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2-03 10:47:53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那些物品可以动。

  2、体验自己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球、瓶、纸盒、桶、积木、轮胎、圈、瓶盖等材料若干。

  2、适合滚动的场所、垫子。

  活动过程

  一、探索发现会滚的.东西。

  1、玩一玩准备的东西,说说哪些东西会滚。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会滚,交流找到的是什么。

  3、找一找操场上有哪些东西会滚,交流找到的是什么,是怎么样滚动的。

  二、探索身体滚动。

  1、介绍游戏《乒乒乓》的玩法

  将手臂弯曲,按儿歌节奏在胸前环绕边做边说:

  乓乒乓乒乒乓,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辘轱辘轱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大家一起滚起来。

  2、幼儿在垫子上尝试身体滚动的方法。

  3、幼儿自由滚动,说说自己像什么。

  三、自由组合练习滚动。

  如:身体伸直向左右翻滚,抱着膝左右翻滚,像求、坦克、圆木、小蜗牛等。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活动的灵感来源于篮球中的传递配合,在NBA中被称作传递成功和快乐的运动,在传递的过程中表达着合作与支持。而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语言不是重点,必须以动作代替语言展现情绪和欢乐。该活动通过球体不断传递过程,在完善幼儿手腕;腰腹肌协调锻炼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传递情绪和欢乐,最后传接的环节力求勾勒出活动的.内涵,为了传递最“轻”的情谊和快乐,我们往往需要最“重”的耐心与细心去分享彼此的快乐,需要激发幼儿们彼此扶持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传、接球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谦让有序的品质。

  重点:促进幼儿传球、接球的能力。

  难点:突出相互间的合作,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篮球9个、大小不一皮球3个、彩色包装糖果一包。一次性纸杯2个,水壶一个

  活动设计:

  热身准备:

  一、诱导活动:

  幼儿四散于场地中,自由玩球2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多样性玩球

  诱导练习:手腕左右拨球(手指灵活性)、手掌左右搓球(肩关节和肘关节)、

  手掌上下搓球(腰腹)、人坐球上旋转(身体控制、大小腿协调)

  二、趣味传球

  快慢节奏左右传球:幼儿背靠背2人一组,通过手臂左右转动和腰腹协调配合将球传给同伴

  三、欢乐传递:

  通过球不断传递,完善手腕和腰腹肌协调用力过程,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传递快乐。

  向心圆圈传球:

  1、幼儿手拉手成适宜大小圆形,根据适宜的节奏;通过手臂左右转动和腰腹协调配合将球传给同伴(2球——4球,音乐适中速度)

  2、离心圆圈传球

  幼儿列队圆形,根据较快的节奏通过手臂左右转动和腰腹协调配合将球传给同伴

  (4球——6球,音乐适中速度)

  3、离心圆圈传大小球:

  幼儿列队圆形,随着很快的节奏通过手臂左右转动和腰腹协调配合将球传给同伴

  (4球——6球,音乐适中速度)

  4:传递“欢乐”:

  幼儿手拉手呈圆形:随着和缓的音乐通过手掌翻转和腰腹配合小心的将手中的“东西”中的传递给同伴

大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了解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和特征及其与人的关系,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体验绘画和创作的乐趣。

  2、根据学前班教学活动应体现综合性、活动性原则,我们把美术《丰收了》和科学《秋天》两个科目综合在一起教学,并在当中穿插音乐科目中的舞蹈《苹果丰收》,使幼儿在学习中充满了兴趣。

  3、我们意图通过观察、交流、表现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中认识秋天,将“画秋天”这种自发的兴趣内化成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主动参与,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鼓励幼儿围绕“我爱秋天”这一主题大胆创作、作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寻找秋天,发现秋天的特征。

  2、运用学过的绘画知识表现主题,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作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几名幼儿排练舞蹈《苹果丰收》。

  2、苹果、柿子、梨等有关秋天的图片。

  3、电子琴。

  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寻找秋天

  1、导入活动

  秋天已轻轻地、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寻找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到哪儿去找秋天吗?

  (引导幼儿讨论,自由选择,决定参观路线和计划,自由组合分组。)

  幼儿讨论后决定到田野里去寻找,到校园里去寻找。

  2、寻找秋天

  地点:田野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先到田野里寻找秋天,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你们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也可以用手摸。小朋友一路上要团结合作,注意安全。

  (师生愉快地融进秋天的大自然中,幼儿有许多表现,也有许多发现。教师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并适当给予引导,引导幼儿去发现秋天的特征,积累关于秋天的知识,亲身体验丰收的喜悦。)

  地点:校园里

  我们再到校园里去找秋天,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仔细观察,仔细寻找。

  (教师引导幼儿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花、草、树、小动物,结合观察情况,引导幼儿探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二、组织幼儿自主活动,感悟秋天

