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09-25 10:26:50 中班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中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主题背景分析

  春天来了,当迎春花把春天的讯息告诉大地时,春姑娘就悄悄地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喊来了背着剪刀的小燕子,敲开了花妈妈的家门……啊!春天多美好!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一起出来找春天啦!在这个主题里,我们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去感受春风的抚佛,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这天天气晴朗,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散步,孩子们在散步中看到一些小花,都叫起来:"小花,真漂亮。""树上也有花,真好看,白白的……。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聪明、灵动的孩子们又怎会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呢?孩子们亮亮的眼睛注视着这一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春天里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如:郊游、放风筝、小蝌蚪、小蜜蜂、小蝴蝶以及人们的各种活动等,都极为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并且能充分利用我们这里的地区资源,其中也渗透了一些责任心的内容。相信这一主题一定能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发现春天的秘密。由此,我们的新主题《春天来了》就此拉开了序幕,一个个春天的主题活动相继开展了。

  二、内容与要求:

  1、了解春天的主要季节特性,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感受春天是一个美的季节,喜欢亲近大自然。

  2、通过对周围动植物的观察,产生探究其特性的浓厚兴趣。

  3、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有初步的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环境创设与资源整合:

  墙面环境:

  互动主题版面:我发现的春天;花儿朵朵开;种植乐;蝴蝶飞(教师布置好整个大布局;(粘贴有幼儿画、种植照片、搜集的春天的动植物图片等等)和幼儿一起完善春天的美景。

  四、资源利用家长资源:

  1.和孩子一起寻找收集春天的信息,在休息或是空余时间带领您的孩子观察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体验发现的乐趣并和您的孩子交流他(她)的发现并尝试将观察到的春天的变化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2.让你的孩子带一盆植物来园,让孩子在观察中了解植物的成长。

  社区资源:

  去外寻找春天的景象。

  主题活动收集有关"我快乐、我勇敢"主题的材料。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儿歌的内容,从中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诗歌的仿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幼儿产生共同兴趣

  今天老师已经成为魔术师,想给我们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

  在这个魔术中有许多的秘密,比一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二、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进行儿歌学习。

  1、幼儿分句学习儿歌

  (1)红,黄颜色的混合

  教师:你们瞧!老师已经准备了3杯水,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同)

  我今天要用这些颜色来变个魔术

  首先我拿出红色,然后放入黄色,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咒语:“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

  提问:有什么变化?它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谁能够告诉我,你听到的咒语是什么?(出示图谱)幼儿学念。

  (2)教师分别将红蓝,黄蓝混合。

  现在我们用别的颜色混合来看看(以同样的方式来引出接下几句)

  (3)教师小结

  现在颜色越变越多了、这个魔术可真神奇,现在我把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叫多彩的颜色

  2、幼儿完成的学习

  (1)教师完成的朗诵一遍提问:你在儿歌中听到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画什么?

  最后魔术师是怎么说的?

  (2)请幼儿完整的朗诵。

  (3)请幼儿自由的朗诵。

  (4)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诵

  三、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诗歌创编。

  1、魔术师变出的色彩能画出许多的东西,请小朋友仔细的想一想变出的颜色还能画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2、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编的组合儿歌。

  3、请个别幼儿完成创编。

  延伸活动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颜色,你们试一试哪两中颜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画什么?

  《颜色宝宝变魔术》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

  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

中班教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1、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2、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积极探索新玩法,提高幼儿克服困难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活动规则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头饰、球及纸棒(纸棒分为红、绿两种)。

  2、场地布置: 第一组:轮胎架起竹梯 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20厘米) 一堆果子第二组:走木桩 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30厘米) 一堆果子第三组:轮胎堆成的小山 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40厘米) 一堆果子

  3、录音机,磁带 4、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三、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在身体发育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动作技能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潜能,动作的协调性增强,体力明显增强,活泼好动,喜欢尝试一些新奇、富有挑战性的动作、玩法的活动。与同伴也开始出现一些合作关系,来获得对身体运动的经验,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跳跃是中班孩子较喜欢做的动作,助跑跨跳过一定障碍物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等。为孩子们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以及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的活动内容,通过尝试、模仿、练习,可以让他们动作更轻松、自然、协调,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四、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你们看我是谁”,(孙悟空)“对,我是猴王,现在请我的小猴戴上头饰”。

