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的观后感

时间:2021-07-02 19:28:1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道士下山的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道士下山》是由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奇幻冒险戏剧影片,影片由陈凯歌执导,王宝强、郭富城、张震、范伟、林志玲等联袂主演。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道士下山的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观后感一:且谈《道士下山》之真诚与用心

  我认为《道士下山》算是上乘之作,尽管不算完美,一些缺点也有影评人客观点出,但是瑕不掩瑜,比起《归来》至少好了三个《一步之遥》。

  《道士下山》从头到位洋溢着真诚。对的,真诚。这是我在怀疑剧情的时候把我按在座位上看完全片的唯一理由。何安下、崔道宁、周西宇和查老板,都是下山的道士,他们有的是初入红尘,有的是再回红尘,在修行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他们活得潇洒自在。不管是初入红尘试炼的何安下,还是热爱红尘的崔道宁,看破红尘的周西宇,他们活得很真,真诚面对自己,真诚对待他人,真诚面对恩怨。

  回想近年来看的诸多国产影片,要么用力过猛、要么过于高冷、要么哭天抢地、要么就是不知所云。然而像这样把电影人物塑造得这么真诚的,真的是少见。一众演员也贡献出了很真诚的表演,王宝强的草根气质和魔性傻笑才是这样一个不谙世事、内心纯洁的小道士;范伟最后的一幕(的确是升仙了)那种从容慈祥简直不能再仙气一点点了!还有郭富城演出周西宇那遗世独立的冷峻气质,都不是一般的功力啊。我也不喜欢王学圻的表演,总觉得他演的和尚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恶人遁入空门寻求庇护,但是咀嚼一下他说的“是慈悲还是淫邪”,我也就信了如松和尚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老方丈。林志玲和吴建豪在表演上的任督二脉,我想在这次是打通了,不要那边说吴建豪的昆曲身段不到位了,他只是演一个变态的纨绔子弟,不是演戏曲演员好吗!

  原著和编剧都是《一代宗师》的作者,不免被拿来做比较。然而,相比于王家卫用自己独立的电影语汇观众懂不懂无所谓,陈凯歌更像是学校里兢兢业业传道授业的老教师,他也许不受学生待见,但他真的是一腔赤诚。在《道士下山》中,他其实已经尽量在做接地气的尝试了,把徐皓峰这么仙气的作品,以较为通俗的手段的呈现在大银幕,他是真的害怕观众不明白他想讲什么啊。

  《道士下山》中,陈凯歌想说的很多,而且也都做到了。何安下遇见崔道宁的情感纠葛,见情欲;遇到如松和尚,见心性;遇到彭乾吾杀弟子,见自私见背叛;遇到周西宇,见超脱;遇到查老板,见真情。这些故事段落再细究一下,哪一段不是对当下社会的隐喻。不要再说故事散连接生硬了,这就是红尘试炼奇情美欲啊!不要说旁白说教愚蠢了,《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你是因为听不懂英文脑子不够使所以觉得高深吗?你们能不能平心静气地感受一下氛围和人物啊!电影不仅仅是剧情,还有人物、美术、镜头、结构和表演啊!

  第一天上映的时候看完走出影院觉得值得回味,然而回头看到网络上为了差评而给的差评,为了吐槽而给的吐槽,好像陈凯歌的电影不吐槽一下就显得不文艺,感到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有些评论的观众感觉他扛起摄像机分分钟就能拍出经典、坐到电脑前一晚上就能剪辑出大片、只要给他机会就能写出严丝合缝逻辑清晰节奏合理的最佳剧本。言辞之粗鲁无礼,毫无对创作者的一丝尊重,好像股票跌了是因为陈凯歌做空一样。

  我又想起读书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你们这个不看那个不看,这个差评那个差评,一点艺术宽容心都没有,怎么做一个大气的人?

