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时间:2024-03-19 14:50:26 美云 中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1

  活动名称

  材料准备

  时间安排

  适合场地

  活动目标及玩法

  1、拍皮球

  人手一个皮球

  课间、集中安排时间练习

  走廊、塑胶场地等

  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拍球技能,通过练习让每位幼儿学会这一技能。

  玩法:幼儿人手一个皮球,自由练习。

  2、投篮

  皮球、波波球、纸球等;篮架、塑料大筐

  课间练习、集体游戏

  走廊、庭院等

  目标:培养幼儿的弹跳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玩法:

  1、跳起身子,将球投入篮球架内。

  2、在一定距离,将球投准到指定的'塑料大筐里。

  3、滚地雷

  皮球、波波球等

  课间自发游戏、集体游戏

  活动室:室外

  目标:培养幼儿快速的躲闪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玩法:课间幼儿5~6人一组围成圆圈游戏,一人当“野鸭”,其他幼儿拿到球后滚向“野鸭”,以打到后一次游戏结束。

  集体游戏时方法同上。

  4、传球

  (头顶、侧身向后传球)

  波波球、纸球等

  集体游戏

  室外

  目标:培养幼儿动作灵活性及反应的灵敏度。

  玩法:幼儿排成四队每组第一个幼儿将球从头顶上、侧身传球给第二个幼儿,第二个幼儿再将球传给第三个幼儿,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名幼儿。哪个组第一个完成就为胜利。

  5、运西瓜

  波波球、纸球等;

  塑料大筐

  集体游戏

  室外

  目标:培养幼儿跑的技能。

  玩法:幼儿分成五组,A处放一个筐(起点),里面装满球,B处放一个空筐(终点),让孩子从A处取一个球拿出,抱在手里跑到B处投入筐中,然后返回,第二个幼儿出发,依次进行游戏,直到最后一个幼儿完成任务。

  6、乌龟顶球

  波波球、纸球等;垫子;球门

  集体游戏

  室外

  目标:培养幼儿的爬行能力。

  玩法:幼儿分成两队,人手一球,按照次序一一手脚着地曲膝边向前爬,边用头向前顶球,直至把球顶入球门。(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球门距离。)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2

  设计意图:

  “教育源自幼儿生活”。孩子们都经常听大人们说要爱护牙齿,但是在行动上却不是那么主动,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动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借助多媒体设计的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儿很感兴趣。活动分成三个大环节。

  一、认识牙齿的功能;

  二、认识龋齿的和爱护牙齿;

  三、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个环节分工清晰,环环相扣。让幼儿了解牙齿,认识龋齿的`原因、危害,从而主动地去保护牙齿。活动采用了了解原因、经验交流、亲身体验、表述总结等教学方式,让幼儿多方面地感知,感受,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幼儿的主动行为。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和保护牙齿一些简单常识,知道保护牙齿。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牙卫生习惯。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刷牙

  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小镜子一面。口杯、牙刷一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观看动画片:《牙齿逃跑了》引导幼儿了解牙齿的用处。

  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看片断(一)

  师提问:皮皮睡觉前都做了些什么?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2.看片断(二)

  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牙齿遭到破坏会受得了吗?

  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3.看片断(三)

  师提问:牙齿为什么逃跑了?(因为不刷牙,会龋齿,牙齿生气了就逃跑了)

  没有了牙齿,人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回答牙齿的用处)

  3.牙齿有哪些作用呢?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展示牙齿的功能。(咀嚼、发音、美观)

  4.小结:牙齿的用处可大了,可以帮助咬断嚼碎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发音,使我们说话清楚;让我们变得漂亮。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护牙齿。

  (二)探究保护牙齿的方法

  1.小朋友们有蛀牙吗?请幼儿同伴间互相看看、说说。

  2.自己每人拿一面小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蛀牙。

  3.出示课件图片,认知龋齿。

  师:牙齿非常有用,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牙齿,那么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小朋友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吧!

