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1-03-17 14:58:2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九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从“威武”、“勇敢”、“昂首挺胸”3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情感。

  5、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可爱、勇敢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可爱、勇敢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情感。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都见过鹅吗?你能说一说你见过的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大白鹅,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Y1]?

  5、汇报:

  1)美丽的大白鹅。

  2)勇敢的,聪明的大白鹅。

  3)可爱的,雄健的等等。

  6、那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书中画一画。

  7、汇报。

  8、那么你喜欢这只大白鹅吗?简单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理由[Y2]。

  9、下面让我们先把这课文的生字解决一下,以便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只大白鹅。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颈例

  3)重点指点字形:昂博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展开想象,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勇敢、可爱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勇敢、可爱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张嘴振翅两眼圆瞪

  2、比较听写,说一说这些词语是形容谁的?你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两句话介绍鹅吗?

  二、新授

  读题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鹅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一只什么样的鹅呢?快读一读书吧。

  (一)默读课文,思考:你喜欢这

  只大白鹅吗?为什么?边读边批画。

  (二)汇报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漂亮机灵勇敢

  1、漂亮第一自然段(略)

  2、第二自然段(下蛋、机灵)围绕“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展开

  过渡:你是从那里感受到它的机灵的?

  (1)我想:这家伙真是个机灵鬼儿,下完蛋还用草盖上,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它的“宝宝”吧!“宝宝”为什么要加引号?这是一句比喻句。看到这么机灵的大白鹅下完蛋还能用稻草盖上,我心里怎样?(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

  (2)它东张西望,神色慌张,一会儿钻进鸡窝,一会儿又跑出来嘎嘎的叫,最后蹲在鸡窝旁的一堆稻草上,才平静下来。一系列的词语把一只紧张不安的大白鹅展现在我们面前。你能当一当这既紧张不安的大白鹅吗?看到这么机灵的大白鹅,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

  (3)除了因为看到机灵的大白鹅,我心里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还有什么原因使我这样高兴呢?(下蛋)出示:啊!一个比我拳头还大的雪白的蛋露出来了。

  (4)大白鹅的一举一动全挂着我的心,同桌分别读读描写“我”和大白鹅的句子。

  3、第三自然段(勇敢的都黄鼠狼,保护鸡群)围绕“大白鹅面对黄鼠狼逃走的方向,引颈高叫了两声,好像一位得胜的将军。”

  过渡:大白鹅因漂亮而惹人喜欢,因机灵而可爱,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大白鹅更可爱了?

  (1)出示:我望着这位勇敢的英雄,觉得大白鹅更可爱了。

  (2)语言渲染:那是个晴朗的夏夜,碧蓝的夜空中有满天的小星星,我们早已睡了,鹅照例睡在鸡窝旁,周围十分安静。突然,一阵鸡的叫声把我惊醒,我侧耳细听,沙沙沙,好像有什么在搏斗似的。我一骨碌爬起来冲向鸡窝。

  啊!。。。。。。指导学生读出黄鼠狼的凶样。

  (3)面对凶恶的敌人,大白鹅怎么做的?(大白鹅伸长脖子,喘着粗气,张嘴振翅,两眼圆瞪,为我极了!猛然间,它用嘴对准黄鼠狼猛啄过去。那家伙急忙向院外逃窜。鸡得救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当一当这只勇敢的大白鹅,做做动作体会朗读。

  (4)你们觉得大白鹅像什么?出示:大白鹅面对黄鼠狼逃走的方向,引颈高叫了两声,好像一位得胜的将军。你听出它在说什么吗?打败了敌人它多么自豪都读读这两句。

  (5)大白鹅不仅漂亮、机灵,而且勇敢,所以我望着这位勇敢的英雄。。。。。。

  三、质疑

  四、回顾全文

  大白鹅因漂亮而可爱,因机灵而可爱,因勇敢而可爱,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寻找那只可爱的大白鹅吧!

