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2-09-26 10:51:11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相邻数。

  2、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方法:

  情景学习法、游戏法、操作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套、学具袋、羊羊数字头饰、灰太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

  1、律动:一到十的手指操。

  2、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

  二、谈话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旁边和你挨住坐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指名说)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急着要和我们见面了,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出示数字卡片1——10)。

  2、教师打乱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小朋友认读。

  3、请小朋友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

  三、初步认识相邻数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

  (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

  (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

  (3)出示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

  2、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两个相邻数,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

  3、师:数字宝宝很高兴,他想考考我们大家,我们来看一看他给我们出了什么题?(课件出示说一说练习,指导幼儿完成)

  4、课件出示写有门牌号的房子,请幼儿说说邻居的门牌号是几?

  四、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

  1、游戏: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4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2、游戏<<智救羊羊>>

  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我只是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觉歌曲活泼、欢快的性质。

  2、尝试用填词演唱的方法学唱第一段歌曲,发展倾听及演唱能力。

  初步获得有关附点、休止符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自备图谱

  活动过程

  一、感知音乐,熟悉音乐旋律。

  1、教师弹奏乐曲,幼儿欣赏

  2、幼儿自由发表听后的感受

  带领幼儿仔细倾听旋律及哼唱,使幼儿初步感受到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

  二、理解歌词,学习歌词

  1、出示图谱。提问:看看图谱上她们怎样走?做些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梳理歌词。

  3、师幼一起学习歌词。

  三、填写词学唱

  1、看着图谱和老师的指挥棒,听着音乐先在心里唱一唱。

  2、幼儿尝试唱:跟着音乐,看教师指挥棒进行试唱。

  3、重点学唱难句:教师范唱后,幼儿比较异同

  (教师将幼儿唱错的难句范唱,通过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从而自我感悟,学会正确的唱法)

  4、完整演唱:提示幼儿用怎样的歌声不唱出快乐的心情。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的讲述。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懂得与同伴互相谦让。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每人一份讲述小图片。词卡“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活动过程:

  一、猫叫声音导入,再PPT出示两只猫。

  教师:小朋友们,听一听你们看谁来了?

  今天呀,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猫的故事。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并讲述。

  先出示两只猫图片,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

  教师:图上画的两只猫长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高兴呢?

  1、出示图一:教师:图上画的两只猫长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高兴呢?

  问:白猫和和花猫在草地上玩,看到什么了?它们心里想什么?

  请个别幼儿讲一次。

  2、出示图二:两只猫在干什么?白猫咬着什么?花猫咬着什么?老鼠干什么去了?

  请个别幼儿讲一次。

  3、出示图三:两只猫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打架?它们打得分也分不开,可用一个恰当的词“难解难分”来说。(出示词卡“难解难分”帮助幼儿理解)。鱼哪里去了?

  4、出示图四:问:最后两只猫怎么样了?(出示词卡“满头大汗”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小结:两只猫打得筋疲力尽,满头大汗,爬在地上,却惊奇的'发现鱼不见了。

  5、幼儿看小图片大声讲述。

  6、教师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并结合图片取名。

  三、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教师:故事里两只猫为什么没有吃到鱼?它们怎么才能吃到鱼?

  小结:对,两猫互相谦让,或两猫商量分着吃,就能吃到鱼。

  讨论:平时我们做什么事情也应该不争抢、互相谦让呢?

  播放PPT

  小结:小朋友平时玩玩具、看图书等都应该友好相处、互相谦让。

  四、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续编图片的故事。

  教师:回家后请小朋友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活动反思:

  这节课侧重语言讲述,也能丰富词汇,正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段。

  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以猫叫声音与图片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根据PPT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多数幼儿能大胆的讲述。有部分幼儿不想讲述与内向的性格有关系,以后可多加引导教育。提升主题的教育,我通过PPT出示了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生活照片,孩子们兴致很高,再加教师恰当的引导使“教育幼儿懂得与同伴互相谦让,要与同伴友好相处。”的目标顺利完成。

  语言领域的教学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节课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教师运用了恰当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的重要;观察每幅图,先幼儿讲再教师讲,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学中幼儿能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讲述,并在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解和表演下,理解了“难解难分”“满头大汗”的含义,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尝试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来表现煮面条的情景。

  2、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视频 围裙 白纸 图片 磁铁 记号笔 勺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二、观看视频,掌握煮面条时面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

  1、提问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爸爸妈妈煮面条吗?谁能告诉我煮面条时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2、幼儿观看视频,说一说面条的变化。

  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煮面条的小短片,我们一看,边看边请小朋友思考一个问题:面条在煮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煮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放到锅里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3、教师面条的变化。

  三、感受乐曲段落,区分面条的三个不同时期。

  1、幼儿倾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段落。

  小面条在锅里扭动,翻滚,就像是在跳舞,为了让小面条舞动地更加优美,老师给它配上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一共分了几段?

