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时间:2022-06-22 08:40: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2022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通用25篇)

  书,是精神财富,读书可以振奋精神;书,是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步步高升;书,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读书可以开启成功之门。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狼图腾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2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通用25篇)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

  作者姜戎是一名插队内蒙古边境额仑贝尔草原十一年的北京知青。为了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作者从1971年至1996年腹稿了二十五年,初稿于1997年,三易其稿后定稿于2003年。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煌煌五十万言,让我们在书中重新熟悉了草原狼,重新熟悉了草原,重新熟悉了我们的历史,重新熟悉了我们人类自己。

  书中几十个狼的故事连贯,一气呵成。情节曲折紧张,场面宏大而神奇。有大青马勇敢镇静地独闯狼阵,狼口脱险;有蒙古女人和九岁小孩与狼徒手搏斗,生擒恶狼;有蒙古猎人坐山观狼群设伏黄羊,渔翁得利;有石圈里的飞狼之谜,惊人推断;有狼群与军马惨烈的生死决斗,同归于尽;有白毛风和蚊虫的天灾人祸,生死存亡;有狗和草原狼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有人与狼的殊死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万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以及小狼非凡的命运和悲壮的一生……

  最后作者道出了对小狼的忏悔,对蒙古老人的忏悔,对草原的忏悔。震撼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轻意感动的灵魂,让我们在读过之后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无尽地思考。狼在我的记忆中是凶猛残暴的肉食动物,狼外婆的故事伴随了我们的幼年时代。我们汉语的词汇中关于狼的词语,全是对狼的抵毁和贬低: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不堪、鬼哭狼嚎、狼狈为奸……

  看来我们的无知和应试教育让我们对蒙古人崇拜的狼从小就存在着太多的误解和偏见。狼是狗的祖先,狗却与狼势不两立。如今狗已成为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但它从此也失去了独立生存的狼性。

  草原上的牛羊强壮了蒙古人的体魄,草原上的狼锻炼了蒙古人的品格。我们的计划生育造就的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受挫折教育都很差。他们的时代什么都不缺,他们缺少的只是吃苦耐劳,缺少的是像狼一样的性格和狼一样的精神。

  儿子津津有味地听我讲小狼的故事,我却多么希望他能有一点小狼的精神。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群的中的友爱亲情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凶残,但狼只有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会攻击牲畜和人。这比饱暖思淫欲,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

  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狼的狡黠与聪明,使它具有天生的军事才能。狼顽强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使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三十六计中除了美人计外,说不定其余的三十五计都是人跟狼学的。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在大西洋海底的潜艇绞杀战,解放军出奇制胜的穿插分隔包围战术都是狼群战术的一种。

  中华民族就是缺少一点点的狼性,当年几个日本鬼子就能扫荡一个县城,赶着几千名老百姓满山跑。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不会有羊性的百姓,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会有千千万万个黄继光,才会有千千万万个董存瑞。

  我们理解了狼性,也就会明白为什么成吉思汗的铁蹄能够扫荡千军万马横跨欧亚大陆,就会明白中国近代屈辱的百年历史。

  狼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能得以生存,这是每一个有危机感的民族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在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迫发出狼一样的嚎叫。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在这本书里狼性与人性的碰撞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狼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狼群消失了,多米诺骨牌就要倒塌,与狼为敌的草原狗也会从此衰败。

  草原上的老鼠成灾,草场会迅速退化,马也变得懒散起来。草原沙漠化了,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只能变成一种回忆,而牧民也只能从定居放牧改为圈养牛羊。

  看那一年比一年凶猛的沙尘暴吧,生态已开始失去了平衡。生物的多样性已经被打破,打来打去,打尽了“豺狼”最后遭殃的还不是我们人类自己。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2

  读完姜戎的《狼图腾》时我的内心无比的震撼,它震撼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轻意感动的灵魂,让我们在读过之后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无尽地思索。其中最令我感到吃惊的是草原狼坚忍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以及灵活万变的智慧。在汉人的心目中狼是凶猛、残暴的动物。因而在成语里“狼”往往是带有贬义的作用。其实,这种判断是错误的。狼是勇敢,顽强,有着高智慧又团结的动物。《狼图腾》,它让我对狼有了新的认识。

  广阔无边的草原也曾有虎豹,但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都被无情地淘汰了。唯独只有草原狼经起了时间的考验并且最终成为了草原的兽中之王。促使狼千百年来在蒙古草原经久不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团结!在狼群里老弱病残的狼总是受到照顾。吃食时狼也会把食物留给它们一份。在生死关头时狼又把最好的退路让给它们而自己却去面临危险,面临死亡。试问,这种团结的精神又有多少人具备呢?

  狼是智慧的。

  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狼是团结的。

  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狼是勇敢的。

  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狼是个训练师,训练出了一流的战马——乌珠穆沁马。在狼追捕马时,老马、弱马、病马、幼马、孕马、残马落在后面,被狼吃掉,有些马活活跑死,被狼吃掉。只有那些吃得起苦、勇猛的儿马子,才在草原上生存下来。因此,牧民也受到启发,训练出了世界上最强悍的骑兵族——蒙古骑兵,横扫天下。令人闻风丧胆。

  从狼身上,我们学到了智慧、勇敢、团结,正是这样才让狼成为草原的王者,才让蒙古骑兵横扫天下,才让乌珠穆沁马闻名于世,狼才是动物中的王者。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3

  《狼图腾》,这部我己盼望了许久的长篇纪实性小说,让我在一个个血雨腥风、悲怆又令人心酸的场景中,得到了无数的经验教训。这本书仿佛成了我的良师,成了我独一无二的、比《孙子兵法》更深奥的“苍狼兵法”,让我对“狼”这种高尚的“神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破解了我一直疑惑不解的、如同数学中“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

  其实我心中的难题,说白了,可以称之为“草原之谜”。据我所知,宋朝是整个中国史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史中最富裕的国家,虽然每年要向少数民族支付巨额的岁币,但是国库仍然可以说是绰绰有余。虽然历史课上讲的“澶渊之盟”等都说是宋朝在“占优势”的情况下因为个别“软弱分子”(如宋徽宗、蔡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屈辱地求和,从而交岁币的;但是在“靖康之变”和南宋史中,我根本看不出宋朝有任何“优势”。虽然有岳飞、辛弃疾这样的大英雄,但是历史好像总是偏向游牧民族似的,大英雄们不是被冷落就是被杀,皇帝和宰相总是“求和派”。这难道真是历史的巧合?另外,在汉武帝时期,匈奴被汉族赶跑,逃到欧洲后,轻而易举地灭掉了欧洲引以为傲的罗马帝国,竞然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而两千年过去了,原来“被失败者打败的人”却反过来将自己“赢家的赢家”打得落花流水,皇帝被打得东躲西藏,跑遍全“天下”,眼睁睁地看着对方随便蹂躏自己的国家却无能为力。这“奇迹”的根源又在哪?

  其实在《狼图腾》中,问题的答案已经给出来了,那就是“狼性”。狼性,这种给普通人印象只有邪恶,实际上可以说是只有神和狼才真正具有的品质,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词汇。它的内涵是汉人甚至草原人也不能完全理解的。它包括外柔内刚、团结协作、忍耐、有尊严、有责任心等。可以说,你如果没有了狼性,你就必定是一个失败的人。古代游牧民族虽然历史短,长期处于混战状态且经济比较落后,但是相比与狼接触较少的汉人来说,他们从狼那里学到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且每个从狼那里学来的知识,都是温文尔雅的汉人根本无法学到的。而在汉族的阵营里,羊性,绝对是占主导地位的,而那些真正伟大的、拥有狼性的大英雄们,却根本无法阻挡羊性的潮流。有一句话说;“当龙卷风来临时,猪都会飞上天。”而“当羊太多时,狼也会被压死。”于是,仿佛像历史的巧合似的,一个个大英雄都含冤而死,而每次占上风的,总是“羊”。而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一样,主导历史的永远是“狼性”。在汉武帝时期,因为中原大地上出了个百年不遇、极富狼性的汉武帝,于是全民族便有了狼性,成为世界史上最伟大的“片段”。而此后,西方民族都极富激情地追求狼性,而华夏民族却闭关锁国,又变成了软弱的羔羊,而在历史的驱使下,必然会上演出一段惨不忍睹的“悲剧”。

  看看中国近代史,你会发现中国人民的大翻身也是由狼性缔造出来的。从外柔内刚、身体瘦弱而不放弃斗争的鲁迅,到在一次次浩劫中从未倒下的、酷爱汉武帝、秦始皇的伟大主席毛泽东,他们身上不都流淌着狼的血液吗?

  狼性,这个真正主导历史的词汇,让多少腐败的国家灭亡、多少强大的国家兴盛的词汇,作为历史的“作者”,是永远问心无愧的。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4

  《狼图腾》讲的是蒙古草原狼和人,以及其他动物的故事。当然,狼和人、狗之间有爱,也有恨。

  蒙古草原从来都是战场,仅有那些最强壮、最聪明、最能吃能打、吃饱的时候记得住饥饿滋味的狼,才能顽强地活下来。

  羊倌陈阵对草原狼十分痴迷,想近距离地和狼待在一齐,于是,他带了一伙人,还有狗、马、掏狼崽的工具一齐上山去掏狼崽。看到那里,我很激动,掏狼崽多好玩呀!找狼洞、掏狼崽是一件多么刺激的事情呀!一想到那里,我懒得跟着陈阵他们一齐上山去掏狼崽!

  陈阵他们掏了几天,被母狼耍了几次后,最终在一个直径三十厘米左右的小洞里掏到一窝狼崽,一共七只。看到那里,我又看了看文字旁的插图,哇!猪崽们都好可爱哦!它们都挤在一齐,闭着眼睛,耷拉着小耳朵,正在睡觉呢!

  陈阵他们拿走了所有的狼崽,陈阵养了一只,和他一齐掏狼崽的道尔基也养了一只。看到那里,我好激动,如果我在场的话,必须也会养一只,但又一想,母狼一下子推动了那么多个孩子必须会很悲痛的!