  2、出示纸棒问:“咦!这是什么?”(金箍棒)“它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伙伴”。

  3、“孩子们跟着猴王一起来做动作”:耍棒、爬山、采果、眺望、挠痒。

  (二)提供材料。自由练习。

  1、 教师引导:“你们能想出玩纸棒的各种方法吗?比一比谁的办法最多,本领最大。”

  2、小猴分散自由玩纸棒如:双脚立定跳过纸棒、用手顶纸棒、击剑、助跑跨跳纸棒等。教师观察各种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活动状况

  (三)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 孩子们把纸棒都摆成小河,跟着猴王一起来学习跨过小河。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两手半握空拳,屈肘于体的两侧,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跳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2、 幼儿自由练习数次,帮助胆小的幼儿能跳过20厘米的距离,鼓励敢于尝试难度大的幼儿。 3、 “你们的本领练得怎样了?”集中鱼贯练习,一个跟着一个。(分成三组进行)教师随机观察指导。

  (四)玩游戏:运果子孩子们对面有许多果子,我们一起把果子运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内容的路径运果子)游戏分两遍(第一遍自由练习,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调整难度以及强调规则,幼儿在进行第二遍时还可再选择路径)第一组:轮胎架起竹梯 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20厘米) 一堆果子第二组:走木桩 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30厘米) 一堆果子第三组:轮胎堆成的小山 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40厘米) 一堆果子

  (五)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1、“今天,我们的小猴本领真正大,能跨过很大的石头把那么多的果子搬回家,我真为你们高兴。”教师简单总结,表扬孩子的表现。

  2、听——,你听到了什么?(舒缓动作)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回教室 。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模仿青蛙的动作,学习蹲撑跳。

  2、萌发喜爱和保护青蛙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虫子的卡片、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节奏做青蛙模仿操。

  2、幼儿探索青蛙跳的动作。

  (1)教师:你们知道青蛙是怎样跳的吗?大家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探索,,模仿青蛙跳,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青蛙跳法。

  (3)请幼儿示范自己想出的动作。

  3、游戏“小青蛙学本领”,引导幼儿学习蹲撑跳。

  (1)教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多种跳的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本领,叫蹲撑跳。老师是青蛙妈妈,你们看妈妈是怎样跳的?

  (2)教师示范蹲撑跳,引导幼儿讨论“妈妈跳的方法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掌握蹲撑跳的动作要领。

  (3)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注意指导幼儿:手尽量往前伸,双腿用力蹬地和歉收前收,使脚落在手支撑处。,

  (4)请动作完成较好的幼儿示范,相互学习。

  (5)分散学习,一边学青蛙叫一边学跳。

  (6)在场地上撒上“小虫”,小青蛙跟着妈妈蹲撑跳着过去各捉一只“小虫”,然后再蹲撑跳返回。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京剧的特点,并尝试表演京剧。

  2.感受京剧脸谱的形象美、色彩美,并尝试绘制脸谱。

  3.在欣赏脸谱及表演京剧的基础上,萌发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大班的小朋友表演"戏说脸谱"。每人一个角色一个脸谱。

  2.音乐《铡美案》、视频《贵妃醉酒》。

  3.脸谱若干、蜡笔、小鼓。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京剧视频,引导幼儿用眼睛和耳朵欣赏京剧。

  1.教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京剧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小段京剧,这段京剧我请小朋友用耳朵来听一听。(铡美案)你听到了什么?其实他是在唱歌。唱的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声音、唱法、调子不一样)。刚才我们是用耳朵听的,接下来这段我请小朋友一起看一看来再欣赏一段京剧。你看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人有什么不一样?(服装,走路,脸上的彩妆)

  2.教师小结:其实,你们刚刚看到的和听到的就是京剧的一部分了。这个独特的唱腔唱法和服饰装扮就是京剧的特色。主要用二胡和锣鼓一些乐器伴奏。京剧角色还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生"是男性角色,"旦"是女性角色。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如包拯曹操。"丑"是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色粉,俗称小花脸。京剧是中国戏曲,京剧有这么多的学问被视为中国国粹。

  二、通过大班幼儿表演京剧《戏说脸谱》,引发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1.教师请出五位大班幼儿表演《戏说脸谱》,请幼儿欣赏。

  教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大班的哥哥姐姐,为我们小朋友表演一个节目,名字叫《戏说脸谱》,我们用掌声欢迎!

