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2-07-18 11:24:5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0篇)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简单的转盘游戏开始,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和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思考

  能用实验对数学猜想做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度。 解决问题

  在转盘游戏过程中,经历猜测结果,实验验证,分析试验结果等数学活动,增加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更有利于探究数学知识,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提高个人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在实验中,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参与课堂设计中的实验,真正在实验中获得知识上的认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切入标题

  同学们,商场经常利用转盘游戏进行抽奖,你认为顾客们的中奖可能性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有关转盘游戏的问题。 新课探究

  请同学们猜测,当我自由转动转盘时,指针会落在什么颜域呢?

  请各小组分别派一名代表,看哪组能转出红色。

  结果,8小组有6组转出了红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在这个转盘中,红域的面积大,白域的面积小,因此,当转盘停上转动时,指针落到红域的可能性大。

  大家同意这种看法吗?下面我们亲自动手感受一下。

  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实验。

  请各组组长把你组的实验数据汇报一下(教师把数据填写在表格里) 实验结果:六个小组每组实验16次,全班共实验96次,指针落在红域的次数分别如下9,6,10,5,8,12。共计50次。

  请同学们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交流,谈谈你在试验中有哪些心得。

  根据观察,转盘上红域的面积为总面积的一半,指针落在红域的可能性也应该是一半。通过对我们全班的实验结果分析,指针落在红域的比例是50∶96,结果接近百分之五十。

  在小组内实验结果不明显,实验次数越多越能说明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确定感受到,转盘游戏中各区域的面积的可能性大小与指针落在什么区域的可能性大小有直接关系。以后在生活中再遇到转盘游戏问题可要想想今天的实验结论。

  游戏与交流

  下面我们利用转盘做一下数学游戏(出示幻灯片),学生按教学设计中要求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每人游戏一次,全班共游戏48次。其游戏结果是,平均数增大1的,共35次,平均数减小1的,共13次。

  请同学们对下列问题进行交流(幻灯片出示教材206页4个问题)。 这个转盘转到“平均数增大1”区域的可能性大,从面积大小就可以看出。

  如果平均数增大1,我是在卡片上增加一个数,这个数等于卡片上数字的个数加1,如果是平均数减小1,我就在每个数上都减去1。

  同学们说出很多种方法,不一一列举。

  “平均数增大1”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七十三,“平均数减小1”占百分之二十七。

  如果将这个实验继续做下去,卡片上所有数的平均数会增大。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课后能不能自己也利用转盘设计一个新的游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与我交流。

  以下过程同教学设计,略去。

  随堂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06页习题。

  课时小结

  学生可从各个方面加以小结。 布置作业

  仿照课堂游戏,自编一个新的游戏。 能否利用扑克牌设计本节转盘游戏。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 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 问题3:

  1、 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 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 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 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 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

  1、 数轴的三个要素;

  2、 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 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公式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 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 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 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5

  内容: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P58-59

  课型:新授 时间: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意义。

  2、在通过学生活动中,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学习难点:对法则的理解

  学习过程

  1.学习准备

  1.叙述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

  2.计算

  (1)(- a2b) ?(2ab)3=

  (2) (-2x2y)2 ?(- xy)-(-xy)3?(-x2)

  3、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合作探究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 问题: 一个施工队修筑一条路面宽为n m的公路,第一天修筑 a m长,第二天修筑长 b m,第三天修筑长 c m,3天工修筑路面的面积是多少?

  结合图形,完成填空。

  算法一:3天共修筑路面的总长为(a+b+c)m,因为路面的宽为bm,所以3

  天共修筑路面 m2.

  算法二:先分别计算每天修筑路面的面积,然后相加,则3天修路面 m2.

  因此,有 = 。

  3.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4.你能尝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吗?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例3 计算:

  (1) (-2x) (-x2?x+1) (2)a(a2+a)- a2 (a-2)

  2、练一练

  (1)5x(3x+4) (2) (5a2? a+1)(-3a)

  (3)x(x2+3)+x2(x-3)-3x(x2?x-1)

  (4)(?a)(-2ab)+3a(ab-b-1))

  (三)学习

  对照学习目标,通过预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收获?有什么疑惑?

  (四)自我测试

  1、教科书P59 练习 3,结合解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几何意义。

  2、判断题

  (1)-2a(3a-4b) =-6a2-8ab ( )

  (2) (3x2-xy-1) ? x =x3 -x2y-x ( )

  (3)m2- (1- m) = m2- - m ( )

  3、已知ab2=-1,-ab(a2b3-ab3-b)的值等于 ( )

  A. -1 B. 0 C. 1 D. 无法确定

  4、计算(20xx 贺州中考)

  (-2a)?( a3 -1) =

  5、(3m)2(m2+mn-n2)=

  (五)应用拓展

  1、计算

  (1)2a(9a2-2a+3)-(3a2) ?(2a-1)

  (2)x(x-3)+2x(x-3)=3(x2-1)

  2、若一个梯形的上底长(4m+3n)cm,下底长(2m+n)cm,高为3m2n cm,求此梯形的面积。

  3、一块边长为xcm的正方形地砖,因需要被裁掉一块2cm宽的长条,为剩下部分面积是多少?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常规分析,得出解题思路,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解题办法;

  【教学难点】

  找出题目中的可有可无的已知条件,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认为

  【教学过程】

  问:以前学过的有关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你能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出示例题:甲、乙两地公路全长352千米。汽车原来从甲地到乙地要11小时,建成高速公路后,汽车每小时速度是原来的2.5倍。现在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

  分析:要求现在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那么先要求出汽车现在的速度,而汽车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2.5倍,那么还得先求出汽车原来的速度。根据`甲乙两地公路全长352千米。汽车原来从甲地到乙要11小时,可以求出汽车原来的速度。

  学生写出解答过程:汽车原来的速度:352÷1=32(千米); 汽车现在的速度:32×2.5=80(千米)

  现在的时间:352÷80=4.4(小时)

  问:用比例的思路该怎么样理解这道题目呢?

