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雷帝》观后感

时间:2020-12-23 11:39:4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伊凡雷帝》观后感

  《伊凡雷帝》观后感(一):伊凡雷帝 教材汇编

《伊凡雷帝》观后感

  导演创作227页 表现主义或象征主义 本片背叛者库尔王子走在空档教堂密室里 烛光把他晃动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绘制的大眼睛上 巨大身影在眼睛上晃来晃去王子又走到眼睛前不安站住象征他在策划阴谋时的心态犹豫不决心神不宁 电影艺术138页 角色们需要配合灯光服装及人物走位 僵立象征意义壁饰 电影艺术143页 在其他影片中 服装也可以极端风格化 纯粹强调其线条及款式 比如祭祀沙皇长袍与斗篷形成对比

  电影艺术146页 化妆 沙皇必须戴上假发胡子眉毛 将演员扮成历史人物 是化妆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电影艺术154页 灯光加透明色纸 色彩变换也可以是非写实的本片突然一道蓝光打在演员身上 突显此人在得知自己命在旦夕时的恐惧 这样的手法往往出人意料的效果

  电影艺术162页 喜剧并非是表演风格化的唯一类型 本片就是一部音乐 服装 布景等都“夸大其实”的电影

  电影艺术228页 升降镜头 一场丧礼的戏就是先从高度往下拍棺架慢慢降下来

  电影艺术309页 第一段加冕一景 一位宫廷歌者以浑厚低音开始唱歌赞颂伊凡 然后音节逐段戏剧性升高

  《伊凡雷帝》观后感(二):爱森斯坦的恐怖杰作

  因为被POB的芭蕾《伊凡雷帝》激起了兴致,把多年前看过的电影《伊凡雷帝》又翻出来看了一遍。爱森斯坦以其蒙太奇理论而闻名,他的《战舰波将金号》据说是运用这一手法的典范,我并没有看过。就《伊凡雷帝》而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蒙太奇,而是爱森斯坦对面部特写、阴影及各种东正教题材壁画的炉火纯青的运用。

  影片中充斥大量的面部特写,不胜枚举,其中更有很多刻意取昂头俯视或低头而目光上挑的姿态,表现倨傲、冷酷、谄媚、恐惧等情绪;《伊凡雷帝》的表演风格本就是极度夸张与舞台化的,以这样的角度拍出的特写便加倍诡谲。而这种特写运用到极致,就出现了一个极具超现实意味的场景:伊凡巨大的头颅特写与行进中的人群蝼蚁般的远景出现在同一个镜头中——对于凌驾众生的无上权力,再没有比这更好的隐喻了。

  阴影也是多次出现的元素。演员的动作和服装设计都突显了伊凡体态的伛偻和纤长,再以阴影将这样的身形扭曲而巨大化地投射于墙壁上,营造出难以言喻的病态的压迫感。

  至于东正教的各类宗教画,一向给我以肃穆、怪诞、压抑、悲苦的感受,这样壁画在影片中可谓无处不在,出现在每一个角落。

  除此而外,第二部中黑白转为彩色的经典宴会场景自然不能不提——我想恐怕再也没有人能拍出这样迷幻而又令人胆寒的场景了!在一部主体为黑白电影中,短暂色彩的运用竟是这样的大胆不羁,普罗科菲耶夫的配乐在这一幕里也居功至伟,色彩和音符以令人窒息的节奏席卷抛掷而来,足以在理性的灵魂中激起瞬间对疯狂的渴慕。

  最后,关于电影与芭蕾中的Kurbsky。

  这个角色应该是在同一题材的两部艺术作品中反差最大的。在电影中Kolychev(即后来的菲利普大主教)和Kurbsky同为伊凡的旧友形成了一对互为对称的镜像:前者是保守、正直的传统护卫者,因政见与伊凡分道扬镳;后者则是对皇后安纳斯塔西亚怀有秘密的情欲、违心地臣服于伊凡最终叛逃波兰的贵族,大体是个奸角。而芭蕾中舍弃了Kolychev/菲利普这一角色,不知是否出于这个原因而将电影版Kolychev的部分人格给予了Kurbsky——于是尽管Kurbsky依旧迷恋安纳斯塔西亚,其形象却变得正直、单纯,成了被怀有不臣之心的贵族们利用而错杀所爱之人的软弱牺牲品。

