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时间:2023-01-22 19:05:5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3.通过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活动准备:

  1、 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填写“佳作欣赏卡”。 ? ?? ?? ?? ?

  活动过程

  导语

  亲爱的同学,当你顺利学完七年级语文课本的几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文学,正是它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归宿。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探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喜悦。

  一、复习巩固

  (一).学生谈本单元学习后对文学有哪些认识?

  (二).教师点评小结 (欣赏文学作品角度)

  1.积累生动活泼的语言

  2.学习巧妙严谨的结构

  3.品析鲜活逼真的形象

  4.深入优美深远的意境

  5.体会丰富细腻的情感

  二.佳作欣赏

  (一):欣赏作品

  1.诗歌:献给母亲的歌

  2.散文:春(配乐.幻灯)

  3.小说:《空城计》选段(链接电影)

  (二).讨论感受

  1.分组讨论

  2.代表发言

  (三).教师小结

  1.了解了文学知识

  2.讲述了基本情节

  3.分析了人物形象

  4.积累了名言佳句

  5.领悟了创作方法

  6.受到了思想教育

  三.配乐齐读

  《22诗两首》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作品,准备表演(自备道具)

  2.模仿范文,进行创作(自做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文学有哪四种体裁?各举一例

  小说(《故乡》)、散文(《春》)、诗歌(《天上的街市》)、戏剧(《雷雨》)

  二.小组表演

  1.诗歌组配乐朗诵

  2.散文组课件展示

  3.小说组讲述故事

  4.其它组情节表演

  三.师生点评

  四.创作展示:

  1.组内交流

  2.推选佳作

  3.集体修改

  4.朗读展示

  5.集体评议

  五.分组配乐朗诵

  赵丽宏的《致文学》

  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精微细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

  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 是何等的丰富,人生旅途又是何等的曲折漫长。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角色在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悲剧和喜剧。你可以呼吸出千百年的古人,让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叙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襟……

  你是遥远的过去,是刚刚过去的昨天,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你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中,让读者无拘无束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你是现实的回声,是梦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斓的理想世界奇异的交汇。

  你是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把他们引入辽阔美好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只要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你永远不会背叛你的朋友,除非他们弃你而去。

  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六.成果汇总

  1.出一期《文学部落》墙报

  2.向报社或杂志社投稿发表

  七、作文

  以“我与文学”为话题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文学部落

  欣赏文学作品角度

  1.积累生动活泼的语言

  2.学习巧妙严谨的结构

  3.品析鲜活逼真的形象

  4.深入优美深远的意境

  5.体会丰富细腻的情感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3.在介绍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尽可能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可以把全班同学先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然后由各小组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作自我推荐或自我介绍。“模拟面试”,可以由几位同学或老师扮演考官,并事先准备一些与招聘内容有关的问题。

  2.本单元的三项活动同样是作自我介绍,但是目的却不尽相同。活动一,目的是让新同学尽快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此,介绍要尽可能地全面,说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活动二,是学生为了承担某项工作而作的自我介绍,所以要重点突出,就自己从事该项工作的优势作集中阐述。活动三,是让学生在假设的'场景中作自我推荐,趣味性、目的性强,重在在双方的对话交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文明得体地应答。

  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设计和组织,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过,鉴于本次活动是中学阶段的第一次,教师可以多一些监督和指导。

  4.无论进行哪一项活动,每位同学在自我介绍后都应留出一点听众提问的时间。这一方面是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空间。

  5.可先布置口语交际要求,只准打腹稿或列提纲,不得写成书面文稿;在完成口语交际练习的基础上,再布置写作练习。

  6.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写作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怎样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如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等。务必强调要写出新意、写出个性。

  7.建议在两周内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其中课内占4课时(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文及讲评)。

  三、活动评价

  教师可根据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的具体本情况,给出分数。

  1.口语交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参与意识;二、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2.本次作文可以从两点评价:一、语言表达是否通顺;二、文章是否有新意,是否写出了个性。第二点可以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新意既可以是对全篇文章而言,也可以是对一句话、一个词语而言。

  3.建议从第一次作文起,为每个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以便如实、全面了解学生七至九年级阶段的写作发展水平。

  四、有关资料

  1.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练什么,怎么练呢?

  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练耳是基础。语言还是文字之事,所以在口耳训练的基础上还得练眼、练手。

  过去教语言,往往忽略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

  练口,要从发音练起。要从小训练发音准确、清晰。发音含糊,拖泥带水,把词句中的某些音节“吃掉”之类的现象,必须纠正。要练读,大声地读。字读得对,句读清楚,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语气神情,才算合格。要练说话,要求说话一字不苟,清楚完整。说稀里糊涂的话,说半截话,都应当纠正。“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嗯”“啊”之类的东西,应当避免。进一步要求说话爽朗流利,有条理。所答非所问,拖沓重复,漫无边际,语无伦次等等现象,都应当纠正。

  2.说话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准确、简明、流利、动听地说整段整篇的、连贯的话语能力的教学活动。通过说话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接收能力,活跃思想,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说话是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具有自然性和浓郁的生活色彩。一般讲,说话中,短句多,长句少;自然句多,严密句少;并常运用语音的音高、音长、音强、音色来表情达意。进行说话教学,必须充分注意说话本身的本质特点。说话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调受听;说话有实在的内容和明确的观点,意思集中,前后一贯,不散漫,不离题;用词妥帖,语句完整,句式灵活,无语法错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说话的要求;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先想再说,敏于表达,不讲粗话。说话教学可以分为独白体说话教学和会话体说话教学。独白体说话教学可以采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复述、转述、讲故事、口头作文、演讲等教学方式;会话体说话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对话、讨论、辩论等。说话教学还可以与读文教学、写作教学和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随机进行。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字词,了解作者,春教案2。

