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3-16 14:36:3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数学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数学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1

  活动内 容

  计算:轻与重

  活 动目 标

  1、感受轻与重的关系。

  2、学习以目测比较两个东西的轻重。

  活 动准 备

  相同的小桶两个,沙子若干,笔,自制天平称一个。

  《我的数学》第11页。

  活 动 过 程

  一、感觉比较轻重

  师:今天“小豆豆”请老师帮她带来了两桶沙,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小朋友你们说说这两桶沙我们拿哪一桶给她呢?为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提了一下这两桶沙,到底哪一桶重哪一桶轻呢?现在我们来做个记号,重的我们用“红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轻的我们用“黄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

  二、放在天平上称一称。

  师:刚才小朋友说贴红色的`笑脸娃娃这个桶重,贴黄色笑脸娃娃的这个桶轻。到底是不是呢?现在我们再来做个试验。

  (出示自制天平称)师:这是老师自己做的一个小的翘翘板,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天平称”,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试试到底这两桶沙哪一桶重哪一桶轻。

  师:为什么红色的这个会重些呢?

  (将两桶沙分别放在两边,让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吗?(一边沉下去了,一边翘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作业。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11页。请小朋友看这些图谁重谁轻?把重的涂上红色,把轻的涂上黄色。

幼儿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布置出图形王国形象。

  2、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种图形。

  3、幼儿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空白没涂色的)。

  【活动过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

  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

  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

  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5、认识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听说梯形宝宝还有许多兄弟姐妹呢,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

  提问:这个图形只有一条边是可以当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图形国王还想考靠小朋友们,出了一些难题,摆放在那边的桌子,我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涂色:让小朋友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折一折、剪一剪:让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

  ·装饰梯形:从很多图形中将梯形找出来,进行装饰(如梯形饼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楼梯、梯形花盆、)(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共同检验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过寻找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国王说,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都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请我们去参观图形娃娃们的表演,你们开心吗?那就出发吧!

  (1)让幼儿在活动室能张贴的图片造型中找找、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2)鼓励全体小朋友寻找,跟同伴或老师们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五、结束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为了表扬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国王决定将这些图形造型送给我们,大家开心吗?那我们一起将它们带回我们的活动室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3

  设计意图:感知7以内的数量是中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班幼儿对7以内的数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动主要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制作动物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量,尤其是7 的数量。同时在活动中有机的结合了数数方法、复习数字、制作动物瓶、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等数学方面的练习,及量词的学习等其它领域的渗透。让幼儿获得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幼儿正确感知此7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米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7的数字一组一份。

  教 具:1-7的数字卡、1-7的加点卡、动物图卡、大瓶子、磁带。

  活动过程:1、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复习

  7以内的数。)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7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2、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7”。

  吸引幼儿注意力:“今天老师带来几张图片,你们看是什么?(蝴蝶)数数看有几只?(集体数数:6只。)师:出示第7只蝴蝶,问:又来了1只,是几只蝴蝶?(集体数数:7只)6只蝴蝶添上1只是7只蝴蝶。师:现在蝴蝶要玩游戏了。(拿去第7只蝴蝶)7只蝴蝶飞走了1只蝴蝶是几只蝴蝶?(集体数数:6只)7只蝴蝶去掉1只蝴蝶是6只蝴蝶。师:边演示边小结:6添上1是7,7去掉1是6。7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再示大瓶子)7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7只蝴蝶。7只蝴蝶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3、作动物瓶感知此7少的数量。

  ●请小朋友在篮子里找出比7少的动物图卡放在桌上,师检查。

  ●找出与自己相对应动物圆点卡放在桌上.师幼总结:

  不错的比7少的动物是6. 5、4. 3. 2. 1.比7个圆点少的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

  ●再次操作,请小朋友找出自己喜欢的比7少动物贴在动物瓶上,小朋友要看清自己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后请小朋友到篮子里找出相对应的'圆点卡贴在动物的下边。请小朋友互相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

  3、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请小朋友帮花生宝宝搬家,要仔细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花生宝宝,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5、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挂在胸前,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火车音乐响起,小朋友三四人一起搭火车走。音乐一停请小朋友下车找比自己少1的朋友,找到好朋友站在它旁边,师检查(不对师给予纠正。)游戏开始。按7、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能够根据中班幼儿认识的特点,一开始就用火车玩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引起幼儿对计算的兴趣。教案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寓计算教学于游戏之中,使抽象的数形式,数数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枯燥乏味的计算作业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概念,激发幼儿积极思维,使游戏和复习计算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教学要求。

