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观后感

时间:2023-12-23 11:41:0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老师·好》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师·好》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师·好》观后感

  《老师·好》观后感 篇1

  最近闲来无事,就与好友相约某达影院,看这一部似乎又一“俗套”的电影。

  “八十年代”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并不鲜见,电影《老师好》同样将背景聚焦在1985年的南宿一中,无论是小卖部的无花果、汽水和冰棍儿,还是珍贵的录音机、自行车,全片的布景和道具陈列无不烘托出一个切实属于八十年代的氛围。与以往的青春片不同,电影极其难得地将视角放在“老师”这个身份下,讲的是以老师苗宛秋为核心的三班一干人等的八十年代中国青春。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高中老师诸如“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等上了大学就幸福了”、“现在还有老师管你们,等上了大学,就算想要被老师管,老师也不来管你们了”的共同训诫。回想看看,恐怕其他任何国家的老师都不会比中国的高中老师操心更多。

  电影中的“苗宛秋”正是这样一名典型的人民老师。

  苗老师并不完美,他有种.种缺点。譬如说他有些古板,不够“民主”,也不擅长学生们打成一片。他多少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些偏见,在乎荣誉,相当看重学习成绩,偏爱传统意义上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宁静。

  可也正是这样的苗老师,拮据的他为学生捐出自己的工资;他坚守知识分子的自尊心,不愿腆着脸为分房子与校长争论;彼此不熟悉时,他看见洛小乙给孩子买冰棍会惊恐大呼“丢掉!”,但他也会战战兢兢将桀骜不驯的少年从街头混混的酒局喊回家;他斥责宁静浪费时间为老同学补习,又主动利用晚上的私人时间给不认识的学生免费补课。这样的苗老师平凡、一般又正派,看似只会将“成绩”当作评判标尺,实际又发自内心疼爱学生,希望他们走上正途。想必大多数人的学生时代都碰到过这样的老师吧。

  1965年,苗宛秋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家庭关系,他没能如愿进入心中的神圣殿堂。1966年,高考被废除。从此这张录取通知书成为苗宛秋的心病,倘若他当年念了北大,如今还会在某个小镇某所学校为某套房子摧眉折腰吗?十年过去,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考上大学几乎等于改变命运。苗宛秋对于宁静的器重,实际是自身不得志的投射,他将未竞的理想放在宁静身上,也深知高考对于这些年轻人的重要性。

  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以后,他们摔过人生的跟头,这才慢慢理解老师当年的严格、苦口婆心,明白他的唠叨究竟饱含多少殷切的期望。电影通过宁静的失利完成“苗宛秋”这个人物的成长,他最好的`光辉岁月不在过去,而是和那群学生们斗智斗勇的时光。

  于谦老师饰演的苗宛秋,对学生的种.种关怀和爱惜,在我身上都能找到影子,老师对学生那份永不放弃的执念,才是师生情谊之中最深沉的爱。责之深,爱之切。原来的不能理解,知道现在自己需要独当一面的时候,才能懂得那份恨铁不成钢的爱意。如果能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我想一辈子都置身于那个美妙的校园,我的似水流年。洛小乙对宁静的那份纯洁的爱,宁静的手足无措,心里却是在悸动。青涩,懵懂,恰到好处。只有在那个时代,才能找到柏拉图式的爱情,真挚,纯洁,令人向往,心旷神怡。对患病同学的倾心相助也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符号。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苗宛秋老师在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无法进入读书的遗憾,也造就了他对同学们的严格要求,希望同学们一心专注于高考,不被其他的事物所困扰,这也正是如今千千万万的高中老师的一个最终诉求。原来对教育体制的不理解,甚至有些生气。直到身处大学的我才能明白这个世界的一切。也是从那时起,我才能真正的俯下身去填充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爱的事物和所需要的一切。电影中的青涩懵懂的喜爱,对老师暗地里的抵抗,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对同学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友情,全部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高中时代的那份感同身受的情感。一部好的电影,在我的心里永远不是人物演技在线,剧情冲突剧烈,情节安排严密,逻辑合理,而是真正的能触动人心,碰到我内心最柔弱的地方。让已过许久的我有了次洒脱的释放,让我的那一刻的青葱岁月全部留在那似水流年的时代吧。

  《老师·好》观后感 篇2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伴随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我的难题。虽然从事幼教工作将近十年了,但也会有很多的困扰。这时就会想如果多看看书,多从中积累点经验,那就不成问题了。

