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19 09:39:02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大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集)大班教案5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美国加州帕克未来研究所的学者们已深深体会到:一个成功的国家,并不是以人才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能否合作人群的行为来决定的。合作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个人最重要的素养之一。但事实上,合作精神在当今的独生子女身上极度缺乏,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年龄小,做事慢,还不如自己干;还有一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就教育孩子做事要先想自己,这只能让孩子学会自私……无论是家长对幼儿行为特点的错误解读从而扼制了孩子积极的合作行为,还是家长过激地将成人生活小龄化呈现给幼儿的错误诱导,鉴于此我针对性地设计了本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合作,懂得生活中很多事需要合作;在游戏中实践合作,体验欣赏合作的快乐等,最终目的为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合作中成长!

  活动目标:

  1、感受并理解合作的重要。

  2、大胆思考探索合作的方法,在亲身活动中,与同伴一起友好配合完成任务。

  3、体验、感受合作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逃命"实验用的瓶子一个(里面放三个系着线的不同颜色的小球)。

  2、课件:合作真快乐。

  3、合作游戏的各种材料:积木若干、"垒高王"图片、五米长大纸、画笔、拼图三套。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合作的重要老师现在想请三位小朋友上来做个游戏,谁愿意?

  出示塑料瓶,讲解游戏玩法:现在要请你们配合着做一件事。这里面有三个小球,每个小球都有一根线牵着。你们每个人拽一根线,你拽的球就代表你自己。待会儿老师数完5,你们必须从瓶子中全部拽出,否则就会被水淹死。记住!瓶口只容得下一个小球,谁的速度慢,谁就有可能被淹死的危险。动脑筋想一想,准备好了吗?

  教师:哎呀!怎么会这样呢?谁帮他们找找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他们开始为什么失败了?这次又为什么成功了?

  教师:其实学会合作真的很重要,虽然平时许多时候我们一个人也能完成一些事,但许多事情都需要几个人,甚至更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比如"划龙舟"、小小运动会、六一文娱演出等等,需要合作的事太多了。

  二、寻找生活中的合作人多力量就大,许多人合作得好就能做成很多大事,你在平时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事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的?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讲得真多、真好,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合作的事情,只要我们懂得合作、学会合作就能做成很多我们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想不想试试?

  三、实践学习合作

  1、教师介绍合作游戏的内容,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引导孩子思考该怎么合作?

  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任务,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的。

  游戏:拼图瞧!这三张桌上,每张桌上放有六块拼图,如合作拼好后,你们将看到一个特别的小动物,我们该怎么合作呢?

  游戏:垒高中间桌旁有个人,他是"垒高王",他只需三分种就能把积木垒这么高,于是人们称他为"垒高王",你敢挑战他吗?一个人能不能成功?需要合作吗?想怎么合作?

  游戏:组合画再看右边,那是一张五米长的大纸,那是蓝猫送来的,它想请小朋友们给他画幅春天的画,装扮自己的小屋。这么长!该怎么画?需要合作吗?该怎么合作?

  2、自选游戏,启发幼儿讨论如何合作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选择你喜欢的游戏,如果没能选到自己喜欢的区域,可以自觉调整,改选其他游戏。这次任务完成,老师只给5分钟时间。请你们想想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需要合作吗?该怎么合作?讨论一下。(幼儿讨论。)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的.合作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让我们大家给评评,看合理不合理。

  (幼儿相互合作,或协商,或询问,或操作,或争论……教师巡回观察间接指导。)

  四、体验合作的快乐请小组代表介绍小组分工情况,向大家介绍大家合作的成果,教师激励性地给予评价,用相机给幼儿记下合作的快乐瞬间,体验合作的愉快。

  延伸活动:

  1、欣赏课件"合作真快乐"。

  2、制作小书《合作》的故事,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3、开展"自选商场"等游戏,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自编自导游戏情节等实践合作。

  4、加强家园联系,让幼儿"习惯"合作。

  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学会合作》。如往常一样,先进行小组内合作朗读,再推选一名学生上台赛读。

  朗读了一会儿,虞驭骁跑到我身边,轻轻地说:“老师,张宇欣不愿意在小组内读,她觉得没意思,组长说她也不听,弄的其他同学页也读不了。”随即,我走到张宇欣组,只见她脸上写满了不快。但我还是冷静下来,不想让一向要强的她陷入尴尬的局面,更不想耽误其他同学的宝贵时间,我沉默了,只是眼神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兴许是她预感到了什么,在我的“无言”的威吓下,不得不拿起书参与到一次不想参与的合作中。

