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2-07-01 10:48:13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七篇

大班教案 篇1

  通过动手做,让幼儿体验“用实验回答自己猜测”的科学过程。大班综合活动颜色教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设计意图:

  有一天美术活动结束后,上官峥嵘在洗笔的时候突然喊道:“孙老师,我发现颜色在一起会变成其它颜色的,不信你来看。”随之,好多小朋友都围上去看,“吆,孙老师,真的。”顿时,小朋友们对颜色的变化很感兴趣,我当场就表扬了上官峥嵘:“你的小眼睛真会观察。”为了满足小朋友的兴趣,而我班的双语教学也刚学到“ and make ”这个句型,于是我就设计了“会变的颜色”这一活动,同时把双语也融合进去,这样就让幼儿在动手操作探索的同时又把相应的双语知识给巩固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获取一些颜色变化的科学经验,感受色彩的变化美。

  2、复习句型“What is this?”“It is ……”和“What colour is it?”“It is ……”以及“ and make ”

  3、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每组有:红、黄、蓝三色颜料各一盆,勺子若干,浆糊、抹布。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剪刀、记号笔、棉签若干、透明的一次性杯子若干、调色盘。

  3、句型条,水果图三幅。

  活动过程:

  1、出示颜色,复习句型“What colour is it?”“It is ……”

  分别出示红、黄、蓝三色,师生对话:

  T:“What colour is it?”

  S:“It is red(yellow/blue)”

  T:“Yes,good.(very good”

  2、 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并交代操作要求。

  今天孙老师请小朋友来当“小小魔术师”,就用这三种颜色来变魔术,不过,可是有要求的哦,每次变的时候只能选择两种颜色放在一个杯子里,一共变三次,每变完一次就要记录下来,怎么记呢?(出示记录纸及单词卡)把和你选择的两种颜色一样的单词卡贴在前面的两个方框里,把和变出来的颜色一样的单词卡贴在最后一个方框里,而且还要注意哦,哪个盘子里拿的勺子要放回哪个盘子,变的时候还要小心,别弄脏了衣服,小朋友听明白了吗?Stand up! Please!

  3、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功固句型“ and make ”

  (1)刚才你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回答)你是用哪两种颜色变的 呢?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的中文句型条并一起朗读。

  (2)谁会用英语来说这句话?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英语句型条,并一起朗读。

  5、出示西瓜、桔子、葡萄图,复习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 is ……”激起幼儿的操作欲望

  T:小朋友看“What is this?”

  S:“It is watermelon(orange/grape).”

  T:“What colour is it?”

  S:“It is green(orange/purple)”

  T:“Yes,very good.”

  这些水果呀老师已帮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出示黑白水果图)这些水果呢,等着你们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呢?小朋友们愿意吗?那好,下面就请小朋友先在你的记录纸上写上名字,并把它贴到墙上去,然后变色,给水果穿衣服,最后把它剪下来贴到你的记录纸上相应的句子后面Are you ready?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活动评价,结束活动

  (1)好了,让老师来看看谁剪得最好?(表扬一下)

  (2)谁贴得对?(表扬一下)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纸的不同种类和用途,初步了解经过特殊加工的纸制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积极参加探究活动,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3、探索纸的秘密,了解纸易折,易撕碎,易揉皱,易吸水,易燃烧等特点。

  4、了解纸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萌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报纸、透明纸、信纸、手工纸、皱纹纸、牛皮纸、腊光纸、包装纸等纸作品(折纸、粘贴画、纸蘸画)白纸、打火机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运用原有经验讲述纸的种类及用途。

  师:小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你见过什么样子的纸?它有什么用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教师注意总结。)

  2、创意玩纸:感知纸的质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纸,请小朋友看一看,有哪些纸是你认识的,这些纸都一样吗?请小朋友再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觉一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请你介绍给旁边的小伙伴听。

  (1)幼儿自由观察讨论。

  (2)逐个发言。你认识哪种纸,曾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的,它有什么用处?谁愿意大声地来说一说?

  (3)集中交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纸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颜色,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光泽,有的暗淡一些。

  3.探索纸的属性。

  (1)出示各种纸作品,了解纸易折、易碎、易揉的特点。

  师: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处,你看,老师带来了纸的好朋友,看一看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出示折纸、粘贴画、纸蘸画)

  幼儿分组自由探索。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说说看,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幼儿自由发言。

  师:原来纸可以撕出来做粘贴画,可以揉揉用来蘸颜料画画,还可以折纸,纸的用处真不少。

  (2)、通过染纸作品,了解纸易吸水的特点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副作品,它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出示染纸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表述)

  (3)通过实验了解纸易燃的特点

  师:纸碰到火又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燃烧实验)

  小结:引导孩子自己总结:纸遇到火会燃烧。

  4、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纸,如果没有了纸,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合理想象、大胆发言)

  教师小结:纸是我们离不开好朋友,离开了纸,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张纸,不浪费纸张,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了解纸的发明。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纸最早是谁发明的吗?纸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的,我们中国人是很聪明的,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活动延伸]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找一找我们活动室里面有哪些东西是纸做的,看谁找的多?(幼儿寻找)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接触傣族舞,学会傣族舞中“孔雀指”“三道弯”的基本动作。

  2.体验傣族舞优美的旋律和舞姿。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舞蹈欣赏:(感受舞蹈,感受音乐)

  1.欣赏教师舞蹈。

  2.“你发现老师跳舞的时候像什么?”

