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辩发言稿

时间:2023-04-26 20:15:19 发言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辩发言稿

  现如今,我们总不得不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为了让您在写发言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辩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辩发言稿

四辩发言稿1

  教师的德才,才更重要反方四辩发言

  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师职业的明确定位,因此我方再次申明:教师才能比师德更重要。

  第一.从教师资格来讲,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一职业怀有多么高尚的追

  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有能力胜任。前面我方辩友也提到过,要想成为一各教师,你必须有教师资格,教师资格管理规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有专科以上的学历,而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有本科以上的学历,这些都是对教师才的要求。

  第二.从社会角色来讲,教师承担这传递文明,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孩子,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你没有精湛的职业能力,仅凭满腔的热情和爱,能教育好孩子吗?“减负”喊了多少年,为什么没减下来?是那些教师师德不够优良吗?正相反,是他们所谓的“爱”,促使他们给孩子过多的负担。他们所缺失的,正是一定的方法与能力。而这些方法和能力,不正是教师才的表现吗?

  第三.从教师个人成长来讲,我们应更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现在那多的家长为孩子选学校选班级,他们究竟在选什么呢?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他们选的是专业技能高的老师嘛。古往今来的名师大师固然高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超群的专业技能啊。就像现在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特级教师他们不都是才能超级精湛的吗!

  第四.纵观我们的教师结构,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就是说某某学校师资力量较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而这里所提到的教师结构、师资不正是才的表现形式吗?

  对方辩友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一味地鼓吹德,而恰恰忽略了德的载体是才,没有才,德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也是才高八斗的学者。如果没有才,不通过才的发挥,怎么知德呢?没有了才,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弗洛伊德说过“不管文明对人类的'限制有多大,人总有办法来对付它,机智是现代人发展起来的最佳的安全阀,文明越发展,压抑越多,人们就越需要机智,没有了才,即便我们的德有多高尚,你可以做什么呢?从人才的选拔来看,才也是放到了第一位。无论是对教师的招聘还是对教师的选调上,我们的硬条件就是要具备什么样的学历或者是什么样的专业,还要近几年来的教学成绩等进行综合考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师才的表现,因此请问对方辩友,你还能在这里空谈德比才更重要吗?

  尊敬的对方辩友,我们从来都没说过德不重要,我方也从不主张去任用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去教书育人,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对方辩友,我们现在对教师的很多考核都是以才为主的,因为不通过才的表现,德是无法进行考证的,就像你今天站在这儿与我辩论,是用你的才与我辩论,难道你想说你是用你的德与我辩论吗?当然你是不可能犯这种逻辑错误的。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教师,无德无才,学生讨厌你,有才无德,学生疏远你,有德无才,学生瞧不起你,德才兼备,学生敬佩你。我们都在争取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都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但我们光有德而无才,这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只有我们具备相当的才,并充分发挥我们的才,我们才能培养出人才,才能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接受,才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

  谢谢大家!

四辩发言稿2

  谢谢主席,谢谢评委。纵观本场辩论赛,对方辩友的发言真可谓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但仍有几点不妥之处,让我方不敢苟同。请允许我为大家指出正方辩友所犯的几点错误:

  1.对方一辩的对于“困难”的定义就十分牵强,一再缩小其范围,对方认为,困难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显然十分霸道,既然自己无法解决,那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必要去讨论自助呢?显然将困难的定义局限化了,我方认为困难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达到一定的高度;

  2.对方辩友认为团队协作有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对方辩友显然没有深入思考,更加没有查找资料。根据木桶理论,一个团队的能力大小是取决于木桶的最短板,因此只有自助,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提升效率;

  3.对方举出了面对灾难的例子,首先暂且不说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真的发生了,我们首先也要保证我们有自救的能力才能去帮助他人;况且,在灾难面前,我们更可能是独自面对,自己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无人知晓,这时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助;

  下面我将从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两个角度深入阐述我方的观点:

  首先,就精神层面来说,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提倡自助为先,不但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首先自己对思考而不是找别人帮助自己呢?正是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使自己成长。这样在面对更多的困难的时候,我们才能游刃有余。我们回顾历史,哪一位百万富翁是遇到困难,直接依靠他人而坐享其成的?哪一位科学家是遇到困难,直接去请教别人而功成名就的?哪一位圣明君主遇到困难,直接去寻求邻国帮扶而一统天下的'?没有!他们深深意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成就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

  再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同时社会这个集体也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的。自助的过程是,一个人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发觉自己潜力的过程。通过自助,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增多自己的能力,这样社会的每一个人强大之后,社会的整体能力也就提升了。

  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假设,这次困难不是你解决的,是通过互助解决的。下一次困难呢?下下一次呢?你能保证每一次困难都有人和你互助吗?答案显而易见,这是不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的就是,当下次我们肚子饿的时候,我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自助为先,自己打渔自己吃。

  将这个问题说的朴素一点,一个正常人遇到困难后,不管自己能不能解决,他总会试试看,其后,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他才会寻求互助。可见自助为先是一个人本能反应,是我们无法否认的。英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只有我们遇到困难时懂得自助了,外界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同样自助者,一个连自己都不能帮助的人,何谈去帮助别人呢?因此我方坚持认为,互助诚可贵,自助应为先!

