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幽默故事

时间:2022-12-08 18:06:20 幽默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幽默故事15篇

名人幽默故事1

  侯宝林是全国人民公认的相声大师和表演艺术家,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侯宝林生性开朗乐观,语言诙谐幽默,晚年的时候,即使身患重病,也能乐观幽默对待。

  1991年4月,侯宝林被确诊患有胃癌,协和医院医生立即对他实施了全胃切除手术。手术后,侯宝林与一个年轻医生聊天说:“小伙子,你猜我躺在这床上想到了什么?”年轻小伙子说不知道,侯宝林说:“那天去做手术的时候,他们让我躺在一个窄的小床上,那床下有轮子,他们推着我,我望着楼道的天花板,走呀走呀,我没什么害怕的,感觉就和坐火车卧铺一样。”随后,侯宝林语言一转又补充了一句:“有一点不同,坐火车卧铺不用脱衣服呀。”侯宝林幽默的话语把在场的每个人都逗乐了。住院治疗期间,亲朋好友纷纷去看望侯宝林,他却笑着说:“这下可好了,我把胃全部割掉了,看胃癌往哪里长。”

  1992年8月,侯宝林肿瘤复发又住进了医院。食管手术后,造成进食困难,为了使他有进食的可能,医生在他食管里放置了一根金属管子,手术时引起了他撕心裂肺的呕吐和痛苦。可术后他却风趣地说:“以后我是不能坐飞机了,身体里放条金属管子,海关是通不过的。”

  侯宝林住院期间,著名漫画家方成前往病房看望他。侯宝林看到方成的牙齿不好,他便十分幽默而又认真地对身旁医生说:“你给他看看吧,镶好一点,他这么大个名人,又有钱,不能让他成为‘无齿之徒’!”

  1993年2月,侯宝林生命垂危之际,他主动提出安排在京的相声演员进行一次生前告别。病榻前,众弟子安慰侯宝林,说您的病会好的,大家还希望听到您的相声呢。这时,侯宝林挺了挺虚弱的身子,微笑着和大家“砸挂”说:“上什么舞台呀,顶多再当一回布景,让你们在八宝山我的照片前边儿照相。”

  大师的一生,幽默的一生,其笑对疾病的事迹更是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名人幽默故事2

  一群青年学生请爱因斯坦解释什么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生动而又幽默地打了个比方:

  “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小时,你会感到好像只坐了一分钟;

  但要是在炙热的火炉边,哪怕坐一分钟,你却好像是坐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名人幽默故事3

  南北战争期间,某个禁酒委员会的负责人跑来找美国总统林肯,要求他把常胜将军格兰特免职,理由是格兰特经常酗酒。“格兰特喝的是什么酒?”林肯认真地询问。“威士忌。”其负责人兴奋地回答。“请听好,以我的名义,给所有的将军都送一桶威士忌去,这样,我们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战争了。”林肯说。

名人幽默故事4

  有一次林肯正在滔滔不绝地做演说,突然,他的助手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两个字“傻瓜”。林肯瞄了一眼,知道这是有人在捣乱。他没有生气,而是笑着对广大听众说:“先生们,女士们,过去我常常接到许多忘记了签上自已名字的纸条。但是这一次我却收到了一张光有‘签名’而没有其它内容的纸条。”

名人幽默故事5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一1885年)正赶写一部作品,十分紧张·可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一天,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社交约会,待须发长还原,他的大作也告成功。

名人幽默故事6

  1、郭沫若的读书方法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3、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4、施洋搓脚

  夜读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5、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6、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为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佩戴此奖章,来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一直咀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时,又捧起书攻读。

  7、王亚南苦读成才

  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8、孙敬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9、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10、巴金读书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名人幽默故事7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1799—1850年)年轻时一直没有结婚。33岁那年,他收到一封从乌克兰寄来的署名为“陌生人”的信,后来他打听到,此信出于伯爵夫人埃韦利娜·韩斯卡之手,从那时起,他们的恋情渐趋浓烈并延续了17年。尽管伯爵本人在1841年去世,韩斯卡夫人直到巴尔扎克离世前5个月才与他正式结婚。

  不知是解释他选择生活方式的原因还是出于幽默,巴尔扎克曾说了这样一句妙语:“当一个情人要比做一个丈夫容易。正如整天卖弄机要比偶尔说一句应景的妙语困难得多。”

名人幽默故事8

  林肯总统其貌不扬,但他常常很不在乎地开自己的玩笑。竞选总统时,他和民主党人道格拉斯辩论,道格拉斯说他是两面派。对此,林肯从容不迫地回答:“现在请大家来评评看,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您认为我会戴上这副面孔吗?”

