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8 12:26:4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2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设计理念

  本课识字教学根据课文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认字和学词相结合,学词和认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民主、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乐学而善学,使教师乐教而善。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巩固;使枯燥的识字变为趣味识字。通过学习知道一些意思相反的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流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师:大家好!想和老师一起对反义词吗?

  生:想。

  师:哦,已经有小朋友准备和老师绝一高下了,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来,听好了。

  师:我说大生:我说小。师:我说多。生:我说少。师:我说左。生:我说右。

  师:我说好。生:我说坏。师:我说远。生:我说近。

  师:呵,可真厉害呀,还真难不倒你们。现在请看这里,

  师:(拿出两支铅笔)瞧,这是什么?

  生:(齐说)

  师:说说那支长?哪支短?

  生:(齐说)

  师:(叫上来一位学生,站在老师旁边)我们俩谁高,谁矮?

  生:(个别说)

  师:(在叫上来一位学生,站在第一个学生旁边)他们俩谁高,谁矮?

  生:(个别说并陈述理由)

  师:通过这几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生:(个别答)

  师:是呀生活中像很多事物的长短、高矮等都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

  今天我们也要比一比谁上课表现的好,会学习。表现好的会学习的都可以得到我的小奖章!你们有信心吗?(板书:比一比)

  生:有。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实现紧紧的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们积极的融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同时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在其头脑中建立起比较的概念。为接下来的教学社好铺垫。也体现了语文课堂情景化教学的理念。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出示课件——农家小院)

  师:听到你们充满信心的回答,亮亮小朋友很想邀请你们去他们家看看。想去吗?让我们轻轻地推开他家的院门,走进宁静的小院,看看院子里有什么?

  生:(仔细观察并发言。)

  【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师富有激情的解说,先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其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三、自主识字、教学并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瞧,我把你们说的一部分的名称标在图上了。

  (课件出示相应的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师:谁能借助拼音或者图来读出这些词语?

  生:个别发言。

  师:仔细观察你能给这些词分分类吗?该怎么分?

  生:个别发言。(并齐读)

  师:这些词你会读了,再加几个生字,这些你能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师:现在请大家自己来拼读这些生字。

  生:(自由读,齐拼读)

  师:下面我可要加大难度考考你们了,拼音宝宝要回家休息去了。这样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课件展示不带拼音的字)

  生:自读。

  师: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认读这些生字?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读三遍。(课件展示)

  生:指名带读——大家跟读。

  师:这些小老师当得可真棒!老师把这些生字按读音分类了一下。

  “黄、杏、苹、红”都是后鼻音,“边、群”是前鼻音,“少”是翘舌音。(课件展示)

  好,我们根据读音的特点来记一记吧,前鼻音是。

  生:齐读。

  师: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吗?

  生:个别回答。

  师:同学们小脑袋瓜里装得知识可真多呀!我知道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现在呀,老师想让你们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说说哪些字你早已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其他的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他?

  生:同桌交流。

  师:都交流完了。那我来考考大家,“红”字怎么记;“猫”怎么记;“桃”怎么记;“少”怎么记。。]

  【设计识字环节时我有意识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情景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同时教学时使用多种形式认字,使学生加强记忆,并鼓励在生活中认字,即能达到识字的目的,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一比》教学设计

  四、学习韵文,学习量词。

  师:(竖起大拇指)真能干,大家又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再来到亮亮家的院子里,(课件出示图画)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来比这些东西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吗?

  生:同桌说

  师:其实亮亮早就把刚才小朋友讨论的编成了一首童谣,想听听吗?

  (课件展示课文)借着拼音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小朋友读得很努力。我们请XXX小朋友来读给我们听一听吧。

  生:个别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生评议。

  师:还有谁愿意读一读。

  生:(指导名读)

  师:大家读都这么好,瞧小鸭子也来祝贺你们了。(课件出示一只鸭子)

  说说图上有几只鸭子?

  生:齐答。(一只鸭子)

  (课件出示许多鸭子)

  师:现在有多少只鸭子了?