  剩下的一只小狼命运都比较悲惨,它们都被道尔基摔死,剥了狼皮,挂在蒙古包顶上了。看到那里,我既愤怒又惋惜,愤怒的是道尔基没有把小狼崽送回到他们原先的家,而是把它们摔死了;惋惜的是蒙古草原狼越来越少了,好好的五只狼,还没见到世界就死了!

  陈阵的小狼一天天地长大了,而道尔基的小狼刚刚学会走路,在玩耍中咬了道尔基的小儿子一下,吓得道尔基一棒子把它打死了。看到那里,我真为道尔基的小狼感到悲哀,狼比狗厉害,比狗有尊严,比狗有骨气,而命运却比狗悲哀!

  陈阵的小狼在他和杨克的照料下,一天长得比一天壮,比在它出生前一个月出生的小狗们高出一个头,比在野地里长大的小狼还要大一圈!小狼还经常和陈阵一齐玩游戏,小狼会把自我薄弱的肚子露出来给陈阵看,陈阵也会把自我的手指头小狼舔,让它轻轻地啃咬,大狗二郎也会让它在自我的背上玩。看到那里,我觉得好温馨,小狼是多么信任陈阵和二郎啊!要明白,在山上,狼都是很害怕人的,遇上狗,都要和狗打一架,把对方咬得头破血流。

  然而大部分牧民是反对陈阵养狼的,有一次两个骑马的牧民借小狼被铁链栓着,就用套马杆套住小狼的头,又爆发性地狠命一拽,把小狼拽得飞了起来,想要小狼的命,而陈阵一向保护着小狼,尽量不让它受到伤害,尽管他也被小狼咬伤过一次。陈阵这种爱护小狼的心使我十分感动,我也要像陈阵那样热爱小动物并保护小动物!

  “熊可牵,虎可牵,狮可牵,大象也可牵,草原蒙古狼,不可牵。”这句话,在陈阵他们搬住新草场时验证了,小狼宁可被铁链勒死,也不肯被搬家的牛车牵上路,喉咙都被铁链勒破了,爪子也被磨出血,但就是不肯走,最终吐血过多,陈阵忍着心中的悲痛,亲手把小狼打死了。看到那里,我也十分悲痛,好好的一条小狼就这样死了!

  看了这本书,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狼,狼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冷血无情,它也是有感情的。虽然小狼最终死了,可是,它那种桀骜不驯,宁死不屈的性格让我很敬佩!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5

  自古以来,狼一直扮演着一个凶恶狡诈的角色,什么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好像只有狼这个字眼才能更好的诠释“坏”的含义。而《狼图腾》却不一样,它没有通过人们长期形成的偏见来看待狼,而是描绘了一个独有魅力,一个虽聪明但不狡猾。

  刚刚拿到书的我,看到书封面上的那双幽幽的眼睛,那是一双多么冷的眼睛,绿莹莹的,射出来的目光像锥子一样,让你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你仿佛从其中看到了草原深处的秘密,和它那种天生的深不可测和强者的威力。封面的黑色仿佛给它盖上了一层迷雾,但那双眼睛却是那么清晰,那么明亮,那么让人感到一种压迫感……

  这本书讲述了:汉族的一个青年陈阵在蒙古的额仑草原和狼图腾的毕利格老人和一些见多识广的蒙古人,在这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渐渐地崇拜上了狼图腾。窥视狼群狩猎、见识狼群偷袭羊群、挖狼洞、养狼崽、面临了狼灾……这些让陈阵记忆犹新的事情慢慢扳转了长期对狼的不良印象,他仿佛看见了一个勇敢、智慧、顽强、忍耐、谨慎、有冒险精神的一个似乎有形却无形的灵魂。这灵魂让他着迷,让他不停的探索狼的奥妙。

  当他看见老练的狼王带领身经百战的狼群,弹无虚发的狩获大量的猎物时,他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群种。种奇怪的举动所迷惑;当他看见狼群陷入一个个艰难的窘境,却丝毫不胆怯、不退缩,反而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困难,他又为狼群非凡的组织能力和智慧而赞叹。狼是一种多么神秘的动物!它的智慧无人能比,它的组织能力超于寻常,它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仿佛与身俱来!它并非人类所想的那么坏,其实,在蒙古族人的眼里,它是毅力、勇敢、智慧、团结等众多品德的化身。

  陈阵模模糊糊地看到且领悟到,狼图腾是一个强大、神秘、极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图腾,它能在冥迷之中影响着一个人的信仰,让狼——这个并不凶恶反而能让人痴迷的灵魂铸进人的心。

  虽然狼会偷食人类的牲畜,但这丝毫不能掩饰狼的非凡的威力,它捉食草原上的鼠类,使草原的鼠灾得到大大的缓解;它运筹帷幄,使人类学到了大量的计谋;它坚强现实,不白日做梦,只为目标而奋斗,比起这一点,我们人类逊色了很多。可许多人类不肯正确的面对狼的优点和缺点,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绝不可能绝对,如果只死拽着狼的缺点,疯狂的消灭狼,恐怕,不久的不久,也将是我们人类的末日了。

  是呀。狼也许只是掠走了一只羊,但如果我们猎杀了一匹狼,就是掠走了一小部分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每一个生物都该受到保护,它们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不可缺少的东西。像剑齿虎、渡渡鸟,这些曾被我们赶尽杀绝的动物,都不可能再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了。难道这些用死亡换来的警钟,难道还不能让人类醒悟吗?可人类好像还没有醒悟在本书结尾讲述了一个如噩梦般的悲惨结局:由于狼遭到了大量的捕杀,曾经美丽的额仑草原已经是一个山不再绿,水不再清,草不再肥,生灵不再丰富,鼠灾严重的地方。再度来到这里的陈阵,心里充满了无法发泄的悲痛和失望。

  在大自然面前,每个生物都是平等的,而人类却愚蠢的认为自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即使是主宰,也不能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6

  曾经有人向我推荐过《狼图腾》这本书,这本书使我感触颇深,精彩的情节,令人反思的行为使我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本好书是经得起人反复翻阅的,所以在今年暑假里我又再次拿起了这本书并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狼图腾》这本书的主角陈阵是一个到蒙古插队的北京知青,他被蒙古那神秘的风俗文化所吸引,被蒙古那神秘的狼所吸引。

  狼是一种自由的象征,他们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与楷模,蒙古的游牧民族对狼有着深深的崇拜。书中当毕利格老人得知陈阵养了一匹狼之后生气地对陈阵说:“狼是送蒙古人的灵魂上腾格里的神灵……”这里就体现了蒙古人对狼的至尊崇拜,他们认为狼是不可驯服的,若是将狼驯化了就是将狼的自由剥离了,就是将狼的灵魂囚禁了,是要受到腾格里的惩罚的。这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由的重视。

  虽然文中陈阵驯养了小狼,但书中结尾里小狼还是回归了自由,哪怕是死了。“风声呼啸、白毛狂飞,小狼像一条金色的飞龙,腾云驾雾,载风载雪,快乐飞翔,飞向腾格里,飞向天狼星,飞向自由的太空宇宙,飞向千万年来所有战死的蒙古草原狼的灵魂之地……”这里就是对自由的描写,对自由狼的描写,“飞”字写出了小狼生前从真正未拥有过的自由。自由是人活着的精神支柱,狼是自由的,所以蒙古人崇拜它们,尊敬它们。

  文明,是一个社会安定发展的基础,是人重要品质之一。在《狼图腾》中有出现猎杀天鹅的剧情,写的是当时从内蒙古农区来的30个民工在新草场扎下根后在那里猎杀天鹅、掏天鹅蛋的事“牧民们疑惑和气愤的看着民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穿汉人衣服的蒙古人也对草原神鸟这么残忍,竟敢杀吃能飞上腾格里大鸟。”杨克也长叹“我过去认为中国的农耕文明总是被西方列强侵略和欺负,可没想到农耕文明毁坏游牧文明,同样残酷狰狞。”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毁坏,更是人们文明意识本身的损坏。当时毕利格老人见用蒙古草原的天条无法镇住那些猎食天鹅的人于是拿着毛主席的语录小红本去问陈阵:“治这帮土匪,该念那条语录?”陈阵实在想不出再最高指示中有那条语录是可以惩治猎杀珍禽的行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法律是多么的不全面。而生活在这个和以前相比法制已相对完善的现代社会的我们已是很幸福了。

  看着文章里那些对猎杀天鹅,破坏草原的描写,看着文章尾声谈及的新到草原的汉人们杀草原狗吃狗肉还有那被步枪猎杀的半大的老鹰,我的内心就忍不泛起一种深深的悲伤,我的眼睛就忍不住酸涩起来:将来还会有美丽的天鹅湖吗?将来的草原还会有“风吹草低见牛羊”吗?文章里写到过毕利格老人唱过的一首歌:

  百灵唱了,春天来了。

  獭子叫了,兰花开了。

  灰鹤唱了,雨就来了。

  小狼嗥了,月亮升了。

  而陈阵听了这首歌后,心里所想的却不如歌词里描绘的这么美好:以后草原上的孩子们还能听懂这首歌吗?到了那时,他们也许会问:什么是百灵,什么是獭子?灰鹤?野狼?大雁?什么是兰花?菊花?

