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08-23 10:29:20 中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中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中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数学教案——二等分(大班)

  赵霞唐北幼儿园

  活动目标:

  ①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③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行,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

  2.工具:笔,剪刀,直尺。

  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要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

  2.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

  3.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此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

  (二)操作探索

  操作一:

  1.为幼儿提供圆形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等观察。

  2.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3.小结:把圆形对折,然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4.操作验证材料的二等分。“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纸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这儿有个好听的词,叫“重叠””。学习词:“重叠”

  5.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请幼儿把剪开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2)总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操作二:

  为幼儿提供正方形,长方形材料,考虑有没有其它对折的办法来二等分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请幼儿介绍新方法。

  4.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角线折、对角折的方法。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三)巩固练习:

  游戏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份成二份,一份在桌子上,一份在参加游戏的幼儿手中。幼儿四散找到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大小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找的又快又对。

  ⒈教师讲评幼儿的活动结果

  ⒉幼儿展示自己拼贴的图形

  (四)、活动延伸:正方形的纸能二等分,它还可以进行四等分,八等分呢,怎么分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次环节给幼儿思维拓展的空间,为学习四等分作铺垫。

  活动评价:

  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对认识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环节提供圆形可学习用对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环节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幼儿凭自己地思维能力选择二等分地方法,在讲解中学习多种二等分地方法。此环节提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让幼儿操作,探索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给幼儿增加了难度,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想出对角线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能激发幼儿积极性和独创精神。教师让没有尝试对角线折和对角折的幼儿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再次巩固新的二等分方法。第三环节,要求幼儿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加以巩固。第四环节,使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儿谣的节奏,能根据语词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动作。

  2.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教具准备:

  PPT、铃鼓、刮弧、打棒、响板、《小蚂蚁》,磁扣,积木

  活动重点:

  体验"搬""推""拉""堆"四个动力语词。

  活动难点:

  感受十六分音符,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导森林里将要举办一场昆虫选美大赛。大赛需要搭建一个大舞台,那搭建舞台额任务交给谁了呢?(小蚂蚁)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工作的?(边听音乐,边感知动作)

  二、感知,体验儿谣中的动力语词。

  1、理解儿谣中的动作。

  小蚂蚁是怎样工作的?

  2、幼儿感受4种动力。

  老师协助演示搬,推,拉,堆。

  3、幼儿合作游戏。

  幼儿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乐器演奏

  1、传递游戏,发放乐器。

  喊着节奏口号传递乐器:拿----给----拿------给------

  2、乐器演奏--------师:我们三个队伍一起来,请注意,嘴巴念的每一个字都要拍到乐器上哦,小手小嘴,准备开始!

  --------分组轮奏表演,要求嘴巴念的每一个字都要拍到乐器上。

  3、结束选美大赛马上要开始了,我们快去看看吧。随音乐离场。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好,非常喜欢跟着音乐做出各种肢体动作,而这样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儿谣适合幼儿感知节奏。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青菜有营养,不再抗拒吃青菜。

  2、在品尝活动中喜欢吃青菜。

  3、用牙齿模型演示、牙齿热身操等方法练习咀嚼。

  活动准备:

  青菜人手一份;青菜做的衣服,背景音乐;牙齿模型;各种青菜烹制的食物;餐具等

  活动过程:

  1、巩固对青菜外部特征的了解,知道青菜很有营养。教师:你们今天带来的是什么呀?青菜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发现一样细细的东西藏在哪里?吃青菜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现场调查,了解幼儿不喜欢吃青菜的原因。

  教师:但是为什么青菜这么有营养小朋友们却不爱吃呢?这是为什么?

  :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因为吃青菜容易卡住喉咙,所以很多小朋友都不爱吃。

  3、教师讲述故事,引发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

  教师:青菜妈妈遇到了一件难过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青菜妈妈说那个爱捣蛋的家伙藏在哪里?它总会干什么坏事?

  4、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找到对付"卡卡"的方法。

  教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对付卡卡,吃青菜的时候不被卡住?