  4.结合课件图片,教师小结保护牙齿的方法:早晚刷牙、不咬硬物、少吃糖、定期检查。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正确的刷牙方法。观看课件《乐乐学刷牙》每位幼儿跟随动画一起学刷牙。

  6.看完动画课件,老师结合模型带领幼儿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老师先示范,再请个别幼儿尝试)

  7.表演《刷牙歌》

  (三)活动结束:

  1、播放刷牙方法的图片,幼儿在图片提示下体验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

  2、幼儿刷牙,老师巡视指导。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3

  活动目标:

  1、知道做好个人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通过讨论及知识竞赛的形式、知道如何做一名将卫生的孩子。

  3、知道讲卫生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的情绪、同时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

  4、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有关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知识竞赛题、

  2、教师演唱歌曲《猪小弟》

  3、五角星贴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小猪变干净》

  师讲述故事后提问:猪小弟为什么找不到朋友玩游戏?为什么它身上脏,大家就不愿意和它玩呢?最后,它为什么能找到朋友玩?

  二、分析讨论

  如果是你,你愿意和这样的小猪一起玩吗?那你愿意和怎样的小猪一起玩呢?

  其实像小猪这样不讲卫生,而且他身上有许多小虫,这些小虫很小很小,我们用眼睛看不见,如果用显微镜一看就很清楚了,这些细菌喜欢在脏东西上生存,如果我们不天天洗脸,细菌就会到我们的眼睛、鼻子、还会爬进我们的肚子里,这样就会发烧生病、肚子痛

  小结:我们要不让细菌到我们身体里去,就应该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我们怎样族谱才是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呢?(幼儿讨论)

  三、知识竞赛

  我们来进行知识抢答,答对的一组就在黑板上贴上一个五角星。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4

  目标:

  1、了解咪咪患红眼病的原因,知道红眼病会传染。

  2、学习处理眼睛异物的简单方法。

  准备:

  小白兔、小花猫的手偶。

  过程:

  1、听故事《红眼咪咪》。

  出示小白兔和小花猫,谈谈小白兔的红眼睛很漂亮,小花猫的眼睛明又亮。可是有一天,小花猫的眼睛变红了,这是为什么呀?

  这只小花猫叫咪咪,它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一天,咪咪在草地上玩皮球,突然一阵风吹来,一粒灰沙吹进了咪咪的眼睛里。眼睛真难受,咪咪用手揉,用擦过鼻涕的手帕去擦。揉呀揉,擦呀擦,眼睛越来越疼。妈妈见了说:“哎呀!咪咪的眼睛怎么变成白兔的眼睛了?”没过几天,妈妈的`眼睛也红了,眼睛又痛又痒,还怕光、流眼泪,真难受呀!

  2、知道得红眼病的原因及病症。

  咪咪的眼睛为什么变红了?(灰沙进了眼,不该用手揉,用脏手帕擦。这样会把细菌带进眼睛,使眼睛发炎,眼球充血变红)

  妈妈眼睛怎么也红了?(妈妈被咪咪传染了,红眼病是传染病)

  3、了解怎样避免红眼病。

  妈妈和咪咪去医院看病,医生为他们清洗了眼睛,还开了眼药水,让咪咪回家好好休息,不要和同伴一起玩了。妈妈也不要上班,免得传染给其他人。

  得了红眼病会怎样?该怎么办?得了红眼病后,眼睛会流眼泪、怕光、还会疼,会传染给别人。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妈妈怎样才能不被传染?(如果知道周围的人得了红眼病,就不能再与他接触,不用他的毛巾、手帕,不用脏手揉眼)

  灰沙吹进眼睛应该怎么办?(可以闭上眼,让泪水慢慢和灰沙一起淌下,如果不行可请大人帮忙)

  建议:

  1、如有条件,可准备有关预防红眼病的录像。

  2、在讨论中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3、如遇红眼病流行的季节,可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5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胖”和“瘦”的外形特征,体验胖与瘦对生活的影响。

  2.尝试用图片和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胖与瘦的特征。

  3.知道胖和瘦对健康的影响,乐意过健康的生活。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胖”和“瘦”对生活的影响;

  活动难点:

  能用图片和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胖与瘦的特征,知道应该保持健康

  活动准备:

  1.“胖”和“瘦”的图片(或照片),如人、动物的图片或者录像资料等。

  2.课件《胖胖和瘦瘦》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感受“胖”和“瘦”的外形特征。

  1.教师:你觉得胖的人是什么样的,瘦的人又是什么样的?直接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胖”“瘦”的特点。