幼儿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三个物体之间轻重关系,具有初步的轻重守恒能力。

  2、有一定推理、比较的能力。

  3、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过物体的轻重。

  物质准备:

  教具:实物鹌鹑蛋、鸽子蛋、鸡蛋各一个,天秤一架。

  学具:《幼儿用书》(P32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可爱的蛋宝宝。

  ——教师:爸爸带宝宝出去玩,他们在小河边发现了一些可爱的蛋宝宝。你认它们吗?

  ——教师分别出示鹌鹑蛋、鸽子蛋和鸡蛋,请幼儿辨认。

  2、谁轻谁重。

  ——教师:宝宝想知道它们哪个轻哪个重,你知道吗?

  ——请幼儿猜测、比较蛋的轻重,并讲述理由。

  ——教师分别引导幼儿比较鹌鹑蛋和鸽子蛋、鸽子蛋和鸡蛋的轻重,请幼儿将蛋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了解它们谁轻谁重。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鸽子蛋比鹌鹑蛋重,鸡蛋又比鸽子蛋重,那么鹌鹑和鸡蛋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启发幼儿从鹌鹑蛋、鸽子蛋和鸡蛋三者的轻重关系上进行推理。

  3、幼儿操作活动。

  ——给重的打勾。观察画面上小动物坐跷跷板的情景,感知动物的轻重,认读字:轻、重。目测下面的三个动物,请你给最重的动物打勾。

  ——观察数字天枰,感知两边的数量,并填写二、<、>符号。

  ——观察天平称上的水果,感知水果的轻重。目测旁边三个水果的重量,请何最重的水果打√。

  4、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大家检查,并引导幼儿讲述理由,进一步巩固推算轻的能力。

  活动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图片跷跷板。问大家:玩过跷跷板吗?现在出了一个问题: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跷跷板,那你怎样把爸爸翘起来呢?这个问题较具有激发性,学生能够较好的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发言。有的同学说可以自己报一块大石头,或者再找一个伙伴。这个时候,我强调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东西,或者找一个同学。这样同学们的思维就只能从爸爸,自己和跷跷板身上进行找了。学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这个较为情景较为单一的环境中,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的思考。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学生能够进行较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下面的解决问题:利用杠杆尺怎样能够将另一侧进行翘起。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纷纷进行操作。在操作之前我给出的问题是在位置3处,挂3个钩码,问在另一侧挂几个钩码才能够将另一侧的钩码进行翘起。在操作的过程周中,学生在另一侧的挂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一个位置过一个,有的三三两两的挂。总之他们的将我提出的问题解决。但是这现象进行总结量化的时候就较为的复杂。而学生不需要进行这样的复杂的学习。至少不是全部需要这样复杂的探究。现在看来,可以在指导实验的时候,指导个别现在的同学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汇报得出结论。或者再探究之前将这个问题简化:比如在另一侧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挂钩吗,要求挂一位置,要么2位置,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明确的去操作了。然后在提出较为简单的要求,但是实际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操作。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因为学生进行进行较为长时间的操作,学生的实验跨越两节课。我想在以后的安排中,要进行更为优化的安排效果会更好的。

幼儿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的要求添画实物,使数字与数量相符。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

  3、能看着《幼儿画册》,独立完成作业内容。

  活动准备:

  1、公主头饰一个,小椅子七把。

  2、贴有5—10数字的`笔筒每组一个(每个笔筒里各插3支或4支笔),铅笔若干支,《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白雪公主请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请七名幼儿上前来,一名幼儿头戴小公主的头饰,教师说:”白雪公主今天请了她的好朋友小矮人们到家里做客,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客人?”

  (2)请小矮人坐在小椅子上(提前只放五把小椅子).请幼儿自由讨论.一个客人做一把小椅子,七个客人坐六把,,够吗?怎样变得一样多?

  (3)小公主想出办法:搬来一把小椅子,请七个小矮人坐下。

  教师小结:一个小客人坐一把小椅子,现在小客人和小椅子一样多。

  2、给笔筒配笔。

  今天,白雪公主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看带来了什么?笔和笔筒。

  (1) 引导幼儿观察每组的笔筒。提问:每组的笔筒上贴了一个数字,你认识吗?是几?笔筒里的笔和笔筒上的数字一样吗?怎样才能变得一样多?

