再流动一次。

  就让我们向孩子们看齐,洗尽铅华,眺望童年,真正永葆青春吧!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22

  今天我读了一副漫画名字叫做《绝对小孩》内容很简短,但是给我的感触很深。

  一天下午阳光明媚的下午,宝儿,五毛,披头相约在公园游玩,玩累了,他们就坐在长椅上,望着一片片树叶落下,宝儿开了口:“我爸妈一直希望我是男生”。众人一阵叹息后五毛说:“我爸妈一直希望我是女生”。宝儿和五毛同病相怜的.对视一眼后,接着一阵叹息。一会儿,宝儿和五毛异口同声地对披头说:“你呢”。披头错了错手,想了一会儿才无奈的说:“我爸妈一直希望我没生”。话音未落,宝儿和五毛就像披头转来同情的目光。当我读到“我爸妈一直希望我没生”时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可是随后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生活中就是如此有的家长不满于现状,比如,生了男孩认为生女孩好,生了女生又认为生男生好,生了一男一女又认为没生好。

  一天我爸爸让我去后院找钳子,我去了趟结果没找到。我爸爸又让我妹妹去找一下就找到了,我爸爸就说:“你怎么不是个女生呢?马马虎虎的,一点稳劲都没有”。那一夜我失眠了,我一直在想我有那么不堪吗?爸爸妈妈我认为生男有生男的好处,生女有生女的好处比如男生力气比较大,可以干一些力气活,女生比较细腻可以干一些细致地活,爸爸妈妈您说我说的对吗?

  《绝对小孩》读后感 篇23

  这个寒假,我又一次翻看了我最喜欢的漫画书《绝对小孩》,封面上有三个男孩,分别是“讨厌”,“五毛”,“披头”,他们身后是展开的彩色翅膀,打开书本,你就可以和绝对小孩一起展开翅膀快乐飞翔,因为这本书讲得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快乐故事。翅膀上还有两行小字:“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只有这些小孩是绝对的。”我查字典,上面说,绝对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完全,一定”的.意思。究竟什么是“绝对”呢?看完书,我就才有点明白了。

  《绝对小孩》的作者是朱德庸,它讲了“披头”,“五毛”,“讨厌”,“宝儿”,“贵族妞”和“比赛小子”四个男生和两个女生的故事。“披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是个有点“不正常”的小孩,批评总是少不了他。有一次,他妈妈说:“不许看电视。”他说:“让电视看我行吗?”我和妈妈也说过这样的话,可是妈妈太霸道,她说:“电视不想看你。”“五毛”是一个不想乖,但是每天都在装乖的小孩,可是父母总是觉得他不乖。他在同学面前是个小丑,在老师面前是个小博士,在父母面前是个小天使,在自己面前是个小魔鬼。到底哪个是他呢,我认为他是个魔鬼,所以才能变出这么多面具。“讨厌”有一个尖叫的人生,碰到他和他父母的人都会忍不住尖叫,甚至他的狗,他的猫看到他都会尖叫。“宝儿”是个稀奇古怪的女孩,跟着一堆稀奇古怪的男生,脑袋里装的都是稀奇古怪的念头。她老想要是人多一个鼻子,多一张嘴巴,多一双眼睛,多一双耳朵会怎么样?其实我也这样想过,要是妈妈给我生个双胞胎妹妹就解决这个问题了。“贵族妞”她有一个贵族的生活,她没法想象没有华服的滋味,没法想象没有佣人的滋味,没法想象没有爸妈的滋味,她连学校大扫除都要带佣人,我想她手和脚经常不用,会不会象人类的尾巴一样退化变没有呢?“比赛小子”他有一对比谁都认真的父母,他只好每天都和别人比赛,而且只能拿第一。他好可怜,得了第二名还要被罚,他爸爸在任何时候都敲着他的脑袋说:“还不去看书”,在他吃饭,睡觉,甚至考试的时候,都在这么说。“比赛小子”奖杯越来越多,可是个头越长越矮。还好,我的爸爸妈妈,虽然对我要求严格,但是也让我吃好,玩好,睡好,所以我的个头越长越高。

  《绝对小孩》真的绝对有意思,我也是个绝对小孩,我不是书里的那六个孩子,但是,我和他们都有一点象。还有我身边的同学们,我们是一群绝对小孩,我们都会做一些绝对小孩的事,有一些对决小孩的想法,还有大人们不懂的,只有我们小孩懂的绝对秘密。

【《绝对小孩》读后感】相关文章:

《绝对小孩》读后感10-27

《绝对小孩》的读后感12-13

绝对小孩读后感作文700字01-13

绝对的牛人作文11-18

你绝对绝对不知道的事实励志小故事02-21

绝对清白幽默故事03-25

绝对老师作文02-14

爱是无绝对歌词04-25

绝对保镖幽默故事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