  2.和幼儿一起看“胖和瘦”的人的图片,引导从身体的外形,如脸庞大小,手臂、腿的粗细等方面比较“胖”与“瘦”的不同。

  教师: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说一说胖胖和瘦瘦的样子。

  3.与幼儿一起用身体动作表现“胖”和“瘦”的特征:如全身缩起来表现瘦瘦的样子,两腿下蹲、双手抱大树状表现胖胖的样子等。鼓励幼儿运用各种姿态展现自己所理解的“胖”和“瘦”。

  教师:大家都把胖胖和瘦瘦的样子说了出来,那你们有谁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下胖胖和瘦瘦呢?(胖胖怎么爬楼梯的?怎么踢球的?突出胖胖烦恼的地方。)

  二、引导幼儿体验“胖”和“瘦”对生活的影响。

  1.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胖胖的烦恼。胖胖和瘦瘦的视频都应具备。

  教师:刚刚大家模仿胖胖和瘦瘦,感觉舒不舒服啊?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来看看里面的胖胖和小朋友们模仿的一不一样,他有什么烦恼?

  2.教师:胖胖还有什么地方比较烦恼的?瘦瘦呢?为什么?(如胖的人爬楼梯很累、不停地喘气,胖人能吃很多很多的食物,并越来越胖,太胖了还会生病,影响身体的健康;太瘦的人做事情没有力气,饭量小,身体缺乏营养,还会常常生病而显得更瘦等)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来说一说胖胖和瘦瘦的烦恼。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找出烦恼的原因。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胖胖和瘦瘦烦恼的原因,有谁能来把它找出来,贴在对应的位置。

  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胖胖和瘦瘦不健康的原因。

  三、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胖胖和瘦瘦的烦恼的原因,现在,我们要帮胖胖和瘦瘦解决烦恼,让他们变得健康,你们来想一想,胖胖应该怎么做?瘦瘦应该怎么做?

  2.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胖不瘦”,保持健康。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太胖和太瘦都是不好的,对我们的身体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呢“不胖不瘦”才是健康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不胖不瘦”呢?

  引导幼儿说出健康的.饮食,强调对于碳酸饮料、油炸食物等食用要注意量,不能多吃。

  师幼小结:想要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荤菜素菜都要吃,少吃油炸食品,加强锻炼,保证睡眠。

  3.与幼儿一起布置“棒棒的世界”,明确不胖不瘦才是“棒棒的”,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教师:大家都说了这么多的方法,谁来把上面的这些换一下,让胖胖和瘦瘦健康起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整个教案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问题,无法同时兼顾“胖胖”和“瘦瘦”两个方面,活动比较混乱,没有很好地将环节和环节之间紧扣起来。在第二环节中,只播放了“胖胖的烦恼”并且视频过于搞笑没有突出“胖胖”不方便的地方,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在第三环节中,对于一些垃圾食品、碳酸饮料等容易使人发胖的食物没有强调量的问题,在幼儿动手分类时很多食物是两者都喜欢的,所以做不到明显的分类,材料的准备还有很多不足,导致幼儿没能很好地理解。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

  --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

  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

  4)为别人想一想

  5)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四、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五、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六、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7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体主要关节名称及关节对人体活动的重要性。

  2.学会简单保护关节的方法。

  3.愿意积极参加到活动中。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玩过小蚂蚁的手指游戏。

  2.物质准备:红绿积木若干、《会动的关节》课件、音乐《公共汽车》。

  教学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活动。(游戏调动幼儿参与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手指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手指游戏“小蚂蚁”吧!

  2.提问:“你们刚才在玩手指游戏“小蚂蚁”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动呢?怎么动的?谁来跟大家说说!”

  小结: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胳膊在动,手腕在动,手指在动。这个胳膊手指为什么会动呢?因为身体上有关节,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就是关节。

  二、探索发现身体上会动的关节。

  1.幼儿探索寻找身体上的主要关节。

  我们身体上除了手上和胳膊上又关节还有什么地方也有关节呢?请小朋友们自己找找看看身体哪个地方有关节可以动,找出身上的关节,并上贴上标记。(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2.出示人体关节分布图,了解关节名称。

  三、游戏“机器人与小朋友”,感知关节的作用。

  1.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机器人和小朋友”的游戏吧!(幼儿分成两队,一队幼儿扮机器人一队幼儿扮小朋友,教师扮“工程师”发出口令。两队分别运积木,比赛看哪队先将积木运到指定的位置。)

  2.讨论:为什么小朋友队运的快,机器人队运的'慢?