  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2.能力目标:

  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

  ⑵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

  ⑶体会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

  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读出春天的特点,表达美好的感受,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顺口,读流畅,读出感情。为了使学生朗读的有兴趣、有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先展示“春天”的画面,再伴随音乐进行范读,为学生创造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本文的写景方法和优美的语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巩固并理解课堂内容又设置了练笔这一环节,还留下了积累美句和推荐美文的课后作业。

  2.学法

  本文着眼于感受、欣赏、品味朱自清优美的语言和出色的写作技巧,用听读、美读、赛读,画面再现文字、圈点勾画、旁批等多种形式,体味本文的语言美,学习本文描写技巧,运用“朗读——质疑——探究——解疑——练笔”这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以读为主,通过读来理解内容结构,感受文章的语言美R>

  ㈠ 导语设计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人对春天的吟咏和称赞的诗句很多,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教案《春教案2》。你还能说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吗?(多媒体展示诗句)

  古人对春天的描绘可谓是细致入微、形象生动,那么我们来欣赏“春天”的几幅画面,在畅游春景之后,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春》

  ㈡ 检查字词、作者简介的预习情况。(多媒体展示字词、作者简介)

  ㈢ 朗读训练

  1.听读:跟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春江花月夜》,听老师范读来感受春天之美。

  2.美读:伴随音乐的响起,学生用情品读,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3.赛读: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人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㈣ 听着大家优美的朗读,老师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那么本文分为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画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板书)

  说明:以读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学习本文的写景技法和语言特点。

  ㈤学生自读逐图分析,用圈点勾画、旁批注释形式理解本分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感官技巧写景的方法。(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 春草图

  ⑴本文写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图运用了哪种感官技巧写景?

  2.春花图

  ⑴作者从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争春的特点?

  3. 春风图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⑵找出运用感官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说明写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4. 春雨图

  ⑴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⑵“斜织”“薄雾”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5. 迎春图

  ⑴由什么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教师归纳总结:词语的准确生动和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语言色彩。如:“偷偷”、“钻”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时,又写出了小草顽强生命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和美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种感官技巧,写出了春风的温柔、沉醉、和谐、动听,把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所以本文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写作方法上看,都是一篇美文佳作。

  ㈥ 教师归纳总结:学习了写景散文《春》,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了解到写景要善于观察,然后将零散的景物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一定事物为描写对象,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优美的语言、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描写技巧来抒发感情,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㈦ 用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的散文《绿》和《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找两个朗读比较好的学生伴随着音乐朗读,在优美的意境中结束本课节的教学任务。

  说明:此项设计为了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为下节课练笔创设情境。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春的写景技巧和语言特点进行仿写练笔。

  ㈧ 课内练笔

  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项,仿写《春》写作手法写一篇写景散文。(多媒体展示“春、秋、冬”风景画)

  1.模仿《春》写“夏”。

  2.模仿《春》写“秋”。

  3.模仿《春》写“冬”。

  ㈨ 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优美句子。

  2.推荐美文,在下一课节前朗读,感受美的意蕴。

  板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4

  【课型】组文阅读课

  【学习内容】图书:《猫》《小麻雀》《鹦鹉流浪汉》

  【学习目标】

  1.默读选文,摘录细节。

  2.把握文意,概括中心。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郑振铎的《猫》这篇文章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同情和关注,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打开图书,继续品读人与动物的情缘,感受生命之美。

  二、默读感知

  1.默读《猫》(靳以)《小麻雀》《鹦鹉流浪汉》。

  要求:以每分钟400字的速度快速默读文本,要求不发声、不唇读、不指读。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小组内交流。

  答案示例:

  《猫》:在对猫生动有趣的描写中,抒写了自己凄清落寞的心境,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小麻雀》:一只受伤的小麻雀被猫蹂躏,最后被“我”救下。

  《鹦鹉流浪汉》:一只冻僵的鹦鹉在“我”精心照料下恢复了生机,然后逃走飞向了蓝天。

  三、品读细节

  1.默读文章《猫》《小麻雀》《鹦鹉流浪汉》,圈点勾画摘录出描写猫、小麻雀、鹦鹉细节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思考。

  2.赏析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猫》:

  (1)呵,她是一个活着的小动物,时时会在我的腿上蠕动的。我轻轻地拍着她,她不叫也不闹,只静静地卧在那里,像一个十分懂事的东西。

  答案示例: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有趣地写出猫可爱、懂事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得到第一只猫的满心欢喜之情。

  (2)她从来也不曾抓伤过人,也不到厨房里偷一片鱼。她欢喜蹲在窗台上,眯着眼睛,像哲学家一样的沉思着。那时候阳光正照了她,她还要安详地用前爪在脸上抹一次又一次的。

  答案示例:

  运用细节描写,写出第一只猫温和、安详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第一只猫的喜爱之情。

  (3)突然她会为一件小小的物件吸引住了,用前爪轻轻地拨着,惊奇地注视着被转动的物件,就退回了身子,伏在那里,还是一小步一小步地退缩着——终于是猛地向前一蹿,那物件落在地上,她也随着跳下去。

  答案示例: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有趣地写出小猫可爱、顽皮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小麻雀》:

  (1)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

  答案示例:

  外形描写,写出了小麻雀受伤后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之情。

  (2)小鸟几乎是蹲着,胸离地很近,像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样。它身上并没血,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块儿,非常的短。头低着,小嘴指着地。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什么,就那么顶黑顶大的愣着。

