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26 23:10:26 偲颖 中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冰》中班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冰》中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冰》中班教案(通用10篇)

  《冰》中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观察盐水对冰块变化的影响。

  重点难点:

  让孩子知道冰和水的区别。

  活动准备:

  装有水的'冷冻袋2只、冰块、盐、小盆2个、棉线、竹筷。

  活动过程:

  一、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盐对冰块变化产生的影响。

  实验一:冷冻袋谁更硬。在两个小盆里放进许多冰块,将冷冻袋分别理进盆里的冰块中。往一个盆内的冰块上撒盐的冰块有什么不同,那一边感觉更冰。过1-2小时后,再把冷冻袋拿出来摸摸看,并在上面撒上一些盐,等一会,拉起棉线看看、是否可以把冰块钓起来。

  二、实验过后帮助幼儿了解:把盐撒在冰上会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

  三、教师引导孩子去发现去观察。

  四、请个别孩说说自己在这个活动中自己的发现并大家一起谈论。为什么?

  《冰》中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干净的冰块、不同形状的容器、装饰物品:彩色颜料,毛线绳

  活动过程: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水宝宝。你们知道水宝宝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冰宝宝吗?

  1、幼儿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自选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冰灯。

  5、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职欲望。

  活动设计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处充满着寒意。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也挡不住小朋友们对冬天的热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车等等,玩的不亦乐乎。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冬季”这个季节。探索“冰”的奥秘。

  《冰》中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冰》中班教案 4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尝试让冰融化的各种方法,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冬天的季节特点。

  2、物质准备: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毛巾、PPT等。

  活动过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2)自主探索冰的特性。

  师: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会告诉大家冰是怎么样的?

  (3)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小结: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

  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有什么办法能拿到礼物,谁来说一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我们成功获得礼物,真开心!

  3、播放视频,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猜想)

  (2)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视频)

  《冰》中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一些干净的冰块。

  2、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各种装饰物品,绳子,彩色颜料水。

  3、"好玩的冰"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提问: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观察并表扬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有什么不一样?

  《冰》中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

  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有太阳的冬天,一处有冰块的场地,粉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冰块。

  1、冰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有冰块?

  4、小结:冰是冷冷的、光滑的。很冷的田,水就会结冰。

  二、寻找有冰的地方。

  1、请幼儿和老师到外面去寻找有冰的地方。

  2、请幼儿运冰。每人拿一块冰放在阳光下的空地上。

  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冰变成了什么?(水)

  三、欣赏冰渍画。

  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化成了什么?

  2、用粉笔将冰渍勾出轮廓,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教学反思:

  但由于现在的气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这样的雪景;父母长辈的过度关爱,怕受伤、怕冻坏、怕生病,也使孩子们享受不到玩雪的乐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给了幼儿与雪、与冰的亲密接触。当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冰块放在幼儿的面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小手亲自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时,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胆地伸出手,来来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还一直嘀咕着:“怎么这么硬呀?”;有的孩子胆怯地用一个手指,轻轻地触碰了一下;还有的孩子根本就没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辞地说:“我爸爸、妈妈说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觉得这次的教学活动安排是正确的,因为在我们印象中再普通不过的冰,在幼儿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触摸的“禁地”,也成了无法想象的“危险品”。我想这都是大人过度保护的结果吧!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鼓励不敢与冰块亲密接触的幼儿,抛开顾虑,开开心心地做游戏,让他们在玩乐中进一步了解了冰、认识了冰、喜欢了冰,也通过切身体验,学到了许多知识,让孩子走进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冰》中班教案 7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理解古诗意思。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教学难点:感悟诗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看(滑冰)图片,图中的孩子在开心地玩什么?那古代的孩子是怎样玩冰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好,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杨万里的《稚子弄冰》。

  二、初读古诗。

  1、认识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家”主要作品:《诚斋集》、《诚斋易传》等。

  2、解题目。

  稚子弄冰稚子:幼小的孩子。弄:玩弄。题目意思:幼小的孩子在玩冰。

  3、听范读,听准字音,听后划分诗的节奏。

  4、出示正确的节奏,让生按节奏朗读2次。

  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情。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打击乐器。

