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2-06-09 11:38:07 语言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1

  设计意图:

  幼儿进入中班,独立性萌发意识逐步增强,在与他人交往中也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如今幼儿都独生子女,礼貌教育尤为重要,而且都处于自私自我的阶段,因此做客礼仪有待引导。故事《风娃娃做客》,通过非常平凡的一个生日会展开,让幼儿明白做客的礼仪,迁移到自身的生活经验,内化礼仪。让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做客礼仪,知道做客时懂礼貌才受欢迎。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做客的基本礼仪。

  2、知道做客时懂礼貌才受人欢迎。

  动准备:

  1、《风娃娃做客》故事视频。

  2、 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公鸡要过生日了,它想邀请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它会邀请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邀请了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播放故事视频,理解大意。

  教师分段播放故事视频,并提问。

  (一)教师播放故事从开始至“但鸡妈妈的门还是关得紧紧的”。提问:

  1、谁来小公鸡家里做客?

  2、风娃娃是怎么到小公鸡家做客的?

  3、小公鸡让风娃娃进门了吗?为什么?

  4、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二)教师播放故事至“小公鸡非常热情的把小白鹅也请了进去”。提问:

  1、小黄鸭是怎么到小公鸡家做客的?

  2、小公鸡让它进门了吗?为什么?

  3、小白鹅又是怎么到小公鸡家做客的?

  4、猜测:风娃娃看到了,你觉得风娃娃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三)教师播放故事最后一部分。提问:

  1、这一次风娃娃是怎样做的?

  2、最后小公鸡为什么让风娃娃进门呢?

  (四)看挂图学讲故事。

  教师逐一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一起来回忆并试着讲述故事。

  三、迁移练习,巩固行为。

  1、你是讲礼貌的小朋友吗?你是怎么到朋友家做客的?你会怎么敲门呢?

  2、到朋友家做客,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教师总结做客礼仪。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2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语:嘲笑、窃窃私语、欣喜若狂。

  2、懂得要尊重别人的不同,学习欣赏差异。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简单的词汇。活动难点:学习欣赏差异,懂得尊重别人

  活动准备:

  1、挂图6号;《小朋友的书。我升中班了》

  2、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流程:

  一、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故事

  1、讲述故事前半部分,从开始至“那里没人取笑它们”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小朋友现在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老师要提问的,请你们认真听啊!

  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啊?刚才我们故事才讲了一半,那你们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从“突然”到结束。

  师:刚才小朋友都猜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听一听故事的后半部分,是不是像小朋友们猜的那样呢?

  问:后来发生了什么啊?

  二、教师依次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挂图一。

  师:小朋友看看这幅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啊?提问:“奇怪的一对“指的是谁和谁?为什么说鳄鱼和长颈鹿是奇怪的一对呢?大家是怎么取笑它们的?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词语“嘲笑”、“窃窃私语”、它们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出示挂图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看看它们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长颈鹿是怎么帮助小鳄鱼和鳄鱼奶奶的?长颈鹿和鳄鱼为什么能顺利救出被火困住的小鳄鱼和鳄鱼奶奶?这一次大家是怎么看待他们的?

  师:刚才故事中提到“欣喜若狂”很多小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我们一起来学学,看看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三、播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下这个故事。听完后我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鳄鱼和长颈鹿吗,为什么喜欢它们?

  四、教师总结

  师:鳄鱼和长颈鹿身高有很大差异,虽然看上去很奇怪,很特别,但是也很美。我们每一个认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本领和才能,我饿美女应该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善于利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别人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懂得要尊重别人的不同,学习欣赏差异。根据中班幼儿语言的发展特点,幼儿语音器官已发育成,5岁的儿童已基本上能对大部分简单句按句法进行正确理解,还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图片上的内容,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和复述故事,能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意见。

  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外表,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让幼儿知道要利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别人。

  这次的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对于一些较难词汇如“嘲笑”“窃窃私语”,理解不深入,还似懂非懂,个别幼儿在看图说话中,发音不标准,语句不连贯。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别人学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自制《小猫刮胡子》图片一套或根据寓言内容制作电脑动画。

  2.小猫(有胡须)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小猫手偶:我是一只小花猫,我的胡须长又长。

  2.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花猫的胡须有什么用吗?

  3.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

  教师:可是有一只小花猫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有表情地讲述寓言。

  1.教师出示图片,生动地讲述寓言《小猫刮胡子》。

  2.教师:小猫刮胡子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主人正在做什么?〈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小花猫在看什么?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理解寓言情节。

  3.教师:小花猫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碰得头破血流?(理解词汇:“头破血流”)

  四、教师和幼儿再次看图片,完整欣赏寓言,启发幼儿理解寓言。

  1.教师指图与幼儿共同讲述寓言。

  2.教师:小花猫能刮胡子吗?

  3.教师小结:原来,胡子是猫用来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钻洞时得用它来测量洞的大小。如果没有了这把尺子,猫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钻过去。

  五、引导幼儿进行拓展谈话,启发幼儿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1.教师:小花猫的主人刮胡子对不对?

  2.教师:为什么主人应该刮,小花猫却不能刮呢?(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3.教师:如果以后你也遇到了一只刮胡子的小花猫,你会和它说什么?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美丽的翅膀”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3.师:猜一猜,你能飞到哪里去呢?你最想做什么?