  答案示例:

  细节描写,尤其是对小麻雀“黑眼珠”细致传神的刻画,极力地写出了小麻雀的恐惧、柔弱,表达了作者对小麻雀的同情和怜悯。

  《鹦鹉流浪汉》:

  (1)一只绿颈黄翅的虎皮鹦鹉,身子小小的,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微微有一丝气息。两只脚爪,一个只剩下两枚脚趾,另一个,一枚脚趾也没有,只留一坨光秃秃的脚掌,立在桌上,站都站不稳。

  答案示例:

  外形描写和动作描写,极力表现鹦鹉受伤后奄奄一息的可怜模样,表达作者同情怜悯的感情。

  (2)就在我接近笼子的那一刻,它猛地钻出了笼子,拼命地扇动着翅膀,嘟的一声,像粒子弹似的,往天空射去。

  答案示例:

  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致准确地描写了鹦鹉迅疾的动作,表达了它急切盼望回归大自然的心情。

  四、概括中心

  默读《猫》《小麻雀》《鹦鹉流浪汉》,摘录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概括中心。

  1.《猫》

  语句:

  中心:

  2.《小麻雀》

  语句:

  中心:

  3.《鹦鹉流浪汉》

  语句:

  中心:

  答案示例:

  1.《猫》:因为被母亲生前所钟爱,它们已经成为我自己悲哀的种子了。

  中心:表达了凡事都要实事求是,对人对事都别存偏见私心,宽容仁爱,同情帮助弱小,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2.《小麻雀》:又不动了,可是身子长出来一些,还低头看着,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中心:表达了作者同情弱小生命,关心被损害者命运的思想感情。

  3.《鹦鹉流浪汉》:但重要的是,它宁可被冻死,也不愿囚于一室一檐之下。于是,寻找和回归自然,就成为它一生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中心:作者借鹦鹉抒发了对追求自由者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三篇文章都表达了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生命之美

  细细品细节

  自然明中心

  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5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文学作品中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教学目的:

  明确什么是景物描写,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描写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明确叙述与描写的区别;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景物描写。

  三、教学方法:

  利用所学应该课文知识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略。

  (二)教学内容:

  1、确本课重点:

  (1)明确叙述与描写的区别;

  (2)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景物描写。

  2、步骤:

  (1)课本第89页《看云识天气》第一段中的句子。

  问:举例的两个句子各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它们在表达上起了什么作用?

  ①叙述表达直白

  ②描写表达具体形象

  (2)什么是描写?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3)从描写对象上分,可以把描写分为几类?三类:

  ①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③景物描写(本课重点)

  (4)怎样才能让笔下的景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先看课本53页《春》第4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他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

  ①生齐读后自由回答。

  ②师小结:这段文字作者采用从上到下的顺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突出春花竞放的动态;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突出花色艳丽;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突出野花的多和亮丽;借用联想来突出花的繁茂;通过味觉来写花香(花里带着甜味儿)通过动静、虚实、高低、多个角度,集中笔墨描写春花这一景物,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的“春花图”画面。

  (5)欣赏完作者精彩的描写之后,老师请同学们用叙述的`语言把这段文字的内容表达出来。(生完成后交流)

  (6)对比以上两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同一描写对象,要使它鲜明、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采用哪种表达方式更好呢?

  明确:描写。因为叙述平淡、直白,描写具体形象。

  (7)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能总结出几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明确:描写景物的方法:

  ①加修饰语即有你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性质、颜色、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

  ②运用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加形象。

  ③融入作者的感受即情景交融。写作中只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深深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

  (8)方法找出来了就要学会运用,接下来我们就用这几种方法完成景物描写的片段练习。老师出示用叙述表达方式所写的内容,学生用描写的方式改写。

  ①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是乌云。

  ②再往上,就是晴空。这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草滩,草滩上有山峦。

  ③而我的脚下是公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点评,并出示原文内容让学生比较,进一步体验景物描写的方法。

  (9)作业: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完成。

  老师出示两幅图画,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组完成写作训练。

  要求:

  ①认真观察

  ②抓住景物的特征

  ③运用描写方法

  完成后点评,小结。

  3、板书:

  什么是描写?

  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2、从描写对象上分,可以把描写分为几类?三类:

  ①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③景物描写(本课重点)

  ①加修饰语

  3、写景物的方法:

  ①运用修辞手法

  ②融入作者的感受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6

  复习导引

  (一)复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复习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习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 风筝

  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近,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

  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 散步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①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②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⑧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

  如: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习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习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习,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掌握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

  【教法学法】启示法、讨论法 学练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图引入

  猜猜他是谁? 通过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名著片段,激起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分析:我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猜出任务,引出作者抓住任务鲜明的特征,写出人物个性。

  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常会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话。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鲜活起来呢?出示课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有三头八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4、本单元课内人物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的精彩片段

  (二)走进描写

  1、肖像描写

  出示鲁迅图片《一面》中关于鲁迅外貌的文字,思考这段文字是从哪几方面写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体现了什么个性?

  指导: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等进行的描写.

  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们之处。先筛选,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放大,将这一细节扩大化,运用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强化“特点”。服务写作主题。

  牛刀小试: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一个人,先仔细观察,然后抓住对方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肖像描写。描写过程中不能出现对方姓名。让同学们猜猜你写的是谁?”