  五、作业:

  1、课文中的大白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中摘录描写大白鹅的句子或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2、你生活中肯定也见过有趣、可爱的小动物,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现。(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

  板书设计:15、鹅

  漂亮

  可爱机灵下蛋

  勇敢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瀑布》是语文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这首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文,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作者用词准确,使读者闻声见形。例如一个“啊”加上感叹,把令人惊喜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座珍珠的屏”,一个‘屏’字再加上“珍珠”两字使一座晶莹透明,酷似珍珠,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的壮观瀑布跃然纸上。最后的“如烟,如雾,如尘”更是把风中的瀑布写得白茫茫,轻飘飘的一片。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1、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瀑布》使一首包含深情的风景诗,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写,突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据此,我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领略美好景色,受到美德熏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本课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行为、壮观。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1、录像引入,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我们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游览瀑布的情境中。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生在小组内读文,自主合作识字。

  3、细读课文,感悟课文。

  4、运用多种媒体,理解诗歌。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景物,如教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里可播放浪涛声、松涛声让学生用耳去感受瀑布的声音。第二小节“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里可放录象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如烟,如雾,如尘”,播放录象片,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5、欣赏。讲析完诗意让学生再回味全诗,把自己最理解,最喜欢的地方说出来,并陈述依据。最后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瀑布,动情时结束新课,留给学生无穷的回味。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进行自学,同时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搜集所需的材料,扩展视野,让学生逐步养成勤学、好问、多思、善疑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评析]

  本节课教师以展示自己在黄果树瀑布前的`照片开始,一下子拉近学生与瀑布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亲近,自然的引入课题,接着教师在画面与音乐衬托下的范读,引领学生整体感受文章所蕴涵的美好意境。教师设计出在字词学习、问题提出、深入理解三个层面上展开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教好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最后,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显得自然而有意义。应该说,这是一节教好地体现新课改精神,富有创新意义的展示。

  这是一节充满激情的课。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极大的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互动,画面与美文交融,通过欣赏瀑布画面,聆听松涛声音、朗读文章美句、联系生活经验的想象,全身心的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展现出来。从学生摇头晃恼、入情入境的阅读神态上,不难体会到学生的心灵在美好情感中得到熏陶。

  这是一节充满探索的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重要理念。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千仗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叠叠的浪涌上岸滩、珍珠的屏三个问题,将本文的难点一下子凸现出来,体现学生较强的问题意识。教师及时围绕问题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学活动的生成意义。在教师有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参与热情,发表富有个性体验的理解,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读的充分,品的细致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范读、齐读、重点读、自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多样。读赏结合,读评结合,读思结合,读说结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是简单的讲解,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强化感性认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情感的激发,适时的点拨引导,以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化。

  本节课重视读、说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又体现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在文本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自然神奇、体会语文学习的愉快等情感方面得到满足。师生互动,以情激情,表现出较强的学科感染力。

语文教案 篇3

  通过学习《出塞》,理解诗句大意,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簸”字,会写“昌”“龄”“簸”3个字。

  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古诗《出塞》。

  3.理解诗句大意,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联想,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

  1.整理已经学过的边塞诗。

  2.挂图、古诗朗读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你能给大家背诵一首边塞诗吗?

  (学生背诵古诗,可以稍微提示一下:边塞诗是指以边塞自然风光或边塞战争为题材的古诗,如以前学过的王翰和王之涣的同名诗《凉州词》等。)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盛唐诗人王翰的著名诗句,反映了人们对边塞战争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千古名篇——王昌龄的《出塞》。

  板书课题:出塞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范读古诗,了解诗人,老师边板书边指导书写诗人名字——王昌龄。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诗人,当时所作七言绝句成就最高,人称“七绝圣手”。这首《出塞》曾经被后人推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出塞》是唐代边塞诗常用的题目。

  2.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通读懂。

  3.借助工具书、注释,和同桌合作理解古诗大意。

  4.指名诵读,给多音字正音。

  “教”字读去声,“还”读“huán”。

  5.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这里的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是虚指。

  但使:只要,要是。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不教:不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6.指名说全诗大意,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补充。

  大意归纳: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远征万里之外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阴山。

  三、品读感悟,体会意境

  1.无奈与悲愤。

  ①指名读前两句古诗。

  ②“秦、汉”二字说明什么?(连年战争)“万里”说明什么?(征战之苦)

