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1-07-25 19:07:0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汇编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板题,质疑

  1、板题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或许会说: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

  2、一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

  二、以桥为切入口,一读文本,初步积淀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窄窄的木桥 不结实的木桥 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3、二读课题。说到这里,再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

  引导: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

  三、再读课文,感受桥的无奈

  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袭击时的唯一的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1、交流。

  2、适时解疑:

  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引导:凝重的笔调。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3、激情再创造引读,感受洪水的疯狂:洪水咆哮着,像──,从山谷里──。洪水已有近──,这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

  4、感悟跳舞一词的表达:当时的情形是──(无比紧张的,令人恐惧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作者怎么竟然用了跳舞这个词语?是不是太不合时宜啦?

  5、指名:

  (这洪水简直是一群魔鬼在跳舞,让我不由地想到了──群魔乱舞这个词)

  6、这与下文的哪个词语是呼应的?狞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狞笑,此时你什么感觉?你想?甚至想?看,文中的人们不也是如此──

  7、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送进句子中去。

  读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8、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出现了逃难队伍中的一个──

  9、出示: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其中有一个──

  按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眼前出现的这一人物,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10、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11、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第二课时

  一、划找句子,初步感受老汉的形象

  1、上节课,大家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感受到在那个黎明时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人们(受惊了),一百多个村民都毫无秩序地拥向那窄窄的(木桥),情况非常(危急)。幸好那年迈的老汉,那受全村人拥戴的党委书记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桥前,让我们穿越时空,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的人生选择,留下的感人事迹。

  2、请同学们读7~23自然段,划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然后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同桌再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深刻感悟老汉的精神

  1、读了这些句子,相信老汉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呢?用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并写下你的内心感受。

  2、交流:

  ⑴ 第8自然段。

  ⑵ 第10自然。

  ⑶ 12自然段。

  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从中品悟老汉的屹立如山、责任如山,并进行朗读指导。

  3、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这样的老汉能不受人拥戴吗?可是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经漫到人们的腰际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些事情是否有矛盾呢?

  出示15、22、23自然段。

  ⑴ 揪、吼、凶和推矛盾。

  ⑵ 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和推老汉先走矛盾。

  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的确令人费解,充满了矛盾!请一生阅读下文,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文章到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之间那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个结局()

  4、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⑴ 当我们明白老汉原来是小伙子的父亲,小伙子原来是他的儿子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令人感动的一幕,相信你又会有新的感受。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入文章中,一起深情地朗读14~23自然段,我们就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引读。

  ⑵ 想象老汉会喊些什么呢?出示。是啊,眼见自己骨肉被洪水吞噬,试问世间那个父母会不痛心疾首?

  ⑶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如果再给老汉一次选择,老汉还会把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吗?如果他有机会跟儿子解释,他会对儿子说些什么?

  此时此刻,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父爱如山)

  5、这样的老汉最终没有留下,和他儿子一起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其实就在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在没腰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在没胸部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让儿子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和儿子一走了之,但是──,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啊!这样的老汉能不受人拥戴吗?

  然而,这样的老汉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但凶猛的洪水吞不没的又是什么呢?出示屏幕。学生练习。

  三、抒发情感,激情表达自己的哀思

  老汉离我们远去了,面对着残破不堪的木桥,你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表达对老汉的哀思学生写后交流。

  四、三读课题,总结全文

  再读课题,你对桥又有什么感受?理解桥的象征意义,并总结全文。投影出示读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学习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品读句子,从文中优美的语句中感悟琴声的美妙。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

  2、 学生齐读题目,教师强调“琴”字书写。

  3、 导入: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她弹出的琴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

  3、 学生再读生字新词,读中巩固、积累。

  4、 指名反馈:文中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

  (学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 指名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凑读一读这一词语。

  6、 师:对于作者来说,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7、 找出相关词语。教师出示:( )的琴声

  8、 集体反馈,教师填词,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像夜莺般、……)