  教师依次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出的方法,并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示出来。

  :其实我们的牙齿也像刀一样,能把青菜切碎,更能把卡卡切断,切小,切碎!

  5、咀嚼游戏,加强幼儿对咀嚼的认识。

  牙齿热身操,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中边念儿歌边运动牙齿。

  提问:这个牙齿热身操是怎么做的?你能上来做一做嘛?

  :今天我们学会用牙齿像刀一样把卡卡切碎了,美味的青菜就可以下肚了!

  6、幼儿品尝活动,鼓励幼儿大口咀嚼青菜。

  :今天我们打败了卡卡,没有被卡住,青菜好吃吗?其实除了青菜,像菠菜,芹菜等等的长叶菜里面也都藏着卡卡,你们现在会对付它们了吗?怎么对付?用大牙齿用力地把菜咬碎,就不会被卡住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蚂蚁小实验活动。

  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科学":《蚂蚁找食物》。

  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喝他幼儿喜欢吃的东西,纸。

  自制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每人发一份观察记录表,笔一支,请幼儿做小实验,并在实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验一:蚂蚁爱吃什么?

  --先请幼儿猜想:蚂蚁喜欢吃什么?把答案画在观察记录表上--和幼儿一起准备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如树叶、草、糖、吃剩的饭菜等。

  --实验方法:带领幼儿到蚂蚁常常出现的地方,把自己准本的食物放在附近。过一段时间就去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碧碧哪一种东西引来的蚂蚁最多,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实验二:蚂蚁走的路线。

  --实验方法: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到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慢慢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线,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幼儿在记录表上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三:蚂蚁来排队。

  --实验方法: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在图形轮廓上摆果糖。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常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儿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绕着果糖排出图形。

  --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果糖摆出的图形并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画面,知道黑夜是不用讨厌和害怕的。

  2.懂得用多种方式排解怕黑情绪,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我不会害怕》绘本部分课件,美丽的.夜景课件,散文诗。

  2.人手一份刮画纸。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主题。

  1.教师:你们以前有遇到过让你非常害怕的事情吗

  2.儿回忆遇到过的害怕事情。教师总结:每个小朋友都遇到过害怕的事情,有一只小兔子她也遇到了害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她遇到了什么吧!

  二、请幼儿观看ppt,了解小兔子害怕的事情。

  1.教师讲述课件中的内容,请幼儿猜想小兔子害怕的事情。

  2.教师引导幼儿知道夜晚不害怕,我们要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教师总结:黑夜不用害怕,我们可以抱着自己的布娃娃,唱唱好听的歌,美美地睡上一觉,很快就到第二天了。

  三、请幼儿边看美丽的夜景图,边听散文诗,引导幼儿不再害怕黑夜。

  1.教师请幼儿观看课件ppt,读散文诗,让幼儿感受夜景的美丽,萌生将美丽的夜景留下的愿望。

  散文诗《美丽的夜晚》

  天渐渐黑了,月亮姐姐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许多小星星调皮地向她眨着眼睛,地球妈妈睡得真香啊,轻轻地打着呼,花儿合上了美丽的花瓣,甜甜地睡着了:小草的叶子上还挂着刚刚洗澡留下的露珠,也睡着了,小宝宝在又温暖又舒服的摇篮里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妈妈轻轻地唱着《摇篮曲》。

  2.教师提问:你在散文诗里听到了什么?这样的夜晚美不美呀?那你还会害怕这样的夜晚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将这样美丽的夜晚留下来,好不好?

  3.请幼儿绘画美丽的夜景。(在刮画纸上自由刮画)

  四、结束

  将画好的夜景图与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其他的小朋友也知道夜晚是很美丽的,让他们也不再害怕黑夜好吗?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关注图片的细节,尝试进行简单的推测和联想。

  2、幼儿积极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并得到其中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特别自行车照片。

  2、故事《谁的自行车》。

  3、故事中奇特自行车图片若干张、动物图片若干张。

  4、自行车拼板一套。

  【活动过程】

  (一)玩拼板

  1、教师和幼儿一同翻看自行车图形拼板。(说说自行车各个部分的名称)

  2、过度提问:这是谁的自行车呢?