  2.观察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特征。

  教师:唱的真好,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表演的是谁呀?先请哥哥姐姐把他们的脸谱拿下来,请他来介绍一下吧!这是什么呀?扮演的是谁?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动作吧!

  教师:找找京剧脸谱上有哪些颜色?(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再看看脸谱左右两边的图案是怎样的?

  三、幼儿自制脸谱。

  教师:老师这呀还给小朋友提供了脸谱的图案,请小朋友也用好看的颜色来画一个脸谱好吗?(用京剧音乐做背景)

  四、戴上京剧脸谱学走圆场步。

  教师:脸谱画好后贴在脸上,现在你就变成京剧演员了,我们来学京剧里的人走路怎么样呀?老师准备一段戏曲音乐,介绍圆场步,一起走圆场步。

  五、介绍京剧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增进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你喜欢京剧吗?为什么?很多的外国朋友也喜欢我们中国的京剧,所以有很多的外国朋友都到我们国家学京剧,并把京剧艺术传播到了国外。我们国家的京剧表演团也会收到国外的邀请,还到国外演出表演,让外国人了解京剧,了解我们中国文化。小朋友长大了也可以来学习更多的京剧。

  活动延伸

  开设"京剧小戏院",让幼儿听听京剧唱段,学唱京剧。

中班教案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的主题班会题目是《诚信伴我成长》。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本节主题班会的活动设计:(出示)一说主题班会设计的背景,二说活动目的,三说教法和学法,四说活动准备,五说活动流程,六说活动评价。

  一说主题班会设计的背景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诚信”已写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实行诚信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接受不了也理解不了空洞的说教,于是,我想到了那一则脍炙人口的《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所蕴涵的诚信道理教育和影响了无数孩子,《狼来了》的故事也总是以不同的版本在孩子们的身上上演。在学校,学生、抄袭作业、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诚信伴我成长》,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诚信的含义,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

  二说活动目的:

  根据主题班会设计理念,结合三年级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我设定如下活动目的:(出示)

  1、使学生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诚信。

  2、知道诚信的含义,学会做讲诚信的人。

  3、通过此次班会,增强学生自信,能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 三说教法和学法:

  围绕本课的活动目的,初步制定以下教法(出示):

  1、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与同学间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2、情境体验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体会,领悟,明白怎样才是诚信。

  3、模拟练习法。让学生模仿小记者,其他同学当被采访者,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畅谈身边讲诚信的故事,并明确哪些是不讲诚信的行为。

  4、情感升华法。让学生制作诚信卡,做为自己诚信行为的延续。学生的学习方法(出示):1、激情体验、积极参与。2、热情实践、观察发现。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活动中知道诚信的含义,愿意做诚信的好孩子。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本课的活动目标顺利完成,课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动准备。(出示)

  教师准备:搜集大量的和诚信有关的资料,用镜头捕捉下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做一名诚信的好孩子。

  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身边的人诚信的故事和不诚信的行为。2、准备小卡片,自己创意,设计成各种图形,准备上课做诚信卡。3、选定小记者,进行训练,课堂上进行“小记者采访行动”。

  五说活动流程:

  根据本次班会的活动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整堂班会分成“谈话导入”、“感受诚信”、“寻找诚信”和“拥抱诚信”“做诚信卡”“提出希望”六个环节。

  (一) 谈话导入—回忆故事,启发思考,引出主题。

  《狼来了》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这个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便从故事引起,从谈话入手,问学生:你知道妈妈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诚信”一词,但什么是诚信,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呢,教师此时出示课题,从而导入本次班会内容。(贴课题)

  (二) 感受诚信—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三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很快意识到怎样做才是讲诚信,为此,我录制了两段录像,目的是通过分析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明确什么是诚信。

  第一段录像是内容是这样的:(放录像一)这段录像主要让学生分析两人谁做的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使学生从这个事例中明白(出示课件)诚信就是信守承诺,要言行一致。

