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4-30 12:41:3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坳、摩”等4个字,会写“蹈、摩、扮”等8个字。

  2.理解诗歌第一节,体会新年带来的快乐情。

  3.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以及珍惜时间、珍惜生活、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年就要来啦!高兴吗?引出课题:新年来了。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2)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集体认读,教师强调生字和词语在读音和书写上的注意要点。

  3.教师出示下列词语,集体读。

  山坳 芬芳 舞蹈 抚摩 俊俏 鼓槌 红日高照

  智慧 燃烧 烦恼 虚度 兴奋 肩膀

  (二)朗读感悟。

  1.集体朗读诗歌,检查集体朗读社个的情况,教师适当地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欢快地。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读,在集体的交流、反馈中,正确地认读并掌握绳子的书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三)问题切入。

  A.学习诗歌第一节,体会快乐。

  1.新年快乐地向我们走来,你从第一节诗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快乐?

  2.学生交流。

  画面一:乘着马车,叮叮当当地翻过山坳……

  画面二:捧着红梅,哈哈地欢笑……

  画面三:吹着银笛,欢快地舞蹈……

  画面四:抚摩绿树,打扮得更俊俏……

  3.拓展想象,训练说:新年还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仿照诗中的排比句式说一说。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三、练习

  1.根据要求写出词语。

  (1)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表示“看”的词语有: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表示“说”的词语有: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写出反义词。

  俊俏( )张开( )结实( )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再次感受到了新年的美丽,还感受到了新年带给我们的快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新年来了》。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板书设计:

  新年来了

  快乐

  拥抱新年

  拥抱明朝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自己读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点评:“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点评: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点评:改变学习方式,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富有创意:一是了解对词语把握的情况;二是进一步感悟观察细致的态度和用词准确,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三是在多种感官及师生合作参与的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六、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该练习题很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地表达。)

  2.练笔,展示,评议。

  (点评: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

  ②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

  ③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教师说:“平时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②出示生字生词指明带读: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①指明读阅读提示。

  ②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③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及重点]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2.录音机:伴奏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明确:(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三、共同、研习课文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

  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木兰想到了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原来,是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木兰做入伍前准备,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急切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西、南、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征途遥远)。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我们描绘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十年的征战的血与火的考验,使木兰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炼,终于历尽艰辛,屡克顽敌,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归来。对一个改扮男装的女孩子,有着多少不寻常的经历啊!在呵气成冰的夜晚,木兰肯定会有很多次思念家乡的彻夜不眠,也肯定会有很多次怀着家丑国恨和战友们风驰电掣,越过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去艰苦战斗。

  木兰战功卓著,入朝受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勋位如此之高,赏赐如此之多,然而,木兰却不屑一顾。她深切地怀念着故乡。十年奋战对她来说,并非为了受赏加爵,而只是为了争得安定地从事劳动的生活权力,因此,木兰坚决地作出了解甲归田的请求。处于长期封建战争动乱中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美好的劳动生活,他们把这一愿望,寄托于木兰形象之中。木兰辞归这一情况的设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辞官一节,在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木兰在建立功勋后,没有以此为阶梯,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相反,却解甲归田,回到了人民之中。因而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艺术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有别于封建文人的作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的情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格斗时,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木兰以超出一般男子的卓著功勋和蔑视功名富贵的美好心灵,受到了人们由衷的赞美。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分析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达到当堂成诵)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3.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布置作业]

  请你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传》为题编一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听,看谁讲得好。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螫刺shì 甲胄zhòu 绷紧bēnɡ 钳子qián 积蓄xù

  诧异chà 擒住qín 诅咒zǔ zhòu 束缚fù 毅然yì

  厌倦juàn 臃肿yōnɡ 颟顸mān hān 腻烦nì 作呕ǒu

  2. 形似字

  3. 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4. 词语

  昆虫:节肢动物的一类,身体有头、脚、腹部组成,头部有口器、触角等,胸部有三对足,有气管呼吸。发育大多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如蜻蜓、蜜蜂、蚊子、苍蝇等。