  (二)故事《谁的自行车》

  1、看图片:这是谁的自行车?

  2、小男孩骑着自行车会到哪里去?(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推测)

  3、逐步讲述故事:

  (1)鳄鱼的自行车:

  小男孩看见了什么样的自行车?(说说特别的理由)

  你觉得这是谁的自行车?为什么?

  小结:鳄鱼的身体很长,所以他的自行车是长长的,骑在上面才会舒服。

  (2)大象的自行车

  这是谁的自行车呢?

  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说理由。

  这辆自行车可能是谁的呢?

  小结:因为小象身体太重了,所以它的自行车轮胎特别的粗,骑在上面才安全。

  (三)特别的自行车

  1、看看、说说特别的自行车。

  师:绿地上还停着许多特别的自行车,去看看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自己喜欢的特别的自行车)

  2、小动物骑自行车。

  师:小动物们也听说草地上有这么多好玩又特别的自行车,它们也想来骑,我们来帮助找到它们找到合适的自行车。

  (1)出示动物图片,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动物。

  (2)配对,并说说理由。

  3、小结:原来这些自行车不光模样特别,而且还有特别的用途,让动物朋友们坐的得更舒服、更安全。

  (四)讲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师:究竟是哪些小动物骑走了这些特别的自行车?我们可以在故事里找到答案。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开心快乐。

  2、与他人共同分享快乐,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制作一实物"快乐口袋"

  2、自己喜欢的照片

  3、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问问-----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快乐口袋",提问并导入。

  教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神奇的口袋,"引导幼儿观察口袋上有关快乐的画面。老师取出袋内照片,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照片。照片里都有谁?当时你在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现你的快乐呢?(请幼儿唱歌或跳舞)教师:小朋友带来的都是开心、快乐的照片,那除了开心的笑,还有什么表情呢?(还会哭、会生气)生气的时候什么样子,请幼儿表演一下。

  二、听听------幼儿欣赏故事,体验作品经验。

  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讲完故事后进行层层递进地提问,使幼儿对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教师:"故事里有谁对着口袋说了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小动物们又重新快乐起来的?"小结:是快乐口袋让小动物们想起了以前许多快乐的事,大家又重新快乐起来。小朋友们平时肯定也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那我们要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想办法解决它,多想一些开心的事,你就会变得很快乐。

  教师:小朋友平时也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故事里用了哪些方法是自己快乐起来,除了这些还有那些方法?

  小结:1.可以独自呆一会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倾诉3.为别人想一想4.轻轻地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

  三、玩玩-----把快乐告诉口袋,巩固经验。

  1、教师:"故事中的小动物有那么多快乐的事儿,你们平时遇到过快乐的事儿吗?""我们来做个游戏---把快乐告诉口袋,你们能像小动物一样也把自己的快乐对着口袋说说吗,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2、请幼儿讲快乐的事情。

  3、老师讲快乐的事。

  教师:小朋友讲了那么多快乐的事,老师也有快乐,老师也来讲一讲。

  教师小结:小朋友有快乐的事,老师有快乐的事,相信在座的客人也有他们的快乐。原来快乐属于每一个人,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所以我们要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每天都带着微笑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玩,把你的快乐讲一讲,说一说,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快乐、分享快乐。

  四、结束活动

  1、教师:现在让大家一起来跳个舞吧,用跳舞来把我们今天的快乐表现出来。

  2、一起跳《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包纸棕》_中班教案06-23

中班活动教案:糖果妹妹_中班教案06-23

中班社会感谢卡教案「中班教案」01-31

春晓教案中班教案02-15

《走教案》中班教案03-01

中班儿歌《爱》中班教案02-20

中班美术:蚂蚁_中班教案06-21

中班活动:秋虫_中班教案06-22

中班社会:找路_中班教案06-20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中班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