  “老师是怎么做的?”

  3.请幼儿学习动作。

  4.引导幼儿学习“孔雀指”和“三道弯”。

  5.介绍孔雀舞的由来

  小朋友你知道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吗?

  “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不但许多人家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6.看一下傣族人民的服装。

  二.创设情景,学习舞蹈。

  1.“今天,老师来做孔雀妈 妈,也来跳跳孔雀舞。”(教师唱谱)小孔雀跟着妈 妈散步。

  2.孔雀是怎样散步的?

  3.小孔雀们可爱比美了,他们的羽毛很漂亮。我们来看一下孔雀开屏的图片。

  4.可以怎样理羽毛呢?

  5.这一次,孔雀们要比造型,他们抬起高傲的头。

  三.完整舞蹈

  1.戴上头饰舞蹈。

  “老师发现小朋友跳舞的时候像一只只美丽的小孔雀,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头饰,请大家按着你标记的颜色来戴相应的头饰。”

  2. 请幼儿间隔站,面向圆上。

  3. 完整舞蹈。提醒幼儿比美时变成单圈面对面。

  4. 听音乐退场。

  活动反思:

  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灯,了解它们的用途,知道日常生活离不开它。

  2、了解灯的发展史,扩大认识范围,激发幼儿对各种灯的兴趣。

  3、培养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灯(日光灯、节能灯、白炽灯、防爆灯、感应灯和一般台灯。)

  2、灯的发展史、各种灯的分类展示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了解光明对人的作用

  把门和窗户都关紧,拉上窗帘,关上灯,让幼儿感受一下没有光的感受。刚才,没有亮光了,你能看书、做游戏吗?引导幼儿说出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2、看录像,了解灯的发展史。

  在没有电灯之前,人们是用什么照明的?幼儿看录像《知识窗》节目,了解不同的时期人们所使用的照明用具,让幼儿对灯的发展史有直观的认识。

  3、识节能灯、防爆灯,让幼儿操作,了解灯的开关方法。

  (1)出示节能灯、防爆灯,让幼儿区别这两种灯,了解它的作用。

  (2)你知道怎样才能使它们亮起来吗?(通电打开开关),请幼儿实际操作将活动室的灯打开、关上。

  (3)幼儿探索尝试感应灯和一般台灯开关方法的不同。

  4、讨论了解各种灯的不同用途,并对其进行分类。

  (1)教师:除了常见的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灯?它是做什么用的?幼儿互相讨论回答。(霓虹灯、感应灯、花灯、彩灯、信号灯等)

  (2)看录像:按灯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并用绘画形式记录。

  照明用:日光灯、台灯、白炽灯、路灯。

  装饰用:吊灯、壁灯、霓虹灯、彩灯。

  交通用:车灯、红绿灯、信号灯。

  幼儿记录卡:

  照明灯光管

  (3)看录像了解几种特殊的灯。

  教师:还有几种灯比较特殊,如医院的无影灯,它是医生做手术时用的灯。带幼儿回睡室观察紫外线的灯,它可以消灭空气中的细菌。

  5、让幼儿发挥想象,谈自己想发明哪些灯。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很多种灯,知道灯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灯是通了电才能发出光,没有电灯就不能正常运转,电又是哪里来?

  下节课老师跟小朋友再探索电是从哪里来的?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

  2、教育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来保护树木,保护我们人类的环境。

  活动准备:

  网上收集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

  (1)幼儿观赏图片1

  师:大家看到这张图片感觉如何?

  师:图片上地球的各种颜色都表示什么含义?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森林,黄色代表沙漠等)

  师: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的绿色变得越来越少了吗,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小结:现在的森林都在面临沙漠化,因为有些人为了谋取暴利对森林乱砍乱伐,使得树木长久被破坏,而沙漠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它看到森林已经受伤了,它就马上去侵蚀它。)

  (2)观赏图片2

  师:这些人都在干什么?他们站着的是什么地方?(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片荒凉的黄土地,让幼儿知道这片土地已经很久没有绿色了,中国人民都希望能看到绿色的土地,所以他们在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到荒地上来植树。)

  2、幼儿讨论:

  (1)当你们看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变成了沙漠,你会怎样?

