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28 19:04:1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合集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13个;正确读写“任凭、无忧无虑、闭息凝视、温柔可亲、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出示课题:猫(齐读) 板书:猫

  导语 : 谁养过猫?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猫的整体感觉吗?(学生发言)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猫》,就体现了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媒体演示13个生字。

  ②正音:辟 p@

  ③辨析多音字:和

  运用媒体解决:

  A.出示“和”字,让学生读出它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的拼音;

  B.让学生用“和”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④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⑤理解词语:(可用法、知字义解词义的方法)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闭息凝视:有意识地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均可。)

  板书: 古怪 淘气 可爱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思考: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哪儿又写了猫的淘气?并分别用曲线画出概括介绍的句子。

  1——3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成年的猫)

  4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思考: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请你从概括介绍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两句话分别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从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分别知道成年的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的不同特点,从“更可爱”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认为成年猫和满月的小猫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可爱。(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修改板书)

  板书:

  小结:老舍先生用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猫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3、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让学生主体在分段释疑的实活动中,领悟到行人和孩子们助人为乐的品质,体味到文章结尾深刻的含义。

  设计特色:

  板块研读,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文章大致意思。谁能用“在雨中和帮助。”这个句式说话。(在雨中孩子们和过往行人帮助姑娘捡苹果。)说得真好。

  2、能把“和”提到前面说话吗?(孩子们和过往行人在雨中帮助姑娘捡苹果。

  3、老师把在雨中往前移,把逗号改成句号谁能用“在雨中因为什么原因,孩子们和过往行人帮助姑娘捡苹果,结果怎样。”这个句式说话?(在雨中一位蹬三轮车的姑娘打翻了一筐苹果,孩子们和过往行人帮助姑娘捡苹果,结果苹果又回到了车上。)

  二、研读—分段

  1、导入:一篇写事的文章,往往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先写事情的起因,再写事情的经过,最后写事情的结果。这段话中哪是事情的起因,哪是事情的经过,哪是事情的结果?(在雨中一位蹬三轮车的姑娘打翻了一筐苹果是事情的起因,孩子们和过往行人帮助姑娘捡苹果那是事情的经过,最后苹果又回到了车上事情的结果。)

  2、大家能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研究文章想想该怎么分段吗?老师提醒大家的研究步骤是:⑴认真读一读文章;⑵想一想哪几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哪几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哪几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⑶在书上划好标记,然后汇报研究结果。

  3、学生交流分段结果,着重请学生说清楚分段的理由。

  三、研读释疑

  1、提出研读任务:

  ⑴认真研究课文;

  ⑵完成下列练习(出示课件)

  姑娘看到打翻的苹果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娘看到孩子们七手八脚捡苹果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娘看到苹果又回到了车上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课文的三个疑点今天我们主要通过大家的研究来解疑;⑶汇报时说清楚横线上填什么,为什么这样填。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自学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

  ▲姑娘看到打翻的苹果心里很着急。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以下几点:

  ⑴眼看汽车马上就要驶过来;

  ⑵苹果红艳艳黄澄澄很可爱;

  ⑶姑娘对工作的责任心。

  ▲姑娘看到孩子们捡苹果心里十分焦虑。要求学生用“姑娘担心_____________。”和“姑娘为_____________而担心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姑娘看到苹果又回到了车上心里很感动(内疚、羞愧、感谢、激动、兴奋)。要求学生用“姑娘为_____________而感到___________”说话。

  4、姑娘感动极了,她多想对孩子们说,对司机说,对老人说,对所有过往的行人说,如果你就是那位姑娘,你会怎么说?(师生合作完成交际活动)

  5、可姑娘什么也来不及说,人们都走远了,消失在雨帘中了,为什么姑娘会来不及说,为什么人们不等姑娘说声谢谢再走呢?引导学生再一次研究课文明确以下几点:A时间晚了;B天下着雨;C人们着回家;D大家都认为这是应该的,不值得谢。

  四、学习结尾研究含义

  1、人们走了,只留下(打出课件)

  那一筐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车上,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2、反复朗读。

  3、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下列练习(出示课件):