  (2) 请每组幼儿讨论再添几支笔,选一位小朋友将笔放进笔筒里,其他幼儿看他添的对不对?

  3、坐板凳游戏:将幼儿分成几个组,每组摆放比幼儿少1—2个板凳.放音乐,当音乐停时,请幼儿坐在板凳上,比一比,每组是幼儿多还是板凳多,怎样变得一样多?

  4、 游戏:出手指。

  幼儿两人一组,两人一起出手指,谁出的手指数多,谁出的手指数少,怎样变得一样?一样多时,双击手掌,表示祝贺。

  5、看书介绍作业要求。

  请幼儿观看《幼儿画册》上的“变得一样多”。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提问:图上有一个数字,你认识吗?是数字几?再观察图片上的数字与实物一样多吗?怎样才能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呢?(引导幼儿用添画的办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6、幼儿作业。

  幼儿独立完成添画的练习。

  7、师评价作

  8、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本领真大,能把不一样的东西变成了一样多。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是不一样多的,以后我们再讨论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观察和猜想中积累日常生活中对形的感知,能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特征不同的小蛇若干条(图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食物卡片若干

  3、大树、草地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

  (一)以大图书或(PPT)引入,激趣。

  指导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出示封面:这是谁?

  师:这是一条小蛇,是一条好饿的小蛇。

  (二) 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积累对日常生活中形的感知。

  图一: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他东看看西看看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苹果)苹果是什么样的?(红红的,圆圆的)。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师表演:好饿的小蛇张开嘴巴啊呜--咕嘟。好饿的小蛇把苹果一口吞到了肚子里。

  图二:好饿的'小蛇肚子变什么样了?(变圆了)好饿的小蛇变成了一条苹果蛇。

  图三:师: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去散步,她东看看,西瞧瞧,你们猜猜她看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小蛇肚子变什么样了?(三角形,你猜猜小蛇吃了什么?三角形的东西有哪些?)

  图四:原来是个三角形的饭团。饭团上还有海苔呢?好饿的小蛇看到三角形的饭团,他啊呜——咕嘟一口把饭团吞到肚子里,变成了一条饭团蛇。好饿的小蛇还没吃饱,第三天他又扭来扭去去散步,他东看看,西看看,看到了?

  图五:师:你们猜猜小蛇吃了什么?为什么你猜出来是香蕉,弯弯的东西除了香蕉还有什么?

  图六:师:原来是吃过的西瓜呀?原来弯弯的东西除了香蕉还有可能是西瓜。好饿的小蛇看到了西瓜,他张开嘴巴啊呜——咕嘟,他一口吞下了西瓜,变成了一条西瓜蛇。

  好饿的小蛇吃饱了,高高兴兴的去找他的朋友了。

  (三)集体观察比较。

  提问:小蛇的朋友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帽子形状、颜色、尾巴、大小不同来观察。

  (四)提供材料,幼儿动手操作。

  师:这些小蛇肚子很饿?你们愿意帮忙吗?(小蛇有个秘密,他说要找跟我帽子一样形状的食物才可以的)

  请一幼儿示范。

  请男女小朋友帮小蛇找食物,找到了,就做到位子上。

  (五)交流:

  师:你给小蛇吃了什么?

  (六)拓展:

  师:小蛇很开心,有礼物要送给你们。

  三个苹果组成的米奇头像。

  总结:三个圆形拼在一起,就会变成不一样的东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顺序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衣着相同的两个小熊找出来;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挂图:〈〈视觉辨认〉〉;

  2: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22页;

  3:小熊卡片24张,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各6张,分4组;

  4:水彩笔、粉笔。

  三:活动流程

  1:引入活动;游戏:“猜猜我是谁”;观察有条纹小熊的卡片;集体游戏;个人操作。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走丢了,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弟弟很着急,所以,想请小警察帮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个环节。

  (二)游戏:“猜猜我是谁”

  玩法:教师依次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依次出示4张不同衣着的小熊卡片,让幼儿观察,分别说出每张卡片上小熊裤子的.颜色。