  相较于芭蕾中正直单纯的牺牲品形象,我更偏爱电影中的奸角Kurbsky——实际上他和皇婶叶芙罗西尼亚是我最喜欢的两个角色,伊凡本人都还在其次。十分有趣的是,或许由于夸张的妆容,他的面孔时常显现出一种怪异的柔媚(甚至有些神似丽莲·吉什这一类默片女星),而下一秒就转为险恶与诡诈。我尤其钟爱他在得知伊凡仍在人世时恐慌地念着“伊凡还活着!如果伊凡没有死……那么死的就是我!”然后冲进贵族们聚集的厅堂、手按圣经发誓忠于迪米特里皇太子、在一片愤怒的惊呼中狠戾地亲吻十字架的一幕。这种饱受野心与恐惧双重折磨的阴谋家、这些小心藏着利爪的狐狸,是多么可爱啊……所以我在《鲍里斯·戈都诺夫》中也爱舒伊斯基。

  《伊凡雷帝》观后感(三):斯大林与电影《伊凡雷帝》创作人员的谈话记录

  我们应召来到克里姆林宫时已将近晚上11点钟。10点50来到会客室。11点整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出来领我们去办公室。

  在办公室的最里边坐着斯大林、莫洛托夫、日丹诺夫同志。我们进屋后同他们打过招呼就坐到了桌边。

  斯大林同志说:

  你们写了一封信。今日答复有些迟了。本想作书面答复,但觉得还是谈谈好,由于我很忙,没有时间,所以拖了很久才决定在这里会面。我收到你们的信是在11月份。

  日丹诺夫:是的。您在索契就收到了这封信。

  斯大林:你们对历史有研究吗?

  爱森斯坦:多少有点儿。

  斯大林:多少有点儿!我对历史也知道得不多。你们对禁卫军的刻画是不正确的。禁卫军是沙皇直辖的军队。为有别于随时可能卷旗罢战的封建主军队,成立了正规的军队,进步的军队。你们把禁卫军演得像是三K党。

  爱森斯坦:三K党戴的是白色尖顶帽,而我们的禁卫军戴的是黑色尖顶帽。

  莫洛托夫:这没有原则区别。

  斯大林:你们把沙皇演成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就像是哈姆雷特。总是别人告诉他应当做什么。而不是他自己作出决定。

  沙皇伊凡是一个伟大而英明的统治者,如果把他同路易十一作比较(你们读过有关路易十一为路易十四奠定专制制度基础的书吗?),那么伊凡雷帝同路易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伊凡雷帝的英明之处在于,他始终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不允许外国人进入自己的国家。从而防止了外来影响向国内渗透。

  在刻画伊凡雷帝时,这方面有些偏差和失误。

  彼得一世也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但他对外国人过分纵容,国门开得过大,听任外来影响向国内渗透,听任俄国德意志化。叶卡捷琳娜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再往后看,难道亚历山大一世的宫廷是俄罗斯的宫廷吗?难道尼古拉一世的宫廷式俄罗斯的宫廷吗?不,他们的宫廷是德意志的宫廷。

  伊凡雷帝采取的一个令人称道的措施是,他第一个实行对外贸易垄断制。实行这种制度。伊凡雷帝是第一个,列宁是第二个。

  日丹诺夫:爱森斯坦塑造的伊凡雷帝成了一个神经衰弱的人。

  莫洛托夫:总的来说影片注重心理描写,极其强调内心矛盾和个人感受。

  斯大林:应当正确地表现历史人物的风格。例如。在第一集中,伊凡雷帝长时间地与妻子接吻,这是不真实的。在那个年代这样做是不容许的。

  日丹诺夫:影片带有拜占庭倾向。而这在当时也是没有的。

  莫洛托夫:第二集中处处可见拱顶建筑和地下室。既看不到莫斯科的繁华,也不见人民的影子。表现阴谋,镇压是可以的,但不应局限于此。

  斯大林:伊凡雷帝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人,表现他的残酷是可以的。但应当说明为什么要残酷。伊凡雷帝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彻底铲除五大封建家族。如果他消灭了这五大家族,那就根本不会出现混乱时期了。而伊凡雷帝不管是处死谁,过后总是后悔不已,忏悔个没完。在这方面妨碍他的是上帝。应当更果断一些。