  ③“人”为什么“未还”?战士不想回家吗?结合“古来征战几人回”谈谈你的理解。

  ④面对国家连年征战,生灵涂炭,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无奈与悲愤。)

  ⑤带着你对诗句的理解朗读这句诗。

  2.怀念与希望。

  ①齐读三、四句。

  ②怎样才能使人们摆脱战争的侵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③通过对汉代名将李广和往日边塞平静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

  ④指导朗读。

  四、总结方法,指导背诵

  1.根据本节课和以往的学习方法,试着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

  2.复述全诗大意,指导背诵。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六、作业

  搜集四首边塞诗,自主积累古诗。

  板书:出塞(唐·王昌龄)

  秦汉人未还无奈与悲愤

  但使不教 怀念与希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出塞》或自己搜集的其他边塞诗。

  2.复述古诗《出塞》大意。

  3.总结古诗学习方法:诵读全诗——理解大意——体会情感

  二、自主学习,读懂全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学习要求

  ①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②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③通过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全诗大意。

  ④感悟诗的意境。

  2.集体反馈。

  ①指名读,纠正字音。

  注意多音字“簸”,在“簸箕”中读第四声bò;读bǒ时,是指用簸箕上下颠动,扬去糠秕、尘土等杂物。在诗中读第三声,是指风浪上下激荡。

  指导书写“簸”字,利用拆字法识记字形。

  ②交流理解古诗大意。

  浪淘沙:唐代曲子名。

  九曲:形容河流弯弯曲曲,有时也专指黄河。

  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

  天涯:天边。

  古诗大意梳理成文

  曲曲折折的黄河黄沙万里,大风大浪裹挟着泥沙从天边奔流而下。现在,沿着黄河往上走,一直走到银河去,到牛郎织女的家里去看看吧!

  3.品味古诗意境。

  ①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体现黄河雄伟壮观的词语吗?

  ②自由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4.指导诵读全诗。

  5.背诵全诗。

  三、作业

  任选一首古诗,以古诗大意为背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故事情节要合理,语言要生动。

  板书设计:

  浪淘沙(唐·刘禹锡)

  1.朗读全诗九曲黄河万里沙,

  2.理解大意浪淘风簸自天涯。

  3.体会感情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评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会认16个字,学习新的笔画横折折折钩。

  2、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责任。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责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照片导入。

  1、亲切的叫出它们的名字,好吗?生作答。

  那 “你” 叫什么啊,请 “你” 大声的告诉大家。

  句式练习:我叫 。(课件)

  2、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亲戚朋友是怎么称呼你们的呢?

  3、这些称呼都包含着爸爸、妈妈、亲戚朋友对你们的浓浓爱。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的名字》(板书)中的“我”就有好几个名字,他都有哪些名字。请大家自己读课文,读课文时要注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帮忙。

  二、学生字

  1、全班齐读生字。(师指导个别轻声读)

  2、小组合作读生字。

  3、齐读字宝宝。

  4、开火车读字宝宝。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全文

  1、齐读全文。

  2、他都有哪些名字呢?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可真多呀!

  分组轮读,提出问题,谁这么称呼这个小男孩的?

  称“我”为“小朋友”。

  称“我”为“红领巾”。

  称“我”为“好孩子”。

  称“我”为“小雷锋”。

  3、生作答并齐读。

  4、可是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呢?

  (二)指导学习第四小节

  1、老师:诶!同学们“雷锋”你们认识吗?谁能来帮大家介绍呢?

  2、师生共同介绍“雷锋”。

  3、老爷爷为什么称小男孩为小雷锋,我们来看看插图吧,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作答,师加以指导并评价。

  4、请同学们观察人物的表情,你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了什么?

  生作答,师加以指导并评价。

  5、是啊!这么重的东西,老爷爷一个人推该多辛苦啊,那你知道老爷爷为什么称小男孩为小雷锋了吗?(因为小男孩看见老爷爷推车上坡很辛苦,就帮助老爷爷推车,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所以老爷爷说他是个小雷锋)

  6、指导有感情地读这一节诗。

  谁想当小雷锋读一读。谁还愿意当小雷锋的也来读一读。

  (帮助别人得到快乐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让我们都来当当助人为乐的小雷锋一起来读一读。)

  7、总结学习方法。

  (三)自学第一、二、三小节

  1、请大家用学习第四小节的方法,自己读一读前三小节并想一想“大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他?”“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感人的故事?”。

  2、生自由读,同桌讨论。

  3、问路的叔叔为什么称小男孩为“小朋友”?