  观后感二:不忘初心,回归本心

  影片以何安下下山后的视角展开了三段故事:林志玲、范伟、吴建豪主演的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全片颇有喜剧效果的部分。在此片中道士的戏份仍然很多。 郭富城和房祖名上场后的故事,此片中王宝强戏份逐渐变少,郭富城和元华角色的恩怨很重。郭富城角色死后张震角色登场。这部分何安下戏份最弱,几乎被张震的复仇主导。

  这中间还穿插了王学圻角色的“说理”戏份。 《道士下山》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三部分故事完全不搭调,不论是手法上还是气氛上。第一个故事保持了喜剧的色彩,但后两个故事比较严肃。如果说,陈凯歌是想以公路片模式来架构全片,那么第一个故事是道士与情欲,第二、第三个是道士与恩仇。陈凯歌无疑是想通过小道士下山经历有关情欲与恩仇的世俗世界后明白“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的道理。

  初衷是什么?何安下迷惑在了林志玲与吴建豪角色的关系中,迷惑在应不应该帮助求子女子的角色中。何安下本是一个在山上清静寡欲的小道士,但是下山后他寻求一个真正喜欢的女子,也搅进了江湖恩怨之中。

  导演本应该用这样的故事来展现最后经历了世俗世界后释然的彻悟,但可怕的是陈凯歌居然选用了王学圻这样一个角色”说理“,这还不够,还非得加上旁白。若说只有王学圻角色这一部分,还好,旁白就十分多余了。旁白的使用在电影中应当十分慎重,若做到泰伦斯·马力克这种几乎只留旁白的极致,也不错。但是《道士下山》的旁白像是有个人站在你旁边生往耳朵里灌,这就造成了一种”我拍不出来,直接告诉你好了“的感觉。当然,本片主题确实有些玄妙,拍出来有难度,这是客观原因。

  陈凯歌近来一些电影都属于”半部好片“,《梅兰芳》是这样,《赵氏孤儿》也是这样,《搜索》虽不错,但不是陈凯歌的典型风格暂且不提。《道士下山》前半部分也非常精彩,有几次我都觉得又要到一个巅峰了,可惜到结尾完全泄了下去,从最后决战开始,就有敷衍了事之嫌,之前搭构的还不错的架构坍塌了。尤其是最后几分钟的旁白部分,说教,累赘。不知道陈凯歌为什么近来对结尾的处理都如此失控,或许是因为他都亲身参与到了编剧之中,想说的太多,元素太杂,结果失控。

  说了这么多问题,该说说优点了。毕竟我给了“推荐”。首先是陈凯歌的几个超现实主义片段,十分抢眼。王宝强和房祖名的角色吃完野生动物的心而去抢功德箱这部分无疑是全片最为精彩也最为出色的部分。首先,野生动物的心,代表“恶”,代表一种放纵,这是与小道士的初衷相违背的。而此次抢功德箱,也是小道士最为放纵的一个举动。在幻像中,道士看到的皆为邪念,此时林志玲的角色再次出现。因为小道士对师娘其实是有感情的,而且对她是心存愧疚的。师娘在他心中也就成为了一个“梦魇”,梦魇在疯癫时出现,这是小道士下山后的一大考验。此部分,表面荒谬,实则尖刻。值得深思。

  另一处是元华角色在镜子前回忆师傅临终时的场景。此时镜子的使用再度出现。陈凯歌爱用镜子,镜子也是电影中非常有意思的道具。镜子在此处是角色内心的写照。在元华击碎镜子后,多个碎片中出现了多个师傅的镜像。此时破碎的镜子照映出了元华角色已经破碎和扭曲的内心。同样的手法,我们在《黑天鹅》中也见到过。

  还有一处我比较欣赏的,同时也会引来争议的是郭富城向王宝强回忆往事时插入的CG片段。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也非常新颖的做法。在第五代导演中实属罕见。对于群鸟高飞,百花绽放,这是非常超现实的场景。然而此些蒙太奇,用得好,画龙点睛,用得不好,令人费解。我认为此处的设置是比较成功的。这些画面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生命之树》中地球起源,生命诞生的种种CG特效。