  这就是一种悲哀,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国家的悲哀。人们的文明行为的衰退与文明意识的弱化必将使一个国家走向落后。所以现在的我们就应更注重文明意识的培养,一起用自己的行动构建起一个欣欣向荣的法制社会。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7

  蒙古草原狼可以让我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用我稚嫩的文笔来写《狼图腾》的读后感很难写出草原狼的那种粗犷与沧桑。正如腾格尔说的:“它让我读出了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情亲呼唤的仰天哭嗥。”

  这本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它读完,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草原,对狼,对游牧生活的回忆和难忘,开篇首先将观察狼和蒙古老人给他讲狼开始,一步步把读者带入那历史悠久的内蒙草原,使读者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草原生活的恶略环境,草原人的勤奋,草原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的战斗中,然后将几个知青在草原的生活工作,详细的写在了里面,并使人们更清楚的更近距离的了解狼,了解了狼的团队精神狼对生活的积极拼搏,及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了解狼的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精神,并写出了他们养小狼,观察小狼,对小狼的感情,草原游牧民族对狼的崇敬,对狼图腾的向往,最后,讲述了草原动物的减少,直至销声匿迹,人对草原的过度使用,对动物的过度捕杀,使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当几十年后几个知青再回到草原,草原已经面目全非,没有了当年的美景,没有丰美的草场,没有执掌草原的狼,没有了旱獭,没有了天鹅湖,没有了马群,没有了蒙古包,没有了游牧生活;增多的是摩托,汽车,圈起来的草场,固定的住所,人口和过度放养的牛羊,沙化了的草场。作者也在文章中讨论了人性,并阐述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区别,民族的性格特点。书中更多的是写草原环境的变化,人性的弱点,狼的精神,也将游牧人民和农耕人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游牧人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信仰狼图腾,更加崇拜腾格里,将腾格里视为上帝,而狼就是上帝的手下,配合上帝来管理这篇草原,游牧人名的智慧完全符合生态的发展规律。然而农耕人民只知道掠夺,狼吃羊,就把狼认为是十恶不赦的,将狼赶尽杀绝,为了自己的前途与发展不断的向草原索取,拼命的杀狼取狼皮来讨好上司,一副冠冕堂皇的样子。游牧人民将狼视为老师,是狼教会了他们坚强,更教会了他们该如何在生存,逆境才能出人才。

  从知青的时代跳转到现在,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正是这个道理。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说到这里,我确实佩服姜戎先生,敢与狼搏斗,同时也敢在众人的反对下养小狼,对小狼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的,不断观察,不断学习,来研究小狼的习性。不管如何苦如何累,也从来都不哭喊一句,可是他在看到小狼将死之际,看到草原将毁之时,他哭了,触摸到真正属于他自己内心的狼图腾。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8

  清冷的月光,孤单的身影。寂寞的草原上,回荡着一声声凄凉的嗥叫,如鬼哭神泣,灌进人们的耳朵,直抵人心……

  《狼图腾》,一本让我难以忘记的书。一个叫陈阵的北京知青在内蒙古的额仑草原插队,抓一只小狼崽来研究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终于有一天,他与另外三个北京知青抓到了七只小狼崽,五只当场死亡,一只被带走,他成为了最后一只小狼的主人。从此为养这只小狼,陈阵呕心沥血,一路遭到了牧民的反对。但陈阵保护着小狼,与它一起成长,直到野性十足的小狼轰然倒地。书本最后给出了一个黯然的结局:狼被杀完了,黄沙代替了一切。

  当狼群成为传说,草原成为回忆,而游牧文明也将彻底终结。一切都被黄沙淹没了,草原欲哭无泪。

  一个千疮百孔的草原在我眼中突然放大了,变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无论是草原、是狼还是沙土,都是整个世界的缩影,当草原没落时,整个世界也在没落。

  陈阵为小狼付出了许多,直到最后他才明白,小狼真正需要的是草原上自由驰骋时的血液奔腾,是厮杀猎物时的酣畅淋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它来说只是对草原勇士的侮辱。只有那月下冰冷的嗥叫才能带给它灵魂的冲击。就如作者的感叹:“华夏民族有龙图腾,要是再有个狼图腾就好了!”是呀,汉人崇尚的是龙的力量,而草原牧民敬畏的是狼的精神。狼图腾是草原魂,刚毅、不屈、勇猛、坚强让蒙古的草原狼无所畏惧。

  生命就是这样,简单而复杂,明了而深奥。

  狼的自由独立、狼的强悍卓越、狼的不屈不挠、狼超常的智慧与才能、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狼的亲情与友情、狼与万物的关系……无不给人灵魂强烈的震撼与感动。在狼看来,狗是败类。同是灰狼的后代,只有那些极其懦弱的狼才会去摇尾乞怜,低下高贵的灵魂。在牧民看来,狼是他们的老师。拒绝服从,拒绝被养,是一条狼生存的原则。

  然而,它们却敌不过自私贪婪的人类。

  随着华丽的狼皮入市,草原狼死于一场场围猎。狼瞪大了眼睛也看不出这背后的阴谋是钱。夜空下,凄凉的狼嗥深深地扎进了牧民的心里,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汉人的涌入。人类玷污了神灵,破坏了草原,此刻我忽然明白了,那些杀过狼的草原人民为什么要把死去的狼抛向天空,把狼皮卷成筒,套在竹竿上。此刻,狼落下的是躯壳,上升的却是灵魂,竹竿上的狼皮像一面飞扬的战旗,是牧民对草原与草原狼的敬畏。然而无知的人们切断了人与草原的血脉情,用狼血与黄沙抹上了血腥的一页。若我是草原人,我宁愿失去光明,这样才不会看到草原的枯黄破败。万年草原的没落比千年王朝的覆灭更难以让人接受。

  桀骜不屈的小狼让我看穿了草原的奥秘。书中的小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是生命的狼,是精神的狼,是一篇赞歌,也是一曲挽歌。

  小狼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一触即发的记忆。

  狼深沉、豪放、忧郁而绵远的长调与草原的幽怨、孤独,固执与亲情呼唤的仰天哭嚎,都是悲壮的草原勇士面对苍天如歌的表达;是献给草原最美的感情,最动人的诗篇。面对这曲狼的悲歌,我们应当用灵魂回应灵魂。我们自以为懂得很多东西,却连最简单的都无法把握。

  狼烟、狼梦、狼嚎、狼影、狼魂,一切如梦一般缠绕着我的灵魂。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9

  《狼图腾》是我最近几年看到的一本罕见的书。姜戎是一名在北京受过教育的青年,在内蒙古的贝尔边境生活了11年。这部史诗小说以狼为叙事主题,作者从1971年到1996年有25年的草稿。第一稿于1997年完成,手稿于2003年完成。它花了三十多年,五十万个字,让我们重新理解书中的草原狼,了解狼的精神文化,重新理解草原,让我们也了解草原的历史,重新理解我们人类的自我。

  书中数十只狼的故事是有机而连贯的。情节曲折,场面华丽而神奇。有大绿马勇敢地打破狼的阵,狼的嘴是脱离危险的;有蒙古妇女和九岁的孩子与狼,狼和狼战斗;蒙古猎人坐在山景狼为黄羊和利润;石头圈里有狼的秘密,有狼与马的决斗,有白风和蚊子。自然灾害、生与死;狗和草原狼的生与死,不常见;有一个人与狼的死亡竞赛,作者对蒙古人的忏悔、蒙古老人的悔改以及草原的忏悔进行了阐述。它震惊了我们现在不能轻触的灵魂,让我们在阅读之后不断思考。

  在我的记忆中,狼是一种凶猛残暴的食肉动物,而狼祖母的故事也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在我们的汉语词汇中,狼的词汇被彻底地破坏和贬低:狼心狗肺,在混乱中,嚎叫和哭泣。我们的无知和应试教育使我们对蒙古人崇拜的狼产生了误解和偏见。

  狼是狗的祖先,但狗对狼漠不关心。如今,狗已经成为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但它已经失去了独立生存的狼性。这也就意味着狗永远不能和狼进行对话。草原上的牛羊增强了蒙古人的体质,草原上的狼锻炼了蒙古人的性格。我们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在自我照顾和挫折教育方面很差。亲戚家的儿子很感兴趣地听着狼的故事,但我希望他有小狼的精神。

  狼的死亡,狼的坚忍,狼的爱,狼的智慧,我们所有人的心都在颤抖。狼在捕猎的.时候确实非常凶猛,但狼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捕猎,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会攻击牲畜和人类。这比一个充满热情、欲望和欲望的人高贵得多。狼性怕火,怕光,怕人。

  狼的狡猾和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军事能力。狼不屈不挠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庭责任感,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三十六计中,除了美人计,剩下的三十五可能都是跟狼学的。二战期间悬挂在大西洋上的纳粹德国潜艇,以及解放军在十字路口出人意料的胜利和包围战术是狼的战术之一。中华民族只是缺少一点狼性。一些日本鬼怪可以横扫一个县城,把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赶遍整座山。有了狼的民族就不会有羊的精神,有了狼的民族就会有数千万的黄继光,就会有数千万的董存瑞。

  我们理解狼的本性,我们也将理解为什么成吉思汗的铁蹄能够横扫欧亚大陆,理解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狼可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这是每个有危机感的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在中国,每个人在生死关头都被迫像狼一样嚎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书中狼与人性的碰撞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狼是脆弱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狼群消失了,多米诺骨牌倒下了,与狼为天敌的草原狗也会衰败,草原上的老鼠成灾,草原会迅速恶化,马会变得懒惰。当草原荒芜时,景色变了。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0

  《狼图腾》向我们展示了曾经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的壮丽图景,让我们走进草原人、草原狼艰难、丰富而又新奇的生活。作者十几年的知青生活,使得他笔下的故事读来娓娓动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读罢全书,我还久久沉浸在荡气回肠的故事中不能自已,书中的草原狼更带给了我许多人生的思考。

  1.认识自己的周围环境

  只有像狼一样熟悉草原,熟悉草原的声音,才能因势利导地运用各种战术来捕获自己的猎物,躲避敌人的攻击。狼能利用大雪窝围捕黄羊群,能借白毛风势全歼军马群,能利用地形给小狼崽选择最安全的洞穴,这些无不是建立在它们对草原环境极其熟悉的基础上。

  而做事情也必须先沉下心来好好熟悉自己的周围环境,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对工作环境都不熟悉,那即使你能力再强,也只能“龙游浅滩遭虾戏”了。

  2.讲究策略

  《狼图腾》很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开篇就是一个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役,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真正的作战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这动静之间,却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人不是狼,但狼的种种策略也是在艰苦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而我们的确可以从狼身上借鉴很多东西,但学习草原狼也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战术,而是要锻炼自己勤于思考、灵活应用策略的能力。

  主动的去观察和学习,积极的思考,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实战中磨炼自己。

  3.危机意识

  狼的本领狼的智慧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也是在几千年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各种动物的逃生本能还有来自人的巨大威胁,使得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之中,随时都处在被饿死、冻死、打死的境遇中。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也许正是这个道理。

