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育演讲稿

时间:2023-02-26 09:24:16 发言稿 我要投稿

读书教育演讲稿4篇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教育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教育演讲稿4篇

读书教育演讲稿1

  想办法,出主意,下功夫抓好读书活动

  我是城家中学政教处主任、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我从1995年开始就具体负责学校开展一年一度的“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工作;XX年我校被定为省“读书”活动的点以后,我同时负责这一工作,两副担子一肩挑。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原有的图书比较缺乏,制约了读书活动的开展。经我把这一情况向上反映后,省、市、区、局等各级关工委便给予大力的支持,首先是区关工委及时向我校赠送了一批图书,还几次拨了专款。此后,省关工委也多次给我校赠送了几千本图书。区教育局关工委对此也十分关心。各级关工委的赠书、拨款、指导,关工委老同志“为了江山为子孙,献了青春献白发”的高尚情操,关怀农村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行为,使我为之感动,使我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重要意义。为了不辜负上级领导的厚望,在关工委的支持下,在校长的领导下,我想办法,出主意,扎扎实实地抓好读书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协助学校领导,健全读书活动的领导机构。

  书海茫茫,需要领航人。开展读书活动,如果只作一般的号召,只让老师做临时性的指导,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可能半途而废。基于这样的认识,经我多次反映意见,终于得到学校领导的同意,成立了学校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管德育副校长、关工委领导、政教处主任担任副组长。我是副组长之一,并且被分工为具体负责“读书活动”工作。

  为了保证读书活动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开展,在我的建议下,我们建立“一主”、“一平”、“四有”的读书管理体系,即以班级为主阵地,以各个读书兴趣小组为平台,以“四有”为保证:学校布置工作有开展读书活动的内容;检查工作有开展读书活动的位置;总结工作有开展读书活动的项目;表彰先进有开展读书活动的典型。在实施“一主”、“一平”、“四有”的工作中,还结合课改、教学实践,制订了具体的措施。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我具体去操作,一一去落实,使读书活动能长期坚持、健康发展。

  二、做好读书活动的宣传、发动、组织工作。

  做好宣传工作是使广大学生积极、持续、长久地参加读书活动的前提。因此每学年开始时,我都主动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我亲自做读书活动的动员讲话或专题报告;二是我指导并亲自动手,出好“读书活动”宣传专栏;三是争取学校领导支持,安排三周或四周的时间,让各个班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举办读书活动专题讨论会,让学生畅谈对读书活动的认识、收获、体会,以此提高他们课外读书的兴趣。

  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发动、组织工作。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发动他们自愿报名、自由组合。在这个环节中,我亲自到一些班级,解答学生的疑问,做深入细致的'发动工作。同时制作好报名表格,让学生报名,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并指导他们制订计划、选择书籍等等,做到每一步都得到很好的落实。如在开展“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首先制定了严密的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每个阶段工作计划细密,操作性强。在宣传发动阶段,我早谋划、早部署,先后召开学校领导会议、班主任会议,逐层部署,全面覆盖。然后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造势:利用板报、国旗下的讲话重点宣讲;利用班会课加强主题教育;利用音乐课教唱雷锋歌曲。在具体实施阶段,各班出一期雷锋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开展读《雷锋的故事》征文竞赛活动;结合学生养成教育进行量化,狠抓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学生们在积极投身学习雷锋活动中,从小处着手,深挖雷锋精神内涵,在校园内外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弘扬雷锋精神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参与者,使文明礼仪之花遍开身旁。

  由于宣传发动与组织工作做得扎实,我校“读书”与“主题读书”活动,年年都能形成热潮,自愿参加读书活动的人数均达到90%以上。每年的“主题读书”活动,学生都拥跃自愿订书,学生购书人数一直保持100%。

读书教育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再次接到参加演讲比赛的通知后,我熟思了很久,这次的文稿写出来,能否完整地展现我的想法,我真得没有把握,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说一说与孩子们一起读书的感受,恳请专家和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我演讲的题目是《共读与共赢》!从这个题目中不难看出,我的观点是:与孩子们一起读书,绝对是一种共赢的效果,无论是自己的学生还是自己亲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结果!

