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教育活动方案

时间:2023-04-25 11:29:09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教育活动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教育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教育活动方案

六年级教育活动方案1

  一、班会地点:六(4)班教室

  二、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三、主持人:陆珂、王涵永

  四、班会主题:懂法、学法、守法,做普法小卫士

  五、班会标题:法律与我们同行

  六、班会目标:

  对本班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了解法律法规,力图在他们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正确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他们在学校要做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以后进入社会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七、班会背景:

  本班学生年龄大多11、12岁,正处于个性活跃期,容易受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各种不良影响,沾染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失足的道路。所以,及早在他们心目中树立法制观念,严格地一法律和道德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当务之急。

  八、班会筹备情况:

  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收集青少年与法相关问题的资料和实例资料,筛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班会主题服务。同时,让同学联系周边实际案例,自演并自主分析,引以为戒。

  九、班会主要内容: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通过案例分析及小品表演让学生学法,知法,加深体会

  十、班会开展形式:

  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观看法制教育小品;普法演讲等,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十一、活动前准备:

  查阅《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必读》,《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

  学生自己准备身边发生的案例小品,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文艺节目

  十二、班会流程

  1.引入法律词典(违法与犯罪)——导语;

  2.主持人简介目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

  3.讨论:找一找平时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4.了解轻度、中度及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及特征;

  5.接触案例:《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6.欣赏歌曲:心声;

  7.法律知识问答及案例分析;

  8.小品表演,学生讨论,指出行为人的错误;

  9.普法演讲:推动法治,匹夫有责;

  10.集体宣誓,争做守法好学生,普法小卫士;

  11.班主任总结,校领导讲话。

六年级教育活动方案2

  活动目的:

  1、能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的现状

  2、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奉献之心,能用自己真实行动表露自己的那份爱心

  二、活动重点:

  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触发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行动。

  三、 活动形式:开放式的活动课,有小品表演、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组成

  四、 活动前的准备

  1、 教师准备:收集各种贫困失学儿童的图片资料

  舒缓的钢琴曲和上课所需的歌曲

  签名所用的红色条幅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的.文字资料

  写好有关的《献爱心》作文

  准备捐赠物品

  五、 活动具体过程:

  主持1:在这个阳光灿烂,春意盎然的下午,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

  主持2:五(2)班“心在动,情在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首先,让我们欢迎到场的各位老师。

  (激动篇)

  用图片说话:出示贫困山区许多失学儿童和家庭贫困户的图片资料,图文结合,舒缓的钢琴曲缓缓响起,主持人轻轻诉说着:

  (1) “同学们,这就是他们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书本,却有着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灵……

  (2) “那天,我终于可以上学了,爷爷却哭了,老人的眼泪,你明白了吗?”(图片中那伤心抹泪的爷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

  主持1:这一张张真实图片的展示激动着我们,相信大家对以上的图片有很深的感触吧。内心一定很激动吧!看完这些图片,我们深深感到:生活在平阳新纪元的我们应该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快乐的生活、愉快的学习,我们需要感谢很多很多的人!

  主持2: 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

  主持1:感谢我的老师,因为你们给了我知识,让我快乐成长

  主持2:感谢我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让我在这世界上不再孤单,让我知道有人可以和我血脉相连;

  主持1:感谢我的同学,因为你给了我友爱,让我在孤寂无助时,看到希望和阳光。

  主持2、能说声感谢,我很幸福,在中国千千万万的儿童中,他们太需要大家的关怀,需要大家的帮助,需要大家的爱!需要对大家说声感谢!

  (震动篇)

  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他们吧!

  1、用数据说话:

  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一一汇报

  (这些真实的数据另我们吃惊,谁能想象,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失去教育机会的孩子,他们是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爱的温暖)

  主持1:我震动了

  主持2:我有种想落泪的冲动

  主持1:我们来看一看——同学的调查吧!