  说实话,《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早听说过,只是出于对目前很多教育专家的不信任,我一直没看这本书。为了让儿子更好的成长,我经常和同事一起交流经验。有一次,又说起儿子的事情,我们班贺老师就推荐我看这本书,我对她说的半信半疑,第二天她就把书拿来给我看。我随意翻了翻,就立刻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仅仅是序言和前言就让我感慨万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硕士16年的教子手记。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使我深受启发。书里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对孩子的深深温情;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细细讲解了对孩子的呵护之法。书中的一些话语在我心中久久回想,正如其所言,孩子的一些错误观念或问题,往往都是由于一些家长生活的痕迹。生活中,许多的不在意,许多的不顾忌,却已被孩子们尽收眼底。父母影响孩子,其道理我虽也想的清楚,但看到作者并不是用说教的方式,硬邦邦的语言来码字,而是用身边生动鲜活的例子,说明事件,然后再针对这一事件展开而来,这样更加坚定了我的学习。

  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

  家庭教育绝不单纯是母亲的事!在书中我除了看到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还看到了一位同样伟大的父亲。尽管对此书中着墨不多,但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有一位好丈夫,孩子有一位好父亲。他很好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积极配合妻子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自己有错时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试问有多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这一点值得爸爸学习。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值得我去深刻的反思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孩子感受。如果我们的教育方式不被孩子接受、我们的爱不被孩子理解、我们的行动不被孩子支持,我想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必定是失败的.教育。

  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作为一名老师,我想只有通过更多的学习、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思考,不断地提高自我才是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才可以培养优秀的人才。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老师·好》观后感 篇3

  “我坚信,青春不会消亡,它只是躲某片绿荫下,慢慢疗伤。岁月凝成一颗珍珠,却无法拥有,丢在地上,冰凉;握在手里,滚烫。我想拥抱它,却扑了一个空;它化作一片杂物,散落在桌上。泛黄的日记本,气数已尽的铅笔,褪色的发卡,还有一个空空的背囊。那年,铅笔在日记本上写道:真好,我没有去打搅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没有戳穿我的刻意坚强。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

  3月30日,我们全家一起看了部电影《老师好》,这部电影是由相声界的大腕于谦老师主演,本来我还以为是一部喜剧片,却发现原来是一部打着教育旗号的青春怀旧片。故事讲了一个小城的高中老师苗宛秋带一个高中班级的故事。

  我给这部电影取了另一个名字叫《自行车的故事》,整个故事最热闹也离不开的是那辆自行车,从苗老师推着自行车进学校开始,到自行车被放气,吊在国旗杆上,到自行车被盗和找回来,最后到安静骑自行车出车祸,自行车无处无在,与自行车同样无处不在的是生硬的教育制度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苗宛秋这个形象就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他像自行车三脚架一样冰冷专制。在开学第一课上,他没收了脑袋的武侠小说,擦掉了关婷婷的口红,因为建设、文明抽烟罚他们站墙角,让洛小北不停地喊报告。因为安静品学兼优,就把安静安置在最好的座位。在选班长的环节无视民意,坚决不任用脑子活泛的关婷婷,也不任用敢于担当的洛小乙,霸道地任用新转来的好学生安静。

  同时,他又像自行车轱辘一样圆润通达。洛小北不来上课,他冲到“八龙一凤”喝酒的.小摊拉他回来上学。当得知耗子倒卖小商品是为了动手术时,强行让派出所的小舅子放人,并归还没收的货物。而耗子去北京治病的时候,他又拿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他又像自行车一样找不着自己。他永远是不合时宜的那一个,在高考时因为成分无法去北大中文系,只能当老师。当老师似乎既不被领导真正认可,总是不给他分房子;也不被同事所接受,同事们对待他总是一副“你太迂”的脸色。他有物质追求的心思,又选择不收费用的补课。在学生面前,他一开始是苗霸天,被学生把他的自行车折腾得够呛,把他的杯子上的“奖”字刮成了“大”字;在后来,学生理解他开始为他满城找自行车时,他又斥责他们胡闹。在他的压制下,所有的学生造反,去参加文艺汇演夺回了第一名。当他为安静铺好了通往北大中文系的路的时候,安静又出车祸了。而最后他的离开是他的清高、软弱还是愧疚,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活得复杂,活得拧巴,活得不合时宜。

  这就是教师的生活状态,教师的追求是人的成长,教师是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建立在学生上面的。所以,自己永远是纠结的,是多面的。教师必须有冷酷的一面来树立威严,传道授业;教师又必然有温情的一面来培育学生,建立情感。这就是“有我”和“无我”的纠缠,“有我”是保持教师独立的个性,“无我”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就像曾经做过的性格测验,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神性、魔性、妖性。当我们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时候,这些人身上的各种属性就开始不受控制的疯涨。

  苗宛秋不是一个最好的老师,但他就是老师中的一员,在教育工作者身上,都有苗宛秋的影子。

  老实说,前面故事讲得不错,可惜最后的桥段安静的车祸完全就是偶像剧的桥段,苗宛秋的离开有强行拔高人物之嫌。就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做自己不好吗?那辆自行车不能自然死亡,非得弄个血光之灾吗?