  地点:教室

  1、欣赏舞蹈,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秋天。

  组织幼儿欣赏舞蹈《苹果丰收》,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秋天果实累累,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设计意图:舞蹈主要供幼儿欣赏,启发想象,激发幼儿对秋天的热爱之情,用身心来感受秋天。)

  2、让幼儿自由主动说一说、演一演,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引导幼儿交流,说说自己找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再让幼儿演一演秋天菊花开放的样子以及黄叶飘飘的情景。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激发了幼儿对秋天的情感,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

  3、幼儿动手贴、画秋景图,表达对秋天的热爱。

  部分幼儿借助图片(苹果、柿子、梨、大雁及采集来的实物——落叶、水稻、包谷等)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其余幼儿画出心中的秋天,可以独立作画,也可以合作进行。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给幼儿充分想象的自由,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4、组织幼儿评议,进一步体验创造的快乐。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相互学习,相互议论,相互交流和欣赏。

  (设计意图:此活动培养了幼儿在探索与求知中的大胆和自信,让幼儿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反思:

  1、在第一课时“引导幼儿寻找秋天”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愉快地融进了秋天的大自然中,把儿童学习与自然景物联系起来,丰富了学习的想象。以下截取活动的片断情景:

  幼儿A:看,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稻子成熟了。

  幼儿B:向日葵和包谷也成熟了。

  幼儿C:菊花开了,有白的、黄的、红的……

  幼儿D:有的树上叶子黄了,有的落了,也有的还是绿绿的。

  2、幼儿通过户外观察和舞蹈欣赏,在认识秋天的特征后,能运用所学的绘画知识,动手贴、画出的秋景图,很有创意。

  3、在交流、自由表演时,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快乐、开心。但有些幼儿胆子小,害羞,不敢起来交流、自由表演,教师要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耐心诱导,多鼓励,切忌批评。

  4、这次教学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观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的幼儿还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如:向日葵的花为什么会向着太阳?……在问题生成后,我让幼儿自己去推想、猜测,自己去分析问题。最后,教师作出科学的解释。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成为学生获得答案的机器,而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方法的引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励者,点滴成就的欣赏者。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还有一个学期就要成为小学生了。

  2、了解班级环境,重新选组,并能为小组设计标志。

  活动准备:

  1.布置好班级环境。

  2.白纸人手一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最后一学期。

  了解开学了,小朋友在幼儿园只剩下一个学期了,要珍惜这幼儿园最后的几个月。

  2.熟悉班级环境及游戏材料。

  (1)幼儿自由参覌班级环境,观察游戏材料的.和摆放。

  (2)交流自己的发现,说说活动室里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3)老师:介绍班级环境,同时巩固幼儿对班级常规的认识。

  3.自由选组。

  (1)幼儿讨论并确定新的小组名。

  (2)幼儿自由选组,注意男女搭配。

  (3)各个小组成员商量小组标记。

  4.幼儿为小组做标记。

  (1)每位幼儿为小组设计并绘画标记。

  (2)将同一组幼儿的作品集中在一张纸上,并固定在桌子中央。

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了解标志有不同的含义。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它,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各种常见的标志。家长有意识的带领幼儿观察过各种标志。

  2、背景图二幅。

  3、纸、记号笔、蜡笔人手一份。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标志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

  能尝试制作生活中所需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理解各种标志

  1、出示标志背景图,观察:

  1)这里有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让幼儿描述医院、麦当劳二个标志)

  2)小结:看到了这些标志,就知道这是哪里了,标志是各种各样的,各种不同的标志代表不同的意思。

  二、学会运用标志

  1、认识常见标志,知道它代表什么,哪些地方适用这些标志。

  1)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各种标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标志,看看哪些是你们认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幼儿自由选择、讨论、讲述)

  2)幼儿分别讲述,老师进一步帮助其理解并归类。

  重点讲述:残疾人专用通道标志、公共厕所学会运用标志3)归类:

  A、不准做什么事情的标志B、告诉人们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C、表示一些危险信号的标志。

  2、幼儿张贴标志(在合适的场所贴上相应的标志)老师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启发性地引导幼儿思考:这张标志贴在这里合适吗?

  三、尝试制作标志

  1、幼儿园需要标志吗?

  2、那些地方需要标志呢?

  3、幼儿尝试制作标志。

  4、幼儿讲述:我设计了什么标志?代表什么意思?

  四、延伸活动

  幼儿张贴自己制作的标志。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音乐《插秧》_大班教案06-22

大班美术《昆虫》_大班教案06-23

大班美术:海马_大班教案06-23

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2

关于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 教案11-12

运球大班教案12-24

礼物大班教案12-24

大班《电梯》教案12-27

安全大班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