  二、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出示ppt课件

  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说一说,“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1.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

  3.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4.幼儿观看ppt,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哪里,变成什么?(幼儿大胆表达,扩展思维)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四人一组模仿飞一飞,相互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

  四、展示仿编的诗歌

  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自己长上翅膀想到的画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看。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5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种类,在教师帮助下尝试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平面镜、哈哈镜等各类镜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猜谜语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你问它是谁,它说你知道。

  2、探索与发现。为幼儿提供平面镜、三棱镜、哈哈镜、U形镜等,让幼儿自由的照镜子,观察各种有趣的现象,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

  3、讨论:你是怎样照镜的?你发现了什么?镜子使用什么做成的?你还见过什么镜子?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种类既简单的发展史。

  4、小游戏。

  (1)不转身可以看见你。用镜自照身后,说出身后站的人或物品。

  (2)镜子反光照到你。引导幼儿在阳光下,让镜子的反光照到自己选定的伙伴身上。(提醒幼儿不要让光反射到别人的眼睛里。)

  (3)两面镜子看小鱼。你从镜子里发现了什么?怎样摆放从镜子里看到的小鱼多?

  活动延伸:

  1、课后延伸:除了在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还可以在哪里看到自己(如:照片玻璃,雨后有积水的地面等等)

  2、让幼画自画像。

  活动反思:

  照镜子是一项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照镜子时产生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观察,从而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时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并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这个设计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6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火灾、遇到坏人、意外伤害和突然疾病等一系列危险,由于中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有些孩子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懂得正确的使用方法,不知道打电话时怎么说。因此,我选择了中班语言主题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同时让幼儿学习打特殊电话时能清楚、连贯地表述内容,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

  2、学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并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述。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火灾录像、

  2、电话录音、录音机、

  3、模具电话、

  4、挂图、

  5、特殊电话号码卡片五张(卡片分别为119、120、110、114、121)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看录像《发生火灾》,引出主题“特殊的电话号码”。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触目惊心的画面,请小朋友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看火灾录像的现场,由触目惊心的画面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引入特殊的电话号码。)

  2、提问:

  (1)、发生了什么事情?

  (2)、发生了火灾,怎么办?

  3、组织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幼儿:发生了火灾要拨打电话119)

  4、讨论小结:在突然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告诉消防员叔叔什么地方着火了,消防员叔叔接到电话就会马上赶来救火,所以119就是特殊的电话号码。

  二、观察。

  出示挂图,让幼儿加深对特殊电话号码的理解,了解三种特殊电话号码的作用。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

  提问:

  (1)、画面上有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2)、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与所对应的画面内容有什么关系?

  2、组织幼儿讨论后,请部分幼儿回答。

  3、讨论小结:抢救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员叔叔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救火;抢救伤病人时,拨打120,医生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抢救伤病人;抓坏人时,拨打报警电话110,警察叔叔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抓坏人。

  三、组织幼儿结合案例讨论:

  1、你拨打过119、120、110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吗?

  2、你见过家人和其他人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吗?

  3、他们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时是怎么说?

  四、创设情境,幼儿学习拨打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

  1、播放录音《急救电话》,让幼儿加深对拨打特殊电话号码的感性认识。

  2、出示模拟电话,引导幼儿学习拨打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

  (1)、遇到火灾,请拨打119,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2)、抢救伤病人,请拨打120,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3)、抓坏人,请拨打110,打电话时该怎么说?教师先请语言组织表述清楚、连贯的幼儿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再让幼儿集体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述拨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小结:在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时,首先我们要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对方所处位置的详细地址,然后再说明发生了什么事情。

  五、教师总结特殊电话号码的作用。

  1、今天,我们认识了119、120、110三种特殊电话号码,知道了打特殊电话时怎么说,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特殊的危急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114查询电话,121天气预报这样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但我们不能随便乱打。

  2、老师把今天学会的特殊电话号码编成了一首儿歌,希望小朋友记在心里。

  放录音:儿歌《特殊号码记心间》

  匪警电话110,警察叔叔抓坏人;

  火警电话119,消防队员把火救;

  急救电话120,医生阿姨救病人;

  查询电话114,天气预报121;

  特殊号码记心间,没事不能乱拨打.

  六、活动延伸:教师在角色区为幼儿添加道具,请幼儿分角色轮流选择人物和道具创编表演,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语言活动,但也渗透了安全教育知识,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但在活动中老师忽略了个别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他们对于所发生事情的详细地址不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所以这些孩子需要在角色区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我也会对本班幼儿进行情景演练,让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真正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7

  【设计意图】

  空气是游戏的好伙伴,它会住在皮球里、气球里、空盒子里……幼儿在玩瘪皮球的时候,总会说:老师这个皮球不好玩,好象是没气了。如果将幼儿置身与游戏中,空气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通过玩皮球,学动作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积极诱发了幼儿自主访取、自主建构的一个学习境脉。皮球里住着谁,是多么有趣的问题啊!这能大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充气瘪气球

  【活动过程】

  (一)会蹦、会滚、会飞的皮球。

  1.教师用皮球演示拍皮球、滚皮球、踢皮球的动作。

  2.老师玩皮球的时候,皮球是怎么运动的?(蹦跳、滚动、飞起来)

  3.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的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

  (二)谁住在皮球里。

  1.皮球为什么会蹦会滚,又会飞呢?教师用力挤压皮球,究竟谁住在皮球里呢?

  2.幼儿完整地听故事一遍。

  3.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小鸟吗?

  (三)空气住在皮球里。

  1.皮球很硬很硬,一定有什么东西住在里面,到底是什么呢?(空气)

  2.师出示瘪的皮球,拍、滚、踢皮球。

  3.球里没有空气会怎么样呢?(蹦不起来,滚不了几下,飞不起来)

  4.小结:只要皮球里充满了空气,它就会像兔子那样蹦,轮子那样滚,小鸟那样飞。空气真了不起。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2-08

中班优秀语言活动教案08-06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09-13

中班语言主题活动教案10-22

中班语言活动《白云》教案10-2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参考02-16

树荫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2-27

中班语言活动蒲公英教案01-02

中班语言活动《月亮》教案01-02

中班语言活动落叶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