  那苹果闪着亮晶晶的光芒,不仅仅是因为_____________,更是因为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研究读懂了课文,非常了不起,希望继续努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阅读教材的阅读材料,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感情,感受他们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各类活动,回顾小学的美好生活,学会感恩,学会运用各种语文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3.通过给老师写感谢信、学写赠言、学写演讲稿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懂得语言运用要得体、精炼、优美。

  教学目标

  1.尝试合作筹划毕业联欢会,了解组织联欢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才能。

  教学重点

  毕业联欢会的筹划。

  教学难点

  毕业联欢会的筹划。

  教学准备

  解班级同学的特长,各人自发准备节目。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热情

  同学们,毕业即将来临,对于毕业联欢会我们都非常期待。你想要一个怎样的毕业联欢会?

  对,我的联欢会我做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筹划我们的毕业联欢会,大家说,好不好?

  二、节目安排我做主

  (一)在课前,你们都准备了哪些节目?

  (二)出示同学们的节目名单,大家看一看,这么多的节目,我们该怎么安排?

  讨论:

  1.节目数量太多,时间不够,怎么办?

  (相同内容可以合并的就合并,比如唱歌同学特别多,就变部分独唱为二重唱或小组唱。多个个人快板也可变成一个多人快板和一个个人快板等。)

  2.这么多的节目,活动的时候,谁先谁后?该怎么决定?你的理由是什么?

  (把节目按照内容分成四个活动板块:难忘师恩、足迹回眸、我行我秀、扬帆远航,按照这四个板块把全部节目串在一起,个别顺序共同协商敲定。)

  (三)排好了节目单,还缺少什么?接下来就给我们的联欢会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1.学生自由取题。

  2.汇报交流,评议,选择大家最喜欢的一个题目。

  三、分工合作我能行

  (一)有了节目和主题,接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保证我们的联欢会顺利开展?讨论:有哪些任务?

  (二)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任务。(小组讨论)

  (三)制定分工计划

  四、分头准备热情高

  课后,每位同学除了准备自己要表演的节目外,还要准备上述表格中分到的任务。看看哪些同学表现出色,会后我们评选最佳表演奖、最佳服务奖。

  ·总设计意图·

  “依依惜别”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中的第二板块内容,主要包括依依惜别母校、学写临别赠言、学习毕业演讲、策划毕业联欢会等。本组设计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着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情感交融的语文活动中,自然地激起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祝福之情,学会用得体优美的语言自然地表达情感,同时发展思维,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板书设计

  难忘师恩、

  足迹回眸、

  我行我秀、

  扬帆远航,

  作业设计

  (准备自己要表演的节目外,还要准备上述表格中分到的任务。

  教学反思

  “依依惜别”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中的第二板块内容,主要包括依依惜别母校、学写临别赠言、学习毕业演讲、策划毕业联欢会等。本组设计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着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情感交融的语文活动中,自然地激起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祝福之情,学会用得体优美的语言自然地表达情感,同时发展思维,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四个字。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2、让学生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蔬菜画,并想办法写上蔬菜的名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84电7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四个字。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

  二、教学重点: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挂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当堂板书:菜园里)谁来读一读?

  (二)、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菜园里的蔬菜五颜六色、光泽诱人。大家喜不喜欢?

  (1)教师任意出示一种蔬菜,让学生从自己面前的字词卡片中挑出表示这种蔬菜名称的卡片,举起来带大家读一读。谁记得快,读得准,就由谁领读。

  (2)老师再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读谁就起立读,进行巩固生字的练习。

  (3)让没起立读的同学把生字卡片读给大家听。大家给这些同学找出进步点。

  (三)、自学儿歌,朗诵擂台

  菜园的美景让我们赏心悦目,优美动听的儿歌更让我们入迷。

  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出示儿歌中的生词,让学生边读儿歌边动笔对生词或不理解的地方圈圈、点点。

  2、小组合作识字。菜园里教学设计教案

  3、师生讨论,扩展词语。

  先让学生说说认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再让小组代表汇报记字方法。

  4、认记偏旁,了解规律。

  这些生字中哪些偏旁我们没学过?学生找出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大家识记。本课中草字头的字出现较多,这是为什么呢? 5.抓住关键词,突出重点。