  莫洛托夫:应当正确地反映历史事件。例如,就拿杰米扬 ? 别德内的剧本《勇士们》来说吧。杰米杨?别德内在剧本中对罗斯受洗加以嘲弄,而实际上接受基督教在那个历史阶段是进步的现象。

  斯大林:当然,我们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但不能否定基督教在一定阶段的进步作用。这个事件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这表明俄罗斯国家开始同西方接轨,而不是向东方发展。

  斯大林同志在谈到与东方的关系时说,伊凡雷帝急于把刚刚摆脱了鞑靼人桎梏的俄罗斯统一起来,是要使其成为抗击鞑靼人可能发动的侵袭的堡垒。阿斯特拉罕虽被征服,但随时都可能向莫斯科进犯。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也可能这样做。杰米扬?别德内对历史前景的估计是不出确的。我们动工将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移到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近旁时,杰米扬?别德内表示反对并写信给我(斯大林同志指指自己),说根本就不应当保留纪念碑,应当彻底忘记米宁和波扎尔斯基。我在给他的复信中称他为“数典忘祖的伊万”。历史我们是无法删除的。

  接着斯大林同志就伊凡雷帝的形象处理谈了几点意见,他说马柳塔?斯库拉托夫是一位杰出的军官,在与立窝尼亚的战争中英勇牺牲。

  契尔卡索夫同志在谈到批评有益,普多夫金经过批评拍出了一部好影片《海军上将纳希莫夫》时表示:“我们相信我们会干得同样出色,因为我不仅在银幕上而且在舞台上都塑造过伊凡雷帝的形象,我已爱上了这个形象,我认为我们改编的电影剧本可以说是准确和真实的。”

  对此斯大林同志回答说:好吧,那就试试看。

  契尔卡索夫:我相信改编定会成功。

  这时斯大林同志说:“愿上帝保佑我们万事如意”(笑)。

  爱森斯坦问斯大林对影片还有哪些专门指示。

  斯大林同志回答,“我不是向你们作指示,而是作为一个观众谈谈看法”。

  日丹诺夫同志说,爱森斯坦过于喜欢阴影,他用伊凡雷帝的大胡子转移了观众对剧情的注意力,伊凡雷帝为了使人看清他的大胡子,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抬起头来。

  爱森斯坦答应日后把伊凡雷帝的胡子剪短。

  斯大林同志在谈到伊凡雷帝第一集中的一些演员时说:

  “库尔布斯基演得极为出色。斯塔里茨基(由卡多奇尼科夫扮演)演得也特别好。他逮苍蝇的技术特别高。都要当沙皇了,还用手逮苍蝇。这些细节是需要的,它们有助于揭示一个人的本质。”

  斯大林同志说:好吧,问题到此可以说已经解决了。至于完善主题思想,把影片拍好,就由契尔卡索夫同志和爱森斯坦同志去做吧。

  他又补充说:请将这个意见转告博利沙科夫。

  契尔卡索夫同志询问对于影片细节和对伊凡雷帝外貌的意见。

  斯大林:外貌符合实际,没有必要改变。伊凡雷帝的外貌很好。

  契尔卡索夫:影片中可不可以保留斯塔里茨基被暗杀的情节?

  斯大林:可以保留。暗杀在过去是常有的事情。

  契尔卡索夫:我们的剧本中有马柳塔?斯库拉托夫勒死都主教菲利普的情节。是否需要保留这个情节?