  遭遇战:敌对双方在行进中相遇而发生的战斗。

  计穷智竭:计谋和智慧用完了,没有法子可想了。这里的穷和竭都是尽、完了的意思。

  诧异:惊讶奇怪。

  量力:估计自己力量或能力的大小而行事。

  领地:这里指动物为自己圈定的活动场所。

  陷阱:铺着野兽的深坑或害人的圈套。

  惊惧:吃惊而惧怕。

  精疲力竭:用尽了全部精力。

  死于非命:遇到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逃遁:逃走。

  臃肿:这里指身体肥胖,行动不灵便。

  颟顸:糊涂而马虎。

  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腻烦:厌烦、讨厌。

  信仰: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等尊敬、信服而奉为言行的准则。

  赌咒:发誓。

  讪笑:讥笑。

  温存:殷勤地抚慰、体贴。

  痴胖:又呆笨,又肥胖。

  畅心快意:心情舒畅而快乐。

  诅咒:原指迷信的人祈祷鬼神加害于所恨的人。现指咒骂。

  5. 作者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生于工程师家庭,7岁丧父,生活困顿。1857年和母亲随外祖父迁居巴黎,读完中学便当码头工人。这期间发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1864)和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马赛的秘密》(1867)。60年代,左拉提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从而成为人和人的情欲的审问官。这期间左拉写了中篇小说《黛莱丝?拉甘》(1867)和《玛德莱纳?菲拉》(1868),均受到社会的冷遇。1868年开始,他模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酝酿创作连续性大型作品《鲁贡--玛卡尔家族》的宏伟计划。经过25年勤奋写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巨著。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左拉继而又写了长篇小说三部曲《三城市》,揭穿宗教的虚妄,阐发通过科学改良社会的思想。1898年,他投身为受冤屈的犹太血统军官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招致反动当局的迫害。流亡美国时开始写作的《四福音书》只完成三部。左拉的小说创作和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19世纪后数十年的法国文学。

  哥尔斯密(1730-1774),又译哥尔德斯密斯,英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曾就学于都柏林大学和爱丁堡大学。1759年给一家小刊物《蜜蜂》撰稿时,才作为文学批评家和散文家初露锋芒。哥尔斯密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诗歌《荒村》和喜剧《委曲求全》。作为英国优秀的散文家,哥尔斯密写了大量散文小品。如《世界公民》有意识地模仿法国启蒙作家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假托一个旅居英国的中国人的通信,讽刺英国社会的虚伪和矫揉造作。它的文体接近口语,流畅自然,充满了幽默和智慧,是英国散文的杰作之一。

  (二)学习目标

  《蜘蛛》

  1. 知识与能力:①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②朗读文章,感知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本文说明性文字与叙述描写文字各占一半,文风清晰生动的特点。

  ②品味科学小品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运用夸张描写的笔调体现生命的顽强。

  《猫的天堂》

  1.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②能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

  ①体会两只猫的形象意义,把握文章主题。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家习作风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在人生哲理方面、立世人格方面的重大思考:害怕艰辛,贪图安逸,乞讨施舍,必丧失自由、尊严和人格,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三. 教师建议

  《蜘蛛》

  这一篇也是写小动物的,学习时要注意文体的特点,它显然和前面几篇有根本的不同。前几篇都是文学性的散文,作者独特的情感同化了对象,用人的心理来代替虫子。这当然是不科学的,但却是很艺术、很动人的。而这一篇则不同,是比较客观地写蜘蛛的,而不是借之来写人的。虽然有些感性,用了许多情感性的话语,但对于蜘蛛的描述,却是客观的、科学的,至少没有为了审美情感牺牲太多的客观性。