  4.勇气和血性

  当狼逃生时,它甚至可以咬断伤腿,刮骨疗毒是治伤,而狼是自伤,颇有壮士断腕的壮烈。当狼袭击马群时,它甚至可以选择最残忍的自杀式打法。当搬迁时,小狼宁愿被勒死也不屈从。让人感慨训老虎易,训小狼难。狼与生俱来的血性和傲气,帮助它们在恶劣的草原环境中顽强生存下来。草原上以前也有不少老虎等其它强势动物,最终之所以只有狼强大而独存,原因就在于此吧!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1

  在大一寒假期间表哥极力推荐我看一本叫《狼图腾》的长篇小说,当时,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我,心态已然浮躁,压根没有冲动或者说是毅力去看一部长篇小说。直到这个暑假才真正读了这本书。

  《狼图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它是一部关于狼的著作,更是一部从独到的角度对中国历史进行解读的小说。

  在以前我对狼的认识就是几个词语:冷血、凶残、贪婪,总之是危险邪恶的象征。但是,在读了《狼图腾》这本说后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狼在我眼里变成了智慧,勇敢,团结的象征。狼在蒙古大草原上的主导地位让我惊叹不已,狼在捕食猎物、抵抗侵袭等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和团结让我鼓舞。作者近距离与狼接触的经历,对狼的细致的观察和深层次的思考让我获益匪浅,也让我对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看过这本书后有三点看法:

  第一,狼与自然。

  在广阔的蒙古大草原上,狼本是草原的主宰。但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狼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的缩小,甚至是慢慢消失。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蒙古草原上的人们在很长的时间内是尊重狼的,他们甚至将狼当成神的化身。可是到了近代时期,人们处于畜牧的目的,不断的侵占草原,侵蚀狼的生存空间,甚至去猎杀在他们眼中威胁他们畜牧的狼群。结果是惨痛的,狼群的减少,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是草原的面积不断减少,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美丽的蒙古大草原收到了巨大的破坏。在我看来,狼在蒙古大草原上扮演的是维护生态系统调节的角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正式以为狼群的不断冲击,才为蒙古骑士们筛选出来嘴彪悍的战马,为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式狼群不断捕食人们蓄养的动物,对他们实行了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才有效的遏制了这些自然“除草机”的疯狂扩张,为草原生态的平衡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人性与狼性。

  草原狼在作战中变现出的团结精神,勇敢,智慧以及以身殉职皆令人扼腕叹服。狼群在作战之前一定会明确任务的领导者,并且狼群在作战过程中从不盲目行事,一定会指定详细的计划。当然了,他们是无法像人类一样以书面行事表达,但是他们能够做到各个单位明确自己该做的事情,该怎样去做。这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第三,狼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在与草原狼群进行不懈抗争的漫长历史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具有狼性的游牧民族,他们身上带有狼的气息,狼的影子,狼的性格。可能在我们汉族文化里面,狼是代表的邪恶、冷酷和残暴。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离不开狼。汉族人所崇拜的“龙文化”不是完美的,它有着太多的缺陷,正是游牧民族的“狼文化”一次又一次的为“龙文化”注入活力,才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受益良多:狼的勇敢,狼的智慧,狼的团结,狼的坚强等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我相信这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2

  有幸阅读了姜戎先生所著的《狼图腾》,书中那些与狼有关的故事,改变了长期以来自己对狼的认识,受益匪浅。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狼是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凶狠险恶的代名词,正如作者所述,与狼有关的词汇也尽是些贬低之词,比如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等等。但作者通过对狼的近距离观察与接触,却给出了狼的另一面。狼有极强的爱心,为了自己的子女、家庭、群体,必要时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狼有着宁死不屈的性格,几千年来还不曾遇见狼被人驯化的先例;更为重要的是,狼通过自己的追杀和追逐,维护了大自然的平衡,也维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原始动力。可以说,如果没有狼,蒙古草原将不复存在,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受到极大的破坏,人类的历史可能就要重写。作者认为,狼与人及其它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因此,作为大自然儿女之一,有着更为高级思维的人类,更应该像狼一样去维护大自然的面貌和平衡,而不是无休止地向大自然去索取,去挤占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

  狼与蒙古人千百年来形成的那种默契,体现了最为原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蒙古人爱狼,是因为狼能够更好地帮助蒙古人控制危害草原的诸如旱獭、草原鼠等动物的数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草原草长青、水长流;因为狼的存在,为蒙古人训练出了世界上知名的草原蒙古马。蒙古人敬狼,是因为狼身上的那种聪明和智慧、勇猛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成为了蒙古人性格形成的宗师和起源。蒙古人也打狼,因为通过打狼,控制狼的过度繁衍,以维护草原的自然平衡;通过打狼,练就了蒙古人的凶悍和无畏的精神。也正因为有了狼的存在,才造就了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同时更应该看到,正是因为蒙古人与狼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存在,成功地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使蒙古草原、蒙古人、蒙古文化流传至今,为人类留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初版本。

  与狼共舞应成为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现在国家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绿的环保,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如果蒙古草原狼如果真有人的思维的话,应该为此动容流泪。书中最后部分对蒙古草原过度开发的描绘,确实让人震撼,让人痛心,让人流泪。草场退化了,原来恰似绿海的草场,变成了“远看有草近却无”的半戈壁;河水变少了,原来能够泛舟的大河变成了一步能越的小溪;湖泊干涸了,原来百鸟翻飞的天鹅湖,变成了臭水塘。特别书中对天鹅湖被毁的描写,更是使人伤心、痛心,那些盲流对天鹅湖的摧残,不仅摧毁了自然界中的天鹅湖,也摧毁了人们心灵上美的化身的天鹅湖。好在书中也给人带来了一点希望,就是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最后会给人类自身带来不尽的危害。我想,这对狼、对人、对大自然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福音。因此,我认为,人类一定要学会与狼共舞。学会与狼共舞,人类才能变得更加宽厚和理智;学会与狼共舞,才能够化消极为积极;学会与狼共舞,才能变得比狼还要勇敢和坚强;学会与狼共舞,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3

  我小时候非常淘气,每天晚上都不愿意按时睡觉,妈妈常常吓唬我:“快睡,再不听话就会有‘大灰狼’来吃掉你”,我总是笑着跳着,朝妈妈做个鬼脸,说:“现在的狼都在动物园里关着呢,跑不出来!”反正我是不怕狼的。

  再大一些,我在好多地方的动物园里都看到过狼,那里的狼从一出生就呆在铁笼里,吃被人类加工过的食物,被人类观赏。百科书中对狼的描写:凶恶、狡诈、勇敢、团结等这样的词语在我心中仿佛只是个虚影,根本不能把它们与动物园里大狗一样的狼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我读完《狼图腾》后,我的心被书中蒙古草原狼所表现出的精神深深的震撼:凶猛进取、威武不屈、追求自由、刚毅坚强……这样的精神一直支撑着蒙古草原狼走过无数个世纪,存活了几百年,也是因为这种精神,使狼成为了蒙古人古往今来的图腾。

  蒙古人对狼又爱又恨。 他们视打死狼的人为勇士,却又抱着以肉还肉的心态将自己死后的身体奉献给狼。他们常常杀狼,却将狼看为真神腾格里最忠实的伙伴。在他们看来,草原母亲最爱的孩子不是马,不是羊,而是草原狼,她赋予了狼完美的体型、尖利的爪牙、厚实的皮毛、敏锐的嗅觉…… 蒙古人的忍耐是狼教的。 草原狼能忍,它们可以在零下30多度的时候,在冰天雪地里围猎黄羊,整整两天两夜不动声色,在黄羊群吃得很饱,跑不快的时候猛冲上去,几乎每只狼都能抓到羊。 蒙古人的责任感是狼教的。

  草原狼从不独吞猎物,总是与家族的每一匹狼分享,它们会承担狼崽和老狼的抚养,它们对家族有着不可磨灭的责任感。

  蒙古人的冷静是狼教的。 草原狼不管在多么危急的时候,都能冷静的“调兵遣将”杀出重围,头狼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一头老狼的镇定,足以挽救整个狼群。

  蒙古人的宁死不屈是狼教的。 草原狼是无法驯服的,自由是它们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它们宁意战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也不肯在铁链下安稳度过一生。

  蒙古人是狼的徒弟,狼是蒙古人的精神图腾。 在蒙古人心中,狼、草、人、畜是一个整体,狼吃黄羊和黄鼠,使草原不受破坏,人才能在草原活下来,牲畜吃草,狼吃牲畜,为了控制狼的数量,人又要杀狼。这是大自然千古流传的草原铁律。

  但这一切都在人类开始想要征服自然时改变了。 猎人大量捕杀狼,渐渐的,狼在草原上销声匿迹了。人们肆意养殖牛羊,将草原变成了麦田、菜园……

  读完《狼图腾》,我的心情很沉重!!! 在草原狼被捕杀殆尽的今天,在野生动物日渐稀少的今天,在人类的野心开始膨胀到幻想要彻底征服大自然的今天,我们大量砍伐树木,我们不顾草原的负荷圈养牛羊,肆意毁坏草原…… 大自然惩罚了我们:森林变成荒野,草原变成沙漠,生物种类灭绝速度增快…… 我们是否应该检讨,我们是否应该明白,只有像蒙古人对待狼一样对待大自然,像蒙古人敬畏狼一样敬畏大自然,才能够长久的在地球上存活下去?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4

  《狼图腾》这本书已经热了一年多,现在才写评论有些晚。因为我对时下流行的商业炒作总是心怀疑虑,直到发现很多人都读过,才决定也去一读这本媒体盛赞的”奇书”。于是一些想法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作为一本小说,本书的文学性实在不敢恭维。其实既然作者不够专业,善良的普通读者完全能够理解并原谅其写作技巧的拙劣。然而,作者无法将意图表达的观点融入故事情节中去,便每每在一段描述后,插入大段议论,手法简单到只能用”甲说”、”乙说”,”甲又说””丙插话说”之类的语句来表现,实在业余之极。小说不是论文,这些大段的生硬说教,粗暴打断读者的连贯阅读,以作者的观点强行代入读者的思考,阅读时的乐趣与思考权利荡然无存,即使作为普通读者也无法忍受。然而,作者仍然无法完整清晰阐明他的观点,只好在最后亲自代入主角,开讲一堂伪学术报告---之所以用伪字形容,实在是这篇文字不过貌似有学问的学术报告罢了。这种文体也能当作小说发表,我多少理解了中国现阶段小说不景气的原因。在我看来本书更象一部论据过于冗长的学术论文。