  斯大林:要保留这个情节。这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

  莫洛托夫说:对于镇压总的来说是可以也是应当予以表现的, 但应当表明为什么要进行镇压,原因是什么。为此应当表现国务活动,不要光是地下室和密室中的情节,而要表现英明的国务活动。

  契尔卡索夫就今后剧本的改编谈了自己的设想。

  斯大林询问影片的结尾将如何处理。怎样拍得更好些,因为还有两集即第二集和第二集,或者说我们对此有何通盘考虑。

  斯大林:你们的影片将如何收尾呢?

  契尔卡索夫说,影片的结尾将处理为:立窝尼亚被击溃,马柳塔 ? 斯库拉托夫壮烈牺牲,向海洋进军,伊凡雷帝站在海边,对周围的将士们说:“找们已经立足于海上,我们将要继续这样做”。

  斯大林:这样结尾符合事实。恐怕还有点儿不够。

  契尔卡索夫询问将来剧本的草稿需不需要拿到政治局审读和批准。

  斯大林回答:剧本用不着送审,你们自己处理好了。一般来说光看剧本作出评判是困难的。还是谈拍成的影片容易些。

  斯大林对莫洛托夫说:您一定特别想看剧本吧

  爱森斯坦说,如果摄制这部片子时没人催促就好了。

  这条意见引起了在座的所有人的热烈反响,斯大林同志说:

  "无论如何你们都不要急于求成,而且凡是匆忙搞出来的影片我们都将扣住不发,列宾的《札波罗热人》这幅画整整画了11年”。

  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只有付出长期劳动才能真正拍出好的影片。

  斯大林同志针对伊凡雷帝这部影片说,如果影片需要拍一年半到两年,甚至三年,那你们就按这个期限去做好了,只要影片能拍得好,只要影片能做到“精雕细刻”就行。

  斯大林同志说:总之,我们现在应当提高质量。影片可以少拍一些,但质量要高。

  他说,采利科夫斯卡娅演其他角色演得很好。她的表演很出色,但她是个芭蕾舞演员。

  我们说,无法把另一个女演员从莫斯科请到阿拉木图。

  斯大林同志说,导演应当有股子韧劲,要求做到他需要的一切,向我们的导演往往过于轻易地就放弃了自己的要求。

  爱森斯坦同志说,找阿纳斯塔西娅找了两年。

  斯大林同志指出,演员瓦罗夫对其在影片伊凡雷帝中扮演的角色态度不端正、不认真,不像一个威严的军官。

  日丹诺夫同志:这不是马柳塔?斯库拉托夫,而成了随便一个戴大礼帽的人。

  斯大林同志说,伊凡雷帝是一位民族意识较强的沙皇,是一个较有远见的人。他不允许外来影响渗入俄国,“彼得鲁哈却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放进了太多的外国人”。

  谈话结束时斯大林同志祝大家成功并说:“愿上帝助你们一臂之力”。

  我们互相握手并告辞。谈话于零时10分结束。

  以下是几点补充:

  日丹诺夫同志还说,影片中宗教仪式出现得太多太滥。

  莫洛托夫同志说,这造成了某种神秘色彩,而这是不应当如此大加渲染的。

  日丹诺夫同志接着说,大教堂里的“炉中得救记”那场戏场面拍得过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

  斯大林同志说,跳舞时的禁卫军拍得像是野人,并使人觉得和腓尼基人和巴比伦人有某些相似之处,

  当契尔卡索夫同志谈到他已经多年在电影中和舞台上扮演伊凡雷帝这个角色时,日丹诺夫同志说,“我已安安稳稳当了5年多沙皇了。”[1]

  契尔卡索夫同志伸手去烟盒拿烟时问斯大林同志:“可以抽烟么?”