  译文:清晨,儿童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来当成钲来敲打。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是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3、想象画面,猜猜诗句。

  4、让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找出诗中的动词,再说说从这些动词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四、诗歌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

  五、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自由背诵古诗。

  《冰》中班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替换而儿歌中“有的像?”的部分,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二、活动准备:

  1、冰窗花卡纸两朵、小红花、小蝴蝶,小鸟、叶子卡纸若干、葡萄、苹果、草莓卡纸各一个。

  2、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课前游戏

  (1)小手拍拍

  (2)五个手指变变变

  2、出示雪景图,导入课题。

  问:小朋友看到什么啦?雪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季节会下雪?你们看过真正的.雪吗?(引导幼儿了解我们生活在南方,气温更高,冬天很少下雪。)雪花

  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下来,有的落到到树上,有的落到房顶上,有的落到窗户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学习诗歌。观察、描述图片意思,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并冰窗花挂图)问:小雪花落到窗户上,它们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冰窗花)这些冰窗花像什么呢?(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小雪花飘落到窗户上变成的冰窗花有时像××,有时像××,还有时像????真漂亮呀!

  4、欣赏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教师范读,幼儿跟读。

  (3)比一比,分小组朗读,个人朗读,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问:冰窗花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课文中说到的有的像小花、有的像树叶,生活中冰窗花还会是什么样子的?

  冰窗花美吗?这么美的画是谁画的?

  (4)集体读儿歌。

  5、复习幼儿歌曲,结束本次活动。

  (1)集体唱《找朋友》

  (2)请幼儿个别表演歌曲

  (3)集体唱《小燕子》

  (4)集体做游戏《小兔子》

  6、欣赏视频《小雪花》

  四、作业

  把这首儿歌读给你的父母听一听。

  《冰》中班教案 9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尝试利用工具积极探索,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吹风机、锤子、餐刀、热水袋、热水。内含一颗糖果的冰块若干(同幼儿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大冰块,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初步感知冰块的特性。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小结:原来冰块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颗糖。

  提问:你们想吃冰块里的`糖吗?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来吃呢?

  二、介绍工具

  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三、幼儿尝试

  1、幼儿自己取冰块,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冰块,进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问:你拿的冰块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啊?

  2、幼儿取工具,尝试将冰块中的糖块取出。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来的?

  四、幼儿集中分享经验

  1、提问:小朋友都很努力试过了,你们都吃到糖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取糖的经过?

  2、小结:小朋友们很聪明,都利用工具从冰里取出了糖,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

  《冰》中班教案 10

  活动内容: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这一理念和幼儿对水各种形态变化的兴趣,设计了“会变的水精灵”网络课程。其中《如何使冰化的最快》就是其中的一节延伸活动,它主要知识点为通过科学探索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简单的科学方法使幼儿了解“冰”溶化的最快方法。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科学操作比赛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游戏规则和方法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实验记录和操作,找到使“冰”溶化的最快方法。

  活动重点:

  是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比赛活动,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我把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作为重点,精心的呵护和培植。

  活动难点:

  是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找到使冰溶化的最快方法,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我班幼儿年龄较小受其原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在活动中鼓励、支持幼儿的动手操作,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掌握实验记录的方法,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参与活动,就象人长了腿才会走路一样,幼儿只有具备了能力才能发展兴趣,扩展视野。

  活动准备:

  提前和幼儿预计和准备了实验所须的物品:同样大小的冰块、热水、凉水、盐、电吹风、毛衣、风扇、棉被、酒精灯、烧杯、小锤、水彩笔。

  活动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

  1、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自然进入主体教学

  师:水放入冰箱会变成冰,那冰从冰箱内拿出来会变成什么呢?