  《猫的天堂》

  在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过一系列写动物的文章,每篇文章在观念上、写法上都不太一样,可以说风貌各异,但有一点可以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以写实的笔法写动物。而这一篇却不同,一开头的题目就是:猫的天堂。这显然是虚拟。天堂是人的观念,猫是不存在天堂的问题的。全文以猫的第一人称自述,就更是虚拟了。最后的结尾又来了一句,单独成一段:我说的是猫的事。这不是废话吗?显然不是,因为文章写的是猫,但实质并不是猫。与其说是一篇写实性质的小说,不如说是一篇寓言,或者寓言性的小说,小说性的寓言。

  四. 课文讲解

  《蜘蛛》

  (一)课文主旨。

  作者通过长期观察,详细记述了蜘蛛捕食、结网、产卵、争斗等一系列活动。说明蜘蛛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的方面。

  (二)文章思路。

  文章开头的五个自然段,就和文学性散文的写法不同,不是抒情和描写,而是说明其躯 体的特点,其身体就是为了战斗,不是为了和异类,而是和它自己的同类。文章相当系统 地说明,它的头覆盖着坚硬的甲胄,躯体裹着柔韧的皮壳,腿末的强壮可与龙爪相比,脚爪 之长如同长矛,它的眼睛、嘴巴都带有武器的特点。接下去作家就以记叙为主了。他看到蜘蛛织一张网要花三天工夫,这是很科学的。又发现另一只没有自己的网的大蜘蛛前来霸占,两只蜘蛛之间发生了搏斗,这也为读者提供了知识:并不是每一只蜘蛛都是自己织网的。

  (三)写作特点。

  文章用感性的乃至略带夸张的语言,表现蜘蛛之间的残忍争斗,但是观察到蜘蛛网到黄蜂,却没有当作美餐,作者的洞察是蜘蛛的量力的原则,对于不能制服的对手,就干脆释放,而且把破损了的网放弃。所有形象的、略带夸张的描写,都是为了这一点相当客观的发现服务。吸引读者的主要不是作者的情感,而是作者对蜘蛛生存策略的发现。每一发现,都是一种智力的胜利。读者在这样的文章里所享受的,不同于文学性文体的情感的审美,而是心智的聪慧。

  作者的行文,带领着读者,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现。蜘蛛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做网,其体内的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到一定的时候就枯竭了,它的生存就不再依靠网,而是依靠隐藏和突然袭击,有时则是依靠霸占其他蜘蛛的网。霸占和反霸占的斗争有时长达三天之久,有相当形象的描写,但这种描写,是服从于说明耗尽体内储存的蜘蛛的生存策略。在文学与非文学的交织中,读者兴味被调动起来,继续获得动物科学知识:蜘蛛善于保存体能,当苍蝇落入罗网时,它并不急于吞食,而等待苍蝇挣扎到精疲力竭之时,才去捕获。这其间所用的词语,诸如(避免引起)苍蝇更大的惊惧、俘虏奋力逃走、耐心等待、俘虏的无效挣扎、精疲力竭、玩弄于股掌、胜利品等,其功能,都不过使过程更为有趣。用类似的手段,作者又让读者逐渐得知:雌蜘蛛比雄蜘蛛体大,蜘蛛如何用网将卵包起,偶遇外侵,为了保护后代,不惜牺牲生命;小蜘蛛在长大以后,自己织网,能够在三四天不得食物之时还能继续长大,但是在老了以后,失去捕食能力,往往就死于饥饿。所有这些知识,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它与人类的经验相异,对于习惯于以自己的经验来想象生命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知识、想象和智慧的开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凡是与人类相异者均津津乐道,而不是像文学性散文那样把人类的感情赋予动物。作者的行文原则是,凡与人类相类者大抵省略了。读文章,不但要注意其重点表述的地方,而且要想象出作者省略了的地方。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猫的天堂》