  5、运用游戏,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做开火车的游戏,看哪组的火车开得快。

  6、朗读摆台,体验成功。

  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提示学生看看图,做做手势动作。

  四人小组请每组一名平时朗读有困难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做动作。比赛前,请小组成员一起朗读儿歌,帮助这位选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朗读擂台赛。在比赛时,注意点拨,肯定学生朗诵的精彩之处,并让大家评议。

  (四)、运用生活经验,扩展识字

  1、小组交流。

  每人在四人小组中出示自己准备好的自己画的蔬菜画,带领小组同学认读。

  2、成功展示。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并领着大家读蔬菜的名字。

  五、作业布置: 去菜市场认蔬菜的名字。

  六、板书设计: 菜圆里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85电7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运用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识字。

  2、自由选择朗读课文,给学生创造一个尝试成功展示的机会。

  (1)你喜欢读哪里?请向大家展示。

  (2)你觉得他哪里读得好?哪个词读得好?说说理由。

  (3)你哪里读得比他还好。能和他比试着读吗?

  (4)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

  (二)、体验交流,展示评比

  1、在四人小组中说说放学后随父母去菜市场尝试买蔬菜瓜果的体验,

  2、各组把参展的作品贴在各组的墙报上,并由讲解员把各组的墙报向大家介绍。

  3、全班同学参与评价,评出优秀板报。

  (三)、练习写字,重点指导

  1、仔细观察课后四字格里的四个字,想想怎样才能写好每个字。

  2、你能写好哪个字?写好这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师范写

  3、重点指导写好心、凤。

  (1)心字里的哪个笔画你没学过?有没有同学认识这个笔画?整体观察这个心字,看看三个点的方向、位置、高低有什么不同?再看卧钧,它像什么呢?(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抬头弯腿在锻炼身体呢。)

  怎样才能写好它呢?(随机边范写边讲清写字要点。)

  学生自己描红、临写,体会写心字的要领。

  (2)再看凤字,整个字像什么?(被风略略吹开裙摆的裙子)

  写好风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学生交流。老师边点拨边范写。)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回个别指导。

  (四)、练习 菜园里教学设计教案

  1、读一读。

  青菜 土豆 萝卜 越长越大

  细心 风光 公园 捉迷藏

  2、补充句子。

  我最爱吃( )、( )等蔬菜。

  3、看谁说得多。

  青青的 ( ) ( ) ( )

  越长越大( ) ( ) ( )

  五、作业布置:把心、凤两个字每个字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在田字格中写心、凤两个字。

  七、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同学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同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两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旁。

  3.学习6个词语,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4.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2.学会新偏旁,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音节、生字、词语卡片,图片,田格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同学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同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义。

  (三)正确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读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卡片:工 田 鱼 鸟 水 儿

  2.读韵母卡片: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练读短文。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练读短文。

  (1)借助拼音自身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

  (2)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zh* p2i ni3o 6r ch4n li3nhg 4n l] y#u y#u y* m! xi1ng hu4 zh#ng y$u

  (3)自身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

  (4)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注意“绿油油”应读l] y#u y#u,“油”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y$u。

  (三)看图读文,学句、学词。

  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

  (1)教师指图问:

  ①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

  ②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

  ③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

  ④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

  2.指名读第2句。

  (1)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

  ①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同学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

  ②这些树木长得怎样?

  ③读短文第3行。

  (2)看图,读短文第4行。

  (3)看图,读短文第4行。

  ①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

  ②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

  (4)指导读第2句。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1)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幼稚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3)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

  师述:这是用打比如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

  (4)指导朗读第3句。

  江南/鱼米乡,

  小竹排/在画中游。

  (四)巩固复习。

  1.读词语:树木禾苗小竹排江南两岸鱼米乡

  2.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乐园一》教案05-04

小学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04-08

小学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07

小学语文《松鼠》教案01-20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21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02-17

小学语文《阳光》教案04-06

小学语文《柿子》教案04-08

小学语文《回声》教案04-24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