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题西林壁》

时间:2021-02-23 13:06:5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题西林壁》

  导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题西林壁》,欢迎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题西林壁》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题西林壁》(一)

  授课时间:XX年9月19日

  课题:《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要求:

  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难点: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课前准备:小黑板一块。

  实施教学的主要方法:师生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1、回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2、江湖,峡谷,榕树,鸟儿,美丽的晚霞等等这些美好的景物就像一幅幅图画,使人回味无穷!

  3、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还去过哪些风景名胜,看到过哪些美好景物呢?(......)

  4、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庐山)看看我们的伟大的北宋诗人苏轼他是怎么来写庐山的!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二)、初读古诗,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三)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四)、范读古诗,讲读法。

  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

  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朗诵分析古诗并背诵:

  1、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2、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

  师检查背诵情况3、总结: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

  八、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见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察的效果不同)所感

  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十、课后评析:

  临时得到通知,要来听我的课,即使课前备过课了,心里也难免紧张。那么多资深老师来听课,感觉压力好大。但是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只要能够勇敢地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成长,有所得到的。

  接下来说一说,自己对该课的反思。作为一个刚走出校园迈入另外一个不同校园的新老师,总觉得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吃透教材上,总在刹那间会觉得比较迷茫,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的找一些资料拼命的借鉴人家好的地方,但在上课之后总是会觉得其实另外一种形式的教法也许会更好一点。课前想象了很多种学生情况,但在上课时还是会出现让我措手不及的地方。例如,今天在分析讲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叫了好几个学生说“不识”什么意思,这几个学生都说是不知道的意思,我在备课时希望学生说是看不清楚的意思,然后绕了好大一圈,才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课后觉得,其实有些知识上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是合理的,能够解释清楚的,不应该拘泥于形式。

  其次,在该课上,要感谢我的学生,他们让我觉得很惊讶。作为新老师兼班主任,对他们很多地方的了解还有些欠缺。例如,我让学生试着解释一下该诗的大致意思的时候,蔡冲真的让我很吃惊,他反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苏轼,然后再解释呢?”我立即说:“当然可以。”他的回答果然真的很精彩,其他同学都不由自主的把掌声送给了他,我想假如叫我来解释,也最多只能在字面上做些文章而已。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做好优秀的学生的老师,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行。以后,在上课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其实还可以更加丰富。

  最后,在下面这个教学环节中: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

  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我可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自己说出来,让他们划出来。而是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之后的汇报中得到划分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得出结果比我告诉他们答案会更加好。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题西林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题西林壁》】相关文章:

改写《题西林壁》作文03-25

题西林壁扩写作文03-03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03-18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07-27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9-24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03-06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0-1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23

《桥》教案-五年级下册教案03-06

《桥》教案-五年级下册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