  2、幼儿再次感受音乐,教师用线条画出音乐段落。

  3、教师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将图片与音乐一一对应。

  老师这里有三碗面条,分别对应上面的三段音乐,谁能帮我把图片贴到相对应的音乐下边去?

  四、尝试创编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变化。

  1、请个别幼儿创编面条煮之前直直的硬硬的动作。

  现在我们把自己都变成一根根面条,我们要来煮面条了,谁能用动作表示直直的硬硬的面条是怎样的呢?

  2、请个别幼儿创编面条煮软时的动作。

  3、幼儿听音乐表现面条煮好时的动作。

  4、请幼儿跟音乐完整表演。

  五、游戏:我是快乐的小面条。

  1、教师扮演厨师,幼儿扮演小面条,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小朋友们看,我们的教室中间有一个大圆,就是一口大锅,旁边有两个小圆,是盘子,现在我来扮演厨师,你们就是小面条,第一段音乐面条没有下锅的时候,小面条都在锅边站着;第二段音乐响起的时候,小面条都要跳进锅里跳舞;当我关火拍手说“面条煮好了”的时候,小面条们就要像木头人一样摆个造型一动也不能动了。我看哪根小面条的造型漂亮,我就用勺子点他一下,这根小面条就要跳到旁边的盘子里去,好不好?

  2、师生共同游戏。

  3、请一名幼儿扮演厨师,重新游戏。

  4、教师。

  小朋友们真棒,这么普通的面条被你们表演的这么好,看来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现在请小面条们排好队,我们要去其他班的小伙伴们煮面条吃喽!

大班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特征,并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小书包。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几何形盒子,卡纸、蜡笔、浆糊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外形特点。

  1、教师出示各种书包,引导幼儿观察书包的外形特征。

  2、我们马上就要步入小学了,每个小朋友都要背着书包上学去!你们都看过什么样子的书包呢?这些书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3、我们看到的书包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布料、或者是皮料)。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纸张折书包!以前你们折过吗?

  4、出示上周的折纸:书包

  小朋友看这是我们上个星期学折的书包,小朋友都会折了吗?(会)我们上周用的是正方形的折纸来折出的书包,那小朋友想想除了用折纸的来折书包,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包呢?(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倾听幼儿讨论的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包呢?(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5、幼儿交流。

  原来你们想到的是这样的方法,那你们要用那些材料呢?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吧!

  二、介绍区域的主题。

  今天的区域活动我们就要来制作书包,我们上次是折的书包,今天我们就要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书包。你想制作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自己先想好,想好后可以到各个区域去制作。

  三.介绍操作材料。

  老师在手工区投放了各种的制作材料:有卡纸、海绵纸、、、等。在图书角投放了纸张和笔可以让你们先去设计,你先设计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的书包你就先设计好,设计好后可以放到手工区去制作生产,制作好后在放到超市去买,想要的可以到超市去买。

  四、幼儿自选区域进行制作。

  1、你们想好了就可以到各区域进行制作了。

  2、幼儿自选区域,开展区域制作。

  3、图书角开展设计“我的书包”的设计。

  4、手工区的幼儿开展书包的制作。

  五、指导幼儿制作。

  1、引导图书角的幼儿大胆设计。

  2、指导幼儿大胆制作书包。

  六、各区域互动。

  图书角的设计,放到手工区制作,制作好后放到超市销售。效果分析: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美术:海马_大班教案06-23

大班美术《昆虫》_大班教案06-23

大班音乐《插秧》_大班教案06-22

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2

《鸽子》大班教案04-06

勇气大班教案03-28

采茶大班教案03-30

吸水大班教案03-30

《分享》大班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