  9、 教师小结:是呀,多么美好的琴声啊!对作者来说它悠扬而熟悉,还有甜味儿,像夜莺、流水般,让人觉得安慰、亲切、优美、轻松。

  10、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围绕弹琴姑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三、想像画面,感悟琴声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生:“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在……”,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描写融为一体,雨声与琴声交织出美妙的音乐。谁再来读?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像边钦佩这弹琴人。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恬静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读出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师: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教师小结: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品一品。

  3、指名反馈:读了这些语句,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有感情地读一读。

  5、教师总结: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6、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学习的感悟。

  2、教师小结:同学,这节课的学习真是美的享受,我们读到了许多生动、优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优美的景色,仿佛听到了弹琴姑娘手下飞出来的悠扬的琴声。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语气。

  2.练习复述故事内容,对小山羊和小灰兔作简单评价。

  3.认字5个,写字7个。

  4.继续练习学过的独立识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对小山羊和小灰兔作简单评价,从而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名言,说理解,那要是不讲信用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学习这样一个故事。

  二、学生字、练复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识字。

  2.出示词语,练读,

  3.出示自学要求:

  (1)小灰兔和小山羊约了几次 ?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 表示,并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4.出示PPT,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三、品课文,解读“守信”与“失信”

  第三次相约,小山羊——犹豫了

  1.小山羊“犹豫”什么?

  2.小山羊为什么犹豫了?你喜欢谁?

  3.小山羊是怎样守信的,小灰兔又是为什么失信的,默读课文2.3段,按题目要求做,画完后自己读一读(PPT)

  反馈:

  (1)指名读小山羊的做法,你为什么这样读呢?齐读。

  (2)指名读小灰兔的做法,引导学生注意“一会儿、一点儿”,与上一段小山羊等小灰兔比较,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小灰兔的不重信用。指名再读这段话。

  (3)师生模仿情景,体会小山羊的着急心情和小灰兔不负责任的心理、行为。

  4.仿照前一段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第三段:抓住重点词,体会这一次小山羊和小灰兔的不同表现,并且前后桌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读、谈理解。

  理解“抱歉”,引导学生注意小灰兔说的'最后一句话:“你等着,我一定来!”

  5.小山羊会不会等小灰兔呢?

  预设:

  (1)估计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小山羊不会等小灰兔了。

  (2)可能会有学生说小山羊会等小灰兔的。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比如说小山羊不在自己家里等而是去小灰兔家叫他,再比如说小灰兔失约后,小山羊郑重地批评小灰兔,让他认识到不讲信用的错误,改掉这个缺点,这也是对小灰兔的一种帮助啊!

  四、拓展延伸,口语交际训练。

  你想对小山羊或小灰兔说些什么呢?读背名言

  五、学习写字

  1.复习认读生字

  2.记字、组词、写字:重点指导——顺、遇

  板书设计:

  小山羊和小灰兔

  守信 失信

  犹豫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截至这学期,我们开展市级语文课题研究已经一年多了,顺利地通过了市级语文课题研究中期检查,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课题研究期间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遇到了若干莫名的困惑,收获了些许骄人的成果……现将这一学期市级语文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有序开展

  我们语文课题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学期课题研究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语文课题研究,全面落实课题研究期初制定的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特色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二、理论学习,提升能力

  1、坚持每月一次的理论学习,广泛地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地做好学习心得体会,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课题研究的前进动力。

  2、认真做好语文课题相关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视研究过程,扎实有效。按计划开展课题实践,及时做好个案积累,及时汇报了课题进展情况。

  3、平时做好客家文化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不断充实自身的业务能力,把客家文化很好的在语文课题研究得以运用。

  三、依托课题,突出特色

  1、重视课堂教学拓展,与课题紧密结合。本学期,围绕本年度制订的子课题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特别是在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学写“导游词”的作文教学时,江剑锷老师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把客家土楼导游词与作文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重视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注意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拍照存档工作,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江剑锷老师写了“学写导游词”的教学设计,上交了学生优秀的作文。