  分析:甲、乙两地的公路长度一定,汽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因为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2.5倍,所以原来的时间是现在的

  2.5倍。即:11÷2.5=4.4(小时)。

  这样解答使得`甲乙两地公路全长352千米成了多余条件,但是又不影响解答问题。

  【我们来探索】

  一批零件有240个,王师傅单独做需要6小时,李师傅的工作效率是王师傅的1.5倍,那么如果让李师傅单独做这批零件,需要几小时?

  【总结】

  在解答应用题时要善于应用不同的思路和技巧,巧解问题

  【作业】

  丁阿姨打一份稿件需4小时,王阿姨的速度是丁阿姨的,那么如果由王阿姨打这份稿件,需要几小时?

  丁阿姨打一份稿件需要4小时,王阿姨的速度与丁阿姨的速度比是4:5,那么如果由王阿姨打这份稿件,需要几小时?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

  2、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方程组,

  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教材中例4的数量关系较复杂,是本课的难点。

  知识重点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方程组。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

  1、复2、习提问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几种方法?它们的实质是什么?

  2、播放动画《西游记》场景,配数学诗.

  悟空顺风探妖踪,千里只行四分钟.

  归时四分行六百,风速多少才称雄?

  请一名学生解释诗歌大意:孙悟空顺风去查妖精的行踪,仅用4分钟就飞跃千里.逆风返回时4分钟走了600里,问风速是多少?

  学生思考,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设悟空行走速度为x里/分,风速为y里/分,则

  你会解这个方程组吗?引例生动活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看、听、想的过程中愉悦地获得数学知识.

  探究新知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级里交流解法.

  解法一:①+②,消去y,得8x=1600

  ∴x=200,代人①,得y=50

  原方程组的解为

  解法二:①-②,消去x。以下略.

  解法三:整体代入.由①得:4x=1000-4y,代入②,消去x.

  同理,也可消去y.

  解法四:化简原方程组为,再利用加减消元,或代入消元均可.

  反思:试着从各个角度比较“代入法”与“加减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同学间相互交流)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当方程组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是1或一个方程的常数项为零时,用代入法较方便;当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或成整倍数时,用加减法较方便.

  练习1: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更适合它的解法.你会怎样解呢?(第1,2小题完成后再出示第3小题.)

  (1)

  (2)

  (3)

  第1小题用代入法,第2小题用加减法,都很明确,第3小题有争议.全班分成两部分.1、2大组用代入法做,3、4大组用加减法做.比较两解法的简便程度.

  反思:当方程组中任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不是1,且不成倍数关系时,一般经过变形利用加减法会使解法更简单.尝试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择优意识。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它的解,但根据题目形式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可以减少弯路,加快速度使解题过程简洁提高正确率.

  实际应用教材第109页例4.

  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工作2小时收割小麦

  3.6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工作5小时收割小麦8公顷,问: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分析:

  问题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出两个等量关系)

  问题2.你能找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吗?

  2台大收割机2小时的工作量+5台小收割机2小时的工作量=3.6

  3台大收割机5小时的工作量+2台小收割机5小时的工作量=8

  问题3.怎么表示2台大收割机2小时的工作量呢?

  设1台大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x公顷,则

  2台大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公顷,

  2台大收割机2小时收割小麦_公顷.

  现在你能列出方程了吗?

  解后反思:应用题中,如何化解较复杂数量关系?

  练习2:教科书第111页练习第3题应用题.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小结与作业

  小结提高在学生畅所欲言话收获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进行补充的方式进行。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8、做题:教科书112页习题8.2第5、7题。

  9、选做题:教科书112页习题8.2第8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能根据教材编写思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性使用新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引入与111页练习3属同种数学模型),把教材中不动的问题情境转化为动的问题情境.

  2、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地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为了给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例题分析、启发提问、集体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确定解题方法从而突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选择适当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8

  课题:1.2.3相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2,-5,+2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分析题意说理过程,能灵活地选用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

  学习重点:

  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学习难点:

  选取适当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学习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题)(第2题)

  2.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二、选择题.

  1.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因为∠1=∠4,所以DE∥AB

  B.因为∠2=∠3,所以AB∥EC

  C.因为∠5=∠A,所以AB∥DE

  D.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使∠1=∠2≠90°,则()

  A.∠2=∠4B.∠1=∠4C.∠2=∠3D.∠3=∠4

  三、解答题.

  1.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比如,如图1所示的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伴说说你的折法.

  2.已知,如图2,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教法说明】

  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07-08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03-26

关于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01-15

七年级数学教案设计03-05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轴03-18

七年级数学教案:同底数幂的除法03-21

七年级数学教案:平行线的判定03-15

数学教案12-18

有理数教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