  苗宛秋离开时在黑板上写上“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我觉得美则美矣,未尽善也。因为那天我正好拍了一组毕业季的照片,我知道真正的离别不可能如苗宛秋那么文艺,那么潇洒。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教师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每天的朝夕相处,鸡飞狗跳才是日常,只有在离别的时候记得的才是彼此的好,才有“和你们一起相遇在最好的时光”的美丽。老师,永远在爱与痛的路上虐心行走。

  《老师·好》观后感 篇4

  最近闲来无事,就好友相约某达影院,看这一部似乎又一“俗套”电影。

  “八十年代”在近几年影视作品中并不鲜见,电影《老师·好》同样将背景聚焦在1985年南宿一中,无论是小卖部无花果汽水冰棍儿,还是珍贵录音机自行车,全片布景道具陈列无不烘托出一个切实属于八十年代氛围。以往青春片不同,电影极其难得地将视角放在“老师”这个身份下,讲是以教师苗宛秋为核心三班一干人等八十年代中国青春。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高中老师诸如“你们是我带过最差一届”“等上了大学就幸福了”“现在还有老师管你们,等上了大学,就算想要被老师管,老师也不来管你们了”共同训诫。回想看看,恐怕其他任何国家教师都不会比中国高中教师操心更多。

  电影中“苗宛秋”正是这样一名典型人民教师。

  苗老师并不完美,他有种种缺点。譬如说他有些古板,不够“民主”,也不擅长学生们打成一片。他多少对成绩不好学生有些偏见,在乎荣誉,相当看重学习成绩,偏爱传统意义上品学兼优好孩子安静。

  可也正是这样苗老师,拮据他为学生捐出自己工资;他坚守知识分子自尊心,不愿腆着脸为分房子校长争论;彼此不熟悉时,他看见洛小乙给孩子买冰棍会惊恐大呼“丢掉!”,但他也会战战兢兢将桀骜不驯少年从街头混混酒局喊回家;他斥责安静浪费时间为老同学补习,又主动利用晚上私人时间给不认识学生免费补课。这样苗老师平凡普通又正派,看似只会将“成绩”当作评判标尺,实际又发自内心疼爱学生,希望他们走上正途。想必大多数人学生时代都碰到过这样老师吧。

  1965年,苗宛秋考入x大学中文系,家庭关系,他没能如愿进入心中神圣殿堂。1966年,高考被废除。从此这张录取通知书成为苗宛秋心病,倘若他当年念了北大,如今还会在某个小镇某所学校为某套房子摧眉折腰吗?十年过去,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考上大学几乎等于改变命运。苗宛秋对于安静器重,实际是自身不得志投射,他将未竞理想放在安静身上,也深知高考对于这些年轻人重要性。

  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以后,他们摔过人生跟头,这才慢慢理解老师当年严格苦口婆心,明白他唠叨究竟饱含多少殷切期望。电影通过安静失利完成“苗宛秋”这个人物成长,他最好光辉岁月不在过去,而是那群学生们斗智斗勇时光。

  于谦老师饰演苗宛秋,对学生种种关怀爱护,在我身上都能找到影子,老师对学生那份永不放弃执念,才是师生情谊之中最深沉爱。责之深,爱之切。原来不能理解,知道现在自己需要独当一面时候,才能懂得那份恨铁不成钢爱意。如果能有重新来过机会,我想一辈子都置身于那个美好校园,我似水流年。洛小乙对安静那份纯洁爱,安静手足无措,心里却是在悸动。青涩,懵懂,恰到好处。只有在那个时代,才能找到柏拉图式爱情,真挚,纯洁,令人向往,心旷神怡。对患病同学倾心相助也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符号。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苗宛秋老师在因为特殊时代背景下,拿到了x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无法进入读书遗憾,也造就了他对同学们严格要求,希望同学们一心专注于高考,不被其他事物所困扰,这也正是如今千千万万高中老师一个最终诉求。原来对教育体制不理解,甚至有些愤怒。直到身处大学我才能明白这个世界一切。也是从那时起,我才能真正俯下身去填充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爱事物所需要一切。电影中青涩懵懂爱慕,对老师暗地里反抗,对未来期待迷茫,对同学之间那份难以割舍友情,全部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高中时代那份感同身受情感。一部好电影,在我心里永远不是人物演技在线,剧情冲突剧烈,情节安排严密,逻辑合理,而是真正能触动人心,碰到我内心最柔弱地方。让已过许久我有了次洒脱释放,让我那一刻青葱岁月全部留在那似水流年时代吧。