  如果抽掉作品中的论文部分,此书倒也勉强可称作一部描述草原风情的好小说。说勉强,是因为该书的文字水平一般,读完全书,作者极力赞美的狼不但没能感染我,反而影响了这种孤傲动物作为一种象征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看在小说的情节不同寻常,就算作好小说吧。书中传递的草原风土人情是否真实倒无所谓,情节是否真实也不是评价小说优劣的标准,至少可以当成奇幻类小说阅读。

  而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则面目模糊甚至虚假。先看作者着力刻画的蒙族人物。全书中的第一智者毕利格老人,一望而知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作者硬生生编造出来的一个用于说教的工具罢了,具体原因非我这完全业余的普通读者所能说明,只要有阅读过几十本小说的经验就能感觉到。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么智慧的老人存在,但作者把他作为一个小说人物则塑造的很虚假。既然只是一个没有文化、奴隶出身的人,怎能时刻都在与主角进行汉蒙文化比较的讨论与交流,说出那么多睿智的话呢?勇士巴图在马群保卫战惊鸿一现后,便没有什么戏分了,此人塑造的虎头蛇尾。本来我一直以为可以在后文看到有关他的更多更精彩的故事,然而我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小说这个完全让人出乎意料的情节倒是有些欧·亨利的味道啊。其实作者完全可以通过对他的描写表现蒙族人民的勇敢彪悍、豪放坦荡等等优点,而不是一味干巴巴的大唱赞歌,这才叫小说手法。只有嘎斯迈与巴雅尔两人虽然戏分不多,却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至于小说中的汉族主人公,则形象苍白平面,在本书描写的年代里没有感觉到起伏变化,不象知青,更象一名老成的文化比较学学者。

  其次,来看看这部学术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述方法。

  那些诸如环保、生态平衡的论点,虽不新鲜但绝对正确,我要举双手赞成。但是,观点没错,实现方法却很需要商榷,这些问题即便是专家们,也无法轻易研究出解决之道,而且这并非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本书的主旨无它--血统论罢了,其他的只是高贵血统民族的必然表现。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5

  近几天,怀着敬畏之心,我虔诚地拜读了姜戎的小说《狼图腾》,平生第一次为了一本书在书架前足足站了半天而不觉得累,也不觉得饥渴,全神贯注,像是着了魔的我,匆匆买下这本书。回家后,我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越读越不忍心看下去还越看越想看下去,真是欲罢不能!不为别的,只为可怜那狼的命运。

  起初我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捕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

  没读这本书之前,在我的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因为是食肉哺乳类动物,他也只能去欺负狐狸、老鼠。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的凶猛罢了。就像一部电影中的角色,它只能也永远做配角。可是,捧读《狼图腾》,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我从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

  其实,狼是智慧的。

  这一点狼在草原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有计划有组织,难道不是我们群居人类的榜样?

  狼是团结的。

  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的。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狼群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这不正应了那句:人心齐泰山移。

  狼是勇敢的。

  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围壮马的壮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狼也是前仆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那残留在草尖上的血迹不足以写尽他们的勇猛无畏。敢问,茫茫草原谁与争锋?

  狼处在草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狼,草原也不复存在。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是非常了解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恨狼,同时也爱狼,杀狼同时也崇拜狼。人和狼就在这微妙的关系中生活了数千年。狼也成为了那里文明的起点,那里人们的歌声,舞蹈,以及人性的豪放,无不和狼有着密切的关系。听!辽阔草原的尽头,传来的高亢、悠扬、凄婉的牧歌里,总会让人品味出勇敢,勇猛的信念。团结战斗的狼者的信心。

  然而这一切被一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破坏了。他们开着大马力的吉普车,扛着射程极远的步枪肆意捕杀那里的草原狼,其惨绝狼寰让人瞠目,让草原牧民结舌,让狼群发出足以震撼前世今生的哀嚎。可是那些盗猎者却因此而乐此不疲。

  当我看到一匹大狼被一辆吉普车狂追了20公里,可怜的大狼费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带着不屈的眼神轰然倒地的那一刻,我再也读不下去了,这时的狼是英雄。而人,成了最卑劣的动物。罢了,罢了,不读也罢,泪眼模糊中,我在心里呐喊:就让草原的腾格里来惩罚那些在草原上疯狂屠杀的“人好”吧!我心中的腾格里: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在这里,跪求您,睁开您文明的双眼,惩罚那些刽子手吧!我双手合十,对苍天许下宏愿:愿黄沙掩盖那些所谓的文明,愿新一代少年从《狼图腾》走向浩瀚的沙漠,广袤的森林,辽阔的草原,去拯救像狼群一样惨遭屠杀的物种。

  在这里,我高声疾呼: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住手吧!那些大肆破坏自然的盗猎者!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6

  自古以来,狼一直扮演着一个凶恶狡诈的角色,什么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好像只有狼这个字眼才能更好的诠释“坏”的含义。而《狼图腾》却不一样,它没有通过人们长期形成的偏见来看待狼,而是描绘了一个独有魅力,一个虽聪明但不狡猾,一个神奇让人惊叹的草原精灵。

  首先封皮上的那双幽幽的眼睛,深深地震撼住了:那是一双多么冷的眼睛,绿莹莹的,射出来的目光像锥子一样,让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我仿佛从其中看到了草原深处的秘密,和它那种天生的深不可测和强者的威力。封面的黑色仿佛给它盖上了一层迷雾,但那双眼睛却是那么清晰,那么明亮,那么让人感到一种压迫感······

  一个年轻的汉族知青——陈阵,当他看见老练的狼王带领身经百战的狼群,弹无虚发的狩获大量的猎物时,他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群种种奇怪的举动所迷惑;当他看见狼群陷入一个个艰难的窘境,却丝毫不胆怯、不退缩,反而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困难,他又为狼群非凡的组织能力和智慧而赞叹。狼是一种多么神秘的动物!它的智慧无人能比,它的组织能力超于寻常,它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仿佛与身俱来!它并非人类所想的那么坏,其实,在蒙古族人的眼里,它是毅力、勇敢、智慧、团结等众多品德的化身。

  陈阵模模糊糊地看到且领悟到,狼图腾是一个强大、神秘、极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图腾,它能在冥迷之中影响着一个人的信仰,让狼——这个并不凶恶反而能让人痴迷的灵魂铸进人的心。

  为什么成吉思汗只有区区几万大军,却能够横扫东亚,建立一个强大而神秘的王国?许多蒙古族人都毋庸置疑地认为: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是草原人。一个草原人,是必须与狼打交道到的,而与狼打交道,不知不觉中,狼的智慧就慢慢融入了成吉思汗的思维中。无论是狼训练的方式,还是狼打仗的计谋,或者是狼的毅力、勇敢、思维方式,都将给成吉思汗带来不可小看的威力。

  这就是狼啊!虽然狼会偷食人类的牲畜,但这丝毫不能掩饰狼的非凡的威力,它捉食草原上的鼠类,使草原的鼠灾得到大大的缓解;它运筹帷幄,使人类学到了大量的计谋;它坚强现实,不白日做梦,只为目标而奋斗,比起这一点,我们人类逊色了很多。可许多人类不肯正确的面对狼的优点和缺点,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绝不可能绝对,如果只死拽着狼的缺点,疯狂的消灭狼,恐怕,不久的不久,也将是我们人类的末日了。

  人类是自私的,他不能容忍任何一种生物来掠夺他的财产,而目光短浅的他不知道,在他残忍地残害了一个生灵的同时,大自然都将给他记上一笔永远不能抹去的账,而这笔账,在未来,将放大无数的威力,慢慢的偿还给他。陈阵懵懵懂懂的领悟了。

  人类向在他们心中罪深恶极的生物,一次次举起了屠刀······在这本书的结尾,讲述了一个如噩梦般的悲惨结局:由于狼遭到了大量的捕杀,曾经美丽的额仑草原已经是一个山不再绿,水不再清,草不再肥,生灵不再丰富,鼠灾严重的地方。再度来到这里的陈阵,心里充满了无法发泄的悲痛和失望。

  在大自然面前,每个生物都是平等的,而人类却愚蠢的认为自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即使剥夺了,但总有一天,还是会还的。人类啊,醒醒吧。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7

  《狼图腾》的主线是内蒙古的一片千年大草原的迅速毁灭。至于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可以说有很多,也可以说只有一个——说有很多原因是因为国家不合理的垦荒政策、"红而不专"且爱沽名钓誉的领导、肆意破坏不顾后果的"盲流"以及背弃道德与信仰、利欲熏心的蒙古人内奸等,客观上都促成了大草原的衰亡。而如果说只有一个原因,那罪魁祸首就一定是人的贪欲。之前所提到的那么多原因都可以用"贪"这个字一言以蔽之。

  那么,"贪"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危害呢?

  "贪"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它是人类共同而又顽固的弱点,所造成的失败案例也不胜枚举。拿破仑、希特勒都曾横扫欧洲大陆,却都由于贪心而树敌太多,激起这些敌对国家间建立紧密的同盟关系,令妄图以蛇吞象者无法抵挡。美国众多投资银行由于贪心,以金融衍生品投资为幌子无节制地圈钱,最后前几年的经济危机让这些吹得过大的泡沫瞬间破灭,投行们或倒闭或重组不一而足。这些例子都阵营了"贪"所造成的欲望无限制膨胀会对其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这种人性的弱点能被克服吗?

  其实,人性的许多弱点我们都在克服,且已卓有成效。比如,作为动物的我们在固定时间必须得睡觉;而现在,哪个人会说自己一辈子没开过夜车?还有耐力跑时克服"极点"、士兵克服对残忍场景的恐惧,这些都是人类对自身弱点的挑战。我相信"贪"也是如此,只要找到了克服它的正确方法,且有足够的毅力,一些人类定会像克服其他弱点一样克服贪欲。

  那么如何戒"贪"呢?