  3.师幼共同小结。

  四、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感知保护关节的重要性。

  1.图一:幼儿互相推拉抢玩具。提问:“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会怎么样?”

  2.图二:幼儿游戏奔跑。提问:“奔跑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容易怎么样?”

  3.图三:幼儿从高处往下跳。提问:“这样玩的时候容易发生什么问题?”

  4.讨论:“这些现象会使小朋友关节受伤?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关节呢?”

  5.小结。

  五、随音乐《公共汽车》离开活动场地。

  现在让我们一起坐公共汽车把我们认识的关节去告诉其他小朋友吧!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8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字的认识,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3、引导幼儿比较7以内数量的多、少,正确感知7以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魔术箱,小动物卡片1―7,带有奖品的卡片若干,彩笔,记录纸若干。

  活动过程:

  1、以幼儿感兴趣的“魔术表演”导入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字的认识,从而能正确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今天伊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魔术表演,请欣赏。”

  观察每种动物的数量,提出问题:

  ①“小动物有几只?”

  ②“我们可以用哪一个数字娃娃来表示”

  ③“让我们一起拍x下手来欢迎xx的到来。”

  引导幼儿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物体数量的多少。并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正确感知。

  2、按顺序给小动物排队,让幼儿参与其中,从而达到更好的师生互动。

  “我们的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小动物还没有排好队呢”穿插教师解说,幼儿参与操作,“请手中拿着小动物卡片的小朋友,来老师这里,排排队”引导幼儿按小动物的多少进行排序,让幼儿初步了解7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结合录像,让幼儿观看运动会场景,引导幼儿依次说出小朋友的名次。

  “精彩的比赛结束了,你知道谁得了第一名吗?”,可让幼儿参与其中,结合幼儿手中的卡片,为小朋友颁奖,“颁奖仪式进行第一项,请七名小选手上台领奖”“请手中拿着苹果卡片的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为选手颁奖”,可根据幼儿手中的卡片,依次进行,以游戏的.形式,在做做玩玩中让幼儿进一步理解7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初步感知7以内数的倒数。

  4、活动延伸:

  以游戏的形式,结束本次活动。“孩子们,让我们到活动室里去,找一找你的朋友在哪里?”引导幼儿根据手中的数字卡片,7个小朋友一组,自由结合,在“找朋友”的旋律下,加深幼儿对1―7个数字的学习。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9

  活动目标:

  1、学习收拾整理房间的简单方法。

  2、乐意自己收拾整理房间,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

  3、能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有序。

  活动准备:

  事先排练好两段幼儿在家游戏的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集体观看情境表演。

  1、观看情境表演一。

  明明在家里,看完书后随手往地上一扔,然后坐在地上玩汽车,接着把胶粒往桌上倒,弄得满桌满地都是。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扔下胶粒就跑出去了……

  2、观看情境表演二。

  伟伟在家里,看完书后把书放回书架,然后坐在地上玩汽车,把汽车放在橱里后,接着把墙角的胶粒桶放到桌上,用一个玩一个。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把胶粒放回桶里,把桶放回墙角再出去……

  (二)引导幼儿讨论,知道整齐清洁的环境能使我们感到舒适。

  教师:你喜欢谁的家?为什么?说说自己在家里是像明明还是伟伟。我们应该向谁学习?

  (三)请幼儿说说应该怎样收拾整理房间。

  教师:伟伟是怎样收拾整理房间的.?这样收拾整理有什么好处?

  (四)幼儿实践练习。

  1、请1~2位幼儿帮助明明整理自己的房间。

  2、请幼儿看看班上的玩具是如何摆放的,并说说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3、游戏"送玩具"。

  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各种玩具在玩具柜中的位置,并记在心里。

  活动延伸:

  平时游戏结束后,及时提醒幼儿立即收拾、摆放好玩具。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10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的.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的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的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教学反思:

  采用观察、操作、体验的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美。有效的引导幼儿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幼儿之间思维的碰撞,经验的分享;大胆运用手工、绘画等多种方式制作简单的蜡染表情娃娃。发挥幼儿的想象,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11

  活动目标:

  1、尝试骑羊角球跳过障碍物,发展走、钻、跳等动作。

  2、能听清指令,将信件送到指定信箱,乐于参加体育活动。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重点难点:

  尝试骑羊角球跳过不同难度的障碍物,将信件送到指定信箱。

  活动准备:

  1、纸箱做的“信箱“三个,放在三张桌子上,三条起点线(上面贴有三种小动物的标志)

  2、铁圈三个、梅花桩十五个、平衡木两条(塑料的、木质的)、小椅子两张、桌子一张(铁圈、梅花桩、椅子、羊角球、桌子)

  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羊角球、信件(每封信上贴有一种动物图案,代表收信人,并用穿有丝带的塑料夹夹好)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幼儿以“邮递员”角色在教师的带领下,一个人滚一个羊角球进入场地。

  引导语:小小邮递员们,我们滚着羊角球出发吧,在圈圈上找个空位置停下,坐在羊角球上。

  2、热身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随机进行热身。

  引导语:我们先来锻炼下身体(坐在羊角球上按节奏活动头、手、腰、手持球压腿)

  二、骑羊角球跳过障碍物

  1、熟悉羊角球,探索骑着羊角球怎么样跳得又高又远?

  引导语:羊角球我们都玩过,我想问下,骑着羊角球怎么样才能跳得高?试试看(小脚跳得高,羊角球跳的高)骑着羊角球怎么样才能向前跳得远呢?

  2、初次挑战(骑羊角球跳过宽为15厘米的木质平衡木)

  引导语:邮递员的身体锻炼好了,要骑着羊角球出发咯,前面有一条小河,你们觉得骑着羊角球怎么过小河?你来试试看?一定要跳过小河,不能跳在小河上,第一位小朋友练习好回来后第二个小朋友再出发。

  3、再次挑战(骑羊角球跳过高为10厘米的塑料长平衡木)

  引导语:现在小河变成小山了,你们敢挑战骑羊角球跳过它吗?

  4、自由挑战:(一座小山为高为15里面的木质平衡木,另一座为高12厘米的塑料长平衡木)

  引导语:现在只有两座小山了,塑料小山矮,木质小山高,请你自由选择一座小山进行挑战。

  三、游戏:送信

  引导语:邮递员的本领练好了,可以开始送信了,(幼儿取信)今天我们要给兔子、猴子、小猪这三位小动物送信,请你根据自己手里信封上的动物标志在三条起点线后排队,送信的线路是这样的:钻过山洞(铁圈)、走过梅花桩(塑料高跷)、骑羊角球跳过小河(高度为10厘米的塑料长平衡木),把信放入凳子上的信箱里,手里拿着羊角球从边上回到队伍的最后,第二位邮递员再出发,开始行动吧!

  四、放松活动

  引导语:谢谢小小邮递员帮忙送信,现在我们要跟自己手上羊角球一起玩“口香糖粘又粘“的游戏咯!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知道备课居然还有这么多以前根本没有愿意去思考过的备课方式。如怎样备好课,备学生等等。我们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再学习和再思考,才能够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实幼儿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是不以言表的,我们只有融入到他们当中去,用自己的真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的!幼儿教师们,加油吧!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12

  设计思路:

  升入中班后,孩子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哥哥姐姐了。本次活动“我们会长高”是学习活动书上《身体的秘密》主题下的一个站点,逐步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自己对长高长大的愿望。活动中以长高这个情境贯穿,形象地引发幼儿对画面人物大小高矮的关注,让幼儿能尝试按纸的大小化地表现任人物,改变以往总是将人物画的很小的状态。同时在升入中班后,孩子在画人物时,往往会遗忘身体上的某一个部位,也会将手臂、腿画成单线条状。因此活动中,想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引导,让孩子在表现技能上有所提高。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用散文诗导入,引发幼儿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关注,引导幼儿期待快快长高;第二环节用课件找一找,巩固幼儿对人物绘画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最后在分享交流环节中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要长高而且长得健康。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纸的大小比例人物长高的基本特征,身体各部位不遗漏。

  2.萌发快快长高的愿望,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体验自己健康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绘画纸、勾线笔、图片

  活动过程:

  一、我在长高--分享与讨论,感知自己身体成长的变化

  1、刚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我是这样的;小班了我开始来幼儿园了,我是这样的;现在,我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我又是这样的。(出示三个阶段的照片)

  2、随着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我们有哪些变化呢?