  (四)集体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教师将有衣着条纹不一样小熊卡片发给幼儿,幼儿将卡片举在胸前,然后,在4个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样的小熊,就在哪个圈里。(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小熊裤子条纹的颜色排列寻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儿再次比较)

幼儿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实物进行a- 或aa-b的方式排序,并能讲述排列的规律。

  2.初步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规律地排序,喜欢排序活动。

  活动准备:

  1.蝴蝶、蜜蜂磁性教具。

  2.每个幼儿一份动物图片学具。

  活动过程:

  1.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a-b方式的排序规律,为动物排队。

  (1)出示图,教师:蝴蝶和蜜蜂出来排队了,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引导幼儿说出谁站在前面,谁站后面的a—b的排序规律)

  (2)师:谁能来接着排啊?(幼儿操作)

  2.学习a- 或aa-b排序的规律为动物对应排队。

  (1)(出示a- -a- 形式排序)让幼儿感知并发现规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师:谁排在前面,有几只?谁排在后面,又有几只呢?它后面是谁啊,有几只?

  (2)与a-b对齐排,并引导幼儿比较(点数1,2)

  (3)让幼儿接着排

  3.启发幼儿想出另一种排序方式。

  (1)(请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上来操作)

  师:小蝴蝶和小蜜蜂还想用一种新的方法排队,谁来帮帮它们啊,还能怎么排呢?

  (2)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与aa-b的规律比较。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

  (3)请幼儿接着排。

  4.幼儿操作学具,

  教师指导。

  师:碟子里的小动物也要按照刚才的排队方法排队,每一队从小红旗开始,你们去帮助小动物们正确的'排队,好吗?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

  (3)请幼儿接着排。

  4.幼儿操作学具,教师指导。

  师:碟子里的小动物也要按照刚才的排队方法排队,每一队从小红旗开始,你们去帮助小动物们正确的排队,好吗?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幼儿园数学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标记给花朵分类。

  2、学习根据点和数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二、活动准备:

  1、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若干。三色筐各一只。

  三、活动过程:

  一、 讨论活动

  1、送花导入

  今天包老师第一次来你们班,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呢。教师拿出一大束花。好香啊。我想把他送给小朋友,开心吗?

  2、幼儿讨论

  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有蓝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儿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二、区分颜色

  1、 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老师这里有三个花篮,大家看看

  师:这些花篮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红色、黄色、蓝色

  师:那这些花篮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红花放到红花篮里,黄花放在黄花篮里,蓝花放在蓝花篮里。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放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花篮里。

  2、幼儿操作

  三、插花

  1. 你们收到了这么多的花,就这样放着会枯萎掉的多可惜啊!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花瓶,你们看

  教师出示五个标有1---5点数的红色花瓶,让幼儿观察

  师:这些花瓶什么颜色?

  幼:红色的

  师:这些花瓶有什么不同?

  幼儿:这些花瓶上都有圆点点。

  师:那你们看这些花上有什么?

  幼儿:数字

  2. 老师这也有一束漂亮的花,那请谁帮我插到花瓶里呢?

  幼儿示范给老师插花

  小结:我们插花的时候要看看你的花是数字几,再数数和哪个花瓶上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插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赏花

  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黄的、蓝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能辨别、区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能将同样的图形放在一起。

  2、培养幼儿到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若干。

  2、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胸卡。

  3、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妈妈》(目的:复习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认知)

  1、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引导幼儿说出名称。教师引导幼儿游戏:“图形妈妈来了,它们是谁?”

  2、帮图形妈妈找宝宝教师引导:“图形妈妈的宝宝们出去玩了,妈妈找不到它们的宝宝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找)要求:每人找一个图形宝宝。

  3、感知图形特点教师引导:“你找到的是谁?请你轻轻的把它送回妈妈那里!”教师引导:“为什么把它送回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妈妈这儿?”(鼓励幼儿说出:它们一样,都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二、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胸卡,请幼儿自选教师提问:“你是什么宝宝?”(鼓励幼儿说出:我是xx宝宝)

  2、幼儿“找朋友”教师引导:“还有许多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在外面玩耍,请你快把它们找到。”

  (要求:只找和一样的图形宝宝做朋友,看谁找的对又快。)

  三、游戏《好朋友来跳舞》(目的:通过游戏为图形分类)

  1、教师引导:“找了这么半天,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跳只舞吧!”(要求:听到音乐响,找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跳舞,音乐停止结束。)