  先说一件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读书的往事吧,那件事给我的触动真的不小!事情要追溯到20xx年的春天,初中语文教研员蔡老师到我们学校去听课,领导安排我来讲这堂课,根据教学进度,适逢我讲《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我自认为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比较精通的,所以,事先并没有在备课上下多大的功夫!那个时候的授课,对于启发学生思维这一环节要求的不高,只是照本宣科地理顺了文章的.结构,并解决了字词,之后就让学生们自己读课文。在学生们读书的过程中,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杨修为什么会死?然后等学生读了一会,我就让大家开始讨论!学生们有的沉思,有的翻课本盲目地找答案。

  本来,按照我的估计,学生们的回答基本上是偏离不了杨修本人恃才放旷和曹操嫉贤妒能这两个答案的,因为,在我的脑海深处,这本也就是导致杨修死亡的根本原因。我信心满满,期待学生们能按照这个思路来回答,答完这道题,所有的教学环节就全部完成,我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下课了,想到这里,我不免有些得意,讲这么一堂课,太简单了!谁知,一个我最信任的学生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他说,罗贯中的本意并非是夸杨修聪明!其实,他很傻,并非真的聪明。听了他的回答,我的脑袋当时就嗡地一声,心想,孩子,这是在听课啊,你可别给我砸了锅!

  心理是这么想,但我还是硬着头皮请他来说一说自己的理由。于是,那个学生不紧不慢地说出了一番令我在以后的教学甚至是做人上都将毕生铭记的话。

  他说,杨修虽然是高智商,学识渊博,但是这不代表他就一定是个聪明人,他若聪明,就不会糊里糊涂地卷入到曹操继承人争夺这件事当中;他若聪明,就不会在曹操的食盒上写下一人一口酥这五个字,难道说,曹操身边能人众多,就止他一个人了解曹操的真实想法吗?其实不然,能人到处都是,只是别人比他更了解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再说一说他最后的死,曹操是以他祸乱军心为理由杀了他的,亏他自己当初在埋葬曹操身边侍卫的时候说过操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这句话,你知道曹操居心叵测,阴险歹毒,自己却偏偏往枪口上撞,难道这就是聪明的表现吗?所以说,他很傻!

  听完了他的这一番陈述,听课的蔡老师带头鼓掌,所有的学生也一齐鼓掌,而我的冷汗却嗖嗖地往外冒,心想,你小小年纪就能把问题看得这么透?但是,我当时没有做任何表示,草草地下了课。课后,我急忙把他叫到办公室,就问他是谁教他课堂上这么回答问题的,他说,爷爷在家里经常给他讲三国的故事,还告诫他,做人千万不能学杨修。我把他表扬了一通,就让他回去了。而自己却久久陷入了沉思。与其说是沉思,倒不如老老实实地说是在心头自我反省了一通。我想到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写曹操去世的时候写过这样的两句诗: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是啊,我们这些做语文老师的,并非讲述完一篇课文,就算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用现在的观念来解读,那就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那堂课,我想,若干年后,我的学生们或许早就忘记了,因为,那本也就是一堂普通的课。而我,却终生难忘,我真的觉得,那堂课上,我才是真正的学生,我的学生其实才是真正的老师!古人说,学无止境,我必将终生铭记这句话。

  和学生共读,那一次,我实在是受益匪浅。

  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转瞬间,我的女儿已经5岁了,每每提及她,洋溢在我心头的就全是温馨与甜蜜了。由于在乡下工作,每星期才只能陪她两天,心头总难免有些愧疚。所以,呆在家里的日子,我尽量多陪她一起读读《幼儿画报》,然后做做游戏。她是非常喜欢和我一起跑跑跳跳的,她的性格实在太活泼。记得那次一起读《江雪》这首诗,她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要我反复地给她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了几遍,我懈怠了,耍个小聪明,让她自己读,她眨巴眨巴眼,就开始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小兔子毛!我当时听了一愣,不是这么说的啊,诗怎么能这么背?我有点恼火,却没发作,只是问她。而她,理直气壮地说,雪啊,就像小兔子毛啊!