  其实这也就是说为什么《道士下山》是一部陈凯歌的《生命之树》,除去手法,两部影片在表达的主题上也惊人的'类似,只不过《生命之树》与宗教相连,而《道士下山》是东方化的,用佛教、禅宗之理包装。两部电影都告诉我们,要释然,要对这个世界宽恕,要对自己宽恕。世间恩恩怨怨,不过是生命中走过的一些风景,不忘初心,回归本心才是极致。

  《生命之树》评价两极,《道士下山》也定会这样,当然我必须承认《道士下山》不如《生命之树》那样极致,那样实验,或者说高明。《道士下山》的说理都摆在了明面上,且有些生硬。

  总而言之,《道士下山》有种种弊病,但客观说,此片仍是近期院线,甚至是一段时间以来最优秀的国产片。且不说陈凯歌一贯的人文情怀和眼界之大,本片在场面特效上也十分用心。武打场面精心设计,极具个人特色。同时,本片又是陈凯歌非常具有突破性和试验性的一次尝试,很多段落都能看出他的用心。达到的效果也超过了近段国产片。

  观后感三:十年之后,你且再看

  十年之前,陈凯歌拍了一部据说十年后才能被理解的电影叫做《无极》。

  从2005,到2015,整十年。这十年里,陈凯歌总是游离的活着,所谓游离,在于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下,在于鲜有娱乐新闻,在于低调到让绝大多数人都忘记有这么个导演的存在。2008年在指手画脚之下做出了《梅兰芳》。2010年搞出一部被口诛笔伐的《赵氏孤儿》。2012年他拿出了一部完成度极高的《搜索》,这些个电影人们看的懂。然后有人说他格局不大。

  老陈呵呵一笑,跟陈红对了个眼神儿,拍了《道士下山》。

  老陈心说,我拍大格局,你们说看不懂。我不拍大格局,你们说要看看大格局。

  就好像你拍一部青春片,人们说看哪,无青春不堕胎,无青春不撕逼,无青春不狗血。于是你拍了一部没有以上这些的青春片。人们说看哪,这是什么狗屎,连胎都不打逼都不撕狗都不理。

  好在老陈不是媚众的导演,想等他讨好观众,也许你还要再等一个十年。

  我也庆幸老陈的不媚众,不然《道士下山》就不是《道士下山》了,是《一傻大闹上海滩》。

  坦白讲,老陈的意境我够不到,个中神髓我不全理解,处于一个懵逼的状态,好像后背痒,却只给挠一下,这种一念天堂一念疯狂的感觉,挺爽的其实。

  对于电影,我不多做哔哔,因为我可以预见老陈会遭到多少口诛笔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骂知名导演变成了一种风尚。一些自以为的人会把他的电影一帧一帧的解刨开来,然后指着鼻子骂。这些人通常都会把电影里面最精髓地方分析的拳拳到肉特别深刻。

  记得当年有人恶搞了《无极》,称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云云。“恶搞指出于恶意的搞笑,现在指在已有资源(如新闻图片、文艺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原来的格调和气氛大变,包含各种搞笑元素,同时,新作和原作的对比往往能增强搞笑程度。”以上摘自在中国人眼里很权威的百度百科。我来解释一下,恶搞即是把原作的格调和气氛降低,让大家看得懂。然后我想问一句,什么时候人们需要搞才能笑,发自内心的的笑他妈的哪儿去了!

  再过十年,你再去看《无极》,你再去看《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孰优孰劣,谁是小丑,谁是笑料。

  至于《道士下山》,十年之后,你且再看。

【道士下山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一念之间歌词(《道士下山》主题曲)02-20

太阳下山了01-09

太阳下山的作文02-04

太阳下山了作文01-19

关于太阳下山的作文03-01

鬼谷子下山诗歌03-31

描写太阳下山的作文01-30

《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06-01

猴子下山作文400字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