  斯大林同志说:“禁止吸烟的决定好像还没有。我们是不是要举手表决呢?”他示意可以抽烟。

  补遗(关于剧本)。

  当谈到剧本不需要报批时莫洛托夫同志说:

  剧本不需要报批,再说爱森斯坦同志在这段时间内大概已经对有关伊凡雷帝的所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考虑。

  斯大林询问了爱森斯坦的心脏病情况并说他的气色看起来非常好。

  [1].这是普希金的剧本《鲍里斯?戈杜诺夫》中的一句独白。

  1947年2月25日

  谢?爱森斯坦,尼 ? 契尔卡索夫记录整理

  出自《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3卷 №06448

  《伊凡雷帝》观后感(四):【67】《伊凡雷帝》:蒙太奇游乐场——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蒙太奇游乐场

  《伊凡雷帝》 Ivan the Terrible 年代:1944年、1958年 / 国家:苏联 /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 主演:尼古拉·切尔卡索夫、柳德米拉·采里可夫斯卡娅

  可以这么说,《伊凡雷帝》拍出来不是给人看的,没几个人能忍受近三个小时冗长的宫斗。最初爱森斯坦是在斯大林的要求下拍摄该片,却由于“涉嫌”讽刺斯大林专制而被禁映十三年。可见,爱森斯坦并没有把电影拍成政治宣传品,而是当成了给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

  脸部特写充斥着这部电影,不论是伊凡雷帝睁大眼珠的面孔,还是贵族和地主们私下勾结暗算的心机脸,全都在层层递进式的镜头组合下,显得格外昭彰。恰是这些有些咄咄逼人的特写,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表露无遗,而它的拍摄角度、布光手法,也成为了日后正派反派的脸谱化拍摄程式。所谓的镜头组合,就是爱森斯坦倡导的蒙太奇。他还创造了“杂耍蒙太奇”这一技法,通过“杂耍”的概念强调了“瞬间”、“局部”在一束整体中的重要性。在《伊凡雷帝》中就有大量的杂耍蒙太奇,比如在表现一个动作时,就连续用多个不同景别的镜头排列衔接,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冲击。像伊凡雷帝加冕仪式上,两盆金币从头上浇下,这么一个动作,前后用了13个镜头,从人物到地上的钱币反复出现,延长了心理时间,增强了仪式感。但那时还没有多机位拍摄,演员只能在换个景别之后重新表演,动作难免会有差别,这就导致在技术上割裂了整体的戏剧连贯性,而且过分强调蒙太奇的理性思维的功能,也有炫技之嫌。因此,爱森斯坦对表现事件的方式,比对事件本身更感兴趣。但尽管如此,蒙太奇这种创造性的电影理念,仍是被爱森斯坦发扬光大的,而且再说一个让人惊讶的事,你以为《新华字典》改编成电影很扯是吗?其实爱森斯坦曾打算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论》改编成电影呢!这才是最早的IP啊!只是这个想法后来并没有实现。

  本片是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经典修复”单元展映作品。

  亮点1

  第一部第96分钟,莫斯科人民排着长队来到亚历山大村请见伊凡雷帝,而导演爱森斯坦用这了这样一个镜头来表现人民和皇帝的关系,前景是伊凡雷帝的侧脸,背景则是排着长龙的人民,由于调整景深、充分运用了前后景,突出了皇帝的.主体,象征着他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从而更有信心回到莫斯科。这又是爱森斯坦创造的一个伟大的影像。

  《伊凡雷帝》观后感(五):一代沙皇伊凡雷帝

  作为一部由斯大林下令拍摄的影片,《伊凡雷帝》无疑具有天然的政治倾向,然而它又并非是简单乏味的政治宣传工具。与苏联蒙太奇学派的许多电影一样,《伊凡雷帝》也是一部将政治功能与电影美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苏联蒙太奇学派

  与备受巴赞推崇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截然相反,苏联蒙太奇学派相信电影艺术的根本在于剪辑。现实是多义的和暧昧不清的,而在肩负政治宣传功能的苏联电影中,是不允许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的,它必然要求事物被赋予不容置疑的明确意义,也必然不允许留给观众自行思考和评估的余地。而蒙太奇作为一种诠释事物内在意义、在镜头与镜头的互相冲击中诱导观众的情绪感受、让观众被动接受影片立场的有效手段,就这样被苏联电影人发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形式主义