  (2)你有什么方法能阻止我们的土地沙漠化吗?

  3、幼儿操作:

  (1)观看其他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能更大胆地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所想画出来。

  (2)幼儿绘画活动。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和事例讨论,知道讲信用的含义。

  2、懂得做一个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

  3、感受到守信用对交往的重要性,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

  二、活动准备:

  录音、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不过老师讲完故事要和小朋友先做个约定,就等这个活动结束后,每个小朋友都给老师一个拥抱,老师就有小礼物送给他,你们能做到吗?

  (二)体验故事,深入感受。

  1、教师结合图片讲《我会遵守约定》的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大意。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利用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守信用的含义。

  师引导语:那这个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看看听听。

  (1)结合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巧虎不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

  提问:巧虎答应小伙伴的事情?他做到了吗?

  小兔是怎么想的?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2)再结合图片,帮助幼儿感受巧虎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情绪。

  提问:巧虎第二次回家,有没有遵守约定?他用什么办法遵守约定的?巧虎遵守约定,那小伙伴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小结: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就是遵守约定,遵守约定就是守信用。

  (三)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1、观看情境表演一,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观看情境表演二,讨论:小朋友做得好吗?为什么?

  3、讨论:怎么样做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引导做人。

  师引导语:你知道生活中谁是守信用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与同伴自由讲述。

  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守信用的人,所以我们要做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要说到做到,如果不小心忘记了约定要及时向对方道歉争取别人的原谅,这样大家相处才能快乐。”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习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捕捉有用的信息进行猜测。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我的祖国”“国庆节”等主题活动的幼儿前期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说说游戏,交代规则

  1.兴趣激发。

  师:玩过猜谜语的游戏吗?今天来玩一个游戏,题目是——PPT展示:猜猜乐。(引导识字幼儿逐一读出)

  师:大屏幕里藏着许多的秘密,要请你来猜一猜。

  (直接导入,没有花哨的噱头,适合大班幼儿的思维,简洁明了;关注了幼儿随机的识字兴趣。)

  2.倾听规则。

  师:老师来说说规则,请听仔细:

  第1,请到的孩子趴在老师身体上,和老师来抱一抱。

  第2,其他的孩子要认真仔细地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但不能把名字说出来。

  第3,每人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它的特征。(什么是特征呢?对,由颜色、形状,想想看还有什么?)

  第4,如果猜到就说出来。

  第5,猜对的小朋友应该去谢谢为你提供信息的朋友。

  师:明白了吗?明白的请举手。

  (教师指令明确,易于为幼儿听懂与理解;幼儿的学习习惯非常好,安静倾听并很认真,表现出来的言行正是教师日常点点滴滴教育与培养的自然流露。)

  (二)热身运动,掌握玩法

  1.初次游戏,真实理解规则

  (PPT展示图片——熊猫,在吃竹子;文字:熊猫)边出示边提醒幼儿:千万不能把名字说出来哦!

  师:谁来提供信息。

  幼:它是胖胖的。师:哦,它是什么样的。

  幼:它有黑黑的圆耳朵,和黑黑的眼圈。师:脸上的特征说出来了。

  猜出——熊猫。师: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

  师:还有什么特征可以告诉大家?幼:生活在四川;爱吃竹子;……

  师:是我们国家的什么?(国宝)什么是国宝啊?(国家的宝贝)

  (是很重要的一个初次尝试的过程,老师选择了典型图片——熊猫,既是幼儿所熟悉喜欢的,其特征又易于为幼儿描述和表达,让幼儿在实践游戏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了游戏规则,并体验了成功,引发了后续游戏的积极动力。)

  2.再次游戏,细化规则

  (PPT展示图片——国旗一面,文字:国旗)师:谁来提供信息?一句话来说。

  幼:解放军叔叔拿着;上面有5颗星星;——猜出国旗。

  师:除了国旗它还有一个什么名字?(五星红旗)

  还有什么特征?(方方的——形状,红红的——颜色)

  这次没有人违反规则。

  (三)抢答游戏,(再一次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游戏规则的明确,并帮助幼儿了解游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必须要说出物体特征的信息。)

  1.体验规则交代要求。

  师:接下来要分两组进行比赛,规则多了4条——第1,两组从排头依次排队上来猜;第2,每组代表抢猜,猜到的队+10分;第4,把名字说出来的队算输,对方+10分;第4,(出示)这是记分牌,排头翻牌,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才能记分。

  师:有几条规则?第一条是什么?还有什么?

  师:这次游戏中猜的都和中国有关。

  (增添集体游戏的规则,体现了教育要求的小步递进;点明本次游戏的主题“中国”,提供给幼儿游戏中表达与猜想的潜在线索,并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升华打下伏笔。)

  2.游戏。

  PPT——天安门城楼

  师:谁来提供有用的信息?