  2、用事实说话:

  学生讲述为社会献爱心捐钱捐物,为失学儿童办希望小学的真人真事。

  (用真实的故事感化、触动学生的心灵)

  3、用小品将情感升华:

  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我想上学》

六年级教育活动方案3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合群性。

  2、使学生明白合作与协调是使集体和谐、团结的重要因素,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活动设计: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小学阶段的儿童往往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学间互不关心、自成帮派、缺乏集体责任感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集体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一个良好集体的形成有赖于其组成人员间的相互配合、合作与努力。为此设计该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悟相互配合、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减少甚至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建设一个团结、健康的班集体。

  活动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同时明白成功来自于大家的协调和合作。

  活动准备:

  空可乐罐若干个、篮球四个、秒表一只、二十四张边长为45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

  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参加对象:

  四年级4个班学生

  活动时间:

  2课时

  一、听故事,谈感想

  五个手指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长者听到五个手指在议论:

  大拇指说:我最粗,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我。别的四个手指都没用。

  食指说:大拇指太粗,中指太长,无名指太细,小拇指太短,他们都不行。

  中指说:我的个子最高,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做很多事。

  无名指说:真讨厌,大家都不给我一个名字,我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小拇指说:他们长得那么长、那么粗,有什么用?我是小而灵,我的作用最大。

  长者听了他们的对话,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都说自己最有用,那么我就请你们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作用大。于是这位长者拿出两只碗,其中一只里面放了一些小豆子,要求五只手指分别把这些小豆子拿到另一只碗里。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只手指能完成这件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五只手指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只觉得自己能干,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吴凡第一个站起来说。

  吕子韵手举得很高,一副急着发言的样子,我就请她来回答,“我觉得他们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其实,只要大家一起来做的话,我想肯定能完成的。”  “我认为只要五个手指联合起来,一把一抓就能完成任务了。”善于总结的张梦勤回答道。这时,平时爱发表独特见解的郭睿紧锁眉头抛出了他的“高见”——“我想,用一只手指也能完成任务的。”

  同学们听了与众不同的答案,互相小声地讨论起来。有的反对,有的赞同。

  这可是我没料到的局面。接下去该怎么办呢?这时我看到了带来的道具——装在碗里的绿豆。于是,计上心来,“那就请郭睿到这儿来演示给大家看看,只用你的一只手指把这只碗里的绿豆放到另一只碗里。”郭睿充满自信地走了上来。这时,赞同他的同学异口同声地喊起了“加油”。

  郭睿先用他的食指取绿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盯着一颗绿豆,然后用食指去压绿豆,想把绿豆粘在食指上,可刚提起来一点,绿豆就又掉回到碗里去了。反复了几次,最终没能移动一颗绿豆。他的“同党”拼命喊着“真没用,让我来。”郭睿已没有了刚上来时的自信了,额头已渗出了小汗珠。为了帮他解围,我就让郭睿用张梦勤刚才说的办法用五个手指一起抓,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绿豆都移到了另一只碗里。看着用五个手指完成任务的郭睿,我请他说一说自己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有什幺不同的感受。“当用一个手指移绿豆时,非常费劲,而且还没有成功,而用手抓时,非常轻松,一下就完成任务了。”——这就是郭睿的体验。

  接着我又请了几位同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移动绿豆,让他们通过做来体验两种方法的不同——只要五个手指联合起来,一把一抓就能完成任务!这是孩子们听了故事并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那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该怎样呢?”我乘机问道。——“互相合作”,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道。

  二、讲合作,取胜利

  请同学们通过合作来完成下面的游戏,最后看哪个班同学合作得最好。

  游戏1:搭空可乐罐

  每班选两人参加游戏——搭空可乐。要求两人互相合作,把远处的可乐罐移到指定地点,并把空可乐罐往上垒,看3分钟内哪一组垒得最高,而且不倒下来。

  规则:在运可乐罐时只能用两只手,不能借助其它东西;违反规则不给分。

  评分:每垒一个可乐罐得1分,按最高的一垒计算。

  在这个合作游戏中,有的小组是两人同时去取空可乐罐,全部取回后,两人再一起搭;而有的是第一次两人一起去取,取回后,其中一人就留下来搭,另一人跑步去取;搭的过程中也有不同,有的就是一个一个往上搭,而有的是下面搭得比较宽,再慢慢往上搭……经过3分钟紧张合作,四(1)班在本轮活动中获胜,得11分。

  本活动结束后,我请来四(1)班的选手,请他们谈一谈获胜的秘诀:“我们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合作得很好。我们先商量好由谢宽去取,我来搭,因为谢宽跑步跑得很快,这样他就能很快地把可乐罐取回来。怎样才能搭得不倒下来,我们也是商量好的,如果一个一个往上搭的话,很容易倒下来,如果底下宽一点的话,就不容易倒。”

【六年级教育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教育活动方案12-20

入学教育活动方案04-09

教育教学活动方案04-05

环保教育活动方案04-06

大班教育活动方案03-30

感恩教育活动方案04-02

廉洁教育活动方案04-16

法纪教育活动方案11-03

教育年会活动方案11-13

红色教育活动方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