  小结:我们一天天的长大,身体也在发生变化,一天天的'长高了。

  二、我要长高--通过观察比较,感受绘画人物的比例和特征。

  1、观看图片,这三个朋友谁最健康?有哪里不对劲呢?(少了耳朵、细胳膊细腿)

  1)、身体长高了,房子也要变高(把纸张竖着放)

  2)、长高后,脑袋大又圆,聪敏又可爱(纸张的上半位置表现头部特征)。

  --出示圆圆的大脑袋,哪个脑袋啊?(选择摆放)

  --大脑袋圆又大,顶住左右天花板

  3)、小手小脚粗又壮,结实又健康(请个别幼儿上前修改原来的细胳膊细腿)

  小结: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都很重要,谁也不能少,我们不仅要长得高而且要长得结结实实,有力量。

  2、给高高的自己拍张照。

  1)关注五官是否有遗漏

  2)关注任务画面是否撑满整张纸。

  3)关注幼儿表现手脚时,是否能双线条表现。

  4)引导幼儿为自己的照片进行装扮和添画。

  三、谁高谁矮--游戏中进一步感知体验我在长高

  1、展示幼儿的作品

  2、这么多朋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关注五官特征、关注人物大小,关注画面添画等)

  小结:原来健康的宝宝人人爱。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翻滚动作。

  2.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大塑料垫子8张,红色小广告布16张,红色大广告布l张,鼓1个,大锅铲1对,录音机,动感音乐及轻音乐。

  2.场地准备:利用8张地垫铺设不同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与幼儿玩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听着音乐做快乐动感操。

  随欢快的音乐进入场地。一面跳一面往前跑,绕场慢跑一周,随着音乐减弱,逐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到达场地。

  分析:一开始以对答歌的形式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在边问边答边跑边跳中舒展了肌肉和关节。愉快的游戏、动感的音乐,很快激起孩子高涨的情绪。

  2.基本活动

  (1)幼儿自由探索(场地一)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到垫子上翻一翻,滚一滚,看看谁翻得漂亮,谁翻得和别人不一样,好吗?现在请你们四人一组到垫子上玩吧!

  幼儿在垫子上自由玩耍、翻滚,教师注意发现孩子们不同的翻滚方法。

  幼儿分散练习过后,请一名幼儿上来演示其在垫子上的翻滚动作。并告诉全体幼儿刚才演示的动作叫“翻滚”。

  另请几名幼儿上来演示不同的翻滚动作。

  分析:直接引入正题,让孩子自由探索,尝试发现翻滚动作的不同方法,自由选择翻滚动作。孩子们表现积极,翻滚方法多样,有的说像唐僧,有的说是扮演奥特曼,有的说自己是一朵小花在翻滚,有的说自己是一根木棍……

  (2)听鼓声练习不同的翻滚方法

  教师敲鼓(咚咚咚):哎!小鼓来了,小鼓说,它想和我们一起翻滚呢!

  我们听着鼓声,选你喜欢的动作来翻。

  请幼儿分成四组,听着鼓声,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连续、变速翻滚。

  小结幼儿练习情况,给予恰当的表扬和鼓励。

  分析:听鼓声的变化练习变速翻滚,锻炼翻滚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练习合作“裹春卷”(场地二)

  教师神秘出示红布朋友,引出“裹眷卷”游戏。

  师:原来小红布想和我们玩裹春卷的游戏,它请我当大厨师,请小朋友当馅儿宝宝,小红布当面皮。来!看看大厨师是怎么裹春卷的!

  教师与幼儿示范合作推滚的动作。

  幼儿两人一纽拿一块红布合作练习推、滚动作。

  分析;括动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了“裹春卷”的游戏场景,采用“合作翻滚”的方式让幼儿练习,使幼儿初步掌握了“裹布翻滚”的技能,为幼儿克服难点做好铺垫。

  (4)练习独自“裹春卷”(场地三)