  3、围绕课题开发校本教材,建设校园文化。本学期加强了对学生的客家土楼楹联指导,提高学生客家文化的水平。学校在校园的醒目处立了客家楹联的铝合金牌匾,(详见照片)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在校园中随处可见,让学生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

  四、开展活动,盘点收获

  本学期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客家文化的修养。

  1、以期初印发的“趣说客家歇后语、谚语、俗语”读书活动材料为载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期初规定每个人必须熟读背诵;其次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写读书笔记;最后是要求学生进行文化考试,切实提高学生的客家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2、XX年10月13日(星期三)下午,语文课题组根据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的安排,带领四年级全体同学前往“振福楼”土楼博物馆参观学习,这次活动主要为“语文园地习作五”学写“导游词”做好铺垫,学习土楼博物馆的导游是怎样介绍“振福楼”的,让学生感受到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3、XX年11月19日,龙岩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对XX年立项的市级语文重点课题“利用土楼文化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中期检查。我校语文课题组顺利地通过了中期检查,还受到了好评。检查后,陈建光主任赠联湖坑中心小学(上联:抄土楼楹联收古人遗言传承客家文化;下联:记前辈训诫解生活道理领会汉语精神。横批:后继有人)以勉励之。

  4、江剑锷老师在四(1)班上了一节作文教学“学写导游词”的公开课,并且撰写了一篇作文教学的论文《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土楼文化资源浅谈》,获悉在教育期刊《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中刊发。

  5、结合庆祝“元旦”,语文课题组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开展“趣说客家歇后语、谚语、俗语读书活动”的知识竞赛活动,探索语文课题研究教育活动的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考后,学校给予了获奖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

  6、XX年1月,语文课题组编辑出版了《趣说客家歇后语、谚语、俗语》成果专辑。

  语文课题研究虽然已过去了一年多了,我们也研究完成了三个模块的内容,总觉得课题研究工作苦乐相伴,但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课题组开展了多次的不同形式活动,编辑出了两本课题研究成果,还将利用新浪博客网继续与大家加强交流和积累,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感悟人们喜获丰收的高兴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柿子、红灯笼、红叶、生字卡(柿子卡)。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柿子),小朋友瞧瞧这是什么呀?(相机板书:柿子,并教学“柿”。)

  2、喜欢吃柿子吗?它的味道怎样?仔细看看,你觉得它像什么?(相机板书:红灯笼,学习“笼”。)

  3、今天我们要学习11课。柿子。请小朋友打开书56页。

  二、学习韵文。

  1、生自由试读,画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教师纠正发音。

  3、师范读,注意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4、师领读,生跟读。

  5、四人小组内组长带读,学生轮读。

  6、小组展示读。

  7、齐读。

  8、出示“我和爷爷收柿子,笑脸映得红彤彤。”看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生字。

  1、学习“棵”。

  1)生试读——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你是怎样记住“棵”的?

  3)你能用“棵”说一个词吗?

  2、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

  学习“许多”时,让学生区别几根粉笔与几十根粉笔,进一步理解“许多”。

  学习“落”时,可让学生自己表演红叶落下来。

  三、活动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齐读字卡。

  2、猜字游戏。

  3、摘柿子游戏。

  奖一个红柿子(卡片)。

  4、小组竞赛,夺星大战。

  出示词语卡,贴在黑板上,会用哪个词说话便摘下哪个卡片,读出这把生字卡片(柿子卡),贴在柿子树上,(字朝里),让小朋友摘柿子。摘下来后要带大家读生字,组词语。读得好,个词语,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说得好,就给哪组加画五角星。比比哪组的星多。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汇编5篇】相关文章: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9篇12-19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四篇06-26

【热门】语文教案汇编5篇07-16

【热门】语文教案汇编八篇05-18

【热门】语文教案汇编10篇05-04

【热门】语文教案汇编六篇04-22

【热门】语文教案汇编6篇04-07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6篇01-12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7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