  几轮环节下来,到了教学两个事例了。我先让学生自己讲解从事例中获取的关于合作的方法:要有协作精神,还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说到这,我结合班级中存在的不合作现象,尤其是刚才张宇欣的表现,当然不能点名道姓,让同学自己去说,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顺理成章的解决了本文的重点内容。不知什么时候起,我瞥到张宇欣的变化:之前不快的脸早已低下去了,我想聪明的她也一定意识到了合作中心里要想着别人,想着集体。

  都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看来这节课的的确确反映出这一点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学习知识,充沛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笼统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6的第三、四组加减,掌握算式:1+5=6 2+4=6 3+3=6 4+2=65+1=6

  活动准备;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写有6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小奖品若干。

  学具:每人一个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礼物,增进感情,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真高兴,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是专门用来奖励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奖品。小朋友不要担心,只要你们大胆动脑筋考虑问题,就一定能够拿到大奖,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复习6的第一、二组加减。

  师:"你们听,老师朗诵儿歌了"新年到,放鞭炮,你一炮,我一炮,快快乐乐放鞭炮。"哎!鞭炮在哪里呢?快找找呀?找到了打开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原来是加减算式,怎么放鞭炮呢?假如小朋友能够洪亮完整的念出算式和得数,就会听到"嘭啪!响炮"的声音,假如念错了,就会听到"嘶哑炮"。谁第一个来?请幼儿拿着自身的算式到前面来读,读完后站在幼儿面前。依次请其他幼儿前来参与游戏。

  引导观察问:"这些都是与几有关的算式?"小结:对,刚才游戏中的算式是6的一局部加减算式,今天老师来教小朋友用一种新方法学习8的另一局部加减算式,你们赞成吗?好,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你知道8的加减算式是怎样得来的吗?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二:探索发现组成式与加减算式的关系,明确加减算式中的交换率和逆运算。

  师: 请看这里,61+5=6、5+1=6156—1=5、 6—5=1这是小朋友学过的6的一组成式,我们一起来读一下:6能分成1和5,1和5和起来是6。引导幼儿说出:"1和5是局部数,6是总数",两个局部数合起来是总数,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因为1和5合起来是6,所以,我们得出了算式:1+5=6;再根据加号两遍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我们又推出了5+1=6,这就是加法算式的由来;那么,那么减法算式是怎么得来呢?在组成式中,6是一个比较大总数,1和5是小的局部数,总数去掉一个局部属等于另一个局部数,去掉就是"减"的意思,所以,我们得出减法算式6—1=5,这就是减法算式的由来。在减法算式中有这样一个规律:等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算式仍然成立。用数的组成式来学习加减算式,这就是王老师今天要交给你们的巧方法。问:"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算式呢?"几个加法?几个减法?

  小结: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你们明白了吗?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

  3、播放课件三,幼儿进行自我操作探索,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师:你们看,62 4 引导观察组成式,使幼儿明确总数和局部数。根据这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加减算式呢?请小朋友快快用你的笔写出来吧,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预备开始:

  幼儿利用新的组成式推理算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注意个别辅导,照顾个体差别。提醒速度快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小声读出自身的所摆得算式。

  4、集中幼儿,归纳总结。

  问:"谁来念自身的算式?""为什么2+4=6呢?"小结:因为2和45合起来是6所以,2+4=6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得出4+2=6 。6是总数,总数6去掉局部数2,就等于另一个局部数4,所以6—2=4,6—4=2。以同样的方法学习3+3=66—3=3。在归纳时,注意引导观察,"这次,你推出了几个算式?为什么只有两个算式呢?"因为在这个组成式中,两个局部数是一样的,交换位置后结果还是相同的。注意随时为幼儿的胜利颁奖。

  5、概括6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

  1+5=6、5+1=6、6—1=5、6—5=1、3+3=6、6—3=3,引导幼儿集体读出算式。小结:今天小朋友表示的很棒,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寻找规律,书写算式,人人都是"智慧之星",为自身鼓掌祝贺!

  6、游戏"小商店"复习加减。

  刘老师为了向小朋友表示祝贺,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喜欢玩的玩具和用具,介绍:在3号区有小汽车玩具,4号区有毛毛玩具、2号区有铅笔盒、6号区有书包,请小朋友凭卡领取,在小筐里有若干写有6的三、四组加减算式卡片,每人用一张卡片领取物品,要求是:得数是几,就到几号区领取,领取后可以去告诉身后听课的老师,你从几号区领取的玩具,为什么?

  三、结束:引导幼儿,到户外去观察,自然结束:

  师:"小朋友!咱们抱着自身的收获,到楼下和其他班小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收获好吗?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圣诞节是12月25日,了解圣诞节相关知识。

  2、学习制作小礼品,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蜡笔、画纸、卡纸、剪刀、圣诞节物品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

  1、出示圣诞老人:他是谁?我们在什么节日能见到他?你们知道圣诞节是几月几日吗?