  2、互换胸卡游戏;自然结束。

  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总体的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因为对一些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1、活动刚开始通过一个故事导入,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还复习了故事中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图形。但不足的是故事只放了一遍,小班幼儿只讲一遍故事的话,他们对故事的情节还不是很熟悉,接着我又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致使大部分幼儿都眨巴眼睛看着我好像在向我求助。

  2、第二个环节是图形宝宝来做客,我在图形上画上眼睛、嘴巴、鼻子,是他们变得很可爱,看上去就像是真的娃娃。这样的话我一出示,孩子们的目光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来的活动就更容易开展了。另外,我还做了各种形状的“饼干”,在请图形宝宝吃饼干的情境中又加深了对图形的巩固。

  3、最后一个环节——请幼儿为图形宝宝做礼物,通过让幼儿想象图形宝宝会喜欢什么样的图形项链并请幼儿制作出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小班幼儿终于有了一些实践性的了解,这也是我教师生涯中的有一点进步。

幼儿园数学教案1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的组成教学中,由于受内容局限,教学形式与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和程式化,幼儿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学习5的组成》的活动方案产生了。从活动教学原则出发,改变以往的习惯教法,充分运用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形象的情景中,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5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掌握5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掌握4的组成。并有用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记录单、铅笔、苹果学具),数字胸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1.师出示数字4,说:“小朋友看,这是谁呀?”(数字4)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数字4,今天要和小朋友玩碰球游戏,要求:老师说出的数与小朋友说出的数合起来是4。如:嗨嗨海,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海嗨,你的1球碰3球。(幼儿边说边伸出相应的.手指)

  二、进行部分

  1.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起兴趣,并交代要求。

  秋天到了,小兔家的苹果成熟了。有一天,小兔摘了几个苹果回来(出示苹果),我们来帮小兔数数看有几个苹果?(5个)小兔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它想把苹果分给好朋友小猪和小熊分享,该怎么分呢?可以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忙想办法,

  试一试,要求分一次就在记录纸上记一次。(为幼儿提供苹果学具,记录单,铅笔。)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 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教师有目的的选择三种不同分法的幼儿说说。)

  幼儿1:按顺序分的;

  幼儿2:没按顺序,随意分的;但分法正确。

  4.给各种分法写上相应的数字。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5的最佳分合方法。

  师:请你仔细看看,你觉得哪种分法好?为什么?

  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又快又不会漏分。

  6、幼儿集体朗读5的四种分合式。

  7.老师讲解归纳小结:

  (一)、5的分合得出分成两份有4种不同的分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关系:总数不变,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左边的数越来越大,右边的数就越来越小,这种规律叫递增递减。

  (二)、交换关系:如1和4、4和1、等。小结:象这样的数字相同,位置交换,总数不变,这种规律叫交换律。

  三、游戏“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好,帮小兔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兔要和我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请小朋友佩带数卡,我们要找的朋友要合起来是5。找对的小朋友跟我去做客。)

  2.幼儿从椅子下一张数字胸卡,挂在胸前。

  3.幼儿根据数字胸卡,寻找相应的数做朋友。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查。

  5.互换数卡继续游戏

  教师:小朋友真厉害,都找对了,我们一起去帮小兔分苹果吧。

  (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菜场、游乐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超市里,要用5元买两种物品,必须使两种物品合起来的价钱刚好是5元,不能多也不能少。)

  教学反思

  一、自我反思:

  此活动的设计是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课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一开始没有直接点题,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课题:5的组成。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小兔的小帮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二、听课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活动中,运用帮小兔想办法——通过操作得出四种分法——通过找朋友游戏与小兔去做客的一系列情节贯穿,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积极的探索出5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中注重了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活动中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既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幼儿园数学教案12

  设计意图:

  每当孩子们散步经过花圃时,看见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叫道:“老师,红颜色的花,绿颜色的花,真多啊!”“一朵,两朵,三朵、、、、”。小班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还不浓,因些我抓信幼儿的这一兴趣点,用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法,让幼儿在有趣,形象的“游万花园”的情景中学习按颜色分类,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花朵色彩,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红、黄、绿纸花若干,红、黄、绿盒子各一个,音乐磁带《郊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幼儿随着《郊游》的音乐出发去万花园。

  (这个环节增强了活动的情景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捡花

  1、走进“万花园”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们快来捡花吧!