  我认为,人对享受的渴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有两点需要做到:首先是人要学会感受快乐。一些人无休止地赚钱,买豪宅,买跑车,快乐指数却很低。不可否认,这些人在赚钱时创造的价值一般比向社会索取的要大。然而,如果索取的这些高成本产物无法给索取者带来满足,这些东西还是和浪费没什么太大区别。为了追求未来的快乐而忽视了眼前的快乐,是"贪"的一大诱因。还有就是要有对物种发展的责任感。父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为子孙留下遗产;国家遭受侵略时无数英雄甘愿为国捐躯。事实上人类也是个大家庭,却少有人意识到。我们在享受的同时,千万不能剥夺后来者,也就是未来的人类的权利。我们与他们再息息相关不过了。我们要树立"全人类意识",让每个人知道个人不是独立而存在,是肩负着延续物种的历史使命的。明白这一点对人类戒贪并实行有节制享受至关重要。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克服人类自身弱点这个课题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而"戒贪"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相信,当这个弱点渐渐消逝后,草原狼与草原的悲剧将不会重演,人类文明将迈入新的阶段!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8

  一提起狼,想必你一定会想到它那口锋利尖锐的牙齿和那双令人恐惧的狼爪,你也许还会想到狼吞虎咽、狼心狗肺、鬼哭狼号等一些有关狼的成语和《小红帽》、《东郭先生和狼》、《狼和七只小羊》等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狼故事。自古以来,我们华夏儿女对狼恨之入骨,一提起狼就会咬牙切齿。我们把最恶最毒的人说成狼心狗肺,把欺负女人的人叫做大色狼,说最贪心的人是有狼子野心,把美帝国主义叫做野心狼,大人吓唬孩子,就说是狼来了……而生活在中国北部的蒙古人民却把狼当神一样地供起来,活着时候学狼,死了还把自己喂狼,这让我十分迷惑不解,是狼的什么品质影响了蒙古人,感动了蒙古人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这本书——《狼图腾小狼小狼》。

  这本书写了在蒙古游牧的北京青年——陈阵,对蒙古狼很感兴趣便想养一只狼,来观察狼。有一天,他和朋友杨震掏了一窝还没睁开眼的小狼,他们满心欢喜地将小狼抱回了蒙古包,细心抚养:用狗奶喂它,渐渐地小狼长大了,它吃的越来越多,小狼从来都是狼吞虎咽,从不细细品尝,连肉上的一根毫毛都不放过,一点不剩,从不浪费。小狼很聪明,刚被陈阵挖出来的时候,它一动不动,原来它在装死求生呢;烈日炎炎的夏日,为了避暑,小狼为自己挖了个洞,躺在里面十分凉快。狼有很强的团体意识,狼的友情和亲情令人感动,狼的哭腔,能把人畜哭毛哭慌,搅得人毛骨悚然,让人不战自败。小狼有着宁死不屈的精神,宁可死也不愿让人牵着走,甚至最后被铁链勒死在茫茫的蒙古草原。

  读到这,我泪如雨下,小狼为了自己的自由失去了生命,我也终于明白蒙古人为什么将狼设为图腾了——狼具有惊人地智慧,使人敬佩、让人刮目相看,人们要是想打狼就是打仗,斗体力,斗精力,斗智斗勇,三十六计除了美人计使不上,什么计都得使。狼追求自由,为了自由宁愿去死。狼的友谊与亲情让人感动,母狼为了保护小狼挖了好几个洞,用那些空洞引开人们,吸引人们的注意,有时母狼为了小狼的安全,会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小狼,任凭子弹打得自己皮开肉绽、鲜血迸溅。狼强悍卓越,狼不屈不饶的高贵灵魂,狼坚不可摧的团体精神、狼为大自然做的巨大贡献……无不给人们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和感动,这不也正是我们中华儿女所需要的品质吗?

  狼的团结、强悍卓越、不屈不饶、不怕艰难、追求理想的优良品质不正是我们90后和00后所需要的吗?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在温室般的家庭里生活着,享受着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早已失去了骨子里独立自强的本性,和追求理想的奋斗力,我们早已成为社会中的绵羊,生活中的弱者,无法面对艰难重重的考验,无法承受社会中的沉重压力,无法解决一些巨大的困难。我曾记得周恩来12岁时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看了这本书后,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现代的青少年需要继承一些狼的优良品质,要学会去面对困难与挫折,要学会独立自强地生活,要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像狼一样团结、强悍卓越、不屈不饶,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小狼老师,你教了我那么多,那么多,使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软弱,我会变得坚强起来,我不会让你失望的。狼老师,谢谢你!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19

  《狼图腾小狼小狼 》是姜戎写的,讲述了大学生陈阵在蒙古草原养了一只蒙古草原狼的故事。

  以前,我一直认为狼是最坏的动物。因为人们常常把最恶毒的人说成“狼心狗肺”;把最贪心的人说成是有“狼子野心”,就连大人吓唬小孩都说“狼来了”。

  但是,读完这本书,我的看法却彻底改变了。在书中,狼的自由独立、狼的强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与才能、狼不屈不挠的高贵的品质、狼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狼之间的亲情与友情等等,一次又一次地带给我心灵的震撼与很多的感动。我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着。我看到了狼身上智慧、团结、勇敢、忠贞、顽强等的优秀品质。

  蒙古人有一句话,说“熊可牵,虎可牵,狮可牵,豹可牵,大象也可牵。蒙古草原狼,不可牵。”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熊、虎、狮、豹、大象等动物都可能被人类驯服,但是蒙古草原狼却不可能被人类所驯服。可见,这一句蒙古人的俗语就一语中的的表现出了草原狼的顽强与不屈。

  蒙古草原就像是战场。只有那些最强壮、最聪明、最能吃能打的狼,才能顽强地活下来。狼打仗其实就是斗体力、斗精力、斗智斗勇。三十六计除了美人计使不上,什么计策都使用。而且,他们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们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极有章法。狼会打近战、夜战、奔袭战、游击战、迂回战、运动战,甚至连地道战、青纱帐战也能打。可以说,狼简直是“天下第一兵家”。

  而且,狼的团队精神也令人震惊。草原狼的集体观念特别强,特抱团,绝不会让弟兄和家人吃亏。最后走的那匹狼,一定是最有本事也最有劲的头狼。最著名的故事就是那个“飞狼传说”。有一次,蒙古游民为了防止狼来偷羊吃,就用石头建了一人多高的羊圈,然后安心睡觉去了。到了夜里,狼群来进攻。首先,由一只大狼蹲在地上,另一只狼踩着它的肩膀跳进羊圈。等它吃饱了,再跳出来,换掉先前的那只大狼。等大狼吃饱了,再跳出来,让另一只狼跳进羊圈吃羊。就这样,重复轮流吃羊。等狼群的狼全部吃饱了,羊圈里的羊也出不多全被杀光了,羊圈里的血也出不多有两指厚。可见,狼是多么的抱团,集体意识真强啊!

  此外,狼很有智慧,很懂得道理,做事很有章法,其中有许多做法难以置信。比如,在第一次掏狼窝时,陈阵和杨克带着铁叉、蒙古刀和二踢脚等工具。陈阵计划好先让自己的猎狗黄黄和二郎进洞引狼。等母狼出洞,陈阵再从洞口采用关门打狗之计,把小狼捉出来。但是,黄黄和二郎虽然成功的把公狼引出来了,但是,谁曾想到,母狼早就带着小狼崽们从一个洞口跑掉了。陈阵和杨克百白忙活了一场。显而易见,这个洞是狼一家早就准备好了的。可见,狼是多么的有计划、有计谋!就像那句俗语所说的,未雨绸缪,真有智慧啊!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以前对于狼的错误的偏见与认识。我应该向狼学习。学习它的勇敢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面对挫折或者失败时,我都应该不气馁、不退缩,而是知难而进,运用智慧,想方设法,努力去解决问题。

  如果有机会,你也买一本《小狼小狼》,快乐地阅读吧!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20

  我是蒙古族,我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更喜欢草原文学,《狼图腾》让我重新认识了草原,重新认识了草原狼,重新认识了我们人类自己。

  书中几十个狼的故事有机连贯,一气呵成。情节曲折紧张,场面宏大而神奇。有大青马勇敢镇定地独闯狼阵,狼口脱险;有蒙古猎人坐山观狼群设伏黄羊,渔翁得利;有石圈里飞狼之迷,惊人推断;有狼群与军马惨烈的生死决斗,同归于尽……最后作者道出了对小狼的忏悔,对蒙古老人的忏悔,对草原忏悔,震撼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轻易感动的灵魂,让我们在读过之后不由自主地产生无尽的思索……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不同,作为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不曾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人,我的感受不同于别人。

  1、要了解自己工作环境中的老师、学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像狼一样熟悉草原,才能因势利导地运用各种战术捕获自己的猎物。我们当一线教师的人,必须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备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水平。

  2、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勇气,保持旺盛的前进动力。

  几千年过去了,大草原上很多动物销声匿迹了,而草原狼却顽强的活下来,靠的是什么?是必胜的勇气,战斗的决心。

  人生中总有困难与挫折,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体会到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快乐。

  3、要学会运用策略

  《狼图腾》中草原狼的进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对战术的安排,对天时地利的把握,颇有战略家的味道。我们可以想远一点,如果我是一匹草原狼,那工作起来应该是怎样的状态?