  生:个别说。

  师: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说“一群”的?(一群羊、一群大雁、一群蚂蚁……)

  生:个别回答。适时表扬。

  (出示一个杏子)

  师:这里有几只杏子?

  生:齐说。(一只杏子)

  (出示一堆杏子)

  师:想想这样应该怎么说呢?

  生:个别回答。

  师: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一堆土豆……)

  生:个别回答。

  (课件出示“堆”字)

  师:真聪明,小脑袋装了这么多的知识。老师还要告诉大家这个“堆”的偏旁是“提土旁”(课件展示)

  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提土旁”

  师: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课件出示:一颗()(一颗西瓜籽、一颗小石子……)

  生:

  师:你说一棵树?老师想要告诉你:对不起,错了。请小朋友讨论一下为什么“一棵树”不是这个“颗”?

  生:

  (随机出示课件“一棵树”)

  师:你们听清楚XXX小朋友说的'话了吗?树是木头所以一棵树的棵应该是木字旁的棵。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既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又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一课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有些量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说或不必说;有的量词的使用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颗”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事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过早、生硬地灌进他们的耳朵,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正确地使用量词。】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啊爱玩游戏了。接下来,我们要玩的游戏是“我指你说”。游戏是这样的:老师拿出一样东西,你说出这一样什么?看看谁说得最棒。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把伞。

  师:话要说完整,应该说“这是一把伞”。这是什么?

  生:(指名说)这是一辆火车。

  师:行啊,难不倒你们。这是什么?

  生:(指名说)这是一块西瓜。

  【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乐趣。】

  五、仿编韵文,知识延伸。

  师:让我们在一起读读课文吧。

  (课件出示:菠萝和梨,葡萄和桃子)一个(),一个(),——————————”,“一边(),——————————”

  (课件出示:马和兔子)“一(),一(),——————————”。

  【设计这些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在体现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潜能。】

  六、教学生字“牛”。

  师:(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牛”字,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让学生自己观察汉字,发现其特征,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生:(指名)横有点斜,撇在左上格,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师:(教师写一笔,生写一笔)撇在左上格,不要太大;写横要顿笔,右边要高一点,第二横长,竖在竖中线上,起笔要高,收笔要轻,带尖。

  【按照笔画顺序一笔一笔的指导,符合写字特点。再说示范是最好的老师,说千遍不如动手做一遍。】

  生:描红并书写。(师在学生中进行指导。)

  师:同桌比一比谁写的好。并展示些的好的同学的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 方法与习惯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注

  激情

  设疑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

  指导

  1. 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

  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 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4.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

  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该教学设计获江苏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说课评比活动”三等奖、扬州市二等奖)

  教学设计说明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课程的整合”,而“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则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层面。网络已悄然走近我们的课堂。在我们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作出一些尝试的时候,我们也一直不断地在思考:网络究竟能给目前的教学带来什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而尽可能地避其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构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该怎样定位……在进行《鸟的天堂》这一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构思和实践中,我们也同样反复地作着这样的思考。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分析

  1、本课的教学内容

  在今年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一课中,安排了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在布置本次活动时,学生们对模仿导游写解说词很感兴趣,也急于想搞清一些问题,例如: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体有多大?有多少年历史了?上面都有些什么鸟?解说词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可对于活动中要求的“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学生们感到很困难:翻遍学校的图书室也不一定能找全这些资料,其实就是教师也不一定能全了解这些信息。因为有不少学生以前曾尝试过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当时就有学生建议:能否组织我们上网收集资料?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

  2、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刚颁布的九年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新提出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且把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并列,其目的是加强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本课定位为一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辅导课”。

  如果作为一次简单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学习活动,其目标应是很简单的: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有关“鸟的天堂”的信息,拓展知识面,并尝试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但是,作为一节有组织的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与应用文写作辅导课,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则必须是多层面考虑的:在拓展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学习共同体及他们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明白在网络环境下合作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合理调控学生网络学习中的行为以更利于他们养成良好而积极的网络学习习惯?归结下来,就是如何落实“信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这样的最终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B、情感与态度