  评一评:指名人选读作品,同学评价,老师点评。

  (1)特征描写是否突出,让人一看就能猜出写的是谁。 (2)语言是否准确、精练,描写是具体生动。

  2、动作描写

  通过欣赏经典动作描写文段,从而归纳动作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要重视细微的举止。可以例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精彩描写

  3、语言描写

  学生通过诊治句子语病归纳: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

  心情、性格。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精彩的短信欣赏:

  (1)妈妈回给女儿

  你哥哥说他已经三十岁,不再回家吃晚饭。你二十八岁了,却为了下面条,叫我千里迢迢去示范!我命苦啊!怎么出生两个这样奇怪的小孩!(妈妈的责备与烦恼)

  (2)妈妈写给爸爸

  儿子无情,不肯回家吃晚饭。女儿无能,连下个面条都不会,看来今后只能和你相依为命了。早上买了一条黄鱼,你想怎么吃?红烧?还是干煎?(一来诉苦,二来表贴心,却撒娇提问,让人啼笑皆非)

  (3)爸爸回给妈妈

  别无聊了!自己做决定吧!我几分钟后得开会,这可是关系到几百万的生意!万一生意泡汤,到时候,我们就真的只能吃炒鱿鱼了。(爸爸的身份?爸爸的职业?)

  (4)心理描写

  欣赏学过的文本中的心理描写,归纳心理描写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细微的心理变化过程。

  5、小结:细心观察:观察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的特点,找出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谈举止、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筛选特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不求面面俱到。

  捕捉瞬间: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做细节描写。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全面观察

  人物 写出个性

  运用描写

  【作业布置】以“我的同学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

  1.补全题目, 紧扣个性,写一篇记叙文.2.运用描写, 突出个性,力求形象生动.3.字迹端庄, 文面清洁, 不少于 600字.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8

  一、教学目标

  ①继续练习默读和朗读。默读争取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朗读要做到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了解联想与想像的基本常识,培养联想与想像能力。

  ③学习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

  二、教学设想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故事,都属于文学作品,教读这些课文,可参考以下做法:

  ①重朗读指导,在朗读中品味与感悟。

  对内容较长的文章,可指导默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了解内容的习惯;对抒情性强的文章,可指导朗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深人体会文章。还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深入感悟。

  ②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本单元文章内容都是虚构的,应该让学生懂得虚构作品与写实作品的区别。可尝试运用续写、改写、扩写等手法激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尤其要保护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不要拘泥于一种固定答案,鼓励学生讨论、争辩,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本单元文章内容是虚构的,但是反映的都是生活的真实、生活的本质,可引导学生讨论、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感悟文章深意,培养学生向往真善美的思想感情。

  ④引导学生扩展课外阅读。

  可在教读本单元文章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如安徒生、格林的童话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翻译本),《西游记》等等,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9

  一、学习目标。

  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二、学生活动。

  1、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

  教师印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三)诵明月之诗。

  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思维训练。

  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五)学生小结。

  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

  这既是使学生总结所得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所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即使否定了这堂课,教师也要辨证地接受学生的否定。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10

  活动目标

  行楷字的笔画组合

  教学目标

  对学生分析楷书和行楷的关系,辨析行楷与楷书的异同。让学生理解行楷技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展示一些硬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点击多媒体,显示《祭侄文稿》)

  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这篇作品是颜真卿为追祭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的侄儿季明的即兴之作。全文气势磅礴,雄奇豪迈,跌宕多姿,其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是一件以情入书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钢笔行楷作品:

  这幅作品,神态潇洒,富于魅力,字体匀称舒展,清爽悦目,很适合初学行楷字的人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行楷技法。

  二、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的特点

  1、用笔流畅。行楷的用笔灵活、方便,一般需要逆锋、顿笔、停笔、回锋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多取顺势,变转合理,行笔巧妙。

  2、连笔。所谓连笔就是把字笔画之间的运笔过程连起来书写,即前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相连接。连笔分为实连与虚连。笔画之间通过游丝来联系的为实连,笔画之间没有游丝但笔断意连的为虚连。连笔的原则是按照汉字书写的笔顺,除了少数的笔顺变化以外,大体上与楷书的笔顺相同。如:

  3、省笔。所谓省笔是指在行书中,有的笔画可以省去不写,或与别的笔画连起来一笔写成。在省写的过程中,有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的形态,楷书中一笔、两笔,甚至三、四笔的点画,在行楷书中可以一笔写成。注意:省笔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减省笔画,必须合符约定俗成的规矩。如:

  4、改变原有的笔顺。与楷书相比,行楷书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书的书写,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发生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了。当然,笔顺的变化也不是随意的,也必须符合约定俗成的规矩。如:

  5、形态多样。楷书的每个汉字形态单一,而行楷字由于结字自由,字形变化多样。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只需掌握其中常见的一种即可。如:

  三、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笔画写法(见右表)

  练习时注意:

  1、行楷书中的点最富于变化,有时成为一条短的、斜的线段,有时直接与前后笔画顺势相连,有时需要加钩挑,加强呼应。

  2、悬针竖“”一般用在竖画的最后一笔的字,如:等,但不可写得太长。

  3、行楷书中的捺一般可以写成反捺“”。

  4、行楷书中带有“折”“钩”的笔画,要写得比较圆转,不要棱角太多,过于生硬。其中的钩已基本消失,变成了笔画的延伸。

  学生进行行楷笔画练习。教师巡视,将一些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教师进行以表场为主的点评。

  四、学生临写下面的例字(见教材第110页)

  练习时注意:

  行楷中自然连带的规律是笔画组合中最基本的规律。难就难在“自然”二字上,要达到自然须细心练习。

  “三”字是横式笔画,在上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带出牵丝向左下,再写下一笔。最后一笔横停笔后抬笔即可。