  幼儿分散捡花朵,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来到万花园,地上美丽的花朵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气氛活跃起来)

  2.请幼儿把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几朵花?有哪些颜色的花?

  (让幼儿贴花朵,一是练习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了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基础)

  三、送花儿回家

  1、师,现在花朵该回家了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绿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巩固幼儿对数量和颜色的认识)

  2、幼儿把花儿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如果老师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幼儿第一次尝试颜色分类,个别幼儿有分错的现象,集体加以纠正,达到进一步对颜色的巩固)

  三、回家,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万花园,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

  播放音乐《去郊游》原路返回。

  (结束部分听音乐返回,增加了活动的情景性,让幼儿们玩得开心)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乐趣。”我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构思了本次的教学活动,以幼儿喜欢的花朵为教学具,将游戏贯穿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

  我自已认为成功之处有: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各种美丽的花朵对幼儿较强的吸引力,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气氛活跃。

  2、活动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近,附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整个活动过程重在培养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整个活动过程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

  通过教学我也领悟到有很多不足:

  1、在贴花这个环节上我事先没有想到花贴在衣服上会贴不牢,导至幼儿始终在哪儿贴花,以至影响到我教学的下个环节。

  2、教师在纠错的时候,应让幼儿自己从蓝子里找出送错的花朵,然后让幼儿把花送回自己的家。

  3、在数数的时候,由于孩子们花朵的数量没有控制好,导致数数提高了难度。

幼儿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2、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乐意帮助别人,并与人友善的交往。

  活动准备:

  1、场景:小猫的家;书信一封。

  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至少一份,纽扣、蘑菇若干,浆糊每桌一瓶。

  3、兔跳音乐磁带。录音机一架。小兔胸饰每人一个,1—4的数字卡片一份,写有1—4的箱子各一只,1—4的数字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礼仪。

  1、谈话:妈妈今天带你们去小猫家做客,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兔跳入场。

  (二)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1、去小猫家。

  (敲门)请问小猫在家吗?小猫不在家,哦。它给我们留了一封信,(展信、读信):小猫请我们帮助她钉纽扣,小兔们你们愿意帮忙吗?(进屋)

  2、给衣服钉上相应数量的纽扣。

  (1) 示范讲解钉纽扣,(2) 学习4以内的数数。

  (3) 幼儿自由分散操作,(4) 教师巡回指(5) 导。

  (6) 幼儿相互交流衣服(7) 纽扣的颗数。

  3、按纽扣的数量进行分类摆放。

  (8) 将衣服(9) 分别按数量摆放到相应数字的箱子里,(10) 进行包装。

  (11)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点评。

  4、数数自己衣服上有几颗纽扣。

  5、根据数字采蘑菇

  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小猫还给我们准备了每人一份心,是什么呢?原来是蘑菇,这一下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看哪只兔子最厉害,没有拿错自己的点心,自己是数字几,你就采几朵蘑菇。

  (12) 按自己的数字采蘑菇。

  (13) 教师幼儿一起检查。

  6、活动结束(带着自己采的蘑菇一起回家吃吧)。

  我这节课是小班数学,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简单枯燥的说教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把整堂课的教学用一个情境式的游戏出现在幼儿的眼前,兔妈妈带着孩子到小猫家做客,帮助小猫钉纽扣,让幼儿处在一种游戏当中,学得开心,玩的开心。

  接下来,我来说说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2、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乐意帮助别人、与人交往。

  现在我来说说教学环节:

  1、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的礼仪。

  因为小班,在礼貌方面都是刚开始学习,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才能帮助幼儿记住并学会正确的使用,于是我把这一礼仪穿插在游戏当中,让幼儿巩固和学习。情境的导入,也为这一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2、因小猫不在家,想请幼儿帮忙钉纽扣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4以内的.数量的感知。首先是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个别幼儿的操作,让幼儿学会正确的钉纽扣。其次是让全体幼儿都来帮助小猫钉纽扣,使全体幼儿都有学习操作的机会。最后是教师和幼儿互相检查,是一个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的环节。也让幼儿巩固其他数字的认识和学习。

  3、请幼儿按扭扣数量进行归类,学习的提升与巩固,数与物的匹配。

  4、数数自己衣服上的扭扣,是一个实践性的细节,让幼儿学会运用,并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