  《老师·好》观后感 篇5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以振兴中国乐坛、培养未来巨星为己任,拒绝“毒舌”,杜绝“绯闻”,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的宗旨,力争让四位明星导师找到值得培养的乐坛新人,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提供真音乐、真声音!导师们背对着学员,完全靠的是音乐的本质——对声音的处理和情感的把握!由此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同样存在的个别现象:长得清秀的女孩子,外貌俊朗的男生,活泼可爱型的基本都是老师的宠儿,而那些外表长得丑陋,身体有残缺,穿着、做事邋遢的孩子一度被老师们遗忘;甚至有个别学校老师关注那些官孩子,富孩子多于那些无任何背景,无经济财力的孩子们!

  暑期认真阅读了《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这本书,针对上面的现象,结合自己带的几届学生,我想到一个问题:每一个孩子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如何因材施教?

  一、首先是教师对因材施教的要求

  上面提到的外表清秀、俊朗的孩子在学习上承蒙老师的厚爱,基本都能在平均水平,然而他们的本身所具有的学习潜力可能弱于那些外表邋遢的孩子,而那些外表邋遢的孩子可能只是一时的缺少对生活的自理,他们可能具有强大的学习智力,可能具有超常的动手能力,可能具有非凡的运动天赋!因此教师的“因材”,是要“因”每一个“材”,而不只是“因”典型、特殊之“材”,教师要研究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现状,预测和设计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方向。关于“施教”就是要有针对性的教育,也就是既适应学生个体特点的教育,又适应班级群体共性特点的教育,因而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其次是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

  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主要包括个案研究的能力、专题教育的能力、课堂区别教学的能力、指导班级自我管理的能力等等。其中专题教育的能力要求,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各种专题教育计划,对学生专题教育主要有四大类:思想行为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学生能力教育和技能特长教育,现谈谈几个身边的案例:

  我带的第一个班是在阳光实验学校,第一年当班主任,我班就评为校文明班级,本人就评为文明班主任,五星级班主任。其实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文章所说的因材施教。在思想行为方面,班上有个叫傅秦汉的学生,一直是原来班主任遗留下来的问题,该学生手脚不干净,喜欢拿学生的东西,钱物失窃是常有的事情。一次,体育课,很多学生都下去了,而他留在教室说身体不舒服,我一看不行,特意留意了他,结果被我“人脏并获”,我没有恶意的批评他,把他叫到我的寝室,抛心置腹的跟他谈,了解了他拿别人的东西已经成为了一种自我不能控制的行为,帮助他树立改正缺点的信心。结合他母亲(是成人中专的教师)的教育,到小学毕业,班上再也没有一次东西丢失的事情发生。文化知识教育方面有个典型的孩子叫赵谱,是我第二届学生,一年级进来行为处事非常邋遢,然而我发现他对数学学习上往往都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我的很多篇获一等奖的'案例还源自该学生的课堂精彩生成。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所做的就是以学习促他的行为。他喜欢学奥数,我教他,一星期给他三题,但是前提必须是桌子整干净,如果有衣服穿的脏,书本乱放,不好意思,奥数题不给你提供!该生到二年级,基本生活能自理,到九年级毕业顺利考入慈溪中学。学生能力和技能教育,最突出的就是三个学生,一个成绩出色,同时又是油房全国冠军,还有两个确实不是学习的料,他们家长都找到我,我帮他们设计了未来,一个现在初中刚毕业,已经在网上做起了生意:车辆模型配件,还有一个已经到加拿大专攻体育特长!

  三、最后就是教师因材施教的策略

  主要是几个方面:

  1、了解学生特点,启发诱导施教,

  2、尊重学生差异,有的放矢施教,

  3、扬长补短,分类分层施教。这里也不想细细展开。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不仅要培养会学习的人才,更要培养会做人的人才,会创新的人才,期待我们的老师像中国好声音一样,发现中国的好未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培养更多的优秀的祖国接班人!

【《老师·好》观后感】相关文章:

老师好观后感10-30

《老师好》观后感09-03

(热)《老师好》观后感07-04

老师好观后感范文04-07

电影老师好观后感03-20

老师好直播观后感11-18

《老师好》观后感14篇06-13

《老师好》观后感(14篇)06-14

《老师好》观后感(精选28篇)11-07

《老师好》观后感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