名人幽默故事9

  莫言每次从外地坐飞机回京,都想到女儿家去看看。

  女儿的房子离机场很近,有时他明明应该到她那边去,他却不去,而是回到自己在市中心的房子,就是因为他怕出租车司机会嫌路途短不高兴,排了半天队拉这么一个挣不了多少钱的短活儿,会甩脸色给他看,他这一路就会很痛苦。所以,有两次必须去女儿家的时候,他就预先准备好一盒中华烟,上车以后就把中华烟先给司机,说:“师傅先给你一盒烟抽,绝对不是假的。”然后再跟他说去哪里。司机当然很高兴,他一算,一盒“中华烟”60元钱,他没赔,所以一路跟莫言有说有笑。

  所有和莫言有过交往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特别在乎别人感受的人,无论对谁都低调、谦恭、谨慎,甚至显得有点“软弱”。然而,莫言的这种软弱,恰恰展现了一种人性的美好——对每一个人都心怀体恤和敬重,哪怕他只是一个出租车司机。

名人幽默故事10

  马克·吐温一次外出做演讲,来到一个小城镇。

  晚饭前,他先去一家理发店刮胡子。

  “你是外地人吧?”理发师问。

  “是的,”马克·吐温回答。“我是头一次到这里来。”

  “你来的正是时候,”理发师继续说。“今晚马克·吐温要来做演讲,我想你会去的,是吗?”

  “噢,我也是这样想。”

  “你搞到票了吗?”

  “还没有。”

  “票全都卖光了,你只有站着了。”

  “真讨厌!”马克·吐温叹气着说。“我的运气真不好,每次那个家伙演讲时我都不得不站着。”

名人幽默故事11

  张申府先生曾说:“在中国哲学界,以金岳霖先生为第一人。”
  金先生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可先生,不仅腹笥充盈、学识渊博,而且在生活工作中,大有幽默感。于谐趣、调侃,乃至于讽刺中,彰显着他的聪敏和睿智。
  1922年,还在留学的金岳霖在国内发表长文《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文中,他第一希望知识分子能成为“独立进款”的人,“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人格,一种自由的精神。
  胡适,早年曾写过一篇题为《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论文,其思想核心是:哲学是一门幼稚的科学,是一门没有成熟的、还没有好的科学。一次,在一年一度的哲学会议上,胡适征求金岳霖对论文的意见。金岳霖说:“很好,很好。”胡适当时很高兴。跟着金岳霖又补充一句:“可是你少说了一句话,你没有说你是一个哲学的外行。”胡适一时语塞。那篇论文的价值几何,就可想而知了。
  西南联大期间,金岳霖教授哲学逻辑课。
  有一次,萧珊问金先生:“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逻辑课的.前一半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周延、不周延、归纳、演绎……还比较有意思。后半部全是符号,简直像高等数学。萧珊的意思是:这种学问多么枯燥!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
  “好玩”,源自热爱,一句诙谐的回答,表现出金岳霖先生对逻辑学的喜好之甚。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时,有几个联大学生住在金鸡巷: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会拉一些朋友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喜欢写文章的同学讲课。有一次,金岳霖先生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小说与哲学真的没关系吗?金先生的意思大概是:有些“关系”不是讲出来的。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请艾思奇讲演,批判形式逻辑。艾思奇讲完后,金先生就说:“刚才艾先生的讲话完全符合形式逻辑。”是一种调侃,更是一种讽刺——批判形式逻辑的人,却也不得不在演讲中运用形式逻辑。
  冰心女士说,有幽默感的人,尤其是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幽默资料的人,总是开朗、乐观而豁达的人,使人愿意接近。她说金岳霖就是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幽默资料的人,他有“丰富的幽默感”。她记得有一次金岳霖笑着对她说:“我这个人真是老了,我的记性坏到了‘忘我’的地步!有一次我出门访友,到人家门口按了铃,这家的女工出来开门,问我‘贵姓’。我忽然忘了我‘贵姓’了。我说请你等一会儿,我去问我的司机同志我‘贵姓’,弄得那位女工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真是“贵人多忘事”。这是金岳霖先生智慧的风趣。