  “川”字是纵式笔画在前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向右上带出牵丝,再书写下一笔。

  “合”字是撇、捺两笔的自然连带,向左下写出撇后,不用出锋,沿原路返回一半处,自然向右下转笔写出捺。

  “少”字是左边点和右边点的自然连带与呼应。笔断意连,而最后一笔撇,直接由右点向左下带出。

  “自”字是撇和竖连为一笔书写,字框中横画笔笔相连至最后横收笔。

  写“布”时,首笔横自然提笔向上,与撇的起笔连接一笔写完。写“巾”的钩时,也是收笔后自然向上提笔后带出一竖。

  “书”字的首笔是横折,书写时直接向左折45°角,带出下一笔横折钩的书写。

  “打”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提的收笔恰好是右边“丁”的起笔,一笔连接写完。

  写“享”字横向笔画右上带向左下,是可以多处出现牵丝现象的一个例字,不要写成处处牵丝,应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省略,“子”的钩笔和横可连可断。

  第二行:“单”字,上头是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自然边带;“朴”“仙”“得”“明”“到”字均是左右结构的`自然连带;“之”字,上头点与横的自然连带;“开”字,先是横式笔画的连带,后是纵式笔画的连带;“子”字,钩笔与横画的自然连带。

  第三行:“就”字,两点为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连带;“向”字,竖与折的连带;“己”字,折与横的连带;“她”字,撇与横、钩与竖的连带;“两”字,横与竖、竖与折的连带;“那”字,撇与横、横与横的连带;“回”字,里面的口字的笔画连带;“经”字,绞丝旁、横撇与点、横与竖与横的连带;“么”字,折与点的连带。所有这些连带,都应重在自然。

  第四行:“发”字,撇与折的连带;“还”字,折撇与竖的连带;“要”字,横与撇折的连带;“同”字,横与竖的连带;“把”字,横与竖、钩与提、提与横折的连带;“着”字,左边点与右边点、横与横的连带;“作”字,撇与竖、横与竖、横与横的连带;“多”字,撇与折、折与点、点与撇的连带;“前”字,上头左边点与右边点、下面横与横、横与竖的连带。以上这些连带,同样要讲究自然(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练习结束后,同桌互相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将部分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表扬好的习作。

  五、点击多媒体:行楷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见教材第111页)

  练习时注意:

  1、第一字是领头字,下笔前应认真想一想它的位置、大小及落笔的轻重等,后面的字都要以这个字为准。

  2、字距疏密要安排妥当。字与字之间既不要太拥挤,也不要太稀疏。

  3、所有文字的中心点都应安排在同一条横轴线上,切忌一头高一头低或成一条弯曲线。

  4、行与行的间距要明显大于字距,行距及字距一般自始至终都要均匀。

  5、标点符号的书写要规范。

  6、书写格式有两种:一是内容在前,作者及题目写在最后一行偏右处;二是题目居前头,写在中间,作者写在题目的下一行居中处。

  7、纸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切忌撑满,要给人以疏密得体、和谐清新的感觉(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挑出几份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点评、鼓励)。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主要介绍了行楷字的特点,行楷字笔画的写法及行楷字的自然连带。有许多同学通过两个月的练习,行楷字写得相当漂亮。请同学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好好地练习行楷字,记住:能写一手漂亮的行楷字,你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占尽便宜的!

  七、作业

  临写课本第110—111页上的行楷字。行楷字写得好的同学,请用行楷字抄写课文中的古诗。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11

  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一、学习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课时安排:

  3课时(自学1课时+自展2课时)

  三、写前指导

  A、欣赏童年的文章,激发情趣:

  1、《童年趣事》:每一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有喜有乐,有苦有笑,而我的童年,做出来的事情非常好笑。记得,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妈妈给我买回来一只大公鸡,我非常喜欢它,经常和它玩,喂它食。突然有一天妈妈要把大公鸡杀死,我不让,妈妈说;“你如果能让大公鸡下蛋,我就不杀它”,我说,“行”,我就给公鸡每天喂五顿食说“大公鸡呀,大公鸡呀,大公鸡呀,你快点下蛋吧。”

  可是都五六天了它还是不下蛋。我就从厨房拿来一个鸡蛋放在鸡窝里,第二天,我装作去给鸡喂食的样子,发现了鸡蛋,我就高高兴兴的说,“公鸡下蛋了,公鸡下蛋了,今天种午就吃炒鸡蛋,”妈妈同意了。中午把鸡蛋打开时,发现鸡蛋清不出来,扒开一看,原来是个熟鸡蛋,但是妈妈还是没有把大公鸡杀死。现在我已经小学六年级了,想起那个熟鸡蛋,我就忍不住笑出声来。还有一次上课想起这件事,忍不住笑出声来,还被老师罚站了呢。

  2、〈童年的回忆〉提起童年,不由得让我想起快乐的童年。在我童年里有很多快乐的事情,说不清是那一件,实在是数不胜数啊!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是美好的时光,有趣的玩耍,天真的一举一动都是自由的,因为没有作业,没有负担,只有一天玩得高兴那才是胜利的一天。不过有一件事情让我永远忘不掉,深深的可在我的`脑海里。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我们有的小朋友在玩跳跳床,有得玩滑滑梯。小朋友玩的火热朝天的时候,阿姨们让小朋友上教师室发苹果吃,正当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堆在门口时,我正好跑了过去,我刚到门口时,一位小朋友碰到在地上,他说是我推的,我又不敢说话,我站在一旁看着,老师围在他身旁又是说这又是说那,联系家长,我害怕极了,不停地流眼泪,以后的事情家长处理了。