  (一)文章主旨。

  写一只家养的猫虽然吃住条件优越,但整天盼望着屋外自由的生活,当有一天获得自由之后,它却遇到了生存的困难,不得不无奈地回到主人身边。故事诙谐有趣,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强烈嘲讽了那些好吃懒做,只有仰人鼻息才能够生存的人是没有资格获得自由的。当然,我们也可从中体会到生之艰辛和生之乐趣。

  (二)文章思路。

  这个寓言性的小说的特点,首先在它的结构上。这是一种双重的、对称的结构。

  第一重对称,发生在猫身上。先是明明无忧无虑、安逸的生活,却感到不舒服,讨厌、愁闷、烦腻得要作呕,不幸福,要逃脱到外面去。为什么会有出逃的信仰呢?在一生中,除了煮得半熟的、带着鲜血的肉以外,总应该还有些别的东西。这就是说,有物质上的富足不够,还要有精神的追求,从具体描述来看,它追求的是自由的生活。但是左拉暗示,它的这种自由自在的信仰有一个前提: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不在考虑之列的,在每一扇关着的窗子后面都有现成的肉(门的那一面可就是人家藏着的肉)。与此相对称的是,一旦到了窗子外面,自由自在是不成问题了,可是生存却成了问题,尤其是丰裕的物质条件丧失了,饥饿和寒冷使得信仰、幸福都变了质。自由成了灾难。感觉发生了倒转,原先的一切,变成了向往,逃离变成了回归。

  第二重对称,发生在猫与雄猫之间。同样在艰难的物质条件下,对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自由,有着两种相反的选择:一个选择放弃自由,一个选择坚守自由,将艰难的物质生活视

  为享受。文章的寓意正是由于情节结构的双重对称,而显得特别鲜明。

  (三)写作特点。

  左拉的艺术细节很精致。左拉的细节,全从猫的感觉出发。例如:它感觉中好的肉是煮得半熟的、带着血的;它感到烦腻的是主人的抚摩,它向往的快乐和真正的幸福是可以在屋顶上随意滚来滚去,打架,晒太阳等。左拉的创造力就在于把人和猫不着痕迹地结合起来。打架、在地上滚,算什么幸福呢?这是在屋子里关得太久的猫的感觉,是很有趣味的。在猫的种种感觉中,厌倦现成的、安逸的生活,又和人的精神息息相通,就显得有意味。作家的功力就在于把有趣和有意味既相错位又相统一地交融起来。在猫到了外面以后,猫的感觉和人的感觉的错位幅度拉开得更大了,趣味就越浓了: 这屋顶多美啊!屋顶四周有水槽围绕着。从水槽中发出一种很甜美的气味。我畅快地循着水槽走;我的脚踏在槽底的烂泥里。这烂泥的温和与柔润是无可形容的。我就好像在天鹅绒上走路一样。 甜美的和水槽,烂泥和温和与柔润、好像在天鹅绒上走路一样,在猫的感觉中是有理的,而在读者的感觉中却是无理的。强烈的错位,显而易见的荒谬,反差越大,趣味就越浓。下面的快乐、有趣、美、好和读者的阅读观感的反差继续扩大: 啊!现在是远离了你姑母的温存了!我要喝水就在水槽里喝,那美味是调糖的牛奶绝对比不上的。我觉得一切都好,都美 荒谬感带来了幽默感,猫感到肚子饿了,问它的朋友--一只老雄猫,应该怎么弄到东西吃,老雄猫带着一种学者的态度说:找到什么就吃什么。左拉强调了学者的态度和找东西的艰难之间的反差,显示了他的幽默。在偷肉被打之后,老雄猫像个硬心的哲学家教导它:晚上到街上垃圾堆里去找食吃。垃圾堆找食的杀风景和像个硬心的哲学家的严肃之间的错位,使得幽默强化了。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左拉的幽默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困境不仅仅在于饥饿,而且在于寒冷,外加生存的威胁。这就使得猫的感觉变化了,原来一切都美的感觉变丑了,能够得到的食物,只能是垃圾堆里的没有肉的骨头。生存的困境是严峻的,左拉的幽默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变成了反讽: 啊!该死的街道!该死的自由!我多么想回我那牢狱啊!反讽就是反话,歪理、不合理。自由怎么会是该死的?牢狱怎么可能变成向往的地方呢?但是从这只猫的角度来说,这是合乎逻辑的,它不能忍受生活的艰难,自然就想回到坐享其成的安乐窝里去。