名人幽默故事12

  爱因斯坦出席了一次为他举办的正式宴会,男宾都打领带,女宾都穿裸肩的礼服。

  他的太太因感冒未曾参加,见爱因斯坦回家,就急忙询问宴会的情形。

  于是,爱因斯坦告诉她,今晚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出席。

  太太打断他的话,问:“不要管那些,你告诉我太太们穿的什么衣服?”

  “我可真的不知道,”爱因斯坦认真地回答,“从桌子以上的部分看,她们没有穿什么东西。而在桌子以下的那部分,我可不敢偷看。”

名人幽默故事13

  一天晚上,华盛顿与几位客人坐在壁炉边聊天,因背后的壁炉烧得太旺,华盛顿感到太热,就转过身来,脸朝壁炉坐下。在座的一位客人开玩笑说:“我的将军,您应该顶住战火才对呀,怎能畏惧战火呢?”

  华盛顿笑着回答:“您错了。作为将军,我应该面对战火,接受挑战,假如我用后背朝着战火,那不成了临阵脱逃的败将了吗?”

名人幽默故事14

  马克·吐温喜欢借书。邻居很小气,不想借给他,于是他想了个主意。一天,马克·吐温又来借书,邻居便说:“好吧。不过,我和妻子刚刚订了个规矩:从我这儿借去的书必须当场阅读。”过了几天,邻居来向马克·吐温借割草机。马克·吐温笑笑说:“当然可以。不过我也订了个规矩:从我家借走的割草机必须在我家的草地上使用!”

  马克·吐温有一次坐火车去首都一所大学讲课,他十分着急,而火车却开得很慢。这时来了一位查票员,问马克·吐温:“你有票吗?”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查票员仔细地打量了他之后说:“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啊!”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车票的时候还是孩子。您要知道,火车开得太慢了。”

  有一年的“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为了愚弄众人,报道了一则马克·吐温去世的消息。于是,吊唁的人流纷纷向马克·吐温家涌来。当人们看到出来的竟是马克·吐温本人时,又惊讶又气愤,纷纷谴责那家报纸对马克·吐温的这种大不敬行为。马克·吐温却没有发火,而是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日期提前了一些。”

  马克·吐温来到法国旅游。一天,他独自去理发店理发。“先生,您像刚从外国来的?”“是的。”“您真走运,因为马克·吐温先生也在这里,今晚您可以去听他演讲。”“我不得不去。”“先生,您有入场券吗?”“没有。”“这太遗憾了!”理发师耸耸肩,“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听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得站着。”

  马克·吐温有一天来到一个小城市,他想找一家旅馆过夜。旅馆服务台上的职员请他将名字写到旅客登记簿上。马克·吐温先看了一下登记簿,他发现很多旅客都是这样登记的,比如:拜特福公爵和他的仆人……这位著名的作家于是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

名人幽默故事15

  一次,林肯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扬手让车停下来,对司机说:“能不能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当然可以,”司机说,“可我怎样将大衣交还给你呢?”林肯回答说:“哦,这很简单,我打算裹在大衣里头。”司机被他的幽默所折服,笑着让他上了车。

【名人幽默故事】相关文章:

幽默名人故事02-24

名人幽默故事01-22

名人幽默故事11-05

名人的幽默故事03-17

名人幽默故事大全01-10

名人幽默哲理故事02-24

中外名人幽默故事01-21

名人读书的幽默故事01-22

中外名人幽默故事「精选」01-20

世界名人幽默故事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