  在《伊凡雷帝》中,恢宏的布景、华丽的服饰、夸张的表演、严谨的摄影构图、强烈的明暗对比,无一不带有形式主义电影风格的烙印。而爱森斯坦对伊凡雷帝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成为片中最具隐喻意味的符号。在爱氏的镜头之下,伊凡似乎拥有了某种不可名状的神性,他那蓄着山羊胡子的瘦削面庞,既显示着无上的威严与权力,也象征着极端的邪恶与残暴。

  在影片的最后一幕,当莫斯科百姓高举圣像和十字架,列队前往亚历山大村恳求伊凡回宫的时候,伊凡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特写镜头呈现出他的侧脸,他微低着头,目光所及之处,可以看到远景处群众队伍中模糊而渺小的身影。看到这里,恐怕任谁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伊凡此时已赫然化身上帝,他正高高在上,接受他亿万子民的朝拜。

  特写

  本片的一大特色就是无处不在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的作用在于强调和放大,在于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导演欲强调之物上,在于将情绪最细微的变化放大到观众眼前。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便由旁白点明“本片记述在十六世纪第一个统一俄国的巨人,记述从封建割据的贵族公国中间,创建了统一强盛国家的莫斯科大公,记述建立武勋于东方和西方的一位统帅,记述为完成这些伟大的事业,而第一个把俄国的王冠戴在自己头上的皇帝。”紧接着,钟声响起,一顶镶满宝石的王冠出现在镜头中。这个特写镜头具有双重功能,它首先指明正在发生的场景,这是伊凡成为俄罗斯沙皇的加冕典礼,其次它也是上面旁白的一个注脚,意在说明这是一个关于权力的故事。

  除了各种道具的特写,各个人物的面部特写更是充斥着整部电影。诚然,特写镜头有助于加强情绪的感染力和戏剧性,但如此多的特写也干扰了情节发展的连贯性,拖慢了影片的节奏,牺牲了叙事的自然和流畅,尤其让习惯了快节奏好莱坞大片的当代观众极为不适。

  光影

  《伊凡雷帝》中的每一格画面单独拿出来,都可谓一幅出色的摄影作品。尤其是影片中对阴影的巧妙运用,颇值得玩味。

  在伊凡接见英国公使的段落中,墙壁上出现了伊凡巨大的影子。随后,伊凡面前的地球仪和公使也被投影到墙上,镜头里没有实在的人物,而只有雪白的墙壁和这三个黑影。伊凡的影子在画面的左侧,居高临下的注视着眼前的这颗星球和星球上的臣民,而英国公使的影子则被挤到画面的右下角,显得卑微和渺小。

  这组镜头依然是“上帝”的隐喻,同时也显示出伊凡的政治野心。他的目光不只停留在俄国的土地上,当其他贵族还在盘算着眼前那一点点既得利益的时候,他的目光早已跨过波罗的海,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将地球牢牢握在手中的上帝似的人物。

  暴君抑或明主

  假如爱森斯坦能够按照原计划拍完《伊凡雷帝》第三部,或许我们就可以看到列宾名画《伊凡杀子》的故事在大银幕上的演绎。尽管被称为“恐怖的伊凡”,但爱森斯坦在本片中并没有突出表现这位沙皇的暴虐,虽然也涉及到捕杀贵族的情节,但片中的一众贵族作为阻碍俄罗斯富强统一的恶势力,他们的被杀丝毫得不到同情。反倒是伊凡雷帝,被塑造成一位胸怀远大,拯救俄罗斯于四分五裂的英明君主。

  然而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无论爱森斯坦或是斯大林本人怎样看待伊凡的所作所为,也不论后人怎样评价这位沙皇的功过是非,不管是把他视为实现俄国统一和强盛的一代明君,还是看作残暴嗜血的极权统治者,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权利混淆了天神与魔鬼的界限,高高在上的王座下面,总是堆满了累累白骨……

【《伊凡雷帝》观后感】相关文章:

《阿凡达》观后感作文01-05

阿凡达观后感400字作文01-14

《IMAX3D阿凡达》观后感范文02-24

了凡四训的观后感范文(通用4篇)02-23

义不帝秦的历史典故09-12

伊万的童年读后感想11-24

续写《凡卡》04-25

续写凡卡05-24

语文教案凡卡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