  人不是狼,但我们可以从狼身上借鉴很多东西。我们要主动去观察和学习,积极的思考,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磨练自己,光有一腔热情和美好的想法是不够的,纸上谈兵是绝对行不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要学会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运用策略。

  4、要对竞争充满信心,做好准备。

  广阔的草原危机四伏,狼群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始终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中。

  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你不放松,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激发自己的潜能。我们学习草原狼也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战术,而是要锻炼自己,勤于思考,善于竞争,敢于竞争,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研究型教师。

  5、工作中要有团队精神,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们要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把教学搞好,提高学习成绩。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的自主性都得以充分发挥,个性都得以张扬。树立起集体意识、互助意识,只有具备基本的团结协作精神,才能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读过《狼图腾》这本书,这的确是一本好书。第一次我是在网上观看的这本书,第二次又在学校图书馆借读了这本书。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一名蒙古人,我的心灵再次得到洗礼。

  汉语中有句名言: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决定再读一次《狼图腾》,从文章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为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夯实基础。

  但是,美丽的草原日渐减少,是人类打破了草原的平衡,最终,受害的还将是我们人类自己。

  所以大家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快速行动起来,共创和谐的绿色草原,让草原上充满绿色,让草原狼自由驰骋。关爱草原,关爱自然,与狼共舞!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21

  白眼狼、中山狼、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提到狼,好像没什么好地方。但是读完《狼图腾》后,我们也许会对狼有新的认识。

  狼很聪明,警觉性很高。它们能闻出夹子上人的气味,它们会用假洞穴迷惑敌人,黄奔跑速度快不容易捕获,它们不会直接去追捕,而是守上黄羊一夜,等黄羊憋上一肚子尿跑不起来再捕捉。陈阵养的小狼用铁链锁着,天气无比炎热而又没有任何遮蔽,陈阵想尽办法也不知如何为小狼解暑。当他和毕利格老人都为小狼的生命担心时,谁也没想到小狼居然自己掏了洞,钻到里面去避暑。当读到此处时我也被小狼的聪明给折服了,我想到了伞,想到了水,可没想到打洞。

  狼不但聪明,更有智慧。在那个白毛风的夜晚袭击那批战马时,它们把围赶到大泡子中,让马跑不快。围猎黄羊时,它们把黄羊追赶到厚雪坑中,使得黄羊不能动弹,还能将黄羊像冰箱一样储藏起来。它们选定在雷电交加的夜晚偷袭马群,让马官们的强光手电、响亮的马镫及和喊声在雷电之下毫无用处。它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捕什么样的猎物,该捕多少留多少,让生态维持着平衡。它们懂天时,懂地利,也懂得取舍之道。

  狼非常团结。草原狼称霸草原,驱赶老虎猛兽,获取猎物,凭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结配合,群起攻之。入圈偷羊,踩狼背、羊背,围捕猎物分头攻杀,即使在被上百的人、马、狗围攻之时,也能不乱阵脚,站成圆圈而狼头向外,咬死冲入战阵的大狗。生,协作捕食,死,浴血奋战。在狼族中,没有懒汉,没有逃兵。“狼群为啥就能霸住草原?就是因为儿狼群比老虎花豹抱团齐心。”

  除了团结,还有高速高效。狼的战斗从来都是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它们的奔跑快如闪电,它们的吃食也是狼吞虎咽。快速地追赶,快速地厮杀,快速地吞咽,也许德国的闪电战术便受益于此。

  狼的战斗力来源于它们的责任心。狼是有责任心的。它们协同作战而又分工明确,头狼带队,大狼侦查、放哨。责任心使它们拥有铁骨,也有柔情。狼妈把吃到肚子里的肉吐出来给自己的孩子。被掏掉狼洞而丢了狼崽的母狼彻夜哀嚎。杀死的黄羊被留下一部分,给那些老狼、病儿狼吃。“狼打食想着自个儿也想着儿狼群,还想着跟不上狼群的老狼、瘸狼、半瞎狼、小狼、病狼和产崽喂奶的母狼。”这是当陈阵问老阿爸那么多黄羊狼吃不了怎么办时阿爸告诉他的话。我想到,有的人不如狼。

  狼并不是总能吃到猎物的,一年的大多时间里它们的食物难以猎到而威胁到它们的生命,恶劣的环境使得它们性格坚忍而不怕吃苦。它们不挑食,新鲜的吃,腐败的也吃,大的吃,小的也吃。从打来的狼肚子里能发现草原鼠、旱獭,而在被搓粉的干狼粪中只有动物的毛,它们甚至能把骨头消化掉。陈阵养的小狼将草原鼠从头到尾连一根鼠毛也没有剩下,从狼的基因中来说,今天必须吃饱,能吃多少吃多少,因为下一顿饭不知何时会吃到何物。

  生活的艰难更让狼拥有顽强和无畏的性格。包顺贵带着兵团的神枪手追捕放哨的狼跑出了几十里地,直到大狼累死,依旧巍然蹲坐。还有那一双被这位包主任追杀的两条恩爱老狼,公狼毅然跳崖,母狼钻进石洞在被烟熏的情况下,捣毁石洞宁可被砸死也不被捉住。狼,视死如归!

  “不自由,毋宁死”陈阵把小狼养大,可小狼就像一个一生被囚禁的勇士,为自由最终战死。它不停地挣脱着锁链,它在深夜向远处狼群哀嚎,它只许自己用铁链牵着陈阵而绝不让陈阵牵着它,它与牛车的的不断较量使得它食道严重受伤,它为了争得几节铁链的加长、争得“领地”几寸土地的拓宽而鲜血满地……它为了自由,为了不像狗一样的活着而死去。“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就是打不败他”。

  《狼图腾》让我感受到了狼的可敬之处,勇敢、智慧、顽强、忍耐、责任、自由,它不屈服、不满足、永远战斗、不断进取……做人是不是也要去掉羔羊的懦弱、狐狸的狡猾、猪的懒惰和虎豹的自私,而更多一些狼的性格与精神。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22

  读了《狼图腾》这本书,我感到了汉族人是多么的愚笨、懦弱,草原狼是多么的聪明、机警、强悍、狡诈、勇敢、机智、雄心。

  这本书主要讲狼,但也映衬出了额伦草原的茂盛。但我们呢?我们不但不保护它们,还在额伦草原上大肆地杀戮草原狼,以为草原狼是个天大的祸害。而且我们还唱着“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这样有着歪理的歪歌。当时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这样的道理。而蒙古人呢?就算他们杀狼也像成吉思汗一样不把狼杀绝,要维护生态平衡。这个道理蒙古人人人皆知,我们呢?却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又深刻得感受到了汉人的愚笨。

  这使我想起了那年北京的沙尘暴,如果我们汉人保护草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的春秋时期,有一位人尽皆知的军事家叫孙武,他写的有一本书叫《孙子兵法》,大家都读过,都知道。可它的前身也是狼的计谋。我们都说蒙古猎人聪明,可是它们那些招也是学草原狼的。因此,狼的聪明可见一斑。

  想当年,蒙族的将军拖雷仅用三万精兵就横扫中原,靠的是什么?他们靠的是智慧。比如说他们在打围时,总要放掉一些,如此做来,年年都有得打,年年都有的收。但他们都是学狼的。如果把汉族和蒙族比喻为狼的徒弟,那么,在蒙族出师的时候,汉族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儿。因此,我还能感受到汉族对狼的偏见有多么的深,狼和我们比是多么的聪明。

  我们也都知道,我们中国古代有五大朝代他们分别是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的将军都读过《孙子兵法》,可是蒙古人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军队,把中国自金、南宋以后的历史全部改写。中亚、波斯、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历史也全部改写。中国的火药,随着蒙古骑兵可是、开辟的横扫欧亚的大通道传到了西方,后来轰破了西方的封建城堡。可是,狼在历起到的作用,却被我们这些愚笨的汉人写的历史中给一笔勾销了。可能有些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汉人写的书尽替汉人说话了。

  说到这里,让我想到了世界闻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一个童话故事:《狐狸和狼的故事》。这个童话里面有多少歪理啊!他把狼的形象严重扭曲了。在他的故事中,大灰狼是一个非常愚笨的家伙。可是在大自然中,实在没有比狼更完美的野生动物了。可见我们小时候非常抢手的《安徒生童话》里有多少歪理啊!

  我们都说狼凶残,可他们那里凶残呢?有人会说:“它们敢杀重伤兵!”我倒认为他们这是行善。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到不如想象草原狼为什么这么骁勇善战。原因是他们能干脆利落的杀掉重伤兵,为整个狼群减轻负担。还有,我们还可以想想你愿不愿意负伤,我想回答肯定是不愿意。如果狼负伤了,而且还是重伤,它肯定会生不如死。这时如果把它解决掉的话,可以让它不再痛苦;可以激发群狼的斗志;还可以为狼群减少负担。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再看看我们,如果有战友负了重伤,生不如死。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叫卫生员,而不是把它解决掉,好让他摆脱痛苦、为部队减轻负担。但如果这样做的话,轻则批评,重则处分。在这个问题上,狼是干脆利落,而人是犹豫不决。我们都说狼凶残,可凶残的却是我们。在此,我只想说:“人不如狼!”

  狼的计谋有很多,我觉得这几点可以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其二: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我们先不说其四乃至其三百六十五,我们先说为了胜利粉身碎骨这一点。在此,我打个比方:假如,你今天中午必须吃肉。如果不吃,你将会被饿死。但你的家长不让你吃,你敢和他们拼命吗?我想有些人会说:“不敢,谁敢和家长拼命啊!”但饿狼敢这样做。就算你在它面前放一只可以吃了它的狮子,他也敢为了生存放手一搏。从我打的这个比方中,我可以感受到汉人的懦弱和胆小。

  如今的额仑草原已经被我们这些愚昧的汉人给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些,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23

  记不清第一次读《狼图腾》是什么时间,但缘由却是很清晰的:狼的团结合作、狼的不打无准备之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和韩老师将“狼文化”作为我们的班级精神,“nothing is impossible”是我们的班级口号,有目标、有干劲、有行动、有组织、有领导,“狼文化”竟也搞的丰富多彩,轰轰烈烈,卓有成效,可惜后来文理分科和一些其他原因我和韩老师那堪称完美的合作也告一段落,但是这种文化对学生后来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第二次读《狼图腾》是在讲《环境保护》时偶然想到重读的,恰逢让学生观看《航拍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当时就设置了一个问题:请从地理的角度描述《狼图腾》的主要内容,当时我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本文讲述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对立冲突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学生们说没有看过《狼图腾》,于是我让他们先观看电影版本的《狼图腾》先获得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后来觉得电影比较艺术化,很多的心理活动和发展变化难以和原著契合,并且内容有所出入,于是动员学生看原著,在此背景下我也决定重读《狼图腾》。

  时过境迁带着不同的目的去重读同一本书竟然看到的内容大相径庭,这次我不仅看到了狼的智慧,更多的是看到了“比利格”老人的智慧。“比利格”蒙语的意思就是睿智,这睿智的蒙古族老人的镜头虽然不多,但是处处蕴含着草原牧民的生存智慧,或者说是牧民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比利格老人的睿智言语。