四辩发言稿3

  辩论赛四辩陈词格式:(注意:时间为4分钟)

  四辩总结陈词,既是对本方观点的再一次申述、总结,又是一个最终的升华、点睛。写好总结陈词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与其他选手全面分析、讨论辩题,了解其他辩手的观点

  2.全体辩手根据辩题和讨论情况,制定一个总体的功防策略,每个人负责一个或者几个重点问题。

  3.四辩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要照顾本方观点,同时加以升华。

  4.四辩的总结陈词,在比赛前可以根据辩题的情况事先写好,但在比赛中,应当根据对方的实际辩论情况,随机应变加以修改,争取做到在最后陈述时:既顾及、重申本方观点,又弥补对方再辩论过程中对本方的攻击,同时还能起到攻击对方弱点、再次全面揭示对方缺陷的作用。

  纠错+解释辩题+阐述观点+在本观点的角度,遥想,升华辩题例子1 总结陈词(人类社会应当重利轻义)

  谢谢主席,大家好。

  听了对方辩友的慷慨激昂的陈词,我终于发现,不管是对方辩友还是我方,还是全场的在座的各位,我们都同样心怀着对社会进步,对人类幸福的美好追求,正因为如此,我方才深深感到为了我们这一共同的追求我方必须让大家看到,利与义于人类社会的本质意义何在?

  在逻辑本质上,义是为了实现利而产生的道德准则,因此利才是基础的根本的,义是相对的非根本的;利是社会发展的不变源动力,而义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区性,现代的`男女平等观念难以成为古代的义,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也难以完全被东方接纳——因此今天我们说重利轻义,就是要更重视对义的出发落脚点利这一实质的把握,而非对义这一形式的固执。而今天对方辩友在逻辑上犯的主要错误则是对利的片面解读,他们似乎认为纸醉金迷是利,而享受生活不是利,私欲满足是利,而社会繁荣不是利,苟且偷生是利,而民族兴旺不是利,正是由于对方的这种偏见,把得小我之小利损大我之大利的行为说成了是重利轻义,却没有看见,我们心中的是非观、善恶念,都是基于人类共同利益这一基础。因此那千千万万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给他们力量让他们一往无前的绝不是一句义的空谈,而是义背后亿万国民的实实在在的生命与幸福。

  而即使我们真的对这个根本真理视而不见,像对方一样用纯粹实用主义的态度去看待这一问题,仍可以看到重利轻义应是社会的选择。

  义本应是人类的一种自律,而非异化了的一种他律,这种自律正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共同幸福。但纵观历史,我们却常常看到人们由于对义的执念阻碍了社会进步——人们曾以为天经地义的君君臣臣的封建伦常却大大阻碍中国在近代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宗教道义桎梏了人们的思想,文革时代的错误的道德价值观让我们失去了十年的大好发展机会,西方社会对市场绝对自由的固执信念带来了一轮轮的金融海啸。而当今社会泛滥的背离大众根本利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本位主义,本质上因为义脱离社会诉求而产生缺位,因此唯有通过重利轻义的态度使义回归到利的本源,义才能实现自身价值造福社会。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或许真理本身并不美丽,但它却是一切真善美的源头。人类有着追求崇高接近绝对的本能欲望,因此或许我们早已习惯于把义当做应该仰望的东西,或许我们早已忘记我们前行的目的。但当我们解开缚住双手的镣铐,剪断绑架精神的缰绳时,当我们看清义背后的人类根本利益之时,我们终会回到我们的本源,回到那个义尚不存在的灵魂世界,将看到的是生命里真正留下的是闪耀着人性之光的亘古不变的人类对幸福的永恒追求。

  例子2 1-阐述观点。(事先定稿)