  幼:红红的围墙——(天安门城楼)

  幼:(在座位上轻声)我也猜到了。

  师:还有什么信息也和天安门有关?

  猜到的不能把答案藏在心里,否则不能加分了。

  ——胡锦涛(画像)

  师:要提供有用的信息。

  幼:是领导人——毛泽东

  师:是什么时候的领导人?

  幼:这个领导人是姓胡的。

  师:如果不能说胡,该怎么说?他是什么时候的领导人?

  加一条小规则:除了自己说还要听别人说,下面所有的字都不能说。

  ——阅兵式

  幼:解放军;师:是什么人,是解放军在干的。

  幼:国庆节的时候;师:时间告诉你了,是国庆时干的。

  幼:他们举着枪;师:告诉你他们身上的装备。

  幼:在很整齐地走路;——阅兵式

  师:提供了时间、装备、谁在干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感谢给你提供正确信息的人,去跟他们握握手。

  ——脸谱

  幼:……;师:看看图片都和什么有关?都往那边想。

  幼:是一个面具;师:是什么东西告诉你了。

  幼:涂上颜色的。——脸谱

  师:第一个信息很重要,去感谢一下。

  ——兵马俑

  幼:和皇帝有关;

  幼:有很多的兵和马;师:有谁?

  幼:有车;师:有什么?

  幼:用泥土做的;师:材料,用什么做的?——兵马俑

  师:在哪里?还可以有什么信息?谁发现的?谁把它挖掘出来?跟哪个皇帝有关?

  ——牡丹(链接音乐:牡丹之歌)

  幼:一朵紫色的花;师:是什么告诉你了。

  幼:玫瑰;牡丹

  师:牡丹是什么?中国的什么花?来听一首歌“牡丹之歌”,有没有听过?我们的国花是什么?

  ——中国国家馆

  幼:一个场馆;——中国馆

  师:正确的名字叫什么?这幢房子的特征还有什么?

  ——(影星)成龙

  师:这两个字一个都不能露出来

  幼:演广告片的;是一个演员;功夫很好的;——李小龙

  师:让他和李小龙区别开来;幼:名字只有2个字;

  师:他和李小龙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什么?——成龙。

  ◎教师对幼儿的及时关注与不断追随:每个人对每个事物的理解、认识都是有差异的,教师允许幼儿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师对幼儿的回应非常到位:始终把握本次活动的重点,随时提醒幼儿围绕“提供有用的信息”来表述自己的认识;对不同幼儿的不同回答都有不同的反馈,并潜在地将幼儿的思考引向进一步的深入;

  ◎幼儿有着丰富的前期学习经验的积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幼儿普遍对活动涉及的众多知识点的非常熟悉,更可喜的是孩子们在学习时的热情与投入;

  ◎课程设计上对上海时代特征把握——现代与多元:阅兵式、世博会是最新信息的传递,体现的是幼儿学习与社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音乐TV的链接,呈现的是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多元关注。

  3.查看记分牌,为胜利的一队颁奖。

  说说你们是怎么胜利的,胜利队的幼儿相互拥抱。

  (通过对成功原因的追问,让幼儿懂得成功是一次团队集体合作的成果;同时体现了对成功幼儿的赞许。)

  (四)唤发对祖国的热爱。

  师:前段时间成龙唱了一首歌“国家”,讲了中国的许多地方。

  来看一看有些什么地方是你认识的?

  (播放歌曲“国家”MTV+游戏中猜过的所有图片)

  幼:天安门;长城;天坛,……

  师:歌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我心中……

  (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升华与提升在此一举。既是对本次活动的一个回顾与小结,更巧妙地运用了音乐与画面给人的那种情感的渲染,一改爱国情感教育的说教形式,让在座的每一位从心底升腾起一种为祖国自豪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一次游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从激发大班幼儿的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出发,创设了一个你说我猜、抢答抢猜的游戏情境;选择猜猜的每一件事物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凝聚了中国元素的精华,在巧妙设置其次第出现的前后顺序中,蕴含的是对幼儿前期学习经验的唤起与挑战;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却始终围绕以“提供有用信息”为线索让幼儿来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结合了对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理解沟通意识的培养;虽然教师是借班上课,但现场的师幼互动非常融洽,体现在教师对幼儿的兴趣激发、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也体现在每一位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伴间在游戏中的默契配合;整个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是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值得我们学习。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音乐《插秧》_大班教案06-22

大班美术:海马_大班教案06-23

大班美术《昆虫》_大班教案06-23

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2

大班《电梯》教案12-27

大班孔雀教案12-29

大班梦想教案12-29

大班变废为宝教案12-29

大班教案池塘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