  生作答。师请作答的学生为“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4、情感提升,请所有男生一起感情朗读。

  5、那二、三小节呢?谁来说说他们之间的故事?

  6、生作答。师请作答的学生为“红领巾”,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7、情感提升,请所有女生一起感情朗读。

  8、生作答。师请作答的学生为“好孩子”,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9、情感提升,请男、女生各自情感朗读一次。

  10指导写”奶”字及新笔画“横折折折勾”(写字就想做人一样,要学会谦让,横改提,不要出头,这样这个奶字才更漂亮)

  11、生练习(第91页,动手描一描)

  (四)学习第五小节

  1、师:大人们都称呼小男孩为(师指黑板生说)?这些称呼都包含了大人们对我的什么?

  生作答(爱、感谢、赞扬)同时说明了我是个怎样的小男孩?

  2、生作答(乐于助人、关心、帮助他人的好孩子)

  3、师、是啊!(边板书画心边说)“我”就是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爱关心爱帮助别人的心,所有读(手指大屏幕第五小节)。

  4、如果你就是这个爱关心、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小男孩,你会用什么的情感朗读这一小节呢?

  5、生作答。

  6、师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17、师小结。小朋友们,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去关心、帮助他人,做个优秀的红领巾,做生活中的小雷锋。

  四、拓展

  1、课文中的“我”都是热心帮助年纪大的人,小朋友,我们长大了,我们如何去帮助比我们小的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呢?

  2、讨论:“我”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做些什么?

  (护送他们过马路,为他们将故事,送玩具给他们……)

  3、续写一节诗

  “我”做了这些好事情,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一定会亲昵地叫“我”一声——小哥哥/小姐姐:

  摔倒的小朋友,

  不知道我的名字,

  叫我小哥哥/小妹妹。

  4、你还想到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吧。

  五、总结

  老师非常高兴看到孩子们这么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老师想说,你们长大了,是一个优秀的小公民,我们一起自豪地读读诗歌。

  六、背诵诗歌

  1、齐读全文。

  2、生自由背诗歌。

  3、看板书背诵诗歌,回顾全文。

  七、板书设计

  我的名字

  叔叔 小朋友

  阿姨 红领巾

  老奶奶 好孩子

  老大爷 小雷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定景换点,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使景物特征毕现的写法。

  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用词以及多种修辞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读,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认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自主学习的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写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自读。

  2.点拨:文章由一偶然的发现——海棠花未眠,联想开来,引发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花未眠,作者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们感受美的能力需要艺术品作为启迪,艺术美让人们更好地领略社会的真实美;发现美还得需要一定的条件。

  文章形散神聚,画家雷诺阿的话、罗丹和玛伊约尔的作品、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真正黄昏的天空等内容都是由“花未眠”引发的对艺术的感悟。

  三、重点提示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①如何理解“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海棠花怒放,作者从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自己的生命意识受到了强烈震撼,他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有多少艰难困苦,都要努力地做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美丽,所以,他说“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②如何理解“一朵花也是好的”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从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文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句,结合起来看,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说的,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③文章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怎样理解?

  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与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他的意图是: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④为什么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点拨: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美,当然是美丽的,给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也就意味着它的衰落、凋零,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美学中哀婉、幽玄、虚幻因素的影响,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忧郁,所以他认为盛放的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 ,3岁丧母 ,7岁祖母亡 ,15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0年9月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 。同年 10 月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 ,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奖章。1968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 ,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72年4月16日 ,川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创作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 ,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 招魂节一景 》、《 伊豆的舞女 》、《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 ,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如《舞姬 》、《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

  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 ,相继写出两篇纯 属模仿式的小说——《 针与玻璃与雾 》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满足于单纯模仿,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决心另辟新径。所谓新径,就是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道路。经过长期探索,他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语文教案 篇6

  课时目标: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

  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

  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解读写景和场面描写的段落,梳理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写作方法的梳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解读点拨,梳理归纳。

  【教学过程】(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感情。)

  (一)、景物描写方法梳理

  师:大家先来看看课文3、4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美景的?