  1.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C、方法与习惯

  1.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3、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按照上面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

  如何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定位为: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夜、班、正、姐、习、题、客、情”,懂得夜班、习题、说话、客人、事情、别人“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夜、班、正、姐、习、题、客、情“,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2.理解”夜班、习题、说话、客人、事情、别人“等词语的意思。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导人新课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板书:40、轻一点,再轻一点。

  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轻一点,再轻一点”这个“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还要)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得再轻柔一点。齐读课题。

  看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什么时候,做哪些事情要轻一点?为什么要轻一点?)

  (二)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轻一点,再轻一点?讨论后板书:

  脚步

  开门轻一点,再轻一点

  说话

  (三)学生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

  (2)划出新词,读准字音,记记字形。

  (四)看图说图意,学习生字

  (1)出示投影片一。A.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画着谁和谁?阿姨怎么样了?冬冬走路时是怎样的?

  B.学习“班、正”。师范写“班”,学生书写。

  C.课文哪一节在写这一幅图的意思?读一读。

  (2)出示投影片二。

  A.说图意。图上画着谁和谁?大姐姐正在干什么?冬冬开门时是怎样的?

  B.学习“姐、习、题”,理解“习题”。

  学生进行字形分析,给生字扩词,教师范写“题、算”,学生书写。

  C.找一找课文哪一节在写这幅图的'意思?指名读一读。

  (3)出示投影片三。

  A.说图意。图上画着谁和谁?哪一位是客人?爸爸和客人正在干什么?冬冬和小朋友说话时怎么样呢?

  B.学习“客”,自己分析字形。

  C.找一找课文哪一节是写这一幅图的意思?指名读。

  (4)学习“情”。

  A.冬冬走路、开门、说话都很轻很轻,她这样做,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把别人挂在心间。出示生字卡片“情”,让学生分析字形,扩词。

  B.齐读最后一句话。

  (五)齐读全文

  (六)巩固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做送信游戏。

  (七)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1、2、3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知道文中毛毛、亮亮、冬冬三位小朋友在爸爸回来后的不同表现,让阅读成为“悦读”。

  2、明辨是非,懂得要热爱自己的父母、学会体谅父母。

  3、理解课文中有关字词。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巩固字词,导入新课。

  二、做记号——在游戏中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插图。并在图中毛毛、亮亮、冬冬这三位小朋友的边上做上简单的记号,以表明自己对他们的看法。

  2、集体交流:你做了怎样的记号?说说原因。

  [“做记号”这一形式给整体感知阶段的阅读增添了不少情趣。看!小朋友们抢着上讲台展示自己做记号,他们给冬冬画上了★,打上了√,画上了翘起的大拇指、展开的笑脸;而给毛毛和亮亮打上了×,画上了哭脸……听!他们还头头是道地说着自己理由以及对文中三个人物的看法。“读”与“说”中包含着创造的乐趣,自我展示的愉悦。在这时,教育的力量是春风化细雨,涧物细无声。]

  三、赛赛演演——在朗读中感悟。

  1、赛读描写毛毛、亮亮表现的段落。

  (1)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朗读,准备参赛。

  (2)开展“毛毛队”和“亮亮队”的朗读比赛。(随机指导:毛毛、亮亮—调皮;爸爸—很累。)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热热闹闹的'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朗读的乐趣。]

  2、演读描写冬冬表现的段落。

  (1)选演员:谁能学冬冬把话说得很甜很甜?优胜者来当冬冬;谁能读出爸爸激动的心情?主动性是好的来当爸爸。

  (2)演员上台表演,集体评议,提出完善的建议。

  (3)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从形式上看是在选演员、评演技,实际上还是练朗读、学说话。学生进入了生动活泼的课文情境,亲身体验了冬冬的正确行为。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好表现的心理。]

  四、体验角色——在说写中明理。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对毛毛和亮亮说一句心里话:毛毛、亮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写话。(可任选一题)