  2、小结:我们在圣诞节的时候能见到圣诞老人,圣诞节是12月25日。

  3、出示图片:你知道人们是怎么样过圣诞节的?

  4、幼儿讨论后小结:每当圣诞节来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屋子打扫的漂漂亮亮,圣诞树上挂满了各种礼品,家人们坐在一起吃丰盛的晚餐,玩各种好玩的游戏。大家放松、休息、非常开心。

  5、传说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会骑着鹿拉的雪橇从遥远的.地方赶来,趁着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把礼物放在袜子里,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圣诞礼物。

  二、制作圣诞礼物。

  1、袜子里的圣诞礼物是圣诞老人送来的,我们自己也可以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别人,祝福其他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圣诞礼物吧!

  2、播放音乐,分发活动材料,幼儿设计制作圣诞礼物。引导幼儿用话语表达自己的祝福。

  三、结束活动。

  1、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了解圣诞老人、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圣诞节。

  2、了解圣诞节的吉祥物,知道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春节"进行对比,感受中西节日的不同。

  3、通过欣赏歌曲《圣诞快乐》感受"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配器。

  4、通过尝试制作装饰圣诞树、圣诞老人,画心中的圣诞,折圣诞帽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圣诞》主题的图书和故事。

  2、收集有关圣诞布置的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进行圣诞节及春节的主题环境创设。

  3、铃儿响叮当VCD碟片、多媒体课件。

  4、剪刀、胶水、抹布、操作作业纸、彩色皱纹纸、图片、拉花等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复习节奏乐《铃儿响叮当》

  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圣诞节由来。

  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初步了解圣诞节的由来。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圣诞节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圣诞节。

  活动二:介绍圣诞吉祥物(圣诞老公公、圣诞树)的由来让幼儿了解,丰富幼儿有关圣诞节的知识。

  1、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老人的传说。

  (1)圣诞老公公是谁?

  (2)圣诞老公公是怎样给小朋友送礼物的?

  2、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树的传说。

  (1)老爷爷为什么会有一棵挂满礼物的树?

  3、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

  (1)从颜色、吉祥物、吃、穿、人们的活动等进行对比,感受中西文化的差距4、欣赏歌曲《圣诞快乐》

  (1)感受歌曲"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的配器。

  自选区域活动

  区域一:美工(1)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方式制作圣诞树

  区域二:手工(1)做驯鹿拉的圣诞老人。

  区域三:折纸(1)幼儿通过看流程图,尝试折圣诞帽。

  区域四:绘画(1)画画心目中的圣诞节。

  区域五:科常(1)通过各个方面进行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进一步学习、感知。

  区域六:排图讲故事(1)通过理解、阅读故事中的文字,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四:请"圣诞老人"给小朋友发放礼品,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一:我爱我的家人

  教具构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我”的照片。

  直接目的:认识文字和培养对家的热爱。

  间接目的:培养专注力。

  错误控制:照片后面有文字。

  活动步骤

  请一幼儿把爷爷、奶奶的照片摆放在地毯上、然后匹配文字。等其他的亲戚。

  活动二:学习古诗《枫桥夜泊》(中班)

  教具内容:古诗图片(三步卡)、古筝的音乐带。

  直接目的

  1、能理解古诗的内容,知道诗中描写的寒山寺是家乡苏州的`名胜古迹。

  2、学习朗诵古诗,感受优美的意境。

  3、会根据诗句的内容找到相应的图片匹配。

  间接目的:幼儿视觉的协调性发展。

  活动步骤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讲出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向幼儿介绍作者及写作的年代。性的发展。

  错误控制:图片上该省份的名称。

  活动过程

  1、认识中国地图。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省份。

  3、出示典型的风景图片。

  4、将图片放在省份的下方进行匹配。

  5、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其他风景图的匹配。

  6、将嵌板放入地图底版中拼好。

  7、将风景图收起。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在新学期,孩子们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题 “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沿袭至今,亘古不衰,让中国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孩子们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儿午餐时候的最大变化,筷子也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新教材“生活活动”中第一个目标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个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学会使用筷子。二期课改强调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主要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实现,所以让幼儿学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正是我园园本化课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文明的情况:如使用筷子时有咬筷子的现象,吃饭时筷子没有对齐,饭菜加不上来;筷子摆放不够规则等等。根据发现的情况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有关筷子的系列活动,如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开展“有趣的筷子”让幼儿认识筷子,对筷子产生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二“文明用筷”,根据幼儿午餐用筷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尝试记录文明用筷的规则,成为标识化的环境,督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难点: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环境与材料创设: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

  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9-25

(经典)大班教案09-23

大班教案【精选】08-20

大班教案[精选]08-15

[经典]大班教案10-16

大班教案07-20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经典】01-24

大班教案(精选)12-20

大班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反思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