  第二段录像我是为了从另一个方面告诉学生诚信是诚实无

  欺,不弄虚作假。(放录像二)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做?从这件事上,你是不是对诚信又有了新的看法?引导学生说出第二个方面(出示课件)。随后利用课件总结出诚信的真正内涵:(课件)。

  (三) 寻找诚信—诚信故事,感染学生;不诚信行为,辨析

  改正。

  本环节,我预设了两个活动“小记者在行动”和“火眼金睛”。通过感受诚信,学生已经明确了什么是诚信,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身边关于诚信的故事,我顺势引导学生: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养成诚信的优良品质,我们应该从小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言而有信。我相信在我们同学中一定有很多讲诚信的故事,同桌先互相交流你发现的讲诚信的故事。而后,提高声调:看,小记者来了,他会记录下大家身边关于诚信的故事。小记者进行现场采访,

  同学讲诚信故事,相信这些故事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同学们喜欢讲诚信的学生,愿意和他们交朋友,他们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接着,我因势利导:刚才大家看到的和讲到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可是,生活中总会有些不如意,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讲诚信的现象?通过学生的火眼金睛,把不讲诚信的现象挖出来,(课件)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生活中失去了诚信,会怎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和讨论交流,增强学生自信,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的决心。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会出示儿歌(出示)其实“狼来了”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它告诉我们,失去诚信,最终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学生读儿歌。

  (四)拥抱诚信—创设情境,课堂实践。

  在“ 拥抱诚信”这一板块,我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实际出发,真正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在这一板块当中创设了三个情境,(出示课件)从不同的角度引导他们分析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做到诚信?对于这三个问题,我先采取小组讨论,然后交流,交流时可以随便选你感兴趣的问题发表看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拓展提升,做诚信卡。

  经过这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探究学习,孩子们已经有了做一个诚信的人的强烈意识,我相信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以森林运动会情境贯穿始终,以生活化、游戏化渗透在每一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孩子探索出点数方法,同时也拓宽了孩子的思维,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孩子在不同层次上有所发展,也体现了家园共育,让家长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8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总数

  2.技能目标:培养给孩子的的操作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以情境游戏化、生活化培养幼儿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表达了对妈妈的 感 恩之情.

  活动重点:手口一致不重复、不遗漏的点数方法.

  活动难点:能正确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 教具 森林运动会课件

  2.学具 小熊操作材料、妈妈的礼物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设计意图:以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孩子的兴趣)

  1.创设情境,小猴要举办森林运动会,他邀请小朋友来观看,并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送给妈妈的礼物 ,你们想不想要?谁表现好,能坐得住,它就把礼物送给谁2.引入活动:出示课件

  二、探索发现:(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孩子的点数,引导幼儿探索出点数的方法)

  1.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用学过的方法点数参加接力赛的动物,别的小朋友认真观察、仔细听他是怎么点数的?最后一次数了几?请另一名能力弱的幼儿点数参加拔河比赛的动物有几只?让幼儿观察他错在哪里?

  2.教师方法

  3.集体点数拔河比赛的动物

  三、实际应用(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孩子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使他们在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同时也拓展了孩子的思维,使孩子不但会点数,还会摆不同的形状,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1.数一数你身边的人和物

  2.师幼互动游戏

  2.操作游戏:小猴让第一组小朋友请出6只小熊给接力赛当啦啦队,第二组小朋友请出7只小熊给拔河比赛当啦啦队,请出来的小熊让他们站成不同的队形,第三组小朋友把小猴的运动圈

  套在手指上(要求:轻拿轻放)

  四、赠送礼物(设计意图:体现了家园共育,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角色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小猴发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今天观看运动会时学到的点数图片,回家后送给妈妈(一定要说清几个?什么东西送给你)

  2.合作交流:两个小朋友互换角色演一演

  五、活动结束:伴着运动员进行曲回家给妈妈送礼物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包纸棕》_中班教案06-23

中班活动教案:糖果妹妹_中班教案06-23

中班社会感谢卡教案「中班教案」01-31

春晓教案中班教案02-15

《走教案》中班教案03-01

中班社会:找路_中班教案06-20

中班美术:蚂蚁_中班教案06-21

中班活动:秋虫_中班教案06-22

中班儿歌《爱》中班教案02-20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中班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