  (1)第二天,爸爸回来了,毛毛、亮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爸爸回来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说写任务”,因转换成一种活泼的形式而使学生感到轻松,激起了学生说写的兴趣。你看,他们教育毛毛和亮亮的样子多么美好!他们还骄傲地说自己对父母的关心,表现得多么懂事!在角色体验中,教学难点似乎不攻自破,思想教育也已悄悄落实。]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浪读课文。

  3、培养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演示,激趣引入

  1.出示实物“算盘”让学生观察珠算的'减法。

  2.导入新课。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注意把生字读准。

  2.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

  3.再自由读课文,注意不丢字,不添字。

  4.给课文上序号,指名轮流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自由汇报,诵读感受,引导评价。

  四、拓展延伸,领会深化

  1.小组讨论交流: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小鹿或獐子,你会怎么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找出小鹿和獐子的说话,先练习读一读,再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三、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识记字形。

  2.小组向全班汇报是怎样记住生字。

  3.指导书写生字。

  4.用生字进行组词和说句。

  四、巩固识记

  1.小组合作,互相检测。

  2.出示生词让学生认读。

  五、发展语言

  出示课后练习3,让学生说一说。

  六、课后练习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里。

  七、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拼拼读读,正确区分二拼音和三拼音。

  (2)学习专题积累词语。

  (3)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4)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5)积累三句名言警句,了解名言的道理。

  (6)按要求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的方法,巩固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成功最重要的条件。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拼读音节

  1. 带点的两个字的拼音有什么区别?

  2.指名读,分组读。

  二. 增减一笔,成为另一个字1.出示: 体( )往( )目( )白( )特( )扰( )鸣( )免( )

  2.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

  三. 积累词语

  1.出示要求:

  (1)描写景色的:

  (2)描写心情的:

  (3)描写颜色的;

  2.指名交流、补充。

  3.完成积累。

  四. 阅读练习《音乐家聂耳》

  1.联系课后问题,静心阅读短文。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3.组织交流。

  五. 语言实践

  1. 你认为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2.各抒己见。

  3.小组辩论。

  4.教师总结发言。

  六. 名言警句

  1.自读名言。

  2.思考,这几句话主要讲什么道理?

  3.当堂成诵。

  七.注意这些字的'结构

  1.知道写好这些字的注意点。

  2.当堂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根据第三部分的训练要求,我又补充了一些其他的分类积累,发现学生这方面的积累还是有点贫乏。以后还应该多作巩固练习。在阅读中,学生的静心阅读的习惯明显比以前好多了,所以在交流中,正确率提高了不少,看来强化训练还是有效果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合作交流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

  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品读体验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巩固延伸

  (五)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查辞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语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读课文首尾2段。

  2.质疑:盲妇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看图读课文,自由质疑

  2.圈画生字新词,小组内讨论理解词义

  3.说说课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诗人和盲妇人是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的词句说说。

  2.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看插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一段写什么?

  (3)联系上文想想:过路人对盲妇人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

  (4)读文中语句,理解诗人眼中的'“欣慰”。

  3.学习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比较诗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你看到前后2句话时的感受有何不同?

  (2)诗人加了一句话,使盲妇人摆脱了困境,说明了什么?

  (3)理解“衬托、风烛残年、万紫千红”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与收获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六、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单元要点:

  1、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 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 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2课时

  拼一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讨论交流: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检测反馈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2、第6页的第4题。

  (1)小题教师可示范对折方法,再让学生剪开,在引导学生比一比所剪出的两个图形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小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个正方形可以可以分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或三角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3、第6页的第5题。

  [建议学生可以自己的选择用估计、画一画、摆一摆的方法探究出答案。缺了8块砖。]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板书设计:

  拼一拼

  对边相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拼组,使学生发现了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清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效果很不错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 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1)导入。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2)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1)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

  (2)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

  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1)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2)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3)“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4.品读“潮来前”的“奇”

  (1)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

  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2)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

  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1-25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21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1-20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7

小学语文教案01-02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4-01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