  师:大厨师说小朋友合作得非常好,现在他想请所有的小朋友都来自己襄成小春卷。

  加大练习翻滚动作的密度。请幼儿人手“一张面皮”,四人一组,以绿色标记为起点,在场地里听着欢快的音乐练习“裹春卷”,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在合作翻滚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幼儿独自裹布翻滚,层层递进,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完成了这一难点练习。在加大练习密度时,设计了循环练习的场地,让孩子们“以绿色标记为起点翻滚”,意在避免孩子一直向同一个方向翻滚而引起头晕。整个活动不仅使幼儿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5)玩游戏:“炸春卷”(场地四)

  首先是运“春卷”。带领幼儿通过“质检通道”,随儿歌《运春卷》做出相应动作,来到锅边。

  厨师发出“开火”指令时,春卷在油锅里左右翻滚,锅铲碰到哪个“春卷”,哪个“春卷”就翻个个儿!厨师发出“出锅”指令后,“春卷”起身跳出锅外。出锅后的“春卷宝宝”跳起来让老师闻闻香不香、捏捏脆不脆!

  分析;在“炸春卷”的游戏中,我创编了《运春卷》的儿歌,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将活动推人高潮,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3.结束活动

  师:“春卷宝宝”出来玩一玩吧。

  大家把小红布铺开,坐在上面,随着轻松的音乐,伸展四肢……活动自由结束。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1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小脚的特点和功能,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脚丫乐园(有沙子、地砖、鹅卵石、海绵);

  2、小组操作材料:毛巾、肥皂、钉子、火、笑娃、哭娃等等五套

  3、律动磁带:《大鞋和小鞋》

  活动过程:

  一、脚步律动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用小脚来跳个舞,好吗?

  二、赤足坐在地毯上,认识双脚的结构。

  1、脱袜子(儿歌)。

  2、初步认识脚趾、脚背、脚心。

  3、小脚为什么会有臭味?怎样让我们的小脚变得香香的呢?

  三、通过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脚的功能。

  1、小脚有什么本领呢?请幼儿去小脚丫乐园走一走、踩一踩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2、幼儿赤脚体验踩在沙地、海绵、鹅卵石、地砖上的感觉。

  3、活动后谈话小结:我们的小脚真有用,除了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能感觉冷、暖、硬、软、光滑和粗糙等。

  四、通过小组操作,引导幼儿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1、(出示笑的小脚和哭的小脚图片)小脚为什么会笑?小脚碰到哪些东西会哭呢?哪些东西是小脚喜欢的?哪些东西是小脚不喜欢的?分别送到它们的.身边。

  2、幼儿小组合作操作送卡片。

  3、和幼儿一起讲述。

  4、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五、结束活动。

  1、穿袜子(儿歌)

  2、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了,怎么办?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印脚印。看看自己的小脚印和别人的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告诉老师和你的好朋友。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1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意识。

  2、鼓励幼儿积极的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绳子一条,贴画若干,计时器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热身活动

  让幼儿一起伸伸手――弯弯腰――蹦蹦跳

  二、游戏部分

  1、教师为幼儿分队,每两个幼儿为一组。

  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好玩的体育游戏--贴贴乐。现在请小朋友去站好,相互检查站对了吗?

  2、教师为幼儿说明游戏规则以及玩法

  规则:

  (1) 贴画只能贴在脸上。

  (2) 小朋友不能超出线外。

  玩法:两个孩子一组,两组便可开始游戏。每组两个孩子分别背靠背被一条绳子套住,另外两个幼儿分别站在自己好朋友对面的一条线后,游戏开始,被绑的孩子使劲往自己好朋友那一边靠拢,当一方孩子靠近自己好朋友的线上时,被绑的孩子给自己的好朋友脸上贴上贴画,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朋友脸上的`贴画多,就为最后获胜者。

  三、结束部分幼儿做放松活动。

  秋天来了,老师带小朋友去秋游啦,拉着好朋友的手,大家排队走(绕圆圈走,放松腿部)。走啊走啊走,我们看到树叶都变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双手合十,慢慢举过头顶)。蹲下身来左边捡一片树叶,右边捡一片树叶,(活动手部)。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这个游戏是不是很好玩呀!那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哦!

  活动反思:

  这个户外活动简单有趣,孩子们玩的时候兴趣很浓,在游戏过程中有个别幼儿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看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够不着自己的时候会越过线,让自己的伙伴给贴贴画。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06-13

【实用】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07-07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优秀)07-08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精品)07-08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精品】07-06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精品)07-06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荐)07-06

(优秀)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07-09

[实用]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07-07

(精华)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