  我就喜欢这么背!之后,自己就在那里反复重复背诵。我顿时恍然大悟,没错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她这么一来,不比课堂上让学生硬生生地去造句子好得多吗?想到这里,我转怒为喜,也跟她一道开始瞎背起来。夜深了,我和她妈妈一起哄她上床睡觉,我又重复白天小兔子毛这几句,她就咯咯地笑,笑得那么开心。她睡了,嘴角分明带着微笑。我想,在这个夜晚,在她甜蜜而又美丽的梦里,她一定会梦到纷飞的雪花,雪地上蹦蹦跳跳的一只小兔子,还有她在那里快乐地追逐,无忧无虑地玩耍吧。夜深了,我坐在灯下,仔细品读白天的甜蜜,我想到了一位先哲说过的那个词语教无定法,这话真对!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学生是最好的?我估计没人敢轻易地回答。记得以前在写教案的时候,每每遇到教学方法这个环节的时候,总是应付了事,现在想来,这还真是一门大学问。看来,和女儿一起读读书,读读画册,也有这么大的收获嘛,真是学无止境啊!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是勉励后人读书当勤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则说,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这是把读书当做淡泊名利,陶冶情操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我则想说,工作的时候,多和学生一起品读品读文章,用心教教学生,把你的一身本领好好施展出来;回家的时候,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一起读读书,这是一种天伦之乐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能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道理吧!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读书教育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如果认为走出学校就不需要继续学习的人,那么他也不会成什么大事的。有许多成年人的学习媒介只是报纸、电视、杂志以及环境。试问这样能学到多少知识呢?书籍的诞生对人类的文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没有书籍的时代也就没有火种,没有火种,人类的发展、未来都是一片茫然。可以这么说:“没有书籍的时代,天空依然很明亮,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是一片漆黑。”

  而现在,当这个世界上书籍越来越多的时候,而它却没有被很大程度的重视。其实,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书籍所起的作用没有和它受重视的程度形成正比。

  这个社会上充满诱惑的东西太多了,连年龄大一点的人都不一定能够抗拒,何况年纪小的呢?他们充满了好奇心,这本是好事,但书籍的吸引力显然不够大。所以,他们大多把时间花在其它的地方,而不能静下心来读读书。这样,家长们就常常责怪孩子,但是,这些能够完全怪孩子吗?或是把大多责任推在孩子的身上,认为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教育有三个基本的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事实上,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不说它们孰重孰轻,一个孩子的成功,我们完全可以把功劳全归在学校教育下,但一个孩子的'失败,甚至堕落,这三个环境的教育都逃脱不了责任。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纷繁、浮躁的社会,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我们的孩子毕竟还小,他们能有多少分辨是非、明确选择的能力呢?他们懂不懂哲学中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呢?不是他们没有自我意识能力,而是这种能力尚浅,尚未开发到位。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在指责的同时也要把好度,要主动适应孩子,而指责的过程教育占95%,我们发泄情绪和纯属责备占5%。在责备的时候也不要说伤害孩子心理的话,那样的父母恐怕只是尽了一点提醒的责任,而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事实上,教育比提醒和责备更重要。

  社会环境是这样的,我们无法一步做到位,把它净化到很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全指望孩子自己来抗拒这些事物。所以,责任就落在家长和老师身上了。在学校,老师不能只管传授知识,在家里,家长也不只是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为孩子尽最大可能的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无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来规避孩子走入误区的可能。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孩子的身心保持健康,从而正常、和谐的发展。

  这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我们做好了这些,再加以引导:让孩子们开始以一个积极的、有兴趣的心态去接触书籍(课外课内的都可以),而不只是被动的在学校学习那几十本教材。这样一来,如果孩子做到了在家里、在学校里都一样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的话,那么书籍的魅力就会完全发挥出来,而深深的吸引住孩子,这样就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当大多数孩子都懂得这样做,也能坚持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的环境,所散发出来的空气,也就清新多了。

  这样一来,人类文明的火种从燃烧的那一刻起,到现在、到未来都会燃烧的更旺盛,心里的世界充满光明,所看到的天空,不但依然很明亮,而且更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

读书教育演讲稿4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转眼间,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远离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

  您正在查看《初中教师读书心得演讲稿——-《爱的教育》》。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读书教育演讲稿】相关文章:

读书教育活动方案11-26

读书教育演讲稿02-17

爱的教育读书演讲稿01-30

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12-17

教育读书心得11-23

爱的教育读书演讲稿(精选17篇)09-27

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11-18

《爱得教育》读书心得11-24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