  第二天,我不爱去幼儿园了,也特别的害怕,本来就不是我推的。从那以后,我每天上幼儿园时都在流眼泪,不出声。不想去也没办法,因为爸爸妈妈上班,家里没人,我只好去幼儿园,在门口我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目送妈妈的背影,我就怕有人说:“他是我推的。”

  3、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

  B、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

  (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C、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D、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四、写作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的文章。我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写的童年故事吧。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让学生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满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

  六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3、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张贴)

  4、师生共同评议。

  七小组交流,互评互改:小组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先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写成习作。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12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向班上的同学介绍某个同学,说的时候要抓住同学的特征,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活动目标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在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向班上的同学介绍某个同学,说的时候要抓住同学的特征,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抓住同学的特征,学生都是刚升入初中的新同学,相处还不到一个学期,彼此还不太熟悉,要介绍清楚一个同学,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才能抓住同学的特征,讲起来才不至于与别的同学混起来。

  2.介绍是尽量避免罗嗦,枝枝蔓蔓,是听的人抓不住头绪,这就要求语言有概括力,句句话都说在点子上。

  3.要求介绍的语言最好能够生动有趣,教育学生要尊重同学,抱着欣赏的态度去介绍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要避免提到同学的.某些缺陷,造成尴尬的局面。

  4.听的同学要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分析判断抓住发言人介绍的要点,猜出究竟是哪一个同学。

  5.提前向学生讲明意义,并明确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求生动活泼,取得实效。

  内容

  在语文课上介绍某位同学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出他(她)是谁。并比较水说得好,谁猜得对。

  要求

  1.要抓住同学的主要特征(包括身材,相貌,言谈举止,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进行介绍。

  2.做介绍的同学力求语言形象,生动,不念稿子,听介绍的同学要细心,抓住介绍的要点,并判断出被介绍的同学是谁。

  过程

  1.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特征,然后在小组上进行表演,全班分为8个组,,并从中选出胆大心细的,观察力强的同学到班上进行表演。

  2.由小组选出的八位代表在讲台上描述,要求用普通话,语速适中,听的同学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结果评价

  1.根据描述,其他同学能否迅速找出所描述的人。

  2.口齿清楚,普通话流利,仪态自然大方,表述清楚,说话恰当等来评价。

  注意事项

  1.介绍时不能说出同学的姓名,职务。

  2.用尊重,欣赏被介绍同学的态度进行介绍。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联想和想象这两种思维活动的特点,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2.拓展自己的思维,学会写作时多角度、多方位立意。

  3.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联想集团的广告,这则广告发人深思。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联想和想象,我们的世界是多么枯燥乏味,今天,让我们进入联想和想象的世界。

  二、请同学们阅读写作指导,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小结。

  1.联想

  (1)触类旁通,注意从事物的相关方面去联想。这种联想的特点是作者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对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相近或相关的其他事物的联想。

  (2)逆向思维,朝着事物相反的方向去联想。这种联想的特点是作者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联想。

  (3)寻找特点,抓住事物相似的特点联想。这种联想的特点是作者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对跟它在性质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点的事物的联想。

  2.想象

  (1)立足生活,巧妙编织。想象作文,作者可以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可以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

  (2)合理组合,移花接木。这种想象也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

  (3)大胆扩展,添枝加叶。所见所闻可能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可借助

  想象,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

  (4)借助梦幻,更富魅力。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

  第二课时

  一、写作实践(一)

  1.导语:

  小时候的我们,也曾异想天开,你有过哪些奇特的想象?不管它多么荒诞不经,都曾在我们的头脑中缤纷灿烂过,今天,我们来进行故事接龙,讲一讲你头脑中那些奇异的想象。

  2.学生讲故事。

  注意事项: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传承性。不管前一句话是多么的荒诞离奇,后一句话都要紧紧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努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要求。

  3.将自己的讲的故事写出来并修改。

  范文:

  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丁零零……?电话响了,我马上去接:喂?找谁??过了好几秒,电话那头才回答?喂,小妹妹,有兴趣当我们外星人的导游吗?不过我们没有钱,你愿意当我们的免费导游吗?什么?外星人?世界上真的有外星人么?我居然能被外星人邀请当导游?我心里一阵狂喜!是去还是不去,我还不认识他们呢,会不会有危险?可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这个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我想了一下,就回答说:我当然愿意,你们现在在哪里?我马上过去。?

  不用那么急嘛,我们来你家楼下,现在快到了,你一会儿下来就行。?外星人答道。我换好衣服后,蹦蹦跳跳下了楼。我刚到楼下,就看到两个外星人,他们的头圆圆的,在头顶的中间有一条类似电线的东西,他们的牙齿白白的,至于身高嘛,比我矮一点点……

  外星人高兴地跟我握了握手,就马上自我介绍了。男外星人说:我叫蓝柯,今年二十三岁,住在火星。我发现这里比火星凉快多了,真舒服。我笑了笑,说:你没有发现这里开了空调吗?蓝柯说:就算没开空调,也比我们那里凉快多了。

  女外星人说:我……我叫蓝幽,是蓝柯的女儿,今年十一岁,不过我住在水星,因为我想体验独立生活的感觉。今天是爸爸把我接来地球旅游的。我说:呀!蓝幽,你跟我的年龄一样耶,好了,轮到我来自我介绍了……哎!我们都清楚,我们在来地球之前就了解过你了。我正要自我介绍,就被他们父女俩打断了。我只好说:好吧,那咱们出发吧!