  5、游戏《采蘑菇》是活动达到高潮,让幼儿在次在活动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并学会数取物的数物匹配。最后听着音乐回家,使整个活动更加完整。

幼儿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模拟的情景中,初步培养幼儿正确使用货币的能力。

  2.进一步学习对商品进行分类。

  3.通过购物游戏,增进幼儿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缩减幼儿对数学的心理距离。

  活动准备:

  将环境布置成大卖场的情景、幼儿人手一个塑料袋和纸币(样张)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购物游戏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难点;在购物游戏中能初步地正确使用货币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过程:

  一、整理商品(分类)

  1、进入场地,观察大卖场,里有些什么商品。

  2、请幼儿讲讲,可以怎样整理商品。

  3、将商品分类摆放(水果类、蔬菜类、饮料类、食品类、服装类等)

  二、比较商品的数量

  1、数出不同类别的商品的数量,并找出相应的数字贴上去。

  2、比较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哪两种商品一样多?

  3、最多的'商品比最少的商品多了几个?

  三、购物游戏

  1、教师说明购物游戏的要求(1、每人用纸币购两样不同类别的物品。

  2、购物要有秩序、要有礼貌

  3、仔细计算物品买卖价格,计算错误不能购物,再次排队直到计算正确才能购物。)

  2、集体购物(一个教师和两个幼儿当售货员,其他幼儿当顾客进行游戏)

  3、教师小结并讲评

  对能购到两样不同类别物品的幼儿进行表扬或奖励。

  四、延伸活动

  已购买到两样物品的幼儿帮助那些未购买到的幼儿一起购物。

幼儿园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认识0-100,数字打乱后能快速的按顺序排出来

  教学准备:铅笔一百支,每十支一捆。小鸭子的卡片。小盒子四个。教学重点:1、0的意义2、数字排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数字概念。

  出示小鸭子的卡片,引入数字。(如:一只鸭子,对应数字“1”。)利用教具铅笔,形象解释每个数字代表多少。

  二、律动:

  1、数字儿歌

  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

  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

  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2、游戏:“抢笔”

  游戏规则: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五十支铅笔。每次每组选

  派一人,老师发号口令(如:15支铅笔),小朋友

  以最快速度查找出15支铅笔为获胜,得一分。

  三、解释0的`意义。

  1、小[游戏]“开箱子”,初步认识数字“0”。(三个小盒子里面装有若干铅笔,第四只为空)

  ⑴教师指导幼儿逐个打开前三个箱子,引导幼儿说说箱子里有什么?有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

  ⑵第四个箱子是没有任何东西,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来表示?

  ⑶出示数字“0”。

  活动开始:

  2、认识数字“0”。

  ⑴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说说数字“0”象什么?

  ⑵引导幼儿说说“0”的其他意思。

  师:箱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数字“0”的?它用来表示什么?

  ⑶教师小结:在温度计中“0”表示温度的度数,在电话里“0”表示一个号码,在这里“0”表示没有了。

  四、游戏:跳圈

  老师在地上画个大圈,选四个小朋友做游戏。

  游戏规则:四个小朋友在圈里,老师说圈外三个人,小朋友都跳出来,最后一个跳出的出局。老师说圈内两个人,小朋友都跳入圈内,最后一个跳入的,罚出局。老师说圈内没有人,都跳出,后跳着罚出局,依此类推。最后一个人获胜。

  五、学习数字的排序

  1、老师解释数字如何排序

  2、通过游戏,使学生更加懂得如何排序

  游戏:排队买东西

  假设班级十五个小朋友,就写1-15个数字,分发给小朋友。之后老师扮演售货员,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手中的号码找到拿着前面一个数字的小朋友,并迅速站好队,等待买东西。

  六、教师总结

  第一章第二节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通过图片里的内容,能根据图片列算式20以内加减

  教学准备:列式有关卡片若干张,小树两颗,苹果若干,乒乓球若干,

【幼儿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数学教案09-03

幼儿园的数学教案01-11

幼儿园数学教案04-24

幼儿园数学教案梯形07-07

幼儿园数学教案说课稿01-11

幼儿园的趣味数学教案01-12

幼儿园趣味数学教案01-13

幼儿园生活数学教案01-21

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案02-18

有关幼儿园数学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