  五. 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两篇都写作者观察到的小动物的活动。《蜘蛛》一文记叙了蜘蛛捕食、结网、产卵、争斗等一系列活动。以说明为主,叙述描写也多,清晰生动;说明蜘蛛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而《辛劳的蚂蚁》一文则是一篇幽默小品文,意在借蚂蚁的愚蠢嘲讽现实中那些盲目劳作,缺乏思考的人。

  第二题

  《猫的天堂》一文是从生存与自由的角度来揭示生活的。从自由、尊严的人生哲理思考表现生之机趣。最后一句是反语式风趣表达。这里的猫不同于其他小动物,它的生存条件是主人创造的,离开了主人它就无法生存,因而它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由。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作者再一次强调了这种幸福属于猫。而非那些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第三题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掌握丰富的资料。其次要进行深入思考,联系生活,联系社会。最后,提高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技巧也是写好文章的必备条件。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大一统的汉朝》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内容。本文不仅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同时强调了西汉武帝时期是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第一个鼎盛的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

  过渡语:一堂好的历史课,不仅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但是历史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又存在看待问题重表象、轻实质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锻炼和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树立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五、教法学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将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众所周知,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心怀期待地投入新的学习内容中去。为此,我采用视频导入法导入新课。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大汉天子》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1.汉朝的建立者是谁?2.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究竟有哪些贡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大一统的汉朝》。由此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本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景之治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期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表格的运用,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在直观清晰的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

  第二部分:汉武帝的大一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会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并回答:“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预设学生能得出“年轻有为,知人善用”。

  接下来给学生5分钟时间,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概括出汉武帝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在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的基础上,我会进一步总结出: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会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老师在学生讨论总结后给出答案,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深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点拨。

  在讲解推恩令时,我会展示它实施的示意图,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讲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然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学生轻松地理解学习。

  第三部分:东汉的统治

  这一子目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作为自主学习部分,所以我会对其进行简单处理。学生在阅读全文后,请学生对“光武中兴”进行简单定义,并自主发表对东汉灭亡的看法。通过观点的分享,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树立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且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知识。

  作业:汉朝在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两汉的经济发展如何?

  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取了列提纲的板书形式,既简明扼要,又条理清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效果,培养同学的成绩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同学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2、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繁重的曲调,教师语气繁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达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俺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身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身的发明设想;自身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优秀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优秀。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优秀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同学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同学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同学;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同学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逾越自俺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身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同学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

  本次习作,是写自身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假如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同学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同学阅读批语和自身的习作。

  2、同学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身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身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优秀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身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俺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俺的发现

  1、读一读,自身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假如不是俺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文更重一些,俺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身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同学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安排考虑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示台

  一、课前准备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沛发言的基础上,各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⑴ 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报或黑板报。

  ⑵ “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⑶ “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

  ⑷ “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在年级、学校内或社区内展出)

  ⑸ 安排“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⑹ “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专栏。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沛发挥好各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同学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效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激励。

  三、推介效果

  教师向相关少儿报刊优秀同学的习作与创意,抓住各级各类“科技节”“发明创新大赛”等时机优秀同学的突出效果。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汇编5篇03-15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5篇08-06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6篇07-17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九篇04-28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9篇04-16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八篇06-07

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01-10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编5篇03-23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汇总5篇03-15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集锦6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