  这个部分,主要是重申己方观点与定义。注意的是,总结时不用太深入,但要求尽量全面。要把读书不是唯一出路的理由一一列出,但语气上最好采用与前面的发言部分不同的方式,这里给简单举例一下,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应该根据自己方的论点灵活利用。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很多失学的儿童等待着人们的救助,有些人在今天还不识字。能坐在教室里的人是幸福的,但这等同于读书是唯一出路吗?显然不是的(这一部分为了吸引对方注意力,欲抑先扬),根据我方之前的论述,我们知道,知识的积累有三个方式——实践、创新与学习。很明显,读书只是学习中的一小部分,即使因为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因素有些人不能或不愿读书,也不代表他们没有了出路。毕竟汲取知识的方法是无限的,读书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这一部分,展开自己方的论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喊着读书的重要性,可是却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读书的必要性。把重要性和必要性混为一谈,是对方辩友犯的一个严重错误。(这一部分,抨击对方的论点)

  即使是事先准备的部分,也要根据赛况酌情更改,要是牛头不对马嘴,让人不知所云,便会被认为稿子也是抄来的了…… 2-解围部分

  辩论是即时性的战斗,自然容易出现漏洞,如果自由辩论或之前陈述观点环节中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在总结陈词中可以加以补救,因为这时已经没人有机会反驳你了,因此,即使补救的水平低了点,也是可以的。a:…… 3-拆对方台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赛中得出,但也可以实现准备些套路,让对方对号入座。

  例子:

  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对方将xx概念偷换成xx了,没有把握住本场比赛的重心……对方对我方某问题的回答极为牵强,试问……

  对方以偏概全,用xx例子来论证读书是唯一出路,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没有看到还有……

  挑对方问题:定义的问题,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恶意逃避,断章取义,颠倒主体……

四辩发言稿4

  真诚就是真实诚恳、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以诚学习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真诚能使我们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能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真诚能使人笑口常开,好运连绵,祥和社会温暖人间。

  1.如果对方辩友说圆滑是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是现代在社会上立足的保护色。但如果没有了真诚作为出发点,那所有的圆滑都没有了意义。真诚必须作为我们所有处世准则中的首要准则,是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和谐最基本的充要条件。

  2.对方辩友显然将圆滑的定义美化了。圆滑是形容为人处世善于敷衍、讨好,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并不是所有的圆滑都是褒义。相反,圆滑本身就带有贬义的意味,是世故和不真诚的代名词。在圆滑本身的定义下,它是不可能与真诚共存的,因此对方辩友的立足点有着概念混淆、避重就轻的嫌疑。

  3.如果说圆滑是技巧,是不伤害他人的途径,但在目的不单纯的时候不管再怎么利用圆滑的技巧终究是要伤害到别人。而真诚的做法即使有些时候比较难以接受,由于出发点是好的,终究会得到别人的谅解。更何况真诚并不意味着没有头脑的率直。真诚一样可以用婉转的说法来表示自己的意见,真诚一样可以在不伤害人的前提下达到自己想到的结果。这些并不能称为圆滑,而是做法成熟的真诚。这与圆滑是有本质区别的。

  真诚是一种不加掩饰不加遮盖的透明,是一种没有面具没有虚伪的坦露真诚是一种优雅,是一种宁静,是一种圣洁,是一种美好,是一种淡泊,是一种成熟。在你的人生中,多一份真诚,就多一份自在;多一份真诚,就多一份坦率;多一份真诚,就多一份祥和。拒绝真诚,你就拒绝了问心无愧。拒绝真诚,你就拒绝了和风细雨。拒绝真诚,你就拒绝了蓝天白云。缺乏真诚的人生,是一种苍白的人生,是一种迷失的人生,是一种畸形的人生,是一种丧失人性的人生。在人与人交际的.沙龙里,我们都渴望彼此真诚。真诚犹如一潭幽静的湖水:宁静,淡泊,高贵而且美丽。它有时也许会有泥块和沙石的袭击,但它凭着那份自滤,污秽也会沉淀,始终保持自己的容颜光彩照人。高山真诚了,展现出身躯的伟岸;大地真诚了,把沧海变成了桑田。让我们用真诚把“人”字写直写高,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荡去狭隘自私的云烟,活出一种朴实,活出一种尊严。真诚的为人,你将是豁达的;真诚的为人,你将是健康的;真诚的为人,你将是潇洒的;真诚的为人,你将是出类拔萃的;真诚的为人,你将是超凡脱俗的。

四辩发言稿5

  教师的德才,才更重要反方四辩发言

  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师职业的明确定位,因此我方再次申明:教师才能比师德更重要。

  第一.从教师资格来讲,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一职业怀有多么高尚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有能力胜任。前面我方辩友也提到过,要想成为一各教师,你必须有教师资格,教师资格管理规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有专科以上的学历,而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有本科以上的学历,这些都是对教师才的要求。

  第二.从社会角色来讲,教师承担这传递文明,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孩子,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你没有精湛的职业能力,仅凭满腔的热情和爱,能教育好孩子吗?“减负”喊了多少年,为什么没减下来?是那些教师师德不够优良吗?正相反,是他们所谓的“爱”,促使他们给孩子过多的负担。他们所缺失的,正是一定的方法与能力。而这些方法和能力,不正是教师才的表现吗?

