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路观后感

时间:2022-10-03 13:22:3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新之路观后感

  中国科技部与央视2套合作,联合制作了10集记录评论电视片《创新之路》。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创新之路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创新之路观后感

  创新之路观后感(一)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和理解,6月至9月,市科委机关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大型电视纪录片《创新之路》,9月22日机关第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观后感交流活动。

  《创新之路》纪录片共十集,遍访世界创新强国,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展望了中国创新成绩,不仅呈现当代创新,更追溯至工业革命时代,探索创新背后的制度、传承及影响,从市场到政府、从资本到法律、从教育到人才、从个人力量到世界未来,对当今世界创新格局进行一次梳理和剖析,着眼于当下,以世界上几次重大的科技突破与产业变革为线索,展示其背后的形成原因、核心技术、重要人物,挖掘创新的生存土壤和背后的运行机制,找到创新之路上可供借鉴的标杆,为中国创新发展寻找他山之石。

  讨论中,一支部党员们纷纷发言,从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出发,结合各自的工作任务展开讨论,发言中既有典型工作案例分析,又有宏观政策探讨,同时,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还交流了新形式下落实“一岗双责”任务的做法与体会。通过相互交流,进行观点碰撞,使大家找到自己工作中的创新定位,打破了惯性思维,树立起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观后感交流活动取得实效。

  创新之路观后感(二)

  中国科技部与央视2套合作,联合制作了10集记录评论电视片《创新之路》。本来,偶然从第六集《政府的作用》看到的。然后在网上搜索,从头到尾基本上基本过了一遍。

  感到这是一部做得不错的电视片。当然,也存在一些硬伤,主要体现在对于创新的鉴赏力关注得不够。

  第一集差不多是个序言;第二集讲述了近、现代科学发展背景(这是一个讲技术进步的记录与评论片,将科学视为基础,并不计划将科学当成创新的话题,按照中国的传统,将科学研究归入了“发现”范畴);第三集是“放飞好奇”,本节认为,讲述创新来源于好奇;其实,科学发现的基础来源于好奇,而技术创新并不完全源于好奇。定位不是很对。这一集还提到了熊.皮特的理论:经济发展并不只是原料,工时,价格(可能还包括剩余价值),而是具有原来不可预料的新元素(尚不明白中国社科院的朋友们如何协调这些这些新概念与《资本论》之中观念的差异);第四集是“大学的作用”,还没有细看。第五集是专利制度的作用,第六集是讲政府的作用,这一集逻辑上不连贯,前面讲“创新是可遇而不可求”,后半集则说要守株待兔(在后面第九集,施一公更明确提出,创新重点在人,而不是项目,这个思路其实是与第六集前半部思路完全冲突);第七集与第八集则说市场与资本的作用,这其实已经是创新的延伸处理了;第九集是“一个人的力量”,再一次强调了创新的个人作用(从思路到推广),似乎没有非常照顾历史唯物主的脸面。第十集是“未来”,还没有看,大概是预料未来的创新特点吧。

  感到中国观念在进步。该电视片其实关系到不少饶有兴致的课题,当然本文无意对于与社会理论(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密切相关的内容作深入探讨。

  有一点值得作简短说明,那就是《创新之路》对于“创新鉴赏力”关注不够。“创新鉴赏力”其实非常重要。鉴赏力不但关系到从事创新的人们选题、预判,直接关系到人们选题的取向,也关系到市场与投资人预判,准确的取向。如此重要的话题,居然编辑们没有注意到。当然编辑们其实立即面对这方面忽视引起的苦果:由于编辑们的“创新鉴赏力”不够好,题材选出问题了:例如其中说马斯克打算送几百万人去火星,并形成自给自足的社会,显得很没谱,模糊了“创新”与“信口开河,异想天开”界限,这与该片相对严肃的论题显得协调。如果编辑具有良好的“创新鉴赏力”,如此不靠谱内容应当毫不犹豫地过滤掉。可惜,编辑不太重视这个“鉴赏力”,因此问题在所难免,当然也情有可原。

【创新之路观后感】相关文章:

创新之路作文(精选23篇)01-04

人生之路02-18

玄奘之路观后感01-16

复兴之路观后感11-18

光荣之路观后感11-15

成功之路11-26

朋友之路-作文10-15

人生之路作文11-14

挫折之路作文10-29

成长之路作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