  (在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冰会化成水”的同时,我利用孩子们观察冰块溶化时的焦急情绪,用激趣法提出“嗳,我有一个办法就能使冰块化的最快,”这时孩子们肯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什么办法,我说:“就不告诉你。你自己猜?”这时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就被调动起来了,很自然的讨论互动起来,把幼儿带进了主体教学,猜想记录部分。)

  2、猜想记录部分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习记录方法。

  A、幼儿猜想。我作为一名耐心、细心的倾听者,认真的倾听幼儿的每一个建议,对于个别不爱交流、胆小的幼儿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如果他们回应了大家的意见,我一定会给他一个最具有鼓励与赞许的目光或一个动作。如果,个别幼儿非常不喜欢说话,我们也不要强迫他说,我想如果他长期在这种互相交流的环境中熏陶,总有一天他会大胆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喜爱与老师、同学说话与交流的。

  B、讨论记录方法。我会作为一名寻求帮助者,和幼儿产生有效的互动。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那么多办法来,我用脑子都记不住了,你能帮我想办法记录下来吗?”孩子们自然会积极的用脑去思考,大胆的提出记录的方法,共同的讨论互动起来。

  C、当幼儿记录的方法统一和记录好后,引导幼儿观看记录表。

  3、用比赛游戏的方法,突破活动难点,引导幼儿操作实验记录。

  (本课题对于我班四岁左右幼儿来说操作性比较强,操作记录的方法也需要幼儿进一步去适应和学习。幼儿积累经验的方法还停留在游戏中,独立地按拟订的目标去实验比较困难,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比赛游戏的方法,来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实验。游戏的规则、方法和名次的记录,都由幼儿讨论得出。我只充当幼儿的朋友和具有调空措施的裁判员,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幼儿的意见和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这样会使幼儿有安全感、有更多的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猜想和假设,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条件。)

  A、讨论比赛方法和规则

  师:“那么多的方法,那一种能使‘冰’化的最快呢?我们全班来一个化冰块比赛,好不好?”孩子们会跟着我的鼓动语,又一次振作起来,在讨论比赛的方法、规则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鼓励幼儿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设想,并说出为什么。

  教师必要时,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正确对待,如“我们实验所用的物品中,有的是1个人不能独立操作的怎么办?”来引发幼儿自由结伴实验。

  B、开始比赛

  比赛开始教师当裁判员,裁判员是赛场上的'组织者,也是调控者。一次实验过后,我会引导幼儿检验规则是否公证,是否在同一时间下一起开始比赛的,比赛规则是否合理,这会使幼儿感到我们关注的不是活动的成败,而是活动的方法与规则,尽可能的使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和讲求公证的科学精神。

  另外在幼儿操作实验时,还要注意幼儿操作的方法和安全。每次实验完后都要把让幼儿把实验的物品放回原位,养成良好的物品摆放习惯。

  总之在验证猜想这一部分,教师要充当好幼儿的顺应者、鼓励者、调控者、帮助幼儿顺利的掌握实验记录的方法。

  4、用讨论求证法得出结论。

  这一个环节既是本次研究活动的高潮,又是新的研究与探索的开端。是引导幼儿尊重事实,大胆提出质疑,对答案开展比较,讨论,分析、从中进一步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能帮助幼儿用操作结果的真实性来判断自己的预测正确与否,使幼儿养成事实求实的科学素养、推理判断的思惟方式,尊重科学的精神。

  首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哪一种方法使冰融化的最快,如果有两种融化的最快方法,教师可以请个别幼儿当场再次实验一次来确定最快的一种方法,同时师生共同欢呼、庆祝,体验探究活动成功的快乐,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最后:引导幼儿提出质疑,那么哪种方法使冰融化的慢呢?为什么这种方法慢?在本次实验课中幼儿得出用毛衣和棉被的方法最慢,我接着提出:“毛衣、棉被有加温作用吗?”引发了幼儿下一次科学实验活动兴趣。

【《冰》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冰的作文12-19

温暖的冰作文10-01

大班科学活动《冰中取物》教案10-18

冰的作文600字08-26

冰的作文300字08-19

冰和雪作文09-18

雪域冰狐作文10-07

我家的“冰哥”作文09-29

冰的作文500字12-29

冰夜烟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