  第三.从教师个人成长来讲,我们应更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现在那多的家长为孩子选学校选班级,他们究竟在选什么呢?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他们选的是专业技能高的老师嘛。古往今来的名师大师固然高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超群的专业技能啊。就像现在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特级教师他们不都是才能超级精湛的吗!

  第四.纵观我们的教师结构,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就是说某某学校师资力量较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而这里所提到的教师结构、师资不正是才的表现形式吗?

  对方辩友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一味地鼓吹德,而恰恰忽略了德的载体是才,没有才,德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也是才高八斗的学者。如果没有才,不通过才的发挥,怎么知德呢?没有了才,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弗洛伊德说过“不管文明对人类的限制有多大,人总有办法来对付它,机智是现代人发展起来的最佳的安全阀,文明越发展,压抑越多,人们就越需要机智,没有了才,即便我们的德有多高尚,你可以做什么呢?从人才的选拔来看,才也是放到了第一位。无论是对教师的招聘还是对教师的选调上,我们的硬条件就是要具备什么样的学历或者是什么样的专业,还要近几年来的教学成绩等进行综合考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师才的表现,因此请问对方辩友,你还能在这里空谈德比才更重要吗?

  尊敬的对方辩友,我们从来都没说过德不重要,我方也从不主张去任用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去教书育人,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对方辩友,我们现在对教师的很多考核都是以才为主的,因为不通过才的表现,德是无法进行考证的,就像你今天站在这儿与我辩论,是用你的才与我辩论,难道你想说你是用你的德与我辩论吗?当然你是不可能犯这种逻辑错误的。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教师,无德无才,学生讨厌你,有才无德,学生疏远你,有德无才,学生瞧不起你,德才兼备,学生敬佩你。我们都在争取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都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但我们光有德而无才,这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只有我们具备相当的才,并充分发挥我们的才,我们才能培养出人才,才能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接受,才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

  谢谢大家!

四辩发言稿6

  谢谢主席,谢谢评委。纵观本场辩论赛,对方辩友的发言真可谓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但仍有几点不妥之处,让我方不敢苟同。请允许我为大家指出正方辩友所犯的几点错误:

  1.对方一辩的对于“困难”的定义就十分牵强,一再缩小其范围,对方认为,困难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显然十分霸道,既然自己无法解决,那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必要去讨论自助呢?显然将困难的定义局限化了,我方认为困难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达到一定的高度;

  2.对方辩友认为团队协作有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对方辩友显然没有深入思考,更加没有查找资料。根据木桶理论,一个团队的能力大小是取决于木桶的最短板,因此只有自助,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提升效率;

  3.对方举出了面对灾难的例子,首先暂且不说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真的发生了,我们首先也要保证我们有自救的能力才能去帮助他人;况且,在灾难面前,我们更可能是独自面对,自己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无人知晓,这时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助;

  下面我将从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两个角度深入阐述我方的观点:

  首先,就精神层面来说,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提倡自助为先,不但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首先自己对思考而不是找别人帮助自己呢?正是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使自己成长。这样在面对更多的困难的时候,我们才能游刃有余。我们回顾历史,哪一位百万富翁是遇到困难,直接依靠他人而坐享其成的?哪一位科学家是遇到困难,直接去请教别人而功成名就的?哪一位圣明君主遇到困难,直接去寻求邻国帮扶而一统天下的?没有!他们深深意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成就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

  再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同时社会这个集体也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的。自助的过程是,一个人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发觉自己潜力的过程。通过自助,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增多自己的能力,这样社会的每一个人强大之后,社会的整体能力也就提升了。

  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假设,这次困难不是你解决的,是通过互助解决的。下一次困难呢?下下一次呢?你能保证每一次困难都有人和你互助吗?答案显而易见,这是不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的就是,当下次我们肚子饿的时候,我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自助为先,自己打渔自己吃。将这个问题说的朴素一点,一个正常人遇到困难后,不管自己能不能解决,他总会试试看,其后,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他才会寻求互助。可见自助为先是一个人本能反应,是我们无法否认的。英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只有我们遇到困难时懂得自助了,外界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同样自助者,一个连自己都不能帮助的人,何谈去帮助别人呢?因此我方坚持认为,互助诚可贵,自助应为先!

【四辩发言稿】相关文章:

两小儿辩日作文05-02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05-22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通用10篇)06-21

《两小儿辩日》优秀作文(通用49篇)04-21

两小儿辩日续写作文(通用6篇)03-30

小学生两小儿辩日扩写作文300字(通用34篇)04-21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12-21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04-11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28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