  我边走边对他们说:南山这里没什么值得欣赏的,如果可以去云南的话,会有很多好东西供我们欣赏,可惜我们没钱坐飞机去……蓝幽笑了笑,说:我有这个‘神奇门道’,有了它,你想去哪里都可以随时去哟!是吗?还有这个好工具?我今天可是开了眼界了。只见蓝幽从背包里掏出一个软金属圈,往地上一放,便自动充气成了一个飞船形状,我们刚一进去,它便自动合拢。我指明了方向,蓝幽轻轻一发动,无声无息地,只几分钟的工夫,我们就到了云南。游完昆明后,他们俩突然说:哎呀!时间不够了,这次就游到这儿,谢谢你啦!我们下次一定会继续请你当我们的导游的!我们现在得回去了!再见啦!

  我刚想问他们要回哪儿去,他们就消失了,莫名其妙来的外星人一下子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急得大喊:?喂!你们不能这样不负责任啊!我怎么回去啊!?我一脚踹过去,真疼啊,原来是踹在床沿上!醒来,哪儿有外星人的影子啊,原来是南柯一梦!

  二、写作实践(二)

  1.导入:

  续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古已有之。《红楼梦》后四十回相传是清代人高鹗所续,可算得上比较成功的续写,其实,自《红楼梦》传出之后,它的续书可谓数不胜数。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续写。

  2.续写指导:

  续写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原文的结尾,从中发现故事发展的几种可能,然后抓住一点进行想象续写下去。注意续写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和性格要与原文中的一致,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设计合情合理。

  范文:

  当皇帝回宫之后

  游行大典举行完毕,皇帝怒气冲冲地回了城堡。官员和老大臣紧跟着他。

  陛下生气了,我想我该做些什么。老大臣皱着眉头想,比如捉回那两个骗子。

  陛下发怒了,我得改变他糟糕的心情。官员想,比如做世界上最好吃的布丁。御厨做着布丁,很不解,皇帝明明有这么多值得别人羡慕的资本,有一心向国的臣民百姓,有形影不离的老大臣,有任他胡闹却毫无怨言的官员,却只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对他人大吼大叫。

  于是,在为皇帝呈上布丁时,御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愚蠢的皇帝立刻拍案而起:?你竟然说我被骗了,你这傻瓜!

  御厨被关进了监牢,临走前他大叫道:我们一定会因这昏君而亡!但没有人应声。

  皇帝切下一块布丁,说:现在只有一套华丽的新衣能说服我!老大臣忙把一边的骗子带了上来。

  陛下,我们的衣服不适合贵国,我们是去找世界上最棒的裁缝,不是逃跑呀!骗子甲大叫。?他缝制的新衣华丽无双,无人能比。骗子乙笑嘻嘻地说。

  什么?太好了!快把他请来!皇帝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他高兴地跳了起来。但代价比较大,不知皇帝陛下做不做这桩生意??骗子试探着问道。做!皇帝不假思索地叫起来。官员大声抗议,老大臣极力劝说,但还是被皇帝斥退。

  新衣很快制好了。这是一件多么华丽的皇室礼服啊!黄金做的领衬,钻石做的纽扣,多么耀眼,多么精致!皇帝情不自禁地叫道。你们要什么回报??皇帝掩饰着内心的兴奋说。把领土与人民割让给邻国——我们的国家。骗子奸笑着说道。

  皇帝只是犹豫了一下,但立刻同意了——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老大臣昏厥过去,官员想起了御厨的话,呆呆地说:好像我们真的会因这昏君而亡啊。他真是个聪明的人。

  第二次游行大典上,皇帝扬着自以为精明的头颅走在街道上,却没有注意所有人都带着包裹准备离开。为我欢呼吧!瞧,我做了一桩多么棒的生意。皇帝说。

  见鬼去吧,你这个大傻瓜!你居然为了一件衣服出卖了我们!真是难以置信!人们怒吼着。

  所有人都离开了,向着邻国进发——统治那里的是一个精明、智慧的皇帝。走在最前面的是那两个骗子,他们毫不掩饰地讥讽着愚蠢的皇帝。

  皇帝呆呆地立在那里,什么也说不出来,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陛下,再见了。老大臣和官员走在后面,向他道别。

  这位皇帝终于恍然大悟:自己曾经多么幸福,却多么愚蠢,不懂得珍惜,最终失去了一切!

  三、写作实践(三)

  1.导入:小时候的我们,总是盼望长大。十年之后,我在哪里?做着什么工作?请你大胆想象,描述一下十年后的生活吧。

  2.交流指导:

  (1)可以大胆想象十年后的?我?的相貌、心态、所从事的工作等等,所想象的内容符合你的性格发展逻辑。

  (2)还要想象一下十年后的社会发展,这是你此时的生活背景。

  (3)不要只顾想象,而不注意对具体事件的叙述。十年后的?我?要在一件或几件事中去突出性格特征,这样虽是想象作文,也能真实可信。

  范文:

  十年后的我

  冬天的一天,放学了,我看见田径队的同学正在练习跑步,跑了两圈后,他们热得满头是汗,就像进了蒸笼一样,他们马上脱了上衣休息。过了十多分钟后,他们冻得像冰棍一样,又穿上衣服,继续练习。这时,我就想,十年后我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十年后,我成为了一名服装设计师,我设计出一种既漂亮,运动又方便,一年四季都会出现适宜的温度的衣服来。

  衣服的外形与运动服很相似,也很朴素;但衣服里面可精致啦!衣服里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按钮,下面,就由我来介绍每个按钮的用途吧。

