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

时间:2024-03-25 12:03:06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

  活动由来

  班上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大鼓小鼓》这首音乐。每次乐曲里出现打鼓的声音,他们都情不自禁地伸出小手在桌子上敲几下。看到孩子们对这首歌曲的喜爱以及强烈的敲击愿望,我利用电子合成器和CakeWork软件进行编辑,将打击乐的节奏部分编进歌曲中,进而生成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感知乐曲中明显的强弱关系,并能够用多种方式表现出乐曲中的强和弱。

  2、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保持快乐的情绪和积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利用电子合成器和音乐编辑软件制作好的乐曲。

  2、在平时的过渡环节中给孩子们播放歌曲《大鼓小鼓》,孩子们已经能够熟悉歌曲、能够独立演唱,并且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拍出歌曲中大鼓和小鼓的基本节奏。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小燕子。

  教师弹奏《小燕子》的音乐,幼儿模仿小燕子的各种飞翔动作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通过肢体感受和表现出乐曲的优美旋律。

  2、猜声音。

  (1)教师播放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启发幼儿猜一猜哪个是大鼓的声音,哪个是小鼓的声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一个声音很大、有力气,一个声音小。”

  师:“你们能猜一猜这两个声音哪个是大鼓发出来的,哪个是小鼓发出来的吗?”

  (2)教师可以反复放这两种声音,启发幼儿听辨,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由于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很明显的区别,很多孩子能够辨别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幼儿1:“声音大的是大鼓敲出来的,声音小的是小鼓敲出来的。”

  幼儿2:“大鼓声音听起来很有力气.小鼓的声音小、力气小。”

  3、感受歌曲《大鼓小鼓》中的强弱。

  (1)教师播放编辑好的《大鼓小鼓》的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唱。

  (2)教师利用CakeWork软件将歌曲的强弱关系调整得更明显一些,让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出来。

  师:“我再放一遍歌曲,请小朋友们注意听一听大鼓和小鼓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明显的强弱关系,孩子们很快就能够发现。

  4、幼儿对歌曲进行自由表现。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歌曲中还有什么声音?”

  教师将旋律的音轨声音调小,强调出打击乐的节奏声音,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当小鼓手呀?我们没有鼓怎么办呢?”教师启发幼儿利用各种方式模拟歌曲中的打击乐节奏,比如拍手、敲打桌子、跺脚等,引导幼儿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歌曲中的大鼓和小鼓,并注意启发幼儿在选择表现方式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教师鼓励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表现方式。

  活动反思

  这个音乐活动中,孩子的兴趣非常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孩子们选择表现强弱的方式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想像,在老师的启发下,想出了很多方法,如,拍肩、击打桌子、出声模仿等,并且较准确地表现出了对强弱的感知和理解。

  促进整个活动进行的关键之一,是电子合成器和CakeWork软件结合编制成的音乐。因为音乐编辑软件中编辑的各个音乐声部都是一轨一轨独立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和学习需要,利用软件改变音乐的速度、力度、声调、音色,也可以关掉任意一个声部,自由地赋予音乐不同的表现内容,从而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可以说,音乐编辑软件在活动中给活动增加了更多的色彩,让音乐活动变得更加灵活、自由。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03-06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通用6篇)10-19

中班音乐小鼓手教案06-08

中班音乐小鼓响咚咚教案(通用11篇)03-07

大班音乐小鼓手教案09-18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雨和花》09-30

中班音乐教案开始和停止06-24

中班音乐大树和小鸟教案03-23

中班音乐雪花和雨滴教案03-15

中班音乐熊和石头人教案06-17