  毕利格老人说: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

  比利格老人瞪着陈阵,急吼吼的说:难道草不是命?草原不是命?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

  毕利格老人说:孩子啊!你还得记住一条,打獭子只能打公獭和没崽子的母獭子,假如套住了带崽子的母獭和小獭子,都得放掉。

  细细品味比利格老人的这些言语,草原就是人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草原、黄羊、狼、人等构成了一个生物链。此消彼长,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如果没有狼,黄羊、地鼠、獭子等会大量繁殖,它们吃草,打洞与牧民的牛羊争食,威胁着草原的可持续发展;而如果有狼,黄羊将会是他们的首先,地鼠和獭子也会成为它们的食物,这样牧民的牛羊的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得以保障;同时狼多的时候牧民也会打狼,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也使得黄羊等动物得以喘息繁衍。打猎时放掉雌性的和幼小的兽类能保证这些动物的繁衍生息,早在《吕氏春秋·义赏》中就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的这种说法,毕利格老人无疑将这一智慧运用得炉火纯青。

  30年后陈阵重返额仑草原,过度的农垦、放牧和打猎已经使得曾将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日渐“干瘪”,“草原的腾格里几乎变成了沙地的腾格里。干热的天空之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地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板结的沙地,像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粗砂纸。”“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陈阵苦涩的描述。我也曾有幸到内蒙的草原一游,风吹草低现牛羊只能是梦想中的理想而已,老鼠跑过露脊梁倒是绝大部分的具体描述!究其原因,就是草原的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了,人多羊多,狼少草少了;狼少了,鼠洞多了;鼠洞多了,草更少了;草少了,沙化面积大了;沙化面积大了,沙尘暴天气多了,一个恶性循环由此产生,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现代文明,人类对环境的认知也有恐惧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到谋求人地协调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环境,我们从环境当中获取各种物质和能量,也将各种废弃物排放到环境当中去,在这获取和排放的过程,我们作用于环境,环境也作用于人类,所以我们在利用环境的时候必须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能超出环境的承载量,否则下一个“额仑草原”将会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24

  当我第一次读到《狼图腾》这本书的时候,就爱不释手。骨子里的血好像狼的血一样在大地上沸腾。有时候还会像做白日梦一样想自己也是草原上某一狼群的狼王,或者自己也像作者一样在草原上支青,亲身感受一下狼的那种智慧、勇敢、团结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文章开头用比较血腥的文字描述了人、马群、狼大战,因为人类的贪婪和疯狂的掏狼崽。狼群为了报复,在惨白的月光下,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袭击人类的马群,尤其是失去了狼崽的母狼。在狼王的带领下,他们分工明确。结果是马群损失惨重,其中的一些马被撕破了肚皮,踩断了自己掉出的内脏而死。那些失去狼崽的母狼,在战斗中轻者被马蹄踢瞎了眼,重者则死在马蹄之下,狼群最后也所剩无几。在这短短的几笔之下,让我看到了狼也有人性的一面,他们为了自己的“亲人”,勇敢的团结在一起,临危不乱,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视死如归,共同对付自己的敌人。

  以前一听到狼的字眼就认为狼一定是一种非常凶猛、非常残忍的动物。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经常用“狼子野心、狼心狗肺”来形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但现在我的观念彻底改变了。是被狼的那种团结精神以及智慧深深折服。然而,读《狼图腾》,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

  狼是非常团结的,它们很少以自我为中心独立奋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命令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锐不可当。当他们被牧民和猎狗,还有鹅毛般的大雪围在山谷时,他们临危不乱。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报仇,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狼是一个极富团结精神的战斗集体。每匹狼都负有极强的集体观念和战斗欲望,虽然奋勇杀敌,却又不失整体的纪律和集体的组织观念,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或因为自己的失误给集体带来麻烦。每一只狼都会完全服从狼王的指挥,而狼王也一定是极其富智慧的,能带领整个家族吃饱的,能保证自己家族在草原上有一席不败之地,能保证狼族里的老狼、小狼、病狼、残狼、母狼在草原上生存下去。每一次的食物收获,他们不会全部把食物吃吃完,都会留些给那些残狼或掉了队伍的老狼,至于他们不会被饿死。当然,有些病狼、残狼自己知道自己不行了,就会离开狼群或自杀,不当狼群的累赘。虽然这是可悲的,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狼的集体观念是多么的强,为了集体可以牺牲自己。在人类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

  如果我们的中华民族能像狼一样团结,我们士兵也像狼一样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所有兄弟之间都团结起来,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立于世界不败之地,我们的单位发展必将突飞猛进。以前一些西方国家总说我们是东亚病猫,或者形容我们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他们之所以这么形容我们也是有一定的历史的。我认为国家的竞争,最根本还是民族性格竞争。而民族性格的形成而非一日之寒而成,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诸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去伪存真,迎接挑战,自强不息,永不满足。对此,我们在本书中不难看出中国落后的根源源于中华民族的性格。虽然作者的“理论”还值得进一步推敲,但其倡导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呼唤伟大强悍狼文化的回归,无疑为我们民族振兴多提供了一条道路。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不断地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勇敢和团结。于是有了历史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是有了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说起草原,大家脑海里的第一幕可能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的草原由于人类的破坏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壮观,也没有了成群的黄羊和狼群。更不用说文中提到的那块美丽的天鹅湖了。书中所提到的壮丽的景象早已在历史上翻篇了,我们人类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造成今天的后果。同时更应该学习一下狼的精神,愿我们多一点狼性,少一点羊性吧!

  中华当自强!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 篇25

  《狼图腾》不仅是一部真挚感人的小说,也是一首深情缠绵的长诗,更是一部人类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文化和生态学教科书。

  它用狼哭嗥的愤怒与血泪的控诉换回了人们的觉醒,来认清并正视自己的错误。

  草原学是一部生态学,也是一部生存学,一部古老而又奇妙的关系学。

  草原上的各种生物通过捕食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食物链,这条链的一头是草,另一头是狼,二者是食物链的起始,对草原的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草原最重要的是草,没有了草,草原将失去它的作用和意义,并将成为荒漠戈壁。

  而狼就是草原的保护者,他通过对其它食草动物的捕食而大大限制了草的敌人。

  草原上的食草动物是繁多的,比如:鼠、旱獭、羊、牛、马等,并且都是以群为单位。

  然而草原上的肉食动物却是极少的,虽然有虎、豹等,但大都成了稀有的保护动物,唯独狼的数目是相对多一些的,并且是群体活动的。

  因此,保护草原的任务就落在了狼的身上。

  虽然在一般人的意识当中,狼是凶狠残忍的野兽,然而从草原生态学的角度看,狼却有着其它动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如此,自古以来狼还对草原游牧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有着巨大影响。

  草原人以放牧为生,因此就要提防牛马羊的敌人——狼的袭击。

  狼是草原上最骁勇善战的动物,有速度,有武力,有组织,有智谋。

  草原人在长期的与狼的斗智斗勇中,渐渐地从狼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并慢慢地磨炼出像狼一样强壮的体魄和顽强、勇猛、智慧的性格。

  这就是草原人将狼作为民族精神图腾的主要原因。

  正是如此,历史上的南宋被小小的游牧民族打的山河破碎、改朝换代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蒙古人成吉思汗当年率领他的英勇强悍的小民族用短短几年时间横扫欧亚大陆也就自有道理了。

  其实,狼与草原人之间所透露出来的正是竞争与发展的关系。

  草原人通过与狼的持续较量来不断地锻炼自己、强大自己。

  如果没有狼,也就不会有草原人强壮的体魄和粗犷大气、英勇强悍的性格,而历史恐怕也就要改写了。

  狼不但让草原人明白了草原生态学的道理,也锻炼出草原人特有的民族性格。

  因此,与其他民族相比,游牧民族虽然也打狼、杀狼,但最终却是爱狼、护狼,与狼为友,拜狼为师,而且从来不恨狼,不把狼赶尽杀绝,相反还将狼作为图腾来敬仰。

  不像以我们农耕民族为首的其它民族,恨狼、骂狼、打狼、杀狼,不肯“与狼为舞”,最后也就导致了自己民族性格中的缺陷——软弱麻木,以及民族文化的落后——腐朽昏庸,而这些缺陷正是鲁迅先生提到的民族劣根性。

  《狼图腾》借狼告知了人们生态学与生存学的道理,而草原人与狼的关系不过是人类与自然、人类与自身关系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狼图腾》将这些关系说得真切,说得生动,说得深刻,说得催人泪下,说得令人警醒。

  我曾特意问过几个蒙古草原的朋友一些有关狼的事情,然而他们的回答却令我吃惊,他们说自己根本就没有见过狼,而且现在的生活习惯也不再是传统的草原人的生活,而是几乎完全被同化了的农耕民族生活。

  我不禁为草原人感到哀婉,为草原感到忧虑,同时也为狼打抱不平,为《狼图腾》的出版之晚而叹息,为现代人自身的浅薄而羞愧。

  现代化的发展使草原面临前所未有的荒漠化、人工化、农村化、还有工业化,人们在追求物质经济的同时却很少为草原、为草原文化作长远的考虑,现在的草原人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原人,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失去了传统的游牧风俗特点,他们自己也没有了健壮的体魄和原有的民族精神。

  恐怕再过几年狼也将像虎、豹那样成为稀有的保护动物了,而《狼图腾》可能也将被后人认为是幻想小说了。

  狼的消失将意味着草原的消失,而草原的消失将意味着草原民族的消失、草原文化的消失,并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异,导致人类自身文明的倒发展。

  因此,请我们把狼留住,把草原留住,把草原文化留住,来维持大自然的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持人类文明的正常发展,这是人类对腾格里、对自己的母亲——大自然的最好回赠!

【姜戎小说《狼图腾》读后感1200字】相关文章:

姜戎《狼图腾》读后感06-13

2016姜戎作品《狼图腾》读后感800字07-24

2016小说《狼图腾》读后感700字07-24

《狼图腾》读后感04-07

狼图腾读后感02-02

小说读后感06-05

小说的读后感01-17

狼图腾的读后感作文03-30

爸爸戎烟作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