  生A:作者分别写了荷塘夜晚和白天的景色。

  生B:作者写了荷塘的形状像月牙。

  生C: 作者写了荷叶和荷花的颜色,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大家课文读的真仔细,这些方法大家要是能掌握,以后一定能把景物写的很生动。归纳起来就是: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写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远近景结合;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加以修饰,就会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二)、场面描写方法梳理

  师:除了美景,往事中有几个场面也描写的非常传神。请看屏幕上的打水仗的场面。画面中的是一群孩子,每个人虽然动作不同,神态各异,但是表现出来的心情却是一致的。

  再看文段中,作者先是整体介绍:“有时,我们分成两队,相互击水。”中间抓住关键点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详细描写,最后又是整个场面的概括性描写“搞不清谁和谁是一队的啦,只是闭着眼,嘴里“扑扑”地吐着,使劲往外击水。当我们互相扭在一起时,便停止了击水,哈哈大笑起来。” 由此你能发现其中的写作特点吗?

  生A: 作者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生B:作者能抓住关键点进行细致的描写,生动传神。

  生C:作者的描写中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师:这也正是场面描写的写作要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描写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但必须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另外,屏幕上蓝色的这句话属于是环境描写,它对这段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有衬托作用。

  师:在场面描写中适当的插入环境描写可以对活动场面起到衬托或是烘托的作用。

  (三)、小结: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是写作中最常遇到的话题,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些写作方法,同时运用于平时的习作中去。

  (四)、随堂练笔:写一处景物或一个热闹的活动场面。(如:校园一角,小区一角或打雪仗、跳绳比赛等活动场面)

  (五)、板书设计: 荷塘旧事

  《荷塘旧事》写作方法指导 微课教学设计 《荷塘旧事》写作方法指导 微课教学设计 时间、空间的顺序 总分总的结构

  写景 不同的角度 写场面 抓住关键点

  运用修辞手法 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达出的博爱精神。

  2、了解作者,掌握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达出的博爱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字词。

  2、简介作者:冰心

  二、出示目标

  三、新授: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我感受到了哪些乐趣?

  马温驯

  狗驯良尊重动物

  猫活泼关心动物

  鸟快乐欣赏动物

  虫可爱

  2、思考: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由大动物到小动物的顺序介绍的)

  3、重点朗读(7-11)自然段,思考:介绍了鸟的哪些内容?

  (学生同桌讨论后回答)

  4、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博爱精神。

  四、作业:练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悟语言,积累好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出示目标

  三、学习新知:

  1、结合(7-11)段,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小鸟一家相亲相爱的情景?为什么重点描写它们?

  (从对鸟的描写中,最能体会出存在于动物之间的伟大的爱)

  2、体会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详略的?

  (马、狗、猫、虫)――略写

  鸟――――――详写

  3、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各种动物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思考:作不为什么能从各种动物身上感受到那么多的乐趣?

  (尊重、关心、欣赏动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动物)

  4、体会好的句子,积累。

  5、朗读课文。

  6、谈感受。

  四、小结:内容和方法。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

  音字组词。

  (2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同音字组词

  1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

  1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大家读一读。

  3学生抄写词语。

  4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学生读句子

  2找出加点的词语

  3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学生练习造句。

  四、

  五、课外作业。1写词语。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

  1从人类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五、: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教学过程:

  学习谚语:

  1、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简单介绍谚语。

  4、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指名反馈谚语。(板书)

  6、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笔下生花:

  1、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

  2、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自己试写谚语。

  4、集体评议

  金钥匙:

  1、启发谈话

  2、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指名反馈、查目录。

  4、教给学生方法。

  自检,学会编目录:

  1、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

  3、反馈自检情况。

  课时

  作业:阅读的四大名著

  教学后记: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九篇】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6篇08-08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5篇08-02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八篇06-29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六篇06-22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7篇06-18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九篇05-01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03-1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02-21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