  红色按钮是变换衣服颜色的按钮,一按这个按钮,它就可以变出你想要的颜色来,使你的心情舒服放松。橙色是变形按钮,它可以变出各种形状。如果大家去野营,忘记带被子了,一按变形按钮,它就会变成一张被子,让大家暖和、舒服地做一个香甜的美梦。黄色是温暖按钮。冷的时候可以变得更暖和,就不用加毛衣呀,加厚风衣呀,穿得胖乎乎的了。绿色是清爽按钮,运动的时候出汗就可以按这个按钮,就更凉快了,也不会得感冒了。青色是清洗按钮,如果在下雨天滑了一跤,衣服就会很脏,按清洗按钮呢,它就马上排去身上的污迹,衣服就像新的一样,可干净了呢!接下来是蓝色按钮,它是一个可以灭火的器具。如果身上着了火,按它一下,身上的火就会立刻被扑灭,火场的火也会随着它渐渐消失了。这可是一个十分棒的?随身灭火器?呀!最后,就是紫色的防水按钮,如果你不小心落到水里了,一按它,就会变出一个“隐形防水圈”,把你罩 在里面,还可以呼吸呢!它还会划到安全的地方去,让你回到陆地上。 你也许会问,这件衣服到底叫什么名字?哈哈,如果你还猜不出来的话,就由我来 告诉你吧!这件漂亮又多功能的衣服就叫做“多彩万能服”。如果人们拥有这件衣服, 我相信,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的! 我回到现实,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让梦想成真!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14

  内容预览: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普通话流畅地交流格言,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倾听,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话语、观点。

  3、积累格言,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激励学生用格言指导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准确流畅得体的交流格言内容,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

  教学辅助用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格言的作用,激发学生交流格言的兴趣。

  二、课堂讨论,掌握技巧

  以讨论的形式明确交流格言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使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技巧有章可循,对口语表达的评价也更有针对性。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口语交际中对听者的要求。

  三、小组交流,集思广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搜集的'格言进行组内交流。

  四、推选代表,交流互动

  备小组推选代表把木组的交流成呆以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作以汇报,其他同学或进行评价或针对所交流的格言表达自己看法,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启迪思想,个性表达

  在交流名人格言基础上,试说出属于自己的格言。

  六、课堂反馈,积累升华

  以提问的形式进行课堂反馈,督促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格言。

  写作--记一件事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1.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习重点:在作文中清楚交代记叙的六要素

  学习难点:列写作提纲

  学习方法:引导.合作.自主练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连堂)

  课前准备:阅读有关知识短文并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整理成材料。

  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总会有些事情令你难以忘怀,这些事情是令你自豪或者让你惭愧呢?现在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互动安排

  请两同学(男女各一)分别说出他们最感触的事。

  同学们是否听得清楚明白?如不清楚明白,欠缺什么?

  让同学们先自由讨论,然后发问。

  师生共同明确:事件的六要素。

  师范读例文《榜样》。

  请同学构思作文,列出写作提纲。

  要求:确定标题及中心思想,初步体现条理性和层次感。

  学习小组里相互间讨论,修改各成员写作提纲,老师巡回辅导。

  老师总结并明确作文要求

  以记事为主并只写一件事,弘扬社会道德风尙。

  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

  作文有真情实感和个性化表达。

  学生自主创作

  要求:

  1.根据提纲先打草稿,修改,再工整的抄在作文薄上。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外练笔:记一件新近发生的趣事。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15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领会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难点:透过生活小事感受母亲对“我”的爱,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乐曲《秋日私语》、《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残疾作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

  二、整体感知

  1.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你们需要音乐吗?

  2.播放音乐,供学生自己选择。――《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秋日私语》。学生选择后,配以《秋日私语》,师生共同自由诵读,欣赏散文的美。

  3.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看来,一篇美的散文确实能让人深陷其中。读完之后,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学生课下搜集)

  附: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xx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2.听录音,思考问题: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是怀念?

  (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4)、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件事展开的?

  3.学生自由朗读

  4.词语小盘点(见课件)

  四、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五、重点语段品析

  1.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

  ――挡在窗前理解、体贴

  ――央求般的神色母爱执着

  ――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喜悦

  ――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

  2.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身患绝症

  儿子瘫痪

  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

  3.我为什么去看菊花?(学生自由讨论,共同明确)

  六、师生共同总结文章主旨

  明确:课文讲述是身患绝症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七、合作探究:课文为什么不以《怀念母亲》为题,却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可留作课下作业)

  八、课外延伸

  1.感悟人生至理: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2.情感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请大胆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3.推荐阅读

  九、作业:

  1.我想,你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你一定想对你的母亲说点什么,请你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我与地坛》。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雁阵北归

  树叶飘零母亲

  菊花烂漫

  伟大、无私的母爱

  课题

  2.《秋天的怀念》

  教学

  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字词。2.感受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残疾作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二整体感知1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你们需要音乐吗?2播放音乐,供学生自己选择。――《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秋日私语》。学生选择后,配以《秋日私语》,师生共同自由诵读,欣赏散文的美。3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看来,一篇美的散文确实能让人深陷其中。读完之后,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学生课下搜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xx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2、听录音,思考问题: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是怀念?

  (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4)、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件事展开的?

  3、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感情的抒发与表达。

  4、词语小盘点(见课件)

  瘫痪侍弄整宿憔悴

  仿膳豌豆诀别烂漫

  翻来覆去絮絮叨叨

  四、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学生讨论: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

  总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四、作业

  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作者简介

  词语盘点

  教学反思:

  课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0-06

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的教案12-30

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01-13

探索月球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03-27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漫游语文世界01-1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